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將臨命終時,端坐合掌且不斷地稱念佛名。到入殓之時,其面貌仍然栩栩如生。(學佛考訓)
明 祝氏
祝氏。湖北公安縣龔仲淳的妻子。其外甥袁宏道兄弟喜好談論佛法,祝氏聽聞淨土法門後,即深信之,于是專持佛名,同時持誦《金剛經》。有一天,祝氏告訴他的兒子們說:“佛說叁天後將要來接引我。”等時間一到,自己沐浴更衣,然後坐在廳堂內,所有的眷屬呈拱形排列。過了一段時間,祝氏自言:“阿彌陀佛到了!眉間放白毫光,長達數丈。”又說:“我見到一僧,相好莊嚴,自稱是須菩提,然後刹那間化爲一百多位僧人。”有人從旁告訴她說:“《金剛經》中總共提到過一百叁十八次的須菩提,就是這位尊者了。”諸眷屬一起燒香供佛、誦念佛名,祝氏即微笑而往生。當時閣房中有一位九歲的婢女,此時正臥倒在地上,忽然大喊地站起來,說她見到數位戴著金甲的巨人,拿著幢旛爲夫人的前導,其幢柄掠過她的臉頰,痛得不自覺地叫出聲。大家察看婢女的臉,有傷痕清清楚楚地在臉上。入殓完後,棺木中時時散發出奇異的香氣。(袁中郎集)
明 張太宜人
張太宜人。(明、清五品官吏之母或妻的封贈)金氏。綿州(四川綿陽縣)人,普安知府張懷麓的妻子。其家世雖然富貴豐裕,但對自己卻非常地節儉。金氏中年喪偶,教導兒子們都極有法度規矩,兒子正道及正學,皆以中科舉而揚名。張太宜人晚年獲得有關西方淨土的書籍,閱讀之後,一心向往西方極樂世界,早晚不斷地禮拜課誦。有一天晚上,告誡孫子們說:“你們要好好地讀祖父收藏的書,我要走了!”說完後即呼喚侍女燒香供佛,然後端坐而往生。數日後,托夢給孫子說:“我剛從西方來。”大家才知道張太宜人真的往生極樂淨土了!(白蘇齋集)
明 楊選一妻
楊選一的妻子。南昌人,寄居于南京。年叁十歲生下兒子之後,就和丈夫分居了,任由丈夫再娶侍妾,自己從此以後持長齋念佛。經過十五年之後,那一年的八月,楊妻背上長疽,痛入骨髓,看見有一惡鬼持刀追殺她,但有大力神趕走惡鬼,從此她的疼痛就頓時止息了。事後,隨即告訴丈夫說:“我將往生了,有四位童子來迎接我,請用清茶供養他們。”丈夫問:“將往生何處?”楊妻答:“往西方淨土。”說完後即合掌,唱念佛名而往生。(淨土晨鍾)
明 鍾氏
鍾氏。仁和(杭州)人,是張後溪續娶的妻子。年四十歲喪夫,于是持長齋,鍾氏每日誦念西方阿彌陀佛名號,如此持續四十多年。其住處時常可以聽聞天樂鳴空及唱念佛號的聲音。明光宗泰昌元年(西元一六二○年)十二月,鍾氏臥病數日,每日只喝一碗湯。到了隔年的元旦,對家人說:“蓮華布滿于地上,幢旛寶蓋懸于空中,你們也見到了嗎?”說完後就口中一直唱念佛名而不停止。到了黃昏時,鍾氏吉祥安然地往生。(淨土全書)
明 吳氏女
吳氏女。太倉(江蘇)人,出生時是端坐而被生下。年紀稍長,專心于佛事,事奉雙親非常孝順,不願嫁人。若有人勸她婚嫁,她就指著天發誓。最初跟隨她的兄弟學習文字之義理,後來誦持佛經,都完全能通曉其大意,朝夕禮拜極爲虔誠。有一天,突然夢見天神教她以梵文書寫的准提神咒,若是有病苦的人,以梵字的准提神咒治療,其病痛立刻痊愈。吳女曾經在夢中得知宿世之命,自己告訴人說:“我以前曾是宋代的高僧,此次轉生是專爲報答父母之恩而來的。年二十叁歲時當能成就道果。”
明思宗崇祯四年(西元一六叁一年),時年已經二十叁歲了,閉關于一間室內,專修淨土法門。仲冬十一月的月底,現出輕微疾病,自己作偈頌辭別世間,勉勵雙親堅定修行慎勿懈怠,到了正午,叫人找出戒指將它戴上,然後吉祥臥而往生。後來,將入棺時,紅光滿面。母親爲她整理頭發時,有異香從頭頂中散發出來,一直飄到戶外,整個晚上都沒有消散。經過四年後荼毗,骨頭晶瑩如玉,而頭頂則呈黃金色,後來家人建造一座塔來供奉她。(續往生集)
明 盧氏
盧氏。名智福,徽州(安徽歙縣)人程季清的妻子,晚年遷居于湖州。程季清奉持佛法極爲虔誠,努力地修習種種的福德善業,而盧氏也竭盡財力來幫助他。盧氏長年持齋,每日課誦佛名二、叁萬聲。盧氏律己甚嚴而慈悲恩惠下人,從來不曾惡言罵過人。明思宗崇祯五年(西元一六叁二年)患重病,請古德法師爲她授五戒,並向法師詢問淨土法門的法要,盧氏聽聞後即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淨土。其夫程季清爲她誦《華嚴經》至入法界品的五十叁參時,爲她一一講解說明,盧氏全都能領悟了解。程季清又勉勵她說:“百劫千生的生死大事,就在此一舉。你要努力直往,不要猶豫。”盧氏于是高聲念佛,夜以繼日地不斷念佛。如此經過半個月,她的母親及女兒來探視她,盧氏都婉謝拒絕請她們回去,並且說道:“不要擾亂我的意念。”
十一月八日,盧氏突然見到蓮華現前,阿彌陀佛化身垂手接引,盧氏的身心雀躍不已,急忙索取香水沐浴,面向西方恭敬合掌,一直不斷稱念佛名,然後吉祥臥而往生,當時剛好是正午。到了傍晚,摸她的頭頂,其頭頂溫熱而可灼手,時年叁十九歲。
後來,蕅益大師爲她著作傳記,並且作贊曰:“令人哀痛的叁界生死,是以愛欲爲根。此根本若不拔除,哪裏能希望往生西方淨土。西方清淨的蓮華世界,永遠脫離塵緣俗情,此塵世的情緣若能斷除,則淨土的形質才可成就。真是勇猛啊!智福居士,實在是女中英豪。在一日一夜之間,能淨念相繼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極樂世界的蓮華臺來接引時,正念分明眼裏看得清清楚楚。對于子母之間的恩愛,能以大智慧如枯木寒冰般地放下。命終時吉祥臥而平靜地往生,永遠地辭別痛苦的六道輪回。我今隨喜其功德,願共一切的衆生,頓時斷除愛欲的情網,而證入不可思議之門。”(靈宗論)
明 費氏
費氏。湖州(江蘇吳興縣)雙林鎮沈春郊的妻子。費氏年輕時就守寡,以紡織來維持自己的生活,持齋數十年。費氏供養叁世佛的畫像及以檀木雕刻而成的觀音大士像。每天誦持《金剛經》一部,及念佛號千聲,無論寒暑都不間斷。明思宗崇祯十一年(西元一六叁八年)湖州一帶有大的流行性傳染病,女婿張世茂迎接費氏到他家中居住,而她只攜帶觀音大士的聖像同行。費氏獨自居住一層樓,將每日持經及稱念佛名的功德回向,祝願此香能夠直達佛的淨土。這樣過了叁年,有一天空中有香氣環繞著樓房數日,粉牆上突然湧現出叁世佛像,殊勝莊嚴精巧美妙。遠近之人莫不感到驚訝而競相走告,因此前來瞻禮的人日益增多。有的人以清淨的巾布擦拭之,其色澤愈顯光明。又過四年,有一天費氏告訴女婿說:“我想返回故居。”回到故鄉後,費氏便灑掃燒香,禮佛誦經。直到第叁天早晨,自己沐浴更衣之後,端坐念佛。到了中午時刻忽然大聲呼喚:“佛來了!我要走了。”接著向大衆告別而後往生。時年七十叁歲。(巾馭乘續集)
明 李氏
李氏。劉道隆的母親。李氏年四十歲時,開始持長齋奉持佛法,並開辟靜室一間,供奉觀音大士。李氏每天早晚禮拜佛像,並持念佛號千聲,即使是在大寒大暑的天氣裏也不中斷。曾經刻印《金剛經》布施給他人。每次遇到生日,就告誡兒子及媳婦不要買酒,並且禮忏一日或叁日,如此曆經二十五年。李氏即將往生的前一年,曾經延請僧人誦經七天七夜。後來,李氏夢見所供奉的觀世音菩薩拿一串念珠,展示給她看並說道:“這串念珠送給你,而念珠的數目,就是你往生極樂淨土的日期。”仔細一算念珠的數目,是五十叁,李氏醒來仍記得夢中的情形。到了明年五月十叁日,李氏忽然告訴家人說:“我今天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請爲我同聲唱念佛名,助我往生。”于是兒子媳婦們便坐在她床榻前念佛。李氏自己則面向西方,端坐而往生。其子劉道隆敘述其事迹,以勸勉世人修行。(金剛持驗記)
明 李氏
李氏。黃太宜人(明清五品官吏之母或妻的封贈)李氏。是南京儀製主事(主儀禮製度之官員)建昌人黃端伯的母親。李氏賢明仁慈,志心信樂佛法。晚年時則誦持《金剛經》、《地藏經》日益虔誠。有一天晚上,李氏夢見自己端坐于山頂上,而佛光照臨其身。醒來後告訴兒子說:“我往生西方淨土的時候到了!”不久之後,現出輕微疾病,端坐而往生。(建昌志懸榻編)
清 陳妪
陳妪。江蘇常熟縣人。居住在城南,以紡織爲業,堅信佛法。平日隨著紡織車的聲音而唱念阿彌陀佛,整天不絕于口,如是叁十年而不變。有一天,陳妪忽然召喚其子前來,告訴他說:“你沒有看見空中的寶蓋幢旛嗎?我將要往生了。”說著便拍手大笑。自己取熱水沐浴完之後,即合掌念佛而往生。此事發生在清世祖順治十年(西元一六五叁年)。尚書翁叔元正好微服出巡到此地,聽聞此事,便親自前往探視。只見陳妪神情專注地端坐著,而房室中彌漫著襲人的香氣。後來,翁尚書于晚年著作的《淨土約說》中,記載其事迹以做爲證明。(淨土約說書後)
清 張寡婦
張寡婦。江蘇常熟縣人。居住在小東門外,平日安于貧苦堅守貞節,一心一意專持佛號,不論在清淨或汙穢地方都一心念佛,不曾有絲毫的間斷。後來,張寡婦因下痢病而往生。往生後只遺留下一條破裙,臭不可聞,有人將它丟棄到河流之中,忽然見到蓮華互相交錯盛開,五色光彩燦爛耀眼,散布于水面上。看見的人覺得很驚異,而將裙子取回,並送給某庵,作爲佛像前供桌的圍布。此事發生于清世祖順治年間(西元一六四四~一六六一年)。(果報聞見錄)
清 陸寡婦
陸寡婦。江蘇常熟人。年二十歲,喪夫,于是奉持齋戒,一心念佛,從來不曾與人爭執。年六十七歲往生。往生以後,焚燒其衣裙,當余火燒燼時,忽然見到金光迸出,灰燼中很清楚地有佛像在裏面,共有數十尊。鄉裏的人聚集圍觀,看到的人都燒香膜拜。當時是清聖祖康熙叁年…
《淨土聖賢錄易解 (往生女人第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