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的见证▪P14

  ..续本文上一页,她潜返家乡,改名有恒,毕业于吴兴女学堂手工专修科。清宣统三年,与戴季陶先生结婚后,加入同盟会,国父孙中山先生非常器重他们。

  民国十八年,她发愿吃长素。民国二十年,接受班禅大师「观音菩萨六字大明咒」的灌顶午不食。民国二十二年,又接受「药师如来时轮金刚灌顶法」,投花授记,锡法名「莲花金刚」。

  民国二十五年,在隆昌律寺受五戒和菩萨戒。民国二十六扩,搞日战争爆发,她居住上海,每天拜佛一千拜,把功德向众生,希望他们都获得安乐。她又发愿拜大经,一字一拜,一共拜了八十卷华严经、七卷法华经、阿弥陀经、心经、金刚经、药师经、地藏经、皇宝忏竺各一部。

  她写了一部心经的注解,四千多字。其中谈到:「有强盗抡不走,自己带得去的,是福德智慧和念佛菩萨圣号的功德。念佛的人须知到彼岸去。什么东西都带不去,只有佛菩萨的圣号。人人能明白这个道理,念佛可以证得无余涅槃,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每一愿都善巧方便地成就众生。」又说;「我的色身早已不在心王上,我的心已逃出三界了!」

  民国三十一年四月,她到四川,落发并穿上僧衣,经过十二处敌哨,因为她熟谙日语,所以为他们讲解十善业的道理,劝他们不要滥杀无辜或放火浇城等。

  民国三十一年五月,她到了重庆,住在上清寺的陶园,修持更加精进。九月二十五日,她忽然因为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七岁。

  她在病危前刻,自己书写了一首联偈:「十念圆成佛果现,三心顿了妙莲开。」她将这首联偈贴在墙壁后,就不能说话了。(周编西方公据第七十六页)

  评语:她小时候念佛数年,即感现头顶发光,如果她继续念佛,其成就决不只有这样。后来。她忽然舍净土而学密,或精修了数上,竟然因为脑溢血逝世。幸她困居上海解释心经时,知道带佛号可以往生彼岸,所以在病危前刻,知道持咒不能得力,而舍咒念佛,才十念念佛,就能感现净土和佛果,如操胜算。这个例子可供舍净学密的人做为殷鉴。(净土圣贤录第四编下卷第二九0页)

  

  

  第七十二章 从性相入净土

  博通性相 摄禅归净

  清朝的际醒大师,字彻悟,号讷堂,是莲宗第十一代祖师。

  他俗姓马,是京东丰润县人。幼时博通经史,二十二岁因为生了一场病,有所体悟而发心出家。出家后,到处听讲,通达性宗和相宗,尤其对于法华三观和十乘的道理,特别有心得。他参广通粹如纯禅师而开悟,并且得到印可。粹如禅师师去万寿寺后,际醒大师继续在广通寺领众参禅,禅风大振。

  后来因为过去世的业障深重,产生病痛。他因此想到「五停心观」中有「多业障的众生以念佛来对治」的说法,而且像文殊和普贤等大菩萨,马鸣、龙树等祖师,智者、永明、楚石、莲池等大善知识,都归心净土,何况时值末法,我们这些业障深重的凡夫众生,更宜归命净土,修行念佛。

  于是,他就停止参禅而改念佛,每天只限一小段时间会客,其余时间,都在拜佛、念佛。

  晚年,他信在红螺山资福寺,归依他的人越来越多,于是资福寺就变成颇具规模的莲宗道场。他为佛法和为众生贡献已力,心不厌倦,而且一概都以净土为指归。

  每当他阐述佛陀慈悲救度众生的恩典,不但他讲得泪随声下,连听众也泪流满面,滴湿衣服。他那两卷语录更是恳切到极点。

  临终前十个月,他预先说出往生的日期,并且告诉诸位护法说:“幻化的因缘不长久,虚度一生实在可惜。你们应当各自努力念佛,他年净土好相见!”

  到了他临终那一天,他命令大众助念,看见西方的天空现出无数幡旗,他告诉大家说:“净土的瑞相现前,我要回去西方净土了!”不久,他又说:“承蒙佛来接引,我要走了!”大众听了,更卖力念佛。

  他面向西方,端坐而逝,享年七十岁。他往生时,大家闻到空中散发奇异的香气。他露龛七天,面貌仍栩栩如生,发白变黑。火化后,拾获了一百多粒舍利子。(彻悟禅师语录)

  

  

  第七十三章 从禅宗入净土

  习禅入定 精通楞严

  求生净土 含笑安逝

  圆瑛大师,名弘悟,号韬光,又名一吼堂及三求堂主人。

  他原籍福建古田,俗姓吴,五岁时,父母双亡,稍长以后,研读儒书,聪颖绝伦。

  十八岁时。顿觉人生如梦,急思脱俗,被叔父所阻止。次年,他生了大病后,才发誓出家,礼拜兴化梅峰寺的增西上人为师。二十岁时,依鼓山涌泉寺的妙莲和尚受具足戒。

  二十一岁时,他亲近常州天宁寺冶开和尚,学禅五年,曾经在禅七中,定境现前,身心廓然,对于过去所不明白的经论,突然了若指掌。二十六岁,他到宁波天童寺,从寄禅和尚学习禅定,一心参究,定境又再现前,比上次更殊胜,身心俱空,清净圆明,从此以后,慧业日有所进。

  他三十六岁时,读了永明和莲池两位大师的著述,深信念佛法门,可以使三业清净,圆成三昧的功效,九有横超,登入九品莲台,于是他就禅净双修。

  四十岁以后,他为了早点准备往生资料???(是资粮吗?),求生净土,加以他弘法利生的愿望十分恳切,所以就写了净土经论的讲义和劝修念佛法门等书,分布中外。他主持圆明法施会,印赠大量佛书,宏宗演教,遍历国内各省及日本、韩国、香港、菲律宾及南洋群岛,开堂说法数百次,无不指归净土。他又在上海创办圆明讲堂,做为弘化净土的道场,组织圆明莲池念佛会,还追庐山莲社家风,因而信受奉行及归依的人难以计数。

  他也曾先后重兴宁波接待寺、天童寺,泉州大开元寺,福州法海寺,并古田极乐寺,重修各塔。创办佛教孤儿院、教养院、小学、职业学校、楞严专宗学院、佛学研究会、讲55???习所和医院、难民收容所、僧侣救护队、工厂、农厂、公墓等,对于庄严道场、培植僧才、推广社会福利,不尽遗力。

  清未宣统元年,他出任中华佛教会参义长。民国六年,他又担任宁波佛教会及浙江佛教联合会会长,民国十八年起,任中国佛教会理事长,达七届之久。

  他一生以宏法利生为职志,未尝稍懈,而积劳成疾。民国四十二年一月,他食量减少,精神也衰弱了,屡次医疗,毫无效果。

  三月他住院,被医师诊断为食道癌,出院静养,徒众为他启建大悲道场,念观音菩萨的圣号四十九天,病已逐渐好转。

  五月十六日,他的病情又转沉重,无法进食,每天只注射葡萄盐水和维他命等针剂。有一天,他忽然对弟子明阳等说:“我的身心尚感安乐,无挂无碍!出家人置生死于度外,以疾病为助缘,我的外号叫做三求堂主人,平生以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为宗旨。现在福慧已经求到了,最后只有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他命令徒众写纸条贴在墙壁上,上书“来者念佛,是真莲友”。他虽然在病中,却早已放下万缘,一心念佛,而且求生净土的信愿更加坚定。

  七月十四日,他忽然吩咐弟子明旸说:“我们出家人,生归丛林,死归塔,我决心回天童寺,你们赶快设法!”于是就在八月十八日午后启行,由明旸法师率领医师和信徒,随车护送,大家都念著观音菩萨的圣号,由杭州转宁波,二十日安抵天童寺。从此以后他精神很好,病也逐渐好转。

  九月十九日寺中方丈职僧等相继来探望他,他谈笑自若,毫无疲倦的样子。午午,弟子等也入室请安,谈完他开口大笑,手里拿著珠,像平常一样地念佛。

  傍晚六点钟以后,宽润法师来,圆瑛大师问说:“今天是几号?”他们回答:“农历八月十二日!”圆瑛大师点点头。

  七点和九点多,他又两度问说:“现在是几点?”到了十点十五分,他命令弟子扶他起来大便后,吩咐弟子为他沐浴更衣。明旸法师等十余位弟子,加强念佛。圆瑛大师也显得十分安详镇定,嘴里微动默念,呼吸逐微弱,医师为他注射,圆瑛法师说:“还打什么针呢?”回头对明旸法师说:“我感觉腿冷,你拿被子盖好!”

  十一点五分,他对明旸法师看一眼后,闭目正卧,在大众念佛声中含笑安详地逝世。嘴唇非常红润,额头冷头顶温热。直到翌日清晨六点,头顶还有微温。

  二十一日入龛,四肢柔软,脸上带著笑容,宛如生前一般。二十三日封龛,嘴唇特别经润。享年七十六岁,僧腊五十八。(圆瑛法师纪念集)

  

  

  第七十四章 从天台入净土

  一代宗师 念化生西

  隋朝的智顗大师,字德安,俗姓陈,是颍川人。后人尊称他“天台大师”或“智者大师”。他母亲怀孕时,梦见五彩的香烟萦绕怀抱。他诞生时红光耸霄,邻居们见了以为失火。家人本来准备烹煮荤食来庆贺生了男孩,可是火自然灭了,汤了煮不热,所以荤的筵度没办成。有两位僧人扣门说:“这个孩子很有慧根,将来一定会出家!”说完就不见了。

  智顗大师的眉毛有八种颜色,眼睛有双重的孔,有古帝王的相貌。父母十分珍爱他。他在襁褓时,即能合掌,坐时必定面向西方。七岁时到了寺庵,年岁佛菩萨像立即礼拜,遇到出家僧人必定尊敬,有一位师父教他法华经的普门品,口授一遍,他就能够成诵。

  十七岁时,他发心出家,可是父母不答应。当天夜晚,他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来到一座高山,下临大海。山上有一位僧人举手招呼他,又伸手臂至山脚下,接他到寺院,并且告诉他:“你将来会居住在这座山,而且会在这里命终,这座山就是天台山!”所以智顗大师后来居住在天台山,实在是有宿世的因缘。

  他十八岁时,父母相继逝世,他立即向哥哥陈铖告辞,到衡州果愿寺,礼拜法绪法师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精研戒律,对于戒律的开遮持犯和微细戒品,无不通达,并且兼通方等大乘经典。

  他背诵妙法莲华经、无量义经和普贤观经,只花了二十天的时间,就反这三部经典背起来了。有一天晚上,他梦到:有一个房间里许多佛经和佛菩萨像杂乱无章,他感…

《净土的见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念佛感应见闻记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