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七開示:淨宗修行方法要點▪P2

  ..續本文上一頁不離根本,念念不離我們的原本真心。你時時守住原本真心,你指定成佛。你這一生指定成就,指定往生極樂世界上品。我們爲什麼不了生死,就是沒守住我們的原本真心,沒回歸我們的原本真性,就是我們的佛性。沒回歸它,就時時流浪生死。什麼叫流浪生死啊?你時時執著分別,所以才流浪生死。如果我們時時照住這個原本真心,那麼你就時時開智慧,消業障。所以,我們修行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才能真正得力。可能我說這個話,你們有人會說,師父你說的這個太高了,我們守不住。守不住也要守,如果守不住,永遠不成佛。知道嗎?不開智慧,不消業障,只作一些伏住(功夫),伏住了半天,還是一個凡夫俗子!你還是業障煩惱一大堆,妄念一點也沒少。如果你不信去試試,你自己去思維。把祖師大德的開示,經典打開看看,我說的這些話都不錯。要錯了,我不敢講,講了我要下拔舌地獄啊。

  我們現在修行好多人都從事相上下手。男的當一個模範丈夫,女的當一個賢妻良母。做世間好人,這是好事。但是,這個是人天福報。大家要想清楚,這是人天福報。佛法是出世間,教我們超越十法界,超越世俗世間法,這叫佛法。所以我們還要持戒念佛。不持戒,談不上佛法。所以佛說了世間還有一個人持戒,還有正法在。如果沒人持戒了,就沒有佛法了,沒有正法了。所以現代人忒方便了,“你心別住上,你就沒犯戒”蓮池大師講過,你蹲在茅坑不知道臭,豔遇沒有歡喜心,你可以不持戒。不然,你下地獄如箭!你看,這可是我們淨土宗八代祖師講的——你下地獄像射箭一樣“唰”就下去了!所以現代人說方便方便啊,說修行人有些場合,親戚朋友來到一起了,你就可以隨緣,度他們,要讓他們有歡喜心,你就把他們度了。其實,我不這麼看。假如說,今天你家裏來了客人,擺上酒席宴菜,雞鴨魚肉上了一大桌子。你平時吃素,那你當大菩薩,你說我跟你們隨緣吧。讓他們都歡喜,跟他們一起連吃帶喝。這下他們歡喜了。可是走了之後,最後人家要說你了,什麼佛教呀!跟我們一樣,沒啥區別。這不是照樣吃喝嗎?你是把它度了,還是他把你度了?所以,我們修行要保證自己的心不動的時候你才可以(不持戒)。那得是大菩薩大菩薩你才可以啊,八地菩薩以上才有這種境界——你吃死的能吐出活的來,這樣才可以,對吧!你沒有這種功夫真是要下地獄的!所以,現代修行的人,看得好像持不持戒都一樣了。但是這是不如法的!佛爲什麼製戒?佛戒不能改的!知道吧?佛在經中講,離經一字皆爲魔說!這是佛親自講的“皆爲魔說”,所以,我勸大家持戒念佛,你才能往生極樂世界,你才有份兒。不要隨便放蕩,隨便想吃就吃,想喝就喝,那是世間人。我們學佛人,就應該有正確的觀念。身心世界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如果你散亂懈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沒事念完佛,回去打麻將去了,你心能清淨嗎?跳舞去舞廳了,你說你在那裏種的什麼因?一切唯心造,唯識變。你心種的完全是那跳舞的因,打麻將的因,你能成佛呀?對不對?所以我們自己的身心世界要正確。佛家不是講八正道嗎,八正道反過來就是八邪道。我們要以佛說的爲標准,其他誰說的都不如法,以佛說爲標准,以經爲標准。所以,佛經上講,如果你明心見性了,你功夫到這(程度)了。如果你不持戒,就成了大力魔王——波旬,波旬不持戒,所以說,我們持戒是根本!然後再去修行,才能一步一步向上,對吧。持戒方面不多說,希望大家,任何人講你不要聽,就聽佛的!戒律上講的我們就信,不然不要亂信,否則就把自己的慧命耽誤了!

  另外我們修行記住了——念念不離根本,念念回歸自性,所以淨土法門曆代祖師,把十叁祖著述打開看看,他們怎麼講的?那個祖師大德不是理事圓融講的,哪有光講事不講理的?哪有修行不是理事圓融起來修的?我們不明白這個道理,念佛要明白道理來念。不明理念佛的阿公阿婆歲數大的人,七八十歲了。年輕的時候造的業障挺多,現在讓他開智慧,是不可能的,他明白不了。所以就老老實實念一句阿彌陀佛,一直念,念到臨終也能往生極樂世界中下品。你就不用追理了,再追理就頭上安頭了是不是。千萬千萬,歲數大的別說師父誤導我了。我再追理,追不上,還耽誤你念佛。你就老老實實一句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念下去。那天我不是教給大家隨息念佛嗎。現在有的老居士拿這個念珠子,嘩啦嘩啦,一勁兒扒拉,扒拉的賊快。心裏面還打妄想,還睜著眼睛瞅,還唠嗑。你說這是給誰念佛的?這是給別人看的了,咱不帶訛人的。一句一句要念的真真切切的,不論是事念還是理念,一句一句的,一個字都不要放過。就像是線穿念珠,一個字一個字,一個珠一個珠給它穿過來——從心裏過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樣叫念佛啊。有的人睜著眼睛,耳朵又往哪兒聽,你說你念的什麼佛?自己騙自己!你事念理念,你都要攝住心呐!都攝六根,淨念才相繼嘛。所以,你不攝住六根,你完全是念妄想佛。我說的我不是沒有根據,大家都知道,這裏面,有很多居士念這種方法。我也看到很多,念佛時繞佛。念阿彌陀佛,可嗓子喊。眼睛照樣瞅,腦瓜像撥浪鼓,到處瞅。你說,你給誰念的?那邊有個動靜,眼睛“唰”一下就過去了。你說你這念的什麼佛?白念白費工夫。所以,修行必須攝住六根。我們念佛必須把眼睛閉上。我們沒到無住的時候,是不是?你能達到八地菩薩以上,無住的時候你可以睜開眼睛。時時在禅,時時在不住,那才能睜開眼睛。我們現在先把眼睛閉上攝住。等你達到心無所住了,時時的練禅,你可以睜開眼睛練。現在還不行。希望大家念佛的時候把眼睛攝住,耳朵也攝住。專注在這一句佛號上。你就用耳根,專門聞回來這一句佛號。不論事上理上,理上你可以從虛空裏把這句佛號聽回來。事上念佛不知道我們的本性,不知道虛空法界的原本真心。就以肉團心爲心,用耳朵聽,這樣專注也可以。(佛號)從你心窩裏時時過來也可以。但是,你的智慧光發的小啊。我們的心就像拳頭那麼大,你發的光就像拳頭那麼大的光。所以古人說,螢火之光,你想照破須彌嗎?螢火蟲那麼大的光能照多大地方?對不對。如果我們把心量拓開了,像虛空那樣廣大無邊,那個光是無量光,一切黑暗當下消除。對不對。我這個比方雖然不恰當,但是也說明了問題。所以希望大家念佛的時候把心量拓開,別住在身上。走也別住在走上,念也別住在念上。我們這個方法念佛,就是不住。念念無住,念念不著,念念回歸本性,這是初級的。其實你要明白道理,當下安住,當下就是,不需要回歸,時時就是。

  這幾天教大家念長佛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悟。念時不著念相,走呢不著走相。你的心不要住在邁步上,也不要住在任何一點上。如果住在任何一點上,都是生死。你住在身上哪兒都不可以,你就住在法界裏,這就是回歸自性了,這就開智慧消業障。其實很簡單很簡單,就這麼簡單點事。就這麼幾句,你明白了,就這麼簡單,佛法沒有那麼多。咱們念佛號的時候,我也跟大家講過啊。念佛的時候,吸滿一口氣,把佛號念完,還要剩半口氣把它吐出去,放下。而不是說拉長聲,拉到沒氣,這樣傷氣了。而是要吸滿氣,念完佛號,剩半口氣,最少剩叁分之一把它吐出去。這樣念永遠不會傷氣。越念你的氣力越足,口水越多。佛號念好了,口水越多,你的唾沫都是香的,口水都是香的。爲什麼呢?我們提丹田氣——古人醫學講,提腎水降心火,你一收腹,提腎水降心火,念念不會有毛病。按照我們的念佛方法,你打四五個七,你打二十個七也不會覺得累,覺得難受,也不會出毛病。越打越精神,越打身體越好。爲什麼呢?因爲是把身體和心都調和好了。這是多年來,我在實踐中總結起來的經驗。爲什麼有繞香、坐香、跑香、行香。這是我在實踐中體悟到的。凡是打過七的,你不會覺得枯燥無味,你不會念念有煩惱。你坐半個小時,沒等起念頭,起來繞佛,把念頭打下去了。念頭沒等起來,就打下去了。或者你腿子疼了,半個小時,每個人都沒事,你就可以起來繞佛了,身心調和。坐下來修真養性。閉上眼睛,閉目就是修真養性。什麼叫修真?你回歸自性了,就是修原本真心。養你的精神,我們人活著就是精神。沒有精神,無精打采,那是陰陽氣血都不調和,沒精神。所以,坐半個小時,起來繞半個小時。繞半個小時,剛剛你累了,再坐下來休息。你看調劑你的身心世界,不叫你勞累過度,又不叫你念得過度,保證讓你這個佛七打完之後,不出毛病。那你業力就沒辦法了。所以,我們早上起來要行香,中午吃完飯要行香。爲什麼要行香?因爲吃飽了念佛壓氣,打坐容易沈昏。這時候,要行香。也就是《阿彌陀佛經》講的飯食經行嘛。過去古人饒塔經行,代替吃飽之後的沈昏,所以,這時候行香最好。不知道大家體沒體悟到,這個行香和你打坐是一樣的,放下你的身心,放松。兩肩放松走,行不著行的相。別住到邁步上,也別住到身上任何一個部位。然後,把心安住在法身體上,把心量拓開,像虛空一樣廣大無邊,當下就沒“我”了。在空裏走,也別著我在空裏走。心要時時安住空裏,你行走坐臥,一切時都是妙用。因爲你沒住在身體上,沒住假我嘛,所以,你在妙用。這時候你就開智慧消業障,還不累,腿子還不疼。慢慢去行,攝住六根。慢慢的行,你快了有走相;你慢了,有站相。有的居士行著行著站住了,他入輕安,沒辦法。沒有入輕安,千萬別站住,站住就死在那裏了。你老站著不動也不對,佛法是動而不動,不動而動,靜而不靜,不靜而靜。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這叫佛法。所以,修四禅天的人,他一坐可以幾天,半個月,幾個月都可以入那個禅定。但是他沒成佛還是凡夫。將來他八萬大劫壽命完了,還要下地獄,還要墮…

《佛七開示:淨宗修行方法要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法的認識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