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趣品《圓覺經》之七

  趣品《圓覺經》 之七

  雲何無明?善男子,一切衆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爲自身相,六塵緣影爲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接著前文“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世尊特意發問:“什麼叫做無明呢?”

  然後,世尊自問自答:“各位善男子呀!大家要知道,一切衆生從無量劫以來,陷入了種種顛倒當中,就好像迷路的人一樣,把東西南北四方搞混淆了。于是呀,就虛妄地認爲,地水火風四大所組成的肉身,是自己真正的身體;同時呢,還把六根攀緣六塵,所留下的影子,錯認爲是自己真正的心。”

  “這像什麼呢?這就好比呀,有的人眼睛生病了以後,因爲被病的腫塊所擠壓,眼睛就變形了,所以,竟然産生了幻覺,在啥都沒有的虛空裏,卻看到了星星點點的狂花漫天飛舞;或者,在面對著月亮的時候,卻看到了月亮的重影,看到了月亮旁邊的第二個月亮呀!”

  

  ——啥叫“無始”?哎,有兩種含義,第一呢,是無量劫以前,也就是無窮的時間以前呀!第二呢,是不曾開始過,哎,所謂的時間呀,本來就不曾開始過,前面更有前面呀!所以說,它無始無終,後面還有後面啊!也正因爲這樣呢,可以說,時間就是虛妄的。哎,沒開始過的東西,根本就不存在呀!當然是虛妄的啦!

  連時間都虛妄,那所謂的人類曆史呢?什麼狗屁生死輪回呢?它們都是由時間貫穿起來的呀,不就更加虛妄了嘛!

  哎,反過來呢?既然時間是無始無終,那也就是不生不滅嘛!哎,無始就是不生,無終就是不滅,所以呢?時間當體就是不生不滅的實相,就是真如妙境呀!

  ——聽到這兒,有人不忿了:你這個爛和尚,盡胡說八道!啊?這時間,被你說的,一會兒是虛妄的,一會兒又是真如實相,咋說都是你的理呀!

  ——嘿嘿,您說對啦!別人呢?是聽道理的,這道理呢?是聽俺的呀!俺是道理它爹呀!

  

  ——啥叫“顛倒”呢?哎,就是逮著啥,執著啥;看到啥,攀緣啥;遇到啥,困惑啥;離開啥,舍不得啥呀!恨不得呢,把自己和世間萬物,統統捆到一塊兒,糾纏個無量劫才過瘾呀!嘿嘿,結果呢?顛叁倒四,苦不堪言哪!

  ——啥叫“四大”呢?哎,就是所謂的地、水、火、風,但是呢?您千萬別把它們當成了某種物質,不是這個意思呀!大約說來,四大,就是對于萬物屬性的概括,是說呀,一切物質大約有這四種屬性。哎,地大呢?就是指堅實的特性;水大呢?就是指濕潤的特性;火大呢?就是指暖熱的特性;風大呢?就是指動轉的特性。

  通常情況下,每一種事物裏面,都同時會具有這四大屬性,它們是融合在一起的。只不過呢?地大屬性占主導地位的時候,就顯現爲固體;水大主導的時候,就顯現爲液體或者氣體;火大主導的時候,就顯現爲熱量;風大主導的時候呢,就顯現爲運動和運轉啊。

  

  ——啥叫“六塵緣影”呢?

  ——哎,這個說來話長,也非常重要。咱總體概括一下,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緣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在第八識當中所留下來的影子,其實呢?也就是六識呀!

  哎,一般說來,人們都把六識當做自己的心,也當做自己。其實呢?這些只不過是咱真心覺性的六種功能現象罷了。這是對于真心的錯認,說嚴重些,就是認賊爲子呀!

  ——爲啥呢?因爲呀,一旦把六識心當做了自己以後,同時也就迷失了真心覺性,哎呀,生死輪回也就開始啦!《楞嚴經》第五卷上說得清楚:

  “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複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哎,六根的識別作用,就是六識,它們是密不可分的,把六根和六識錯認爲是“自己”,是“我”,這就是生死輪回的根源。

  ——反過來呢?咱要想證得無上菩提,趕快得解脫,回歸于寂靜妙常,哎,咱也得從六根和六識入手,咱只要把它研究明白,知道它是虛假的了,咱就放下了這個虛假的“自己”,也放下了虛假的“我”,哎,我執消融了,我相瓦解了,咱自然就回歸了寂靜妙常的真心覺性,就會圓滿無上菩提呀!

  

  ——咱具體來看看,究竟啥是“六塵緣影”。哎,細分一下,就成了:色塵緣影,聲塵緣影,香塵緣影,味塵緣影,觸塵緣影和法塵緣影。

  ——啥叫色塵緣影呢?哎,就是咱的眼睛,看到了色塵景象以後,就會在內心深處——第八識那裏,留下一個影像,按照佛經裏面說啊,這個影像可謂是永不磨滅呀!哎,只要您的心足夠清淨,所有的影像都可以被調出來。

  比如說,如果有人問起您的父母,您呢,大概一下子就可以想起父母的樣子,哎,早就存在您心裏啦!但是,請問,您通過回想,“看”到的父母,真是您的父母嗎?

  ——不可能是啊!那只不過是平時,您父母的形象,通過您的眼睛,也就是眼根,留在您心裏的影子罷了。哎,這就叫做色塵緣影。

  同樣的道理,您可以回想起一首動聽的音樂,哎,這就是聲塵緣影;您可以回想起鮮花和芳草的氣息,哎,這就是香塵緣影;您可以回味起自己喜歡吃的某種食品的味道,哎,這就是味塵緣影;您也可以回憶起別人撫摸您時的那種觸覺感受,哎,這就是觸塵緣影;您還可以回想起過去學過的知識和學問,以及思想等等,哎,這就是法塵緣影呀。

  ——人們呢,往往把地水火風所組成的色身,當做是自己的身體;把六塵緣影的識別,當做是自己的心。其實呢?這些都是如同夢幻泡影一般的虛假存在,既不長久,也不真實呀!

  

  ——啥叫“空中花”呢?

  ——哎,這個詞在佛經裏面很常見,也叫做“空花”,或者是“狂花”。就是指呢,一個人的眼睛生病了,長了一個東西,一個腫塊,把眼睛給擠壓變形了,然後呢,就出現了幻覺,會在啥都沒有的虛空裏面,“看”出來許多星星點點的花點,甚至還很漂亮呢!

  ——您或許有過這樣的感受,當您身體有些虛弱的時候,比如小時候吧,俺自己就有這種體會,沒事兒蹲在地上玩兒,時間一長,猛地一站起來,哇,眼前金星亂冒,天花飛舞呀!哎,這也是一種“空中花”,也是一種“狂花”呀!它完全是一種幻覺。

  ——還有一種“狂花”,哎,當您深深地打了個哈欠,困啦,眼睛裏面就充滿了眼水,于是啊,眼球晶體的形狀被修整了,您呢,忽然擡頭看了一下電燈,或者是天上的月亮,嘿,電燈長出了一圈圓光!月亮也一樣,外面出來了一個美麗的光環,真漂亮呀!哎呀,月亮菩薩!您顯靈啦!哎呦,我真幸運呀!

  ——很多人都會貪愛“虛空花”和“狂花”,甚至于恨不得讓這些可愛的花兒們,給自己結出些果子才好哇!哎,往往呢,人們總是到了大難臨頭之時,或者是垂死之際,才回過味兒來,才不由得感慨,唉,人生真地如夢啊!

  連大貪官和珅也不例外,當他被嘉慶皇帝收入獄中,即將被賜死之際,這位曾經風光無比的大哥大呢,回過味兒來啦!唉,無奈地面對著月色,寫下了兩首《獄中詩》,起首的四句,他如此感慨道:

  夜色明如許,嗟余困不伸。

   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

  ——嘿嘿,老兄,您當年大把撈銀子的時候,早點兒想到這幾句,不就結了嘛!還用這麼辛苦勞神嘛!您少撈點兒,多做點兒好事兒,也就不至于有今天了吧!

  ——哎,咱學佛人也一樣,咱可不能等到臨死的時候,才回過味兒來呀!臨終抱佛腳,那可就來不及了呀。學佛,就從現在開始,開始學習看破、放下,早晚呢?不得個大自在,也得個小自在呀!

  

  ——啥叫“第二月”呢?

  ——哎,就是眼睛生病了以後,病的那個腫塊,把眼睛擠壓變形了,于是呢?您再來看天上的月亮,哎呀,怎麼出來倆月亮姐姐呀!在月亮的旁邊,又出來了一個重影,稍微虛一些的一個月影,它就是“第二月”。

  哎,咱就是眼睛沒生病,也能看到“第二月”呀!您只要用手指頭,從眼睛的下方,輕輕地擠壓著眼球,哎,這時,您再看天上的月亮,嘿嘿,變倆啦!一個真一點兒,一個虛一點兒,形狀一樣。

  

  ——毫無疑問,“空中花”也罷,“第二月”也罷,都是徹頭徹尾的幻覺。但是,有誰相信,咱生活當中的一切,乃至于輪回世界當中的一切,也和空中花,以及第二月一樣,都是咱思想心的幻覺呢!

  ——如此妙法,唯佛能覺,唯佛能說,唯有善根者能信呀!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複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哎,世尊繼續給咱解說,啥叫無明。

  “各位善男子!在虛空裏面,本來就不曾有狂花;就好比呢?在本空法身當中,本來就不曾有衆生的身心相貌,乃至于一切生死輪回的種種現象,都不曾有啊。所謂狂花,本是幻覺,只是生病的人,用妄想心執著它是實有的罷了;就好比呢?一切衆生的身心相貌,世間的種種現象,本來也是幻覺,只是生病的衆生們,用妄想心執著它是實有的罷了。”

  “正是由于妄想心虛妄執著的緣故,于是,一切衆生,不僅僅迷惑了猶如虛空一般的清淨自性,也就是本空法身,也就是圓滿覺性,等等。同時呢?還要癡迷地去尋找,他以爲真實的那些狂花,也就是自己的身心相貌,以及世間的種種現象,到底是從哪裏産生的。”

  “正因爲如此,才有了虛妄的生死輪回,以及其中的種種現象,所以呀,把這個妄想心的虛妄執著,叫做無明。”

  

  ——哎,這段經文法義很深,需要大家仔細反複地觀察理解。您就會明白,咱的身心之“我相”很虛妄,就像“狂花”一樣,完全是由那個虛妄心把它錯認出來的呀!

  ——哎,這個“錯認”,就是無明。它也就是《楞嚴經》上面:“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當中“立知”的那個“知”啊。

  …

《趣品《圓覺經》之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