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的見證▪P14

  ..續本文上一頁,她潛返家鄉,改名有恒,畢業于吳興女學堂手工專修科。清宣統叁年,與戴季陶先生結婚後,加入同盟會,國父孫中山先生非常器重他們。

  民國十八年,她發願吃長素。民國二十年,接受班禅大師「觀音菩薩六字大明咒」的灌頂午不食。民國二十二年,又接受「藥師如來時輪金剛灌頂法」,投花授記,錫法名「蓮花金剛」。

  民國二十五年,在隆昌律寺受五戒和菩薩戒。民國二十六擴,搞日戰爭爆發,她居住上海,每天拜佛一千拜,把功德向衆生,希望他們都獲得安樂。她又發願拜大經,一字一拜,一共拜了八十卷華嚴經、七卷法華經、阿彌陀經、心經、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皇寶忏竺各一部。

  她寫了一部心經的注解,四千多字。其中談到:「有強盜掄不走,自己帶得去的,是福德智慧和念佛菩薩聖號的功德。念佛的人須知到彼岸去。什麼東西都帶不去,只有佛菩薩的聖號。人人能明白這個道理,念佛可以證得無余涅槃,因爲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每一願都善巧方便地成就衆生。」又說;「我的色身早已不在心王上,我的心已逃出叁界了!」

  民國叁十一年四月,她到四川,落發並穿上僧衣,經過十二處敵哨,因爲她熟谙日語,所以爲他們講解十善業的道理,勸他們不要濫殺無辜或放火澆城等。

  民國叁十一年五月,她到了重慶,住在上清寺的陶園,修持更加精進。九月二十五日,她忽然因爲腦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七歲。

  她在病危前刻,自己書寫了一首聯偈:「十念圓成佛果現,叁心頓了妙蓮開。」她將這首聯偈貼在牆壁後,就不能說話了。(周編西方公據第七十六頁)

  評語:她小時候念佛數年,即感現頭頂發光,如果她繼續念佛,其成就決不只有這樣。後來。她忽然舍淨土而學密,或精修了數上,竟然因爲腦溢血逝世。幸她困居上海解釋心經時,知道帶佛號可以往生彼岸,所以在病危前刻,知道持咒不能得力,而舍咒念佛,才十念念佛,就能感現淨土和佛果,如操勝算。這個例子可供舍淨學密的人做爲殷鑒。(淨土聖賢錄第四編下卷第二九0頁)

  

  

  第七十二章 從性相入淨土

  博通性相 攝禅歸淨

  清朝的際醒大師,字徹悟,號讷堂,是蓮宗第十一代祖師。

  他俗姓馬,是京東豐潤縣人。幼時博通經史,二十二歲因爲生了一場病,有所體悟而發心出家。出家後,到處聽講,通達性宗和相宗,尤其對于法華叁觀和十乘的道理,特別有心得。他參廣通粹如純禅師而開悟,並且得到印可。粹如禅師師去萬壽寺後,際醒大師繼續在廣通寺領衆參禅,禅風大振。

  後來因爲過去世的業障深重,産生病痛。他因此想到「五停心觀」中有「多業障的衆生以念佛來對治」的說法,而且像文殊和普賢等大菩薩,馬鳴、龍樹等祖師,智者、永明、楚石、蓮池等大善知識,都歸心淨土,何況時值末法,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凡夫衆生,更宜歸命淨土,修行念佛。

  于是,他就停止參禅而改念佛,每天只限一小段時間會客,其余時間,都在拜佛、念佛。

  晚年,他信在紅螺山資福寺,歸依他的人越來越多,于是資福寺就變成頗具規模的蓮宗道場。他爲佛法和爲衆生貢獻已力,心不厭倦,而且一概都以淨土爲指歸。

  每當他闡述佛陀慈悲救度衆生的恩典,不但他講得淚隨聲下,連聽衆也淚流滿面,滴濕衣服。他那兩卷語錄更是懇切到極點。

  臨終前十個月,他預先說出往生的日期,並且告訴諸位護法說:“幻化的因緣不長久,虛度一生實在可惜。你們應當各自努力念佛,他年淨土好相見!”

  到了他臨終那一天,他命令大衆助念,看見西方的天空現出無數幡旗,他告訴大家說:“淨土的瑞相現前,我要回去西方淨土了!”不久,他又說:“承蒙佛來接引,我要走了!”大衆聽了,更賣力念佛。

  他面向西方,端坐而逝,享年七十歲。他往生時,大家聞到空中散發奇異的香氣。他露龛七天,面貌仍栩栩如生,發白變黑。火化後,拾獲了一百多粒舍利子。(徹悟禅師語錄)

  

  

  第七十叁章 從禅宗入淨土

  習禅入定 精通楞嚴

  求生淨土 含笑安逝

  圓瑛大師,名弘悟,號韬光,又名一吼堂及叁求堂主人。

  他原籍福建古田,俗姓吳,五歲時,父母雙亡,稍長以後,研讀儒書,聰穎絕倫。

  十八歲時。頓覺人生如夢,急思脫俗,被叔父所阻止。次年,他生了大病後,才發誓出家,禮拜興化梅峰寺的增西上人爲師。二十歲時,依鼓山湧泉寺的妙蓮和尚受具足戒。

  二十一歲時,他親近常州天甯寺冶開和尚,學禅五年,曾經在禅七中,定境現前,身心廓然,對于過去所不明白的經論,突然了若指掌。二十六歲,他到甯波天童寺,從寄禅和尚學習禅定,一心參究,定境又再現前,比上次更殊勝,身心俱空,清淨圓明,從此以後,慧業日有所進。

  他叁十六歲時,讀了永明和蓮池兩位大師的著述,深信念佛法門,可以使叁業清淨,圓成叁昧的功效,九有橫超,登入九品蓮臺,于是他就禅淨雙修。

  四十歲以後,他爲了早點准備往生資料???(是資糧嗎?),求生淨土,加以他弘法利生的願望十分懇切,所以就寫了淨土經論的講義和勸修念佛法門等書,分布中外。他主持圓明法施會,印贈大量佛書,宏宗演教,遍曆國內各省及日本、韓國、香港、菲律賓及南洋群島,開堂說法數百次,無不指歸淨土。他又在上海創辦圓明講堂,做爲弘化淨土的道場,組織圓明蓮池念佛會,還追廬山蓮社家風,因而信受奉行及歸依的人難以計數。

  他也曾先後重興甯波接待寺、天童寺,泉州大開元寺,福州法海寺,並古田極樂寺,重修各塔。創辦佛教孤兒院、教養院、小學、職業學校、楞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會、講55???習所和醫院、難民收容所、僧侶救護隊、工廠、農廠、公墓等,對于莊嚴道場、培植僧才、推廣社會福利,不盡遺力。

  清未宣統元年,他出任中華佛教會參義長。民國六年,他又擔任甯波佛教會及浙江佛教聯合會會長,民國十八年起,任中國佛教會理事長,達七屆之久。

  他一生以宏法利生爲職志,未嘗稍懈,而積勞成疾。民國四十二年一月,他食量減少,精神也衰弱了,屢次醫療,毫無效果。

  叁月他住院,被醫師診斷爲食道癌,出院靜養,徒衆爲他啓建大悲道場,念觀音菩薩的聖號四十九天,病已逐漸好轉。

  五月十六日,他的病情又轉沈重,無法進食,每天只注射葡萄鹽水和維他命等針劑。有一天,他忽然對弟子明陽等說:“我的身心尚感安樂,無挂無礙!出家人置生死于度外,以疾病爲助緣,我的外號叫做叁求堂主人,平生以求福求慧求生淨土爲宗旨。現在福慧已經求到了,最後只有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他命令徒衆寫紙條貼在牆壁上,上書“來者念佛,是真蓮友”。他雖然在病中,卻早已放下萬緣,一心念佛,而且求生淨土的信願更加堅定。

  七月十四日,他忽然吩咐弟子明旸說:“我們出家人,生歸叢林,死歸塔,我決心回天童寺,你們趕快設法!”于是就在八月十八日午後啓行,由明旸法師率領醫師和信徒,隨車護送,大家都念著觀音菩薩的聖號,由杭州轉甯波,二十日安抵天童寺。從此以後他精神很好,病也逐漸好轉。

  九月十九日寺中方丈職僧等相繼來探望他,他談笑自若,毫無疲倦的樣子。午午,弟子等也入室請安,談完他開口大笑,手裏拿著珠,像平常一樣地念佛。

  傍晚六點鍾以後,寬潤法師來,圓瑛大師問說:“今天是幾號?”他們回答:“農曆八月十二日!”圓瑛大師點點頭。

  七點和九點多,他又兩度問說:“現在是幾點?”到了十點十五分,他命令弟子扶他起來大便後,吩咐弟子爲他沐浴更衣。明旸法師等十余位弟子,加強念佛。圓瑛大師也顯得十分安詳鎮定,嘴裏微動默念,呼吸逐微弱,醫師爲他注射,圓瑛法師說:“還打什麼針呢?”回頭對明旸法師說:“我感覺腿冷,你拿被子蓋好!”

  十一點五分,他對明旸法師看一眼後,閉目正臥,在大衆念佛聲中含笑安詳地逝世。嘴唇非常紅潤,額頭冷頭頂溫熱。直到翌日清晨六點,頭頂還有微溫。

  二十一日入龛,四肢柔軟,臉上帶著笑容,宛如生前一般。二十叁日封龛,嘴唇特別經潤。享年七十六歲,僧臘五十八。(圓瑛法師紀念集)

  

  

  第七十四章 從天臺入淨土

  一代宗師 念化生西

  隋朝的智顗大師,字德安,俗姓陳,是颍川人。後人尊稱他“天臺大師”或“智者大師”。他母親懷孕時,夢見五彩的香煙萦繞懷抱。他誕生時紅光聳霄,鄰居們見了以爲失火。家人本來准備烹煮葷食來慶賀生了男孩,可是火自然滅了,湯了煮不熱,所以葷的筵度沒辦成。有兩位僧人扣門說:“這個孩子很有慧根,將來一定會出家!”說完就不見了。

  智顗大師的眉毛有八種顔色,眼睛有雙重的孔,有古帝王的相貌。父母十分珍愛他。他在襁褓時,即能合掌,坐時必定面向西方。七歲時到了寺庵,年歲佛菩薩像立即禮拜,遇到出家僧人必定尊敬,有一位師父教他法華經的普門品,口授一遍,他就能夠成誦。

  十七歲時,他發心出家,可是父母不答應。當天夜晚,他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來到一座高山,下臨大海。山上有一位僧人舉手招呼他,又伸手臂至山腳下,接他到寺院,並且告訴他:“你將來會居住在這座山,而且會在這裏命終,這座山就是天臺山!”所以智顗大師後來居住在天臺山,實在是有宿世的因緣。

  他十八歲時,父母相繼逝世,他立即向哥哥陳铖告辭,到衡州果願寺,禮拜法緒法師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精研戒律,對于戒律的開遮持犯和微細戒品,無不通達,並且兼通方等大乘經典。

  他背誦妙法蓮華經、無量義經和普賢觀經,只花了二十天的時間,就反這叁部經典背起來了。有一天晚上,他夢到:有一個房間裏許多佛經和佛菩薩像雜亂無章,他感…

《淨土的見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念佛感應見聞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