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聖賢錄易解 (往生比丘第叁之叁)▪P4

  ..續本文上一頁一生專修淨土法門,坐的時候從不背對西方。在修行一段時間之後,即常常見到西方叁聖像。有一天夜裏,面向西方誦經,端身正坐結手印而往生。(佛祖統紀)

  宋 法持

  法持。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化度寺,修習彌陀忏法叁年。燃二指供佛,以增受戒法。曾建造西方叁聖像。平日持誦《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以及如意輪咒。期望能夠減短在娑婆世界的壽命,早日得生極樂世界。有一天,稍有疾病,在佛前哭泣祈禱,願阿彌陀佛慈悲垂手接引。念佛的音聲高亢,百步之外都可以聽聞得到。這時忽然見到阿彌陀佛丈六金身,站在蓮池之上。然後自言自語說:“我已經得中品往生了。”接著正身端坐,面向西方而往生。(佛祖統紀)

  宋 了宣、善榮

  了宣。俗姓潘,明州奉化人(浙江奉化),學習道業于南湖寺,專精研究天臺宗一心叁觀、十乘觀法的義理。閱讀大乘經典,無不通達明了。修習法華忏法,達二十七年。與釋善榮熟悉親善,凡是一切的精進修行,必定與善榮一同共修。善榮曾經以金字書寫《法華》、《楞嚴》、《維摩诘》、《圓覺》等經典,了宣都幫助他完成。有時也布施錢財請人手畫觀世音菩薩聖像。兩人一起結下誓願,要同生淨土,並且隨順因緣在各地勸化誘導衆生,由此而跟隨著念佛修行的人日漸增多。

  有一天,了宣前往善榮的寢室說:“我的歸期已經迫近了,將來當在西方淨土再會面。”善榮笑著說:“我也正要找你互相討論計劃呢!”了宣于是集合大衆告別,命令大衆誦經,稱念佛號,並書寫偈頌說:“性相忘情,一叁無寄,息風不行,摩诃室利。”然後合掌而往生。那時正當炎熱的夏天,停龛柩七日,面容顔色仍然紅潤,口中流出少許的涎液,異香撲鼻,當時爲南宋甯宗嘉泰元年(西元一二○一年)五月十日。火化後,得舍利子無數。

  了宣入寂往生叁年後,善榮把經典佛像,分送布施給親舊老友。臨終前諷誦《普賢行法經》、《阿彌陀經》,令大衆助念佛號,自己則跏趺正坐說:“我去赴宣公的約會了。”說完之後,即灑脫地往生。(佛祖統紀。明高僧傳)

  宋 昙懿

  昙懿。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錢塘的淨住寺,以醫術來濟度衆生。晚年時禮拜《法華經》,修習念佛叁昧。把平時積蓄的錢財取出,供佛齋僧,建造佛像並設立澡堂浴僧,如是不斷地修福長達二十年。後來稍有疾病,拒絕服用醫藥,請七位比丘僧助念佛號,來幫助他往生淨土。第二天,看到蓮華大如房屋。又過一天,見到一位清淨的僧人接近床榻向他問安,等到當天夜半的時候,大衆聽到他念佛的聲音漸漸微弱,仔細一看,已經安然往生了。(佛祖統紀)

  宋 太微

  太微。不清楚他的出身。兒時即投靠浙江錢塘的法安法師出家。第一次教授他《阿彌陀經》,便能夠背誦。等到受具足戒之後,發願閉門念佛,誓爲永不退轉的僧人。有一天在後山散步時,忽然聽到笛聲而豁然開悟,因此收藏一支笛子以自娛。有一位姓淩的管理訴訟文書的官員,也修習淨土法門,稱太微法師爲淨土鄉長。有一天淩某敲門說:“淨土鄉弟來拜見了。”太微回答說:“可以等到了淨土再相見,今日念佛正忙著呢!”隔天早上,大家都在奇怪他爲什麼不去吃早齋,因此前往探視,只見笛、缽、禅椅等物,都已經先被火燒燼了,而太微則跏趺坐在地上而坐化往生。(佛祖統紀)

  宋 思聰

  思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于浙江錢塘的法安寺,年少時喜歡作詩。等到閱讀大乘諸經典後,有所體會,于是停止妄念歸心淨土。每日讀誦《法華經》兩部,並持念佛號,從來不曾談論世間俗事。有一天,忽然告訴弟子說:“昨天夜裏見到阿彌陀佛和諸菩薩衆前來接引。”弟子說:“只恐怕是魔來試探,又怎麼能夠知道是真是假呢?”思聰說:“等到我往生以後,只要看看我的胸前,就可以驗證而知了。”過了兩天晚上,命弟子擊磬念佛,思聰滿心歡喜地說:“佛來了!”然後突然往生。仔細一看他的胸前,有一個如同手掌大小的紅潤而鮮明的紋彩,就像蓮華的形狀一樣。(佛祖統紀。西湖志)

  宋 淨觀

  淨觀。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于浙江嘉興的寂光庵,修習淨土忏法十多年,有一天告訴弟子們說:“我在稍後的二十七日就要走了。”等到指定日期的前兩天,見到紅色蓮華。第二天,又見到黃色的蓮華遍滿虛空,有化身童子坐在蓮華上。第叁天,進入龛柩端身正坐,並命令大衆念佛,不久之後即坐脫往生。(嘉興縣志)

  宋 利先

  利先。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嘉興縣新城的法慧寺,每日諷誦《法華經》,並兼持阿彌陀佛的名號。每天到了半夜,念佛的音聲更加虔誠悲切,期願能夠早日脫離娑婆世界,往生極樂淨土。晚年,一再地感得吉祥的夢境。有一天,忽然得疾,命令大衆一起唱念佛號,面向西方注目遙望,正身端坐而往生。(佛祖統紀)

  宋 師安

  師安。不清楚他的出身。受業學習于浙江吳興縣烏鎮的普靜寺。精通《華嚴經》的要旨。平日修習彌陀忏法,一心觀想西方淨土達二十年之久,朝暮精進而不懈怠。一生多病苦,臨命終時,忽然精神爽朗異于平常,告訴弟子們說:“佛菩薩已經降臨,我要走了。”然後端坐而往生。(佛祖統紀)

  宋 如寶

  如寶。不清楚他的出身。受業學習于霅川(浙江吳興縣)的覺華寺,他聽說古代大德有以浴僧的功德,回向往生淨土的,因此建立浴室,供給大衆僧沐浴。如此經過二十年之後,又建立西方阿彌陀佛聖像,誓願求生極樂淨土。年八十一歲時,請大衆飲茶道別,此時突然聽到一陣鍾聲響起,大衆正在驚異的時候,如寶即結跏趺坐,恭敬合掌面向西方,專注凝望而往生。(佛祖統紀)

  宋 顯超

  顯超。山東博州人,承受金總持叁藏法師的傳法,持誦穢金剛咒法,濟度病人解除怨業。總計所得的布施有五萬缗,全部捐入永壽寺常住。後來在病中,見到佛菩薩前來迎接,蓮華遍滿虛空,歌聲音樂間雜地演奏。弟子們懇切地哀求,希望他能夠繼續住世,救度苦難的衆生。然後淨土的瑞相,漸漸地隱沒消失,因此又住世十五年,持咒救人。有一天,忽然聽到天樂聞到異香,阿彌陀佛以及清淨聖衆,都顯現在虛空當中,接著就面向西方端坐往生。(佛祖統紀)

  宋 有開

  有開。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霅川(浙江吳興)的千步寺,專修淨土法門,日夜從不忘失往生淨土的信願。在某年年初元旦時,忽然請大衆念佛誦經,誦到“西方世界”時,就閉目往生。(佛祖統紀)

  宋 道生

  道生。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江蘇常熟的興福寺。曾經建造丈六高的阿彌陀佛聖像,獲得縣令梅汝能布施錢財來裝飾彩繪,完成之後即集合大衆諷誦經典,在佛像前至誠地發願,陳述求生淨土的心意而至痛哭流淚。然後辭別佛像回到臥房,書寫偈頌之後坐化往生。(佛祖統紀)

  宋 若觀

  若觀。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吳興縣烏鎮的嘉會寺,結集十萬人,一同稱念佛號,每人各念十萬聲佛號。並彼此約定先往生淨土的人,能夠依次地互相接引。平日誦持《法華經》、《金光明經》二部經,總共滿數十萬部,誓願與一切衆生,共同莊嚴往生淨土的功業。有一天,向人索筆書寫偈頌,然後跏趺坐而往生。(佛祖統紀)

  宋 瑩珂

  瑩珂。不清楚他的出身。受業學習于霅川(浙江吳興)的瑤山。有酒即飲毫無節製。有一天,突然反省到自己的清淨戒行有所敗壞缺損,以後恐怕將會墮入惡道之中。因此向同住的僧人,借取戒珠禅師所編的《往生傳》來閱讀,心中大有感動啓發。于是選擇一間清淨的屋室,面向西方敷設坐位,斷絕食物精進念佛。

  經過了叁天,夢見阿彌陀佛及觀音大士告訴他說:“你的壽命還有十年,應當要精進自勉。”瑩珂因此禀白阿彌陀佛說:“娑婆世界濁惡不淨,容易失去正念,我所願的是能夠早生淨土,親近奉事極樂聖衆。”阿彌陀佛說:“你的心願既然如此,我叁天後來接你。”到了那一天,命令大衆誦《阿彌陀經》。突然說:“阿彌陀佛及清淨大海衆都來了!”然後安然往生。(佛祖統紀)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霅川的祇園寺,平常修習極樂淨土的觀想,日夜精進而不間斷。後來在病中,集合大衆誦《彌陀經》,才一誦完,即盤腿合掌而往生。(佛祖統紀)

  宋 戒度

  戒度。不清楚他的出身。受業學習于棲心寺,研究學習《四分律》。晚年居住于浙江余姚的極樂寺,一心一意西歸淨土,唱和陶淵明的“歸去來辭”,以表明他往生的心志。有一天在病中,作文章告別士大夫及故舊道友,命大衆誦《觀無量壽佛經》,誦到“法身觀”時,突然高聲念佛,盤坐而往生。(佛祖統紀)

  宋 祖輝

  祖輝。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明州城中的佛閣裏,凡是遇到人只說阿彌陀佛,鄞縣的軍尉王用享夫婦恭敬地奉事供養他。有一天,祖輝到王家告別說:“我明天要走了。”到了明天,送行的人都聚集前來,祖輝就進入龛柩端坐,要了一顆甜瓜,把甜瓜全部吃完之後,即唱念佛名而坐化往生。(佛祖統紀)

  宋 如鑒

  如鑒。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明州的塔山,兩度閱讀藏經,長年持誦《妙法蓮華經》。專一心志稱念佛名,日夜精進而不懈怠。晚年居住在茅篷,有一天忽然得疾,請隔壁庵院的僧人助念佛號,自己則面向西方盤坐,含著笑容而坐化往生。(佛祖統紀)

  宋 祖新

  祖新。不清楚他的出身。受業學習于四明山的福原寺,平日布衣粗食,節製身行精簡苦修,居住于方氏庵,又另外在福原寺創建淨土院,造西方叁聖像,挖掘池塘種植蓮華。每月的八、十八、二十八日這叁天,集合僧俗二衆系念阿彌陀佛。

  有一天,前往告別福原寺的方丈說:“我于二月十五日,將要西歸極樂世界,特地前來禮拜辭別,我想要化緣一碗面,以充實我饑餓的空腹,可以嗎?”方丈隨順他的要求。祖新吃完面之後,…

《淨土聖賢錄易解 (往生比丘第叁之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