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宗教旅遊的發展與臺灣盛況▪P2

  ..續本文上一頁,如臺北萬華龍山寺、臺南北門南鲲鯓代天府、高雄大樹佛光山…….等,皆爲臺灣的重要宗教觀光區(李銘輝,1993)。今以臺灣較有名的宗教旅遊說明如下:

  (1)媽祖文化節

  每年農曆叁月是媽祖誕辰,臺灣各地都有大小不一慶祝媽祖誕辰的活動,而大甲媽祖的繞境活動,更是讓人津津樂道;大甲媽祖進香遶境活動,始于大甲鎮瀾宮創建之時的湄洲進香活動,當時均由大安港或溫寮港直接駛往湄洲,清朝時期大約每十二年舉辦一次,一直延續到日治時期、大安港廢港,日本政府嚴禁臺海兩岸往來,終于在清末民初之際,前往湄洲進香活動因此停頓。後藉常往返于大甲與北港牛墟的牛販,買賣牛只的經濟活動,造成民間祈神還願,答謝神恩的宗教行爲,形成了大甲組團前往北港朝天宮進香的濫觞。

  公元1987年,適逢媽祖成道千年,湄洲祖廟邀請海內外人士回祖廟參加活動,鎮瀾宮乃組團赴湄洲祖廟谒祖進香,前往媽祖誕生地──港裏天後祖祠參拜。自此以後與祖廟的香火之緣再度延續。而每年的進香活動則于1988年改至 往嘉義新港奉天宮迄今。

  每年農曆叁月,來自各地的十余萬信徒組成聲勢浩大的進香隊伍,以鎮瀾宮爲出發點,在八天七夜中徒步來回本宮與新港奉天宮。遶境隊伍跨越中部沿海四縣市(臺中、彰化、雲林、嘉義),經過廿一個鄉鎮,八十余座廟宇,跋涉叁百叁十公裏路,熱鬧的場景令人歎爲觀止,每年爲臺中縣市創造十余億元商機,而以此爲基礎所發展出的“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已成爲臺灣觀光局所大力推廣的重要節慶活動,近年更給合因節能省碳及休閑風氣所帶來動的自行車風潮,舉辦的萬人媽祖祟拜(BIKE)活動,更將參與人潮進一步推廣到愛好運動的人士,並打破單一活動騎自行車人數的金氏世界紀錄。

  (2)臺南南鲲鯓代天府

  二級古迹的臺南南鲲鯓代天府,于清康熙叁十叁年高拱幹所篡修“臺灣府志”中名列臺灣八景之一-“沙昆漁火”,今“鲲海古廟”亦爲南瀛十勝之一,每年均吸引五百余萬人潮,曾名列觀光局所評定觀光遊客排行榜之榜首(左顯能,1999),是全省最古老且規模最大的王爺廟;民國五十八年並經省政府核定爲「臺灣省宗教紀念物觀光區”。每年逾五百萬的朝聖人潮更曾使臺南北門南鲲鯓代天府名擠觀光局遊客排行榜榜首(黃宗成、余幸娟,2000;黃宗成、沈進成、李謀監,2001)。

  南鲲鯓代天府以五王聖誕日爲主的節慶活動外,近年來于農曆春節舉辦爲期一個月的“七星平安橋”、 “蜈蜙陣”等活動,發揚傳統宗教文化與民俗技藝不遺余力。代天府廟貌宏偉,建築極具特色,並保留最多且最具傳統的剪粘藝術,處處表現精采生動、精雕細琢的宗教藝術特色。慶成閣、萬善公園、海山鯉池、虎丘勝景、龍泉亭、水濂洞天、滄海亭觀濤等庭園勝景綴于廟區。(劉文叁,1992)。

  南鲲鯓代天府爲方便遊客所興建成的康榔山莊,占地二公頃,采閩南傳統建築,提供民衆休閑遊憩的場所,更豐富其宗教觀光資源,代天府內的“鲲瀛文化藝術館”爲地方文物藝術展示與保存中心,近年來,南鲲鯓代天府與地方政府合作,將“寺廟文化”與“觀光休閑”作結合,舉辦多次宗教文化活動,如南鲲鯓文化祭、鹽分地帶文藝營等,逐漸朝宗教文化觀光發展。(黃宗成,沈進成,李謀監,2001)。

  (3)高雄佛光山

  高雄佛光山爲臺灣地區第一座十方叢林,其中論建築的氣派、廟宇的寬廣,佛像的雕塑,庭院的規劃,殿閣的布置等皆與衆不同,獨樹一格。佛光山形如蓮花瓣狀,仿效大陸四大名山而建設的,同時亦搜集參照了世界各國佛教聖地建築之精華融合建造而成的。佛光山,是一座集中外古今佛教文化、教育、弘法、慈善、朝聖、觀光爲一體的僧信平等的道場勝地,自公元1967年開山至今,吸引不計其數的海內外遊客前往朝山禮佛。

  值得一提的是,至佛光山的遊客,其參訪動機以“修身養性享受清靜”、“舒解身心調劑生活及”及“尋求精神慰藉與心靈平靜”爲主,而“體驗神兆與異象”、 “喜愛民俗節慶追求熱鬧”及“參與佛教法會活動”則不是一般大衆遊客到佛光山的動機;而“遊憩環境資源”也被遊客認爲是最大的遊憩效益(沈進成、謝金燕,2003)。

  1991年誕生的“中華佛光協會”及1992年成立的“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結合了歐、美、亞、非、澳五大洲的群英豪傑,爲佛教史寫下劃時代的一頁,而來自五湖四海的會員與遊客,更使佛光山成爲臺灣的宗教觀光勝地。2008年臺灣進一步開放大陸人士來臺觀光,先遣的大陸“踩線團”來臺進行觀光考察時,更將佛光山列爲必遊的景點。佛光山在臺灣推展觀光的今天,己是不可或缺的旅遊重鎮。

  五.結論

  “宗教觀光”結合信仰、文化、藝術與遊憩,不但讓旅遊平民化,更可提升人民的文化水平與藝術氣息,在心靈修養的同時也端正了社會風氣,在觀光的發展史中,其重要性將與日俱增。

  (丁志魰: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宗教旅遊的發展與臺灣盛況》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