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离根本,念念不离我们的原本真心。你时时守住原本真心,你指定成佛。你这一生指定成就,指定往生极乐世界上品。我们为什么不了生死,就是没守住我们的原本真心,没回归我们的原本真性,就是我们的佛性。没回归它,就时时流浪生死。什么叫流浪生死啊?你时时执著分别,所以才流浪生死。如果我们时时照住这个原本真心,那么你就时时开智慧,消业障。所以,我们修行要明白这个道理,你才能真正得力。可能我说这个话,你们有人会说,师父你说的这个太高了,我们守不住。守不住也要守,如果守不住,永远不成佛。知道吗?不开智慧,不消业障,只作一些伏住(功夫),伏住了半天,还是一个凡夫俗子!你还是业障烦恼一大堆,妄念一点也没少。如果你不信去试试,你自己去思维。把祖师大德的开示,经典打开看看,我说的这些话都不错。要错了,我不敢讲,讲了我要下拔舌地狱啊。
我们现在修行好多人都从事相上下手。男的当一个模范丈夫,女的当一个贤妻良母。做世间好人,这是好事。但是,这个是人天福报。大家要想清楚,这是人天福报。佛法是出世间,教我们超越十法界,超越世俗世间法,这叫佛法。所以我们还要持戒念佛。不持戒,谈不上佛法。所以佛说了世间还有一个人持戒,还有正法在。如果没人持戒了,就没有佛法了,没有正法了。所以现代人忒方便了,“你心别住上,你就没犯戒”莲池大师讲过,你蹲在茅坑不知道臭,艳遇没有欢喜心,你可以不持戒。不然,你下地狱如箭!你看,这可是我们净土宗八代祖师讲的——你下地狱像射箭一样“唰”就下去了!所以现代人说方便方便啊,说修行人有些场合,亲戚朋友来到一起了,你就可以随缘,度他们,要让他们有欢喜心,你就把他们度了。其实,我不这么看。假如说,今天你家里来了客人,摆上酒席宴菜,鸡鸭鱼肉上了一大桌子。你平时吃素,那你当大菩萨,你说我跟你们随缘吧。让他们都欢喜,跟他们一起连吃带喝。这下他们欢喜了。可是走了之后,最后人家要说你了,什么佛教呀!跟我们一样,没啥区别。这不是照样吃喝吗?你是把它度了,还是他把你度了?所以,我们修行要保证自己的心不动的时候你才可以(不持戒)。那得是大菩萨大菩萨你才可以啊,八地菩萨以上才有这种境界——你吃死的能吐出活的来,这样才可以,对吧!你没有这种功夫真是要下地狱的!所以,现代修行的人,看得好像持不持戒都一样了。但是这是不如法的!佛为什么制戒?佛戒不能改的!知道吧?佛在经中讲,离经一字皆为魔说!这是佛亲自讲的“皆为魔说”,所以,我劝大家持戒念佛,你才能往生极乐世界,你才有份儿。不要随便放荡,随便想吃就吃,想喝就喝,那是世间人。我们学佛人,就应该有正确的观念。身心世界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如果你散乱懈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事念完佛,回去打麻将去了,你心能清净吗?跳舞去舞厅了,你说你在那里种的什么因?一切唯心造,唯识变。你心种的完全是那跳舞的因,打麻将的因,你能成佛呀?对不对?所以我们自己的身心世界要正确。佛家不是讲八正道吗,八正道反过来就是八邪道。我们要以佛说的为标准,其他谁说的都不如法,以佛说为标准,以经为标准。所以,佛经上讲,如果你明心见性了,你功夫到这(程度)了。如果你不持戒,就成了大力魔王——波旬,波旬不持戒,所以说,我们持戒是根本!然后再去修行,才能一步一步向上,对吧。持戒方面不多说,希望大家,任何人讲你不要听,就听佛的!戒律上讲的我们就信,不然不要乱信,否则就把自己的慧命耽误了!
另外我们修行记住了——念念不离根本,念念回归自性,所以净土法门历代祖师,把十三祖著述打开看看,他们怎么讲的?那个祖师大德不是理事圆融讲的,哪有光讲事不讲理的?哪有修行不是理事圆融起来修的?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念佛要明白道理来念。不明理念佛的阿公阿婆岁数大的人,七八十岁了。年轻的时候造的业障挺多,现在让他开智慧,是不可能的,他明白不了。所以就老老实实念一句阿弥陀佛,一直念,念到临终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中下品。你就不用追理了,再追理就头上安头了是不是。千万千万,岁数大的别说师父误导我了。我再追理,追不上,还耽误你念佛。你就老老实实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念下去。那天我不是教给大家随息念佛吗。现在有的老居士拿这个念珠子,哗啦哗啦,一劲儿扒拉,扒拉的贼快。心里面还打妄想,还睁着眼睛瞅,还唠嗑。你说这是给谁念佛的?这是给别人看的了,咱不带讹人的。一句一句要念的真真切切的,不论是事念还是理念,一句一句的,一个字都不要放过。就像是线穿念珠,一个字一个字,一个珠一个珠给它穿过来——从心里过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叫念佛啊。有的人睁着眼睛,耳朵又往哪儿听,你说你念的什么佛?自己骗自己!你事念理念,你都要摄住心呐!都摄六根,净念才相继嘛。所以,你不摄住六根,你完全是念妄想佛。我说的我不是没有根据,大家都知道,这里面,有很多居士念这种方法。我也看到很多,念佛时绕佛。念阿弥陀佛,可嗓子喊。眼睛照样瞅,脑瓜像拨浪鼓,到处瞅。你说,你给谁念的?那边有个动静,眼睛“唰”一下就过去了。你说你这念的什么佛?白念白费工夫。所以,修行必须摄住六根。我们念佛必须把眼睛闭上。我们没到无住的时候,是不是?你能达到八地菩萨以上,无住的时候你可以睁开眼睛。时时在禅,时时在不住,那才能睁开眼睛。我们现在先把眼睛闭上摄住。等你达到心无所住了,时时的练禅,你可以睁开眼睛练。现在还不行。希望大家念佛的时候把眼睛摄住,耳朵也摄住。专注在这一句佛号上。你就用耳根,专门闻回来这一句佛号。不论事上理上,理上你可以从虚空里把这句佛号听回来。事上念佛不知道我们的本性,不知道虚空法界的原本真心。就以肉团心为心,用耳朵听,这样专注也可以。(佛号)从你心窝里时时过来也可以。但是,你的智慧光发的小啊。我们的心就像拳头那么大,你发的光就像拳头那么大的光。所以古人说,萤火之光,你想照破须弥吗?萤火虫那么大的光能照多大地方?对不对。如果我们把心量拓开了,像虚空那样广大无边,那个光是无量光,一切黑暗当下消除。对不对。我这个比方虽然不恰当,但是也说明了问题。所以希望大家念佛的时候把心量拓开,别住在身上。走也别住在走上,念也别住在念上。我们这个方法念佛,就是不住。念念无住,念念不著,念念回归本性,这是初级的。其实你要明白道理,当下安住,当下就是,不需要回归,时时就是。
这几天教大家念长佛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体悟。念时不著念相,走呢不著走相。你的心不要住在迈步上,也不要住在任何一点上。如果住在任何一点上,都是生死。你住在身上哪儿都不可以,你就住在法界里,这就是回归自性了,这就开智慧消业障。其实很简单很简单,就这么简单点事。就这么几句,你明白了,就这么简单,佛法没有那么多。咱们念佛号的时候,我也跟大家讲过啊。念佛的时候,吸满一口气,把佛号念完,还要剩半口气把它吐出去,放下。而不是说拉长声,拉到没气,这样伤气了。而是要吸满气,念完佛号,剩半口气,最少剩三分之一把它吐出去。这样念永远不会伤气。越念你的气力越足,口水越多。佛号念好了,口水越多,你的唾沫都是香的,口水都是香的。为什么呢?我们提丹田气——古人医学讲,提肾水降心火,你一收腹,提肾水降心火,念念不会有毛病。按照我们的念佛方法,你打四五个七,你打二十个七也不会觉得累,觉得难受,也不会出毛病。越打越精神,越打身体越好。为什么呢?因为是把身体和心都调和好了。这是多年来,我在实践中总结起来的经验。为什么有绕香、坐香、跑香、行香。这是我在实践中体悟到的。凡是打过七的,你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你不会念念有烦恼。你坐半个小时,没等起念头,起来绕佛,把念头打下去了。念头没等起来,就打下去了。或者你腿子疼了,半个小时,每个人都没事,你就可以起来绕佛了,身心调和。坐下来修真养性。闭上眼睛,闭目就是修真养性。什么叫修真?你回归自性了,就是修原本真心。养你的精神,我们人活着就是精神。没有精神,无精打采,那是阴阳气血都不调和,没精神。所以,坐半个小时,起来绕半个小时。绕半个小时,刚刚你累了,再坐下来休息。你看调剂你的身心世界,不叫你劳累过度,又不叫你念得过度,保证让你这个佛七打完之后,不出毛病。那你业力就没办法了。所以,我们早上起来要行香,中午吃完饭要行香。为什么要行香?因为吃饱了念佛压气,打坐容易沉昏。这时候,要行香。也就是《阿弥陀佛经》讲的饭食经行嘛。过去古人饶塔经行,代替吃饱之后的沉昏,所以,这时候行香最好。不知道大家体没体悟到,这个行香和你打坐是一样的,放下你的身心,放松。两肩放松走,行不著行的相。别住到迈步上,也别住到身上任何一个部位。然后,把心安住在法身体上,把心量拓开,像虚空一样广大无边,当下就没“我”了。在空里走,也别著我在空里走。心要时时安住空里,你行走坐卧,一切时都是妙用。因为你没住在身体上,没住假我嘛,所以,你在妙用。这时候你就开智慧消业障,还不累,腿子还不疼。慢慢去行,摄住六根。慢慢的行,你快了有走相;你慢了,有站相。有的居士行着行着站住了,他入轻安,没办法。没有入轻安,千万别站住,站住就死在那里了。你老站着不动也不对,佛法是动而不动,不动而动,静而不静,不静而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这叫佛法。所以,修四禅天的人,他一坐可以几天,半个月,几个月都可以入那个禅定。但是他没成佛还是凡夫。将来他八万大劫寿命完了,还要下地狱,还要堕…
《佛七开示:净宗修行方法要点》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