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否則,怎會事隔十多年後的今天,及時特來帶路救我們脫離險境!我們一整群人就地雙腳跪下,向大烏龜頂禮拜致謝。
人間行者
林全/臺北新莊
清晨,大雨滂沱,浪濤洶湧;二月的風,更添寒栗。
基隆放生現場前,一條大通道,積水連連,濁濁汙泥,舉步惟艱。正躊躇!蓦然,不遠處,一部九人座廂型車,緩緩前行。是師兄!怕老菩薩們涉水困難,正往返地載著。
每回,北部辦放生。一早,搭建廁所、清理汙穢、交通指揮...,師兄全心投入,隨時支援。放生二年多,緘默行事,積極參與。群體裏,無論是是非非,唯唯否否,均無所存心。
平時爲人,簡樸刻勤,安分守愚,尤令人向學者—寡言、多行。問其故?曰:
“鑒因法師教誡:“常人啓口,宜佳言、贊歎語;至善者,爲弘法。”其余,易生是非、傷人。”
“某日,探病,至慈濟醫院。事畢,進靜思精舍,有法師歎道:“甯倒于道場,決不倒于病床。”二句,謹守至今,生生受用不盡。
自坦承,初識物命,不傷,然不慈悲。幾次,見伸港師兄,至最前端倒魚,桶背朝海,桶口向己。方知,魚不致浪打再困桶中受苦。登魚車舀,輕輕汆入,莫碰撞魚鱗,使魚驚嚇、互傷。自此放生,對物命,生大悲心。
開塑膠成型廠多年,近來,經濟不景氣,多家廠商,經營不善,甚而倒閉;師兄卻訂單頻繁。無暇應酬、接洽、請客,然客戶絡繹不絕。
因放生,心得定,聽聞佛法,愈加通解。平時,習旁人行止,反求諸己;于事理判斷,能力增強。
師姐平日,操持家事,兼擔廠務。一旦工作繁重,倍感身心,困似籠鳥,終日愁欷,憂憂郁郁。幸師兄開導,牽引放生,豁然開懷:“救物命如救己命,則何言有我哉!”遂放諸大千,苦惱不再,心朗朗矣!今一聞放生,雀躍欣喜,戮力以赴。
家中叁子,乖巧明慧,兄弟和睦。唯常感冒,或生些小病,放生後,少患。故合家幾幸福美滿。
此刻,會場進行,已近午。師兄正送便當至每部車上。大雨仍淅瀝,然空中竟透著清涼光明。所有工作人員,一一就緒,做最後整理。彈指繁華,總隨逝水,不是嗎?這世界“來同水月,去若幻雲。”何個人我爭?
存心愈大,植德彌深
林美娟/彰化縣秀水鄉
前溪後山幽谷中,尋尋覓覓一茅篷,青翠竹林映花香,迦陵頻伽唱彌陀。九旬高齡老比丘,知病說藥,無如“念佛、拜佛、持素,與放生”憫現世衆生,殺業太重,致雨旸不時,災變連連,百病纏身,故對“戒殺放生”之事,悲願尤切。每居士來訪,必苦心相勸,希冀十中之一、二,服此良藥,可早脫叁界,永別苦海。
美娟居士,性慈良,好施舍,視富貴如浮雲,虔修淨業,以法爲樂。因緣俱足,得老法師開示,知放生法門殊勝,以自利利他互勉,鼓勵友人同參。每至現場,見著物命,如遇過去父母,念其沈淪,深生哀憫,親情流露,故言“諸佛子,願汝皈依叁寶,聽佛聖號,忏悔罪愆後,不遭網捕吞啖,優遊自在,翺翔天際,命終之後,轉生善道,精進念佛,信願往生,永不受生死流轉,輪回六道之苦。”此時發覺,魚兒側身聆聽,雙眼凝視,心中突有胎卵濕化,一切有情,同命一體的感動。
藉此薰習,而後至市場,見著急待贖命的物類,側隱之心,油然而生,更徹悟戒殺放生,可使慈悲之念,潸滋暗長。此心靈交融,物我同一覺體,一念佛性,無二無別,乃放生之最大感應。
翠屏居士,其同修已過不惑之年,學曆普通,無一技之長,賦閑在家甚久,心中郁悶,終日惶惶不安,生活頓失重心,礙于生計,急需一份理想職業。好友美娟,遂鼓勵布施植福。而放生一事:以錢財購買物命,爲財施;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聖號,灌入阿賴耶識中,爲法施;讓物命免于刀殂酷刑,爲無畏施。叁施俱備。蒙老法師開示:“起心動念,如來皆知,個人布施,所植福田,形同水滴,但如有心包太虛的胸襟,將此微薄功德,回向十方,則如水滴海,法界同感,諸佛共贊。”
曆時二月余,竟有叁家公司同時錄取,驚喜之余,更贊歎放生功德,與諸佛菩薩利他之悲願,感應道交,不可思議。而後遑論嚴寒清晨或烈日當中,都有他們的足迹,因放生種子,已深烙八識田中,更願深耕每人心中的那畝善田。
八十九年十二月,美娟與友人同往嘉義,上高速公路後,車速達每小時百公裏,車流擁塞,旁有臺中客運,前有貨櫃車。因超車,距離太近,被客運撞上後,沖往左側護欄,又彈回右側路肩,身隨車蕩,如風中花果,刹那不住。瞬間,車身左側幾乎全毀,待驚魂甫定,聞人群叽喳議論:“車速這麼快,這種撞法沒翻車,且後無車輛追撞,車上叁人毫發無傷...。”事後閑談,駕駛平日開車穩當,經驗豐富,對當時突來的舉動,感覺莫名,真是業力難擋,若非平日放生贖命,恐凶多吉少。
寒暑代謝,老病相摧,命運無常如雲心,一日正念有多少?吾輩障深慧淺,心如狂象,妄念如春草自來,芟不盡,若不仗佛洪名,克念省察,一氣不來,墮入惡道,難有出期。
美娟居士,但念無常,知幻妄之軀,業果所牽,誠忏一切罪,廣修一切善,功德累積,回向衆生,皆共成佛道。
浩瀚師恩,無以爲報
無嗔居士/中興新村
無量壽經:“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聞。”菩薩乘願,衆生隨業。各人學佛因緣殊異,有的善根,因緣俱足,自然親近叁寶。有的需經一番顛沛,付出慘痛代價,甚至性命,才得一聞佛法。弘一大師傳曾載:“人身難得,是萬古一瞬的因緣。佛法難聞,是曆劫不遇的際會。錯過了,沒有人能承擔這一份過失。”今者,我們訪談的這一位無嗔居士,就是在醫學上束手無策,依佛法起死回生的實案。不止一次,無嗔居士以自身爲例,勸人念佛放生,談及師恩,不禁潸然淚下,淚眼婆娑,令人動容。
無嗔居士,未學佛前,染習甚重,性烈如火。業報現前,八十一年末,因小便困難出血,經叁所醫院診斷爲膀胱惡性腫瘤。又因排便黑漆,檢查爲胃出血、肝硬化。茲因血壓過低、胃又出血,致腫瘤部份亦無法手術,只能改以人工膀胱代之,否則生命難保(估約一個多月)。居士一生順遂,遭此打擊,身心俱憊,頓入痛苦深淵,萬念俱灰。
幸逢菩薩垂憫,同村善知識張居士,平素護持叁寶,對于佛學經藏,多有涉獵,親近上圓下因老法師,恰來探望,見其已無退路,便起議上山請益,或有轉機。無嗔居士,欣喜祈盼。
上山前一晚(除夕夜),便作一夢,夢境初起,有一長相醜惡女巫,在身後追打,大聲吆喝。驚醒後,如廁時,排出大量汙濁穢物。待天將亮,又入夢鄉,夢中自身在一小茅篷,旁砌大石,兩旁竹林稀疏,鳥叫蟲鳴。而無嗔居士化身一小女孩,頭綁發髻,玩耍嘻戲,怡然自得。
大年初一,衆親友將其半背半扶,上山見師。初進茅篷,見四周景象與夢境仿佛,心中激動莫名。再見老法師,莊嚴慈祥,淚水如決堤般湧出,痛哭失聲,泣言:“您就是我的師父啊!”
待心緒甫定,詳訴病況,老法師仔細聆聽,端詳再叁,終以堅定口吻開示:“你累世殺業深重,如今業力牽引,得此重症。但只要誠心忏悔,戒殺放生,定有轉機。”當下便爲無嗔居士皈依,並叮咛再叁,囑要拜佛放生,茹素戒殺。末法衆生,障深慧淺,定要身遭苦厄,才能醒悟。居士亦然,竟向老法師央求,道:“醫生說我營養不良,可否食魚、蛋。”待師父怒眉一蹙,嚴肅告誡:“你已吃了一身是毒,還要吃。”
一語驚醒夢中人,聽師一言,頓時明了,身染重病,皆由宿世殺業,自覺慚愧,便發願吃素戒殺,永斷葷腥,放生償債。但因長期出血,身體羸弱,一直未禮佛拜忏。直到初七,張居士來電詢問病況,鼓勵定要禮佛,向冤親債主求忏,才能有所突破。所謂“禮佛一拜,罪滅河沙。”自此,無嗔居士拖著虛脫的身體,抱著破斧沈舟決心,強忍痛楚,開始禮佛。
是日,家中無人,僅有八歲胖兒子,見母病重猶憐,赤子純情,孝心感人,爲鼓舞母親拜佛,竟要求一同禮佛。過程中,無嗔居士屢拜屢跌,不支倒地,但仍堅不放棄。胖兒子亦打嗝放屁連連。母子二人,就在淚水交融,悲歡夾雜的兩個多小時中,完成了第一次禮八十八佛。
隔日初八,如廁時排出大量黑便,心中暗驚,自忖是否禮佛,耗費太多體力,致胃大量出血,直至初九晨起,如廁排出正常黃便,始知是業報減輕,讓胃停止出血。胃出血六十余日,藥物無法控製,竟因禮佛、放生而告痊愈。自此信深願堅,心中笃毅。
大乘起信論雲:“初學菩薩,雖修行信心,以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故,或謂魔邪所惱,或爲世務所纏,或爲種種病緣之逼迫。爲難非一,令其行人,廢修善品,宜勇猛精進,晝夜六時,禮拜諸佛,供養贊歎,忏悔勸請,隨喜回向菩提,常發大願,惡業消除,善根增長。”
事忏有依吾佛力,理忏無過我自心。無嗔居士,口稱佛號,身禮佛足,忏從心起,至誠懇切,以致能滅罪消愆,病得除愈。
乃至放生,自皈依後,未嘗中斷。大錢隨師父放,小錢私下隨喜。猶記師父開示:“人之有病,皆由因果。所謂心包果海,果徹因源。累劫殺業,致病魔惱身。放生償債,功德殊大。”無嗔居士深銘五內,烙在腦海。談及至此,亦感恩周遭蓮友,在其孤孑無援時,助其放生。
如此用心,拜佛放生,曆時四月,再回醫院複診,膀胱腫瘤竟然消失,醫生訝然,頻頻探問。嗟呼!蓮池大師在戒殺放生文中語:“梵網以放生爲常住法。常住者,金剛身,無量壽也。”金剛者,堅硬不壞。無量者,遍虛盈空。可見放生功德之豐偉流長,實非吾等博地凡夫可證悟者。
自初見師父迄今,業已八年,期間拜佛、放生、念佛,不敢懈怠。幾經熏習,今非昔比,身體狀況,漸入佳境。腫瘤已然消失,肝硬化亦恢複功能,除胃偶作痛外,已無大恙。如今的無嗔居士,心泯慈悲,以戒匡習,克己複禮。對罹癌或身遭重難者,亦感同…
《放生感應奇迹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