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聖賢錄易解 (往生比丘第叁之叁)▪P3

  ..續本文上一頁誓願修習叁福,並勤于六念觀想,令身口意業毫無瑕疵染汙。我今以此心來稱念阿彌陀佛,如果不見彌陀我心終不滿足。”

  贊歎完畢之後,隨大衆念佛數百聲。又令大衆諷誦《觀無量壽佛經》,到“上品上生觀”時,即停止念佛而坐著往生,過了叁天,頭頂和雙腳仍然都還有溫暖。(佛祖統紀)

  宋 有朋

  有朋。字牧庵,浙江金華人,天生記憶力強。參拜于車溪擇卿法師,日夜殷勤地叩問請教,後來完全地體悟擇卿法師所傳的道法。有朋主持仙潭寺的時候,專門宏揚天臺宗的止觀法門。當時天衣寺的持法師正好托缽到境內,于是入寺聽講,很震驚地說:“這是我從來未聽聞的講經。”于是恭敬地問訊禮拜然後才離去。

  當時有一位湖州人薛氏,她的媳婦早死,時常現形在家中,家人于是爲媳婦齋請供養千僧,爲她誦《金剛般若經》。並請有朋演說經典的要旨。結果死去的媳婦藉著別人的口說:“感謝翁婆的一卷經,我現今已經得解脫了。”公公問:“我們請了千名僧人一起誦經,爲何只說一卷呢?”媳婦回答:“有朋法師所誦的那一卷就是了。”

  後來又遷到能仁寺。晚年主持延慶寺,開座講經日益興盛。南宋孝宗乾道四年(西元一一六八年)十二月叁日,坐在“青玉軒”屋內,請門下的修行者諷誦《觀無量壽佛經》,誦到“真法身觀”時,命令大衆稱念佛名,然後留下偈頌而坐化往生。(佛祖統紀)

  宋 惟月

  惟月。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諸暨縣化城。惟月通達明了戒律之學,專門修習淨土法門。有一天,有一位不認識的僧人來迎接,過了兩天後,稍有疾病,急忙呼叫同住的僧人道甯說:“我見到阿彌陀佛身高八丈,停留在虛空當中,我可以走了。”說完之後即往生。(佛祖統紀)

  宋 思敏

  思敏。不清楚他的出身,依止靈芝元照律師,增受戒法,專心修習淨土法門,二十年如一日。有一天忽然得病,請大衆諷誦《觀無量壽佛經》半個月。誦完經後過叁天,見到化佛充滿整個室內。臨命終時大聲念佛,聲量超出衆人之上,在酷暑的大熱天裏,停留龛柩七日,仍然異香濃郁充滿室內。(佛祖統紀)

  宋 慧亨、孫居士

  慧亨。字清照,不清楚他的出身。最初依止靈芝元照律師學習戒律,後來居住在杭州的延壽寺,專修淨土法門,如此精進修行達六十年之久。每次與人應對,必定以努力念佛來勸勉大衆。曾經建造寶閣,設立西方叁聖像,極爲清淨莊嚴殊勝特別。

  當時有一位名爲江自任的居士,有一天忽然夢見一個寶座從虛空中降下,並說慧亨律師當升坐此寶座。正當此時蓮社的社友孫居士,預先向慧亨禀白告別將要往生,接著就在家中結起手印坐化往生。慧亨于是前往孫家燒香問訊,回到寺院後立刻就告訴他的徒弟說:“孫居士已經走了,我也要去了。”因此集合大衆念佛,爲大衆說偈頌曰:“彌陀口口稱,白毫念念想,持此不退心,決定生安養。”說完後即端坐往生。(佛祖統紀)

  宋 行诜

  行诜。不清楚他的出身。受具足戒的時候,誦《四分比丘戒本》,叁日就能夠通達透徹,學戒律于大智律師(靈芝元照),居住明慶寺二十年。有一天忽然臥病在床,于是設立西方阿彌陀佛聖像,令弟子們稱念佛號。幾天後,突然起身要索取叁衣,並自己持誦《阿彌陀經》,接著高聲念佛,隨即端坐往生。(佛祖統紀)

  宋 用欽

  用欽。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錢塘的七寶院,依止大智律師學習戒律。聽聞大智律師開示大衆說:“生時宏揚戒律,死後往生淨土,出家修行學道,如此就全部完成了。”用欽聽完之後,就標定心志求生淨土,專一心念不再退轉。每日訂課念佛叁萬聲,並曾經神遊西方淨土,見到阿彌陀佛、諸大菩薩,以及種種殊勝的景像。有一天告訴侍者說:“我明天要往西方去了。”隨即集合大衆念佛,等到黎明天亮時,即合掌向著西方,端身正坐而往生。(佛祖統紀)

  宋 惟渥

  惟渥。浙江錢塘人。平日閉門隱居謝絕雜務,曾閱讀大藏經叁次。《華嚴》、《法華》等經,總共誦持兩萬卷。晚年誦《阿彌陀經》二十藏(十萬零九百六十卷)。有一天晚上,忽然得疾,面向西方端身正坐,結起手印而往生。(佛祖統紀)

  宋 仲明

  仲明。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山陰(江蘇吳縣城北)的報恩寺,一向不受戒律的檢束。有一日忽然得到疾病,于是問他的同學道甯說:“我的心識散亂,有什麼藥可以治?”道甯答說:“只要隨著呼吸念佛,這就是最好的藥。”仲明于是依照這個方法念佛,到了第七天非常的疲困。道甯又教他觀想佛像。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忽然說觀音、勢至兩位大菩薩來了,過一會兒又說:“阿彌陀佛來了!”然後就閉目往生。(佛祖統紀)

  宋 沖益

  沖益。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錢塘的淨光寺,曾經刺血書寫淨土七經,又以金粉書寫《法華經》,刻西方叁聖像。依照止觀坐禅的方法,稱念阿彌陀佛。有一天感得疾病,不服任何藥物,而燃香對著佛前忏悔。請大衆一同稱念佛名,諷誦《阿彌陀經》,誦到“西方世界”四字時,突然氣盡往生。(佛祖統紀)

  宋 本空

  本空。字虛堂,俗姓徐,明州奉化人(浙江奉化),母親夢見神異的光明環繞著屋子而懷孕。本空年少的時候,就吃素食並且時常持誦經典。年十四歲出家,追隨智湧然法師,受業學習天臺宗的教觀。南宋孝宗淳熙年間(西元一一七四~一一八九年),主持資教寺,後來遷往白蓮寺,廣大地弘揚宗門教法。平日以往生淨土爲正念。南宋光宗紹熙叁年(西元一一九二年)叁月叁日,告別大衆而坐在座椅上,書寫偈頌後往生。(佛祖統紀)

  宋 法因

  法因。字刳心,俗姓顧,明州(浙江)慈溪人,學法于草庵道因法師,凡是道因法師所說的法,都能夠窮盡其中的要旨,當時的人稱他爲小因。法因曾經住持廣壽寺叁十年,潛心修行淨土法門,並且晝夜不斷地講經弘法,從來不曾攀緣權貴的族姓人家。有施主來布施,如果無法拒絕,則只收受少分的供養。他所居住的房舍,有人勸他重新整修,法因回答說:“這個身體尚且都是無常,又何必去勞心外在的事物呢?”

  南宋光宗紹熙四年(西元一一九叁年)八月,示現疾病,在禅定中見到極樂淨土的觀音、勢至兩大菩薩。告訴左右的徒弟說:“我現在看到的法華道場,和平常所見到的大不相同。我將要走了。”然後就集合大衆誦《觀無量壽佛經》,稱念佛號。有人請他遺留偈頌,因此書寫說:“我與彌陀本無二,二與不二並皆離,我今如此見彌陀,感應道交難思議。”然後挺身端坐,結手印而後往生。(佛祖統紀)

  宋 智廉

  智廉。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上虞縣的化度寺,天性厚道樸實,是非好壞從不挂在口中。周遍各地參訪禅宗道場,晚年時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淨土。南宋甯宗慶元元年(西元一一九五年)秋天八月,毫無病苦,忽然告別大衆說:“我夢中見到阿彌陀佛,身長七八尺,身紫金色相好莊嚴,放白毫光,一切大衆圍繞而爲說法,阿彌陀佛說:“諸善人等,應當生起大信心,修習一切善法,來生我國極樂世界。”說完之後即隱沒不見,我既然已經見到了佛,往生淨土是必然的事了!”因此書寫偈頌曰:“雁過長空,影沈寒水。無滅無生,蓮華國裏。”書寫完畢之後,轉身向著西方,結手印而往生,時年八十二歲。(樂邦文類)

  宋 慧明

  慧明。字無晦,浙江杭州鹽官人,出家于祥符寺。依止上竺寺慧光法師二十年之久,徹了通達一心叁觀的要旨。晚年居住在菁山常照寺,修行淨土法門,每日課誦整部的《法華經》。另外,《楞嚴經》、《圓覺經》等經典,也循環輪流地諷誦。持念阿彌陀佛聖號,每天數以萬計。

  南宋甯宗慶元五年(西元一一九九年)春天,示現疾病,召集徒衆囑咐說:“我學大乘,求生淨土,今天必定可以滿足我的心願了!”弟子們請慧明作偈頌,慧明斥責說:“我已經濱臨死亡,難道還要再作一些謎語嗎?”不得已而揮毫書寫:“骨頭只煨過五字。”然後盤腿端坐而往生。此時大衆都聽到天樂從西方而來,徘徊在頭頂上的虛空,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消失。火化,得五色舍利子無數。(樂邦文類)

  宋 了義

  了義。號木讷,鍾離少師的曾孫,年十五歲,中進士。經過金陵(南京)時,去參見保甯圓玑法師,聽聞開示佛法之後即有所了悟,因此立即跟隨玑公出家剃度。隨著他所到居住的地方,都命名爲“昨夢”。念念憶想西方極樂世界,未曾間斷。祥公前往黃檗山時,帶著了義一起前往。有一天晚上,祥公夢見了義來告別說:“我要西歸了。”又看到佛菩薩授給了義金臺。過叁天後,了義焚香靜坐,含笑而往生。

  了義曾經參訪五臺山,那時忽然覺得自己跟隨在衆菩薩之後經行,有紫绶、金章,兩個人在他後面相隨,了義詢問他們的名字。有一名僧人引導了義到大殿旁,看到玉牌上有金字書寫王古、葛繁兩位居士的名字。這兩人都是修習念佛法門的人,他們往生的事迹也都完整地記載在本傳之中。(佛祖統紀)

  宋 慧誠

  慧誠。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錢塘的資聖寺,平日持誦《金剛經》,禮拜西方阿彌陀佛時,曾經神遊極樂淨土,親自面睹阿彌陀佛的真容。不久之後在山谷之中,堆積木柴爲龛柩中,稱念佛號,引火自焚而往生。(佛祖統紀)

  宋 祖南

  祖南。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南嶽(湖南衡山),刺血書寫《阿彌陀經》五百卷,《金剛經》一百卷,《法華經》十部,先後花了二十七年之久。生平長時稱念佛名,期願能夠往生極樂淨土。由于刺血寫經精進念佛,到最後血液幹枯消瘦見骨,然而念佛之聲仍然不絕。有一天到方丈室,升坐高座而後往生,身體中湧出舍利,隨時拾取隨即又生出舍利。 (佛祖統紀)

  宋 睎湛

  睎湛。山陰人(江蘇吳縣城北),少年時爲准備科舉考試的儒生,後來忽然厭世出家,與姓瑩的修行人,建造無量壽佛殿于寺院蓮社,…

《淨土聖賢錄易解 (往生比丘第叁之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