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我願念彌陀▪P4

  ..續本文上一頁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衆人愛敬。”她如此禮拜,如此供養,如此持誦,如此發願,固然如願以償。多念觀音,消災免難、福慧增長、苦海作慈航、何只無痛分娩?

  10·母雞慶生

  農村家家養雞,李家“飼雞”也不曾間斷,把它們代代養下來,最後都養成了他們的肌肉,補成他們的血。它們對人類的貢獻不可謂不大,尤其是當年物質不豐的年代。

  有次,李家一如往常,宰了只肥雞准備打牙祭,那只雞被畫上一刀後,顯然已斷了氣,它稍作反射掙紮後,便一動不動躺在地上。待家人從廚房提來熱水准備料理後事之際,那只“死雞”竟—卷翼而飛,不知去向。

  全家老少,前牆後院翻山倒海、地毯式搜索,從響午找到日頭落山遍尋不著,巴望晚上的麻油雞大餐也跟著泡湯。翌晨依然杳無雞蹤,家人都當它已曝屍野外而漸被淡忘了。

  隔了多日,一個烏雲密布的黃昏,突然驚見那只米拉溜(阿美族話“跑掉”之意)的雞現身回來了,而且後面還拖了一群小雞可愛,咯咯叫食。大夥兒稱奇之余定睛細瞧;它的氣管仍“藉斷絲連”,傷口雖已愈合,但努力拉直脖頸吞食的飯粒,偶爾會從結疤的洞口溢出,喝進的水像漏鬥般噴出。可憐它仍無怨無悔呵護兒女覓食。

  全家人如迎“手術”後歸來的親人一般,既慶幸又難過,慶幸它平安脫險,難過它曆盎滄桑,九死一生。

  後來一位鄰人說,她曾見那只雞,蹲在不遠處的林投樹下,咕噜咕噜悶聲低吟,她全然不知它上過斷頭臺,也沒上前細探究竟。仿佛有不短的時日,它一直窩在那沙堆裏。而這只被草菅生命的小可憐,就這樣,不僅自力回天且憑尚存的一息,艱苦掙紮著生蛋,廢寢忘食地孵蛋,盡了它的天職。

  死而複活的母雞,帶傷堅忍哺育幼雞的偉大“事迹”,傳遍村裏,大家爭相探視“慰問”,見它脖子貼著OK絆,猶細心照顧雛雞的模樣,無不心生憐惜感動。

  李家的屠刀從此高高挂,全家更相約讓受創幸存的它好好活下去。

  衆生皆有佛性,母雞的偉大母愛,令人無比的感動,實在不忍心宰它、食它。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亦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11·製度害人

  一位中年人不幸被汽車撞成重傷,恰巧碰上兩位好心的過路人,速將他擡到一家醫院。

  “先交五仟元押金!”門診處一位臉若霜雪的小姐,冷冰冰地說。

  “我們是路過幫忙的,身上沒帶那麼多的錢。”

  “那不行,我們若收下了,找誰要錢去?”

  “可以把身分證押給你。”

  “身分證有啥用?能當鈔票花?”小姐的語氣還是沒有任何妥協之意,“不用攪和了,這是醫院的製度,就是縣大老爺來,也得遵守!”

  兩人正在爭辯,一位大夫從旁過,瞥見血肉模糊、氣息微弱的傷患,覺其面熟。俯身再看,突然驚呼:“哎呀,不好!這......這不是院長嗎!”

  這一呼,如同在門診室甩了一顆手榴彈,上上下下亂成一團。那位“霜小姐”聞聲立即趨前探視,差點兒暈過去。“爸”撕心裂肺,淒慘不已的一聲呼喊。

  院長迅即被推進手術室。丁副院長親自操刀,全院僅有的叁個麻醉師不約而至......然而,這一切對“霜小姐”及其家人都只能算是盡人事的安慰了,院長因爲先前的延誤,而一命歸天了。製度害了親父。其實製度也要慈悲爲懷靈活運用,臨機應變怎可見死不救?

  12·遲到不得

  現代社會有些人有遲到的習慣,和別人約會總有說不完的遲到理由。

  但有時候約會是遲到不得的,否則會遺憾終身。

  泰國人就有遲到的通病,只要遲到,一提起是“交通”的緣故,通常會獲得諒解。曼谷的塞車堪稱全世界第一,所以在泰國約會,通常都有半小時到一小時的“彈性”,一般人對遲到也不以爲意,我國情況亦如此。

  曼谷東北部呵叻省號稱五星級實則兩星級的“皇家廣場酒店”,前年八月十叁日在毫焦預警的情況下整個倒塌,活活壓死一百叁十多人,其中瑞典籍的哈倫斯一家人就是受了遲到的害。

  哈倫斯娶了參加過選美的泰國妻子素甘雅,有兩個年幼活潑的女兒,每年七八月,一家人都會回泰國度假,到素甘雅出生的呵叻省老家,享受一個月的陽光,然後回瑞典過冬。今年七月下旬他們返泰,八月十叁日星期五上午假期結束,和旅館結清帳後,等候素甘雅的妹妹吉莎婉十點整開車來把他們接走,直接返曼谷趕飛機返回瑞典。

  但接他們的人遲遲不來,這一家人只好在旅館大廳等候,結果悲劇發生,旅館十點十分垮掉。

  稍後才到的吉莎婉,只有在一旁懊悔流淚。

  救難人員五天後清出他們的屍體,素甘雅緊抱著八歲的大女兒艾美,五歲的小女兒安吉被一片水泥牆壓倒。

  吉莎婉說,她約好十點來接他們走,但她無法趕到,“如果我准時,他們會活得好好的。”

  劫數難逃麼?還是准時守信以免遺憾終生!

  13、因小失大

  從前有一對恩愛的夫婦,過著美滿的生活,有時愉快的一同出去旅行。有時自由自在的到處看熱鬧。有一次他們在街上買回了叁個香甜的燒餅,高興的各食一個,還剩下一個,爲了處理這多余的餅,就産生不同的意見,最後丈夫說:“我想解決這只餅的方法最好是用打賭,我們兩個人沈默的坐著,誰先說話,誰就失敗,誰忍到最後不說話,誰就能吃餅,你同意嗎?”夫妻就將剩余的餅放在兩個人的中間,各人緘默的坐在一邊。

  正當彼此緘默不語的坐著時,來了一個小偷,先是不敢進屋,但是當小偷一看再看,看到他兩夫妻呆呆的坐著,好像失去知覺的樣子,于是就膽大起來,翻箱倒櫃。偷取房裏的財寶。而這對有趣的青年夫婦,還是沈默的呆坐著,目光都集中在身旁的那塊餅上。小偷覺得面前的小婦人長的美麗,乃走到她身邊毛手毛腳,加以調戲。丈夫雖然看得清清楚楚,卻然裝著不知不見,但是妻子終于忍耐不住,大聲罵道:“你這個愚癡的人,爲了一只餅竟讓賊盜取你的財寶,侵犯你的妻子,真是世間第一號癡人呀!”丈夫不理會妻子的努吼,哈哈大笑道:“我勝利了!”拿起那塊大餅,大嚼起來。

  世俗人往往爲了追求名聞利養,而讓虛僞的五欲之賊,盜取自己的功德法財,迷惑于短暫虛幻的物欲之樂,而失去根本的善根,就好像癡人賭餅一樣。

  14·長壽蘋果

  對日本蘋果情有獨鍾,且非日産蘋果不吃的人,若曉得日本現有的蘋果,其實是早年從歐美移植過去的外來種,大概會大吃一驚吧。

  一般人皆以爲蘋果長在日本是天經地義的事,事實上,它們都是幕府時代末期至明治年間,從歐美進口的品種。

  明治十一年間,在目前青森縣一處叫弘前的地方,一戶從事豆腐生意的人家,因爲獲得四十株得來不易的蘋果樹苗,便撥出一部分大豆田來種蘋果樹。過了一百一十余年,其中叁株至今猶生氣盎然地活著,成爲日本最長壽的蘋果樹。

  樹高七公尺,樹幹圓周有叁公尺,比園內其他蘋果樹大上一倍。普通蘋果樹頂多只能活八十年,但古板卓雄家的這叁株卻是長青不老的“異樹”。不但中看,還相當中用,年紀一大把了每年仍結很多果子。最多産者,甚至一年結六千個蘋果。

  古板卓雄每天清晨五點至夜裏七點都在園裏照顧果樹,由于古枝不結果,且枝幹往上長時結果不多,爲讓它盡可能往旁生長,得定期剪枝。一方面,樹枝往旁長時不易承受風力,還要做固定枝幹的工作。此外,爲免受過多刺激,此叁株長壽樹皆不用化學肥料,而使用溫和、容易吸收的堆肥。

  不知是否因爲這般細心的照料,或是每年不忘在長壽樹旁祭拜的誠心感動天,前幾年青森地區的蘋果樹因臺風損傷慘重時,這叁株老爺樹,仍絲毫不受影響。

  果樹也有情,至誠照顧獲感恩回報,有情無情皆有靈仕應平等愛護。

  15·真有奇事

  一九九叁年五月,在山東省招遠市發生了一件“面”迷心竅的奇事。

  招遠市畢郭鎮崔家村孫姓村民,家中存放的一瓶“一六○五”劇毒農藥,與一包五十公斤重的白面放在一起,一次不小心把農藥碰倒,結果農藥毒性揮發汙染了面粉。從此演出一連串“毒”夢,不僅一家之主和女兒相繼喪命,最後連家中的一條黃牛亦無法幸免。

  首先,是孫家全家四口人明知面粉有毒,但覺得五十公斤面粉扔掉太可惜,就硬著頭皮吃了,結果當然是全家中毒,經醫院急救脫險,但花去醫藥費八百元人民幣,是那袋面粉價錢的二十倍。

  第二次,孫家想想五十公斤面粉扔掉還是太心疼,就將毒面粉摻到其他面粉裏,想“淡化”一下混合著吃,但因摻和的毒面粉太多,孫某與其十五歲大的女兒食後當場死亡,孫妻與其他女兒則被送醫院搶救脫險。

  第叁次,孫妻還不死心,仍不扔掉毒面粉。街坊鄰居全來勸阻,直到她的一家親戚答應送一袋同樣質量和數量的面粉時,她才答應不再食用帶毒的面粉。可是,她總覺得扔了實在可惜,又將毒面粉曬了曬,拿去喂了自己的耕牛,結果價值千元人民幣的黃牛一命歸西。實在太執迷,爲何不早放棄?

  世人的貪嗔癡

  比農藥更毒

  亦該舍棄!

  16·超越生死

  天地萬物。無時不在流轉、變化。生長損耗,曾無停息。人生亦複如此,數十寒暑看似悠長,實如電光石火。刹那即逝。而人世間滄海桑田的變異更是不勝計:玉山頂上發現貝殼,喜馬拉雅山竟也有海底生物化石,看似不可思議,而事實俱在。世事無常,瞬息即成千古,人類寄生其間,誠似滄海一粟,寄蜉蝣于天地般渺不可期。

  人生既是如此無定,無常倏忽而至,今日相聚,分別之時焉知生離非爲死別?今夕安寢,安知明朝得複著履?著名詩人李白潇灑豪放若此。亦有“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之歎。

  但人的一生真能以時間長短來定輕重嗎?彭祖活了八百歲,迄今無足稱述者;烈士鄒容年方弱冠,陸皓東未及而立,文天祥年僅卅九,即以身殉國,齡雖淺而婦儒皆知。這些以長短來衡量的時間,在曆史上是無足論的,真正能名留青…

《我願念彌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念佛感應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