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慈悲智慧面對危機
2007年由美國引發的金融風暴海嘯,導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而且迄今海嘯未止,逐波來襲,甚至有可能造成世界性的景氣大蕭條;各國正面臨二十一世紀以來,人類最嚴峻的生存挑戰!
社會人心不安,人們因生活受到空前威脅,痛苦程度已達臨界點。如何面對因應,度過難關?
這場人類無法避免的共業,除了個人需要自省之外,還必須從家庭、學校、小區、企業團體和整個社會國家,共同努力,運用佛教的心靈環保─慈悲和智慧的理念及方法,順逆因緣,冷靜勇敢面對,冀能調化人們的不安、恐懼、沮喪、氣餒、怨怼,甚至對社會的失望及仇恨。
資本主義黑暗面的貪婪經濟,亦可在此次金融海嘯災難中,獲得深刻的檢視;並以佛教心靈環保的精神,加以改善。
這場正在發生中的危機,可比喻爲佛法所說的逆增上緣。人們如能以積極的態度接受、面對,並加妥善因應處理,相信可轉爲人類的一個自我提升、建設人間淨土的機會。
一、金融海嘯的因果觀
自從前 (2007)年美國爆發次級房貸(Subprime Mortgage)以來,引發一聯串金融危機;去年九月中開始,又因美國及歐洲金融界操作投機風險極高的金融衍生性商品(如期貨指數、連動債等)失控,情勢加速惡化並快速蔓延;金融機構,接二連叁的宣布倒閉(如雷曼兄弟、美林證券)及被收並或國有化(高盛證券、摩根史丹利、AIG、ING等)或陷入破産(國家如冰島)之窘境,衍生信用危機:影響所及,全球股市跌跌不休,油價應聲重挫;一場金融海嘯,正在逐波而來!各國經濟受到或輕或重的牽累。
海嘯發生後,美國國內經濟受到極大的沖擊。首先是因金融機構倒閉破産,大量裁員所引發的失業風潮,數以百萬計的房貸戶繳不起貸款,遭受法拍銀拍,經濟陷入困境,更加大了信用危機。失業或隱藏性失業造成民衆所得減少;購買能力銳減的結果,導致對市場商品及服務的需求減縮;消費減少又引至工業生産的下滑,很多的工廠甚至被迫停工,連帶的使企業經營發生困難;甚至宣告破産的情形,層出不窮;惡性循環,因果相續,眼前所面臨的是經濟衰退;有人甚至擔心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的重演。
以美國馬首是瞻的世界各國經濟,如今也受到或輕或重的牽累。以臺灣爲例,政府公布的經濟(如GDP)、企業倒閉和失業資料,反映出這場來勢洶洶的海嘯沖擊,破壞層面和程度,不容小覤。臺灣股市從去(2008)年五月二十日的九千多點,一路下滑至今的四千點邊沿;許多人的財富縮水腰斬,甚至到達只剩兩成;有人還已經破産!足證臺灣社會民生,已受到內外夾煎,困頓情勢已然現前。金融海嘯造成社會大衆的惶恐,甚至對未來經濟前景感到不安,不言可喻!全球經濟衰退的夢餍,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社會人心不安,處處可見。世人無可避免的,正面臨這場空前超大風暴的挑戰。而這樣的惡劣情勢,不知將伊于胡底?專家悲觀的預估,至少要等兩叁年才能見到隧道出口的微光。如何看待和因應這場災難,以安渡危機?應是人人所要關心的課題;也是佛教的心靈環保所能起到積極重要作用的時候。
二、國土危脆共業示現
從佛教的因果觀來看這場刻正上演的災難,無疑地是人類曆史長流中的一場短暫共業,逆增上緣的示現。誠心忏悔,知所因應,常起希望,重業、危難亦可望輕報、化解。
2.1 無常與惡業招感
《佛說八大人覺經》第一覺悟即告世人說:“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又說:“心是惡源,形爲罪薮”。大乘法中,觀業性本空,能轉忏除罪,即可修慧。
宇宙人生變化無常;萬事諸物,無一不是時時刻刻在遷流變異,剎那念念之間演化著。繁榮昌盛,不會永久不衰;滄海桑田;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亦複如此。廣大器世間我們所賴以安住的國土,看似堅固不變,其實隨時可能會有災難危機發生;臺灣2000年921、中國大陸2008年512的大地震、2004尾南亞的地震大海嘯,乃至如今美國人爲的金融風暴海嘯…..,示現了我人所處時空勢態的無常;不能不接受和面對。
《奧義書》說,善惡果報皆由自己行善惡業而來。今次金融海嘯招惹的災害,對美國人來說是一場痛苦的災難;蕭薔之禍,波及鄰邦;我人無法獨善其身,甯非共業?
實則,金融海嘯惡業招感,其來有自;人心的叁毒煩惱是業惡的源頭,人爲社會經濟體製的不公不義是淵薮。
2.2 人性叁大煩惱
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基本上可歸因于人們的“貪、嗔、癡”叁毒泛濫之害。
佛教認爲,人類的災難痛苦,一切都只因“貪、嗔、癡”叁大煩惱所造成的結果。以美國華爾街爲主的資本家、銀行家和金融投資家,過去以來不擇手段,貪得無厭,不計後果地違規操作,最終導致金融體系的崩潰;投資大衆(含投機客),心存僥幸,利令智昏,最終在風暴海嘯中慘遭滅頂。
尤有甚者,上述金融操縱者及投資玩家以所謂“創新”的遊戲規則(如衍生性金融商品、海外基金組合連動債等),利用人性貪婪的弱點,誘使投資大衆盲目地跟從投資,而導致血本無歸;已形成詐騙的惡行。當政府出面救助纾困時,部分瀕臨破産的金融集團,還厚顔無恥地將全國納稅人的血汗錢朋分、揮霍掉;喪盡天良,人神難容!正如美國第44任總統歐巴馬(B.H. Obama)在2009年1月20日就職演說中所譴責的:”我們的經濟元氣大傷,是某些人貪婪且不負責任的後果”。
貪婪經濟(Greedeconomics 簡略爲Greednomics)是導致這場金融風暴民生凋敝的罪魁禍首。經說:“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心無餍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放逸貪婪,迄今風暴惡因未了,印證佛教惡業招苦果的說法。
2.3 資本主義文明的悲歌?
早在上世紀叁十年代,有識之士就曾分析說:兩百年前西方的工業革命,不僅爲人類社會帶來了希望和巨大的機會,也帶來財富和文明;但資本主義工業家商人和金融家爲保持舊市場的願望和獲取新市場的貪心,巨大的危險性也相伴而生──並成爲巨大災難(如兩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和間接的誘因。
資本主義製度如兩面刃:在增加國家的財富方面,雖然有過初期的成功;但個人利益淩駕于社會利益之上;強者對弱者、金錢對效率、總體經濟對人類自然生存條件的西方資本主義,使人們從中發現根本性的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喚醒了世人對目前經濟製度公正性的質疑。
資本主義者使用他自己和別人的勞力,來生産對社會毫無價值的商品和服務─有時還具有毀滅性的毒害─並且還以渴望只爲自己産生利潤打算、而不計及其它後果的方式,來運用他自己和別人的資本和信用。另外,資本家爲了保持自己的利益,毫不顧念員工生計,把工廠關閉,聽任員工生活無著;引來勞工的平行報複行動。這種對社會的破壞行爲,威脅著文明的生存。
分析認爲: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之間的明確界線,取決于它們對社會的正面效益及負面影響。西方工業國(尤其是美國爲主的)資本主義,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也製造了貧富兩極和社會不公、社會動亂、人心不安及恐怖暴力和戰爭。
過去就有學者預言說:任何文明先進的社會製度一直是連續地興起、發展、衰亡,並逐漸地被更適合于當時需要的其它製度取而代之。在曆史長流中,“資本主義”將只是當作一個插曲;而且是兩個時代中間的ㄧ個悲慘的插曲─或稱黑暗時代”。
2.4 共業示現
當今金融風暴海嘯逐波而來,但也正是人們自省、萌生改善的契機。在貪婪、渾沌、正義蕩然;全球經濟受到金融海嘯沖擊而陷入不景氣,人心浮動的年代裏,我們似乎可以隱約聽到不符人類共存共榮的偏端資本主義貪婪經濟所奏起的悲歌。
相信如佛教所說的,視這次金融海嘯災難示現,爲一個逆增上緣;人們須能忍、自省,常起希望之心,以慈悲和智慧面對;用心靈環保來共同挽救、改進,渡過這次危機。
叁、佛教的心靈環保:聖嚴法則
佛教所說世出世間一切法,就是修“心”的方法、能讓有情人類衆生離苦得樂的法門。
人間佛教更是常以方便法門,教導人們如何保護心靈,提升生命質量,建立人間淨土;呼應《增一阿含經》所說的:“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意思。
臺灣法鼓山開山、“中華禅法鼓宗”宗長上聖下嚴所提倡的心靈環保可做爲佛教在這方面的主張的指標典範。
3.1 聖嚴的心靈環保理念和法則
已故漢傳佛教一代宗師、臺灣法鼓山開山上聖下嚴法師(以下以其上下簡稱“聖嚴”),畢生提倡“佛教生活化,生活佛教化”的人間佛教,不遺余力。他老人家十七年前(1992),在臺灣首先提出“心靈環保”的理念,以“心靈”爲主軸,加上“生活”、“禮儀”、“自然”叁項環保,總稱爲“四環”。並依此理念劃分出五項類別;每一類再分四個實踐項目,教導信衆修持,期望逐漸形成一種社會風氣;于1999年向臺灣及世界各地相機推動;稱爲《心五四運動》。2006年間,聖嚴在住世前叁年,更進一步建構出一套《心六倫》的社會運動,期以真正落實他老人家所提倡的心靈環保的悲願。
聖嚴所建布的心靈環保體系,經過幾年的實踐,已利益海內外無數人們,受到十方所肯定,公認爲是慈被世間的可行的方法和原則;本…
《以慈悲智慧面對危機》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