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修行方法要點
證淨法師的佛七開示
今天正式進入佛七開始。
打佛七的時候,我們大家應該比拜忏的時候,要精進,還要嚴格一點。在拜忏的時候散漫,佛七要把我們的心收回來,一心地念佛。
我們念佛,打佛七。何爲打七呢?
打,這個打就是說打掉我們習氣煩惱;打掉我們日常生活與道不相應的勢力。你平時講話啊,說是非啊,懶惰懈怠,貪吃、貪喝、貪睡……打掉這些東西。所以,叫打佛七。過去古人也叫它“打西方”,就是說我們在打七的時間就是打西方。爲什麼叫“打西方”?就是說我們念念都要祈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祈求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諸天大衆菩薩加被我們,使我們業障消除,早日得到念佛叁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念都要回歸西方極樂世界,念念都要向往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所以,在我們淨土宗淨土法門初祖慧遠大師在東林寺起建淨土道場。這是我們中國曆來第一個淨土宗的道場。起建淨土宗的道場的時候,東林寺曆史記載——123人起建“蓮社”念佛祈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念佛求證得叁昧。所以說那時候是挑人的,那時候不是誰都能進來的。不論居士還是出家人,都要挑選。然後123人精選出來,集結蓮社,精進念佛。首先造論,造什麼論呢?就是西方往生,這個造論,也就是講開示。開示如何證得念佛叁昧,如何與西方極樂世界相應,往生極樂世界。那個論我看過,可以說是理事圓融,所以說我們今天也本著淨土宗的修法簡單地給大家介紹一下淨土的修行方法。
其實,淨土宗真正的修行方法都是理事圓融的,不單單是事上修。理上去指導事,事上去用功,這樣理事才能圓融起來,這樣才是真正的淨土。而不是說,現在有的人,世間流傳說“淨土宗就是念一句阿彌陀佛,這爲淨土。其他的都不叫淨土”其實,這樣說是違背了佛陀的教導,也違背了我們淨土宗祖師大德他們的教誨。淨土宗,首先指出唯心淨土,自性彌陀。西方極樂世界在我們心裏。自性和阿彌陀佛本來一體。這樣才是真正的淨土,心淨則佛土淨。你心靜了,自然佛土淨,西方極樂世界在我們心裏。但是雖然你明白這個道理,在事上還需要你時時的用功。所以,我們淨土法門修的方法——第一就是以法界爲體,你心安在法界上。以法界爲體,以念佛般若爲用。記住啊,這是我們淨土修行的綱領。以法界爲體,以念佛般若爲用。以無住爲宗,以不動爲本,以西方極樂世界爲歸。我們這個念佛方法,就是這四個根本。所以我們修學就以這四個根本修學,你就真正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絕對你有把握!
念念消除業障,念念開發智慧。
如何才能斷除煩惱?現在,有的人說,誦這個經啊,誦那個經啊,怎麼拜忏斷煩惱啊。也能斷,太少了,太少了。真正的消除業障斷煩惱,必須啓發般若智慧!般若是綱。所以,佛在《大般若經》上講:般若是綱領,其他的都是助緣。因爲佛在四十九年說法(中),談《阿含經》是十二年,談《方等經》八年,最終談《般若經》二十二年。你看,大部分時間都用于談般若裏邊去了。談《華嚴經》二十一天。《華嚴經》那麼多,叁部《華嚴經》二十一天,讓我們想象,我們是想象不起來的,是吧。最後是談《法華》《涅槃經》五時說教嘛。佛五時說教就是對著衆生不同的根基,佛說的不同的方法,而對治終生的業習煩惱。其實,佛最後談到《法華經》的時候說,我沒有給你們說那麼多的乘,就說的一乘。所以,《法華經》上不是講嗎,羊車、鹿車、大白牛車。大白牛車是什麼?就是一乘——成佛之法。羅漢乘,辟支佛乘和菩薩乘;菩薩乘還分權教,大乘別教和圓教。如果我們從根本上下手,你想一生成就、成佛,那你就修圓教。圓教直截了當,《華嚴經》講稱性而談的。所以,我們這個方法就是取圓教的根本,從事上的以念佛爲用,啓發般若智慧。消除業障,開發智慧。如果我們平時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麼念,也是修淨土。但是呢,這個太慢了。而且是念念伏住煩惱,伏住妄念,伏住業障,不消業障!大家現在還不明白,什麼叫消業障?必須回歸我們原本的真心,這才叫消業障。其他都不消業障,只能是伏住。只有回歸我們的原本真心,啓發般若智慧,這才叫消業障。爲什麼呢?我們要回歸我們的本來自性,清淨法身,法身本來無一物。無一物的時候,“我”也沒有了,森羅萬象,山河大地一切都沒有了。“我”沒有了,那你還有業障嗎?你還有煩惱嗎?是不是,當下把業障“唰”就消掉了,斬掉了。所以,這是修行的根本。不從這個根本下手,永遠不成佛,只能生邊地或者生中下品。
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分四品——“常寂光土”這是佛的清淨法身。“實報莊嚴土”就是法身大士住的地方。然後,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又建立了“方便有余土”。這是二乘人住的,按西方極樂世界,雖說是“二乘”不是二乘,都是發大乘菩提心的人,所以他的位置等級上是說二乘人,其實都是發大乘菩提心的人,小乘不能生西方極樂世界。然後就是純凡夫,靠散亂心念佛,不能心歸到一處,散亂心念佛靠願力往生極樂世界的是下品。下叁品。最後的一品,下下品那就是平時不念佛,臨終遇到善知識開導。地獄火燒到他了,他知道要出離,心那時候非常急切。現在我們有的人他以十八願爲綱,說只要你相信阿彌陀佛能慈悲救度,不需要用多少功。只要你能相信,一心皈依阿彌陀佛,不論你臨終迷惑顛倒,你怎麼樣,阿彌陀佛都來接你。他以這個十八願和下下品的方法來度人。但是,這樣的話,我自己感覺是大錯而特錯了。是摘文取義多年了,最後不修了。就呆著,該吃吃,該喝喝,該打麻將打麻將。說阿彌陀佛願力慈悲救度,無條件的救度,還用得著我們念?我們念沒用,只有靠阿彌陀佛。你臨終的時候心智顛倒,神識昏昧,那個時候佛也能接你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方法太偏激了!現在世間還有人傳,還有很多人在修行這個方法。方便啊,隨便,隨便,樂意幹啥幹啥,最後臨終等阿彌陀佛來救度。世上還有這麼多便宜事啊?那曆代祖師,放下一切身心世界,死了多少個死去修學,難道他們都傻?現在還有人愚癡愚昧啊,還修這個法,那些年誤導人太多了,誤導了一大批人。還有人說,散亂心念佛,也能往生極樂世界。對,這句話說的不錯。但是,各位想過沒有,你散亂心念佛,只有地獄火燒到你的時候——臨終時地獄火顯前了——這樣的人,只有五逆十惡的大惡人地獄火才能燒到他。這樣的人就像在火宅裏頭,比如屋裏著火了,你一定想出去。想跑出去,有一個縫你都想鑽出去,是不是?這時候,有一個人說你快出來吧,我能救你。你有什麼條件?說你念十聲阿彌陀佛,你就能出來!他這時候非常急切,心非常清靜。這十聲佛號真是從骨髓裏發出來的念。清淨到極點了!一心想出離,所以和阿彌陀佛願力相應,才真正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我們臨終的時候,地獄火沒有燒到你,你心裏頭有那麼急切嗎?你有那麼向往極樂世界,恨不得一時一刻都想馬上就去嗎?所以我們在平時日常生活中就培養我們的願力,這樣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現在我們多數人都是不善不惡——大善的也沒有,大惡的也沒有都是平平常常,地獄火又燒不到你。你臨終的時候,你心裏頭沒有那麼急切。你能往生極樂世界嗎?所以這個散亂心念佛,最終往生說以十八願爲主。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一個整體,不能說單提一個願力我就能往生極樂世界。這是摘文取義。我們千萬不能僥幸,說以十八願爲准,不用用功了,散亂心念佛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把自己毀了啊!希望大家不要太僥幸!這是一。
另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信願(行)具足。缺一不可,叁足鼎立。一個大寶鼎,叁個腿缺一腿立不住,對不對?所以,缺一不可,不能單單提出我有願力就往生極樂世界。或者我有行就往生極樂世界,這都不對!假如你能念到明心見性,你願力不足也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建立的西方極樂世界靠信願(行)具足才可以往生,缺一不可。所以,修行不能聽有人說什麼就跟著跑,可能把你一生的慧命就耽誤了,是不是?所以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正法難遇。那我們又聞得佛法,又聞得淨土法門這麼殊勝。那這一生要是白白浪費過去了。我們是不是太可憐了?我爲什麼說這些?就是希望大家有信心,不要聽信世間一些不明事理的人瞎說一氣,把自己一生的慧命耽誤了。生死事大,我們念佛還是要用功好好地用功。所以,我們在家的居士沒有閑暇的時間一直修學。就要找一個在行走坐臥吃放穿衣一切時能用上功的方法。如果現在我們念佛好像完成任務,比如有人說,我今天給阿彌陀佛誦了叁遍《無量壽(經)》阿彌陀佛肯定高興。其實您誦不誦經,與阿彌陀佛沒有關系。你誦經是你自己的事,與任何人沒關系。當完成任務——我今天定誦五遍《無量壽(經)》,誦了四遍,還有一遍沒誦。哎呀,我今天,欠了阿彌陀佛一遍《無量壽》——看看,他還欠了債。這是不知道什麼是修行——修行是以心地清淨爲主。不是你念佛念多少,你誦經誦多少,你磕頭磕多少……這都是助緣,也是消業障的一種助緣。我們要從根本上下手。然後你再禮佛誦經持咒,那就不一樣了。即使你誦經的時候,你誦著誦著啊,你都空掉了。那你不是也在修禅,禅定嗎?定慧等齊嘛,這不也是在修慧修定嗎?如果你不明白根本,你單單去誦經。那不開智慧,只能修一點定。這是不明理,是心外求法,不得真實利益。明白心地以後,你做事,何況是誦經了,你做一切事,包括行走坐臥,做家務,上班,騎自行車……幹一切時——所以過去古人講,二六時行走坐臥,穿衣吃飯不離這個。包括拉屎撒尿,都不能離這東西。你這功夫才能(得力),何況誦經了。這樣誦經說明你明理了,這樣你念佛誦經持咒才得真實利益。念念…
《佛七開示:淨宗修行方法要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