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音靈感錄續編▪P69

  ..續本文上一頁真,蒙觀音及善神護衛,故現報身得安穩,後報必生淨土,究竟得道無疑也。

  第十七節 誠開智慧

  一、足愈慧開 道明大師,生于清道光年間。自幼足廢,父母送之出家,受具足戒後,發至誠心,拜大悲忏,持觀音聖號。一夕,夢觀音菩薩令其入浴,水已具,洗畢不見菩薩,而兩足舒適,早起即能下床,步行如常人。從此智慧日開,遂終身持聖號不辍。殁葬昆明華亭寺右側,立碑記。民國十二年虛雲和尚修華亭寺七衆海會塔既成,以寺側古墳方向不佳,普請入塔,大師棺上有蟻蝕,作八方小塔七層,足見其修持也。

  二、福至心靈 民國初年,江蘇泰興縣有一小廟,師徒二人,,小沙彌甫十五歲,頭生癞疠,貌極醜陋,而誠實負責,得老和尚歡心,爲規定功課甚嚴,每日讀書,雖愚屢教不會,而做雜事甚精。每晚拜觀音菩薩,必虔誠拜至菩薩搖手時方准就寢。因老和尚性嗜鴉片,臥房在觀音殿後,僅隔一板壁,鑿小孔,穿黑線,密系聖像之手,手本活動,將線一拉,即動如搖手。每晚候煙瘾過足要睡時,方連拉黑線,小沙彌見菩薩搖手後,即歡喜停拜去睡,數年無間。一日老和尚出外訪友,因雨被留,次晨急返,問昨夜拜否?答已拜至菩薩搖手後方睡。心暗驚奇,非菩薩顯靈,即沙彌說謊,當晚吸大煙後,故意不拉黑線,旋往察看,見已就寢,心喜喚起,問拜至菩薩搖手否?答已搖手矣。方知菩薩真顯神通,特提醒雲:“汝明晚拜至菩薩搖手時,要跪求菩薩開智慧,千萬勿忘!”連點首應允,竟福至心靈,次晚仍照常誠懇禮拜,拜到菩薩搖手時,跪地不起,叩求菩薩開智慧。菩薩果真慈悲,有求必應,即下座用手中楊枝,蘸瓶中甘露,滴其口中,再回原位不動,小沙彌如夢初覺,口內香甜,滿身清涼舒適,歡喜無量!次日禀告,老和尚喜極連贊雲:“善哉善哉!吾徒宅心忠厚,從此得不可思議之智慧,可喜可賀!希發菩提心,努力度衆生,報佛恩爲要!”唯唯而退。此後聰明能幹,如換一人,凡師教讀之書,只教一遍,即能背誦。遂更器重,乃傾囊相授。本縣各大富戶忽啓建水陸大法會,全縣大小僧衆均被請,小沙彌亦隨師往,遭衆白眼,主壇大和尚尤甚輕視,心既難受,便生玩笑之念,當圓滿日將上佛前大供時,故取佛前文疏細看後即燒去,大和尚氣急大怒,因此疏有成千齋主姓名,重抄不及,況無底稿,遂將責任推诿,指其鼻尖雲:“禍是你闖的,屆時你去宣讀,如誤事,莫怪我不客氣。”小沙彌笑雲:“急甚麼?要我讀,我就讀吧!”候唱南無大乘常住叁寶,即從容拈香如儀,大聲宣讀文疏,從頭至尾一字不漏,清楚明白,梵音繞梁。所有齋主,都聞念各自全家姓名,皆大歡喜,事後均來拜謝,無不刮目相看。大和尚尤甚驚愕!其師對愛徒一鳴驚人,更喜不自勝!因小沙彌已證過目不忘之智慧,後有大名。

  叁、因病生慧 何桂芳居士,名連增,法名定賢,蘇州人。喜利人濟物,鹹譽爲何善人。皈依印光大師,茹素念佛,設功德林蔬食館,便利同人消除殺業。民國某年蘇垣大旱,時年七十余,赴光福恭迎觀音菩薩祈雨,途次至誠懇禱,舟回途中,即降大雨,見聖像淋漓,心殊不安,即全身覆像上,以蔽風雨。到蘇後衣服濕透而大病,病愈忽生智慧,原一字不識,忽盡識經文,過目不忘。叁十八年八月初九日趺坐念佛,安詳而逝,享壽八十。翌日入殓,身軟頂溫。

  四、文思潮湧 謝冰瑩居士,在未皈依叁寶前,曾閱有關觀音菩薩感應之書,疑不可能。直至在臺北汐止靜修院寫長篇小說“紅豆”時,文思枯竭,寫不出來,誠向觀音菩薩祈禱,果現奇迹,靈感潮湧,走筆疾書,甫一周寫完,當將此情,寫在書後。民國六十二年與徐儀君居士在金山寺閉關兩周,忽頭腦清新,看經有不解者,突然聰慧能解,數十年未曾作詩,半小時內竟成詩十五首;向不會畫,竟能繪菩薩之像,真不可思議。此後每日散步或作事時,口常念佛,心覺愉快,竟能忘疲勞,消煩惱。每作文之前,必默求觀音菩薩賜予靈感,使一氣呵成,已先後完成“仁慈的鹿王”、“善光公主”、及“觀音蓮”散文集等,出版行世。

  按古德雲:“一切福德智慧,從虔誠恭敬中求得。”大師之足愈慧開,小沙彌之福至心靈,何之因病生變,謝之文思潮湧,皆從誠敬中得來也。

  第十八節 誠獲名利

  一、夫榮子貴 董蕙馨,住臺北市廈門街一叁一巷二號。五十八歲時惟有一子,身體瘦弱,不能勤學上進。乃爲誠念白衣神咒後,體漸康強,學業大有進步,每年均得獎學金,而畢業大學,留學美國,得博士學位,仍爲念咒不辍。夫爲大學教授,堪稱夫榮子貴,家門興旺,皆蒙觀音大士默佑之靈驗也。

  二、名成利就 高林氏,福建林森縣人。民國廿七年隨夫及子等來臺,長子家贶聰明勤學,四十五年考取自費留美。夫爲清廉公務員,急難籌此留學費用,因平日敬信觀音菩薩,即至誠懇求,忽遇二友,素少往來,毫無交情,卻慨允借予钜款,俾順利赴美,得碩士及博士學位,任美國大學教授,待遇優厚,五十五年被邀回國講學,名揚中外,皆菩薩之所賜也。

  叁、經商獲利 李子華,營升記紙行于漢口市襪子街,因連年時局衰落,店業不振,遂皈依觀世音菩薩,朝夕竭誠懇念,忽生意興隆,財源茂盛,誠求財得財,應驗不爽也。

  四、漸入佳境 劉大觀居士,名氐,廣東中山縣人。幼見鄉人多奉觀音菩薩,聞老妪言:“偶遇急難,誠念觀音聖號,辄得救。”初不置信,民國卅八年秋廣東陷匪,只身逃到香港,人海浮沈,生活困難,偶得白衣神咒靈感錄,持而誦之,數年來營謀漸入佳境,得申請來臺,繼續虔誦百日,屢現奇迹,求事如有神助。因感靈驗,加序印贈白衣神咒靈感錄,願苦難待救者,皆虔誦而得庇佑也。

  五、夢介轉業 寬金居士,遷居臺中旱溪,自蒙祐獲免火災後念佛更誠。因長男留居故鄉梧棲,次兒早夭,相依爲命之叁子進傳,服將服兵役,生活無著,誠向觀音菩薩哀懇雲:“信女寬金,因叁兒要到海軍陸戰隊服役叁年,我在鞋廠工資每日五元,難維最低生活。年逾五十,又不識字,求職不易,懇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代找一工資較優職業,解決此叁年生活問題。”早晚哀求,忽夜夢菩薩化身少女雲:“你要好職業,明早帶飯盒去做工時,須走小路,就有貴人幫忙。”翌晨半信半疑,改走小路,中途遇一小姐,笑問汝是寬金,要去鞋廠做工嗎?忙應是,即邀入廣元面粉廠,承董事長張吉親切問雲:“汝子要服兵役叁年,你要找一較好工資嗎?本廠有一女工,專管燒火泡茶,因怕指甲弄斷,茶壺盤碗都洗不淨,要換一能洗淨者,請你來任此職如何?每月工資四百五十元,年終獎金一月。”即喜謝轉入,認真工作。各職工啧有煩言,建議換一年輕伶俐者,張雲:“不可。這寬金阿婆非我親戚,因夢一少女,自稱觀世音菩薩化身前來拜托:有虔誠老信女寬金,因其子要當兵,要求雇用叁年,如有人反對,不可灰心,要幫忙到底。明早七時後,她拿飯盒去鞋廠做工,會從你門前經過,要依時派人在門口守候。說畢即不見。”寬金聞言,疑雲頓釋,亦當衆說明求職經過,皆雲佛法無邊,不可思議。

  六、失衣複得 張津雲居士,旅居美國新澤西州,民國五十九年十一月乘灰狗旅行社長途旅行專車,停芝加哥午餐,將大衣挂女休息室,被黑女偷去,當報警遍尋不獲。聞該城地大人雜車多,失物從無找回希望,一時情急,忽憶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急念聖號,讵觀世音叁字甫念出口,大衣即赫然出現。偷衣黑女正坐斜對面,將大衣反折放煙灰缸旁,此地曾同警察尋找數遍,一無所見,何忽現眼前?此女曾在休息室交談,據雲立刻回家,何久留在此?非蒙菩薩垂祐,何能順利找回,而免受凍。函告臺中慈善寺振光法師,原信尚存。

  七、無求亦得 余愧負笈出遊,學書未成,學劍未遂,庸碌無能,謀生乏術,只合歸耕養親,老死窮鄉,絕無名利之念也。而力耕終年,收獲不足以歡承菽水,舌耕兩載,束修差堪以仰奉甘旨,決以此終老而自足。民國二十年冬,忽奉親命勉應湖北省特種考試,分發崇陽縣政府服務,吾父即誠以“公門中好修行,亦易造孽,應廣行陰骘以濟人,毋稍貪名利以喪德。”余懔而志之不敢忘,因自號惕園,以時自警惕奮勉也。適值剿匪,以安內而攘外,奉中央情報人員吸收,決獻身革命工作,以救國而救民。廿六年夏考入湖北省縣政人員訓練所普通行政組二期受訓甫畢,適值抗戰,即調駐黃石港工作,令兼當地區長,藉以肅清日寇撤退時密布于漢冶萍等礦廠之敵諜,並組訓各廠礦警,破壞各礦設備,免留資敵。至廿七年十月隨軍撤退,輾轉赴渝,奉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調襄軍法業務,非余所長,恐造孽罪大,堅辭未准,竟能平誣雪冤,爲國慎刑以立德,摘奸發伏,爲利抗戰以立功,疊蒙升遷勳獎,皆觀音菩薩冥感顯應之所賜也。因自幼即寄名大士座下,供奉雖誠,尚不知竭誠禮念,能求名利得名利也。勝利後即呈請退役還鄉,忽調主華北肅奸委員會及敵僞財産調查委員會審檢工作,兼主北平行營及十一戰區匪諜匪俘之偵捕審判感訓等業務,對漢奸之檢肅從寬,以仰體主席 蔣公之德意,救人甚多;對共匪之偵捕從嚴,以肅清滲透潛伏之匪諜,使平津頓安,經審判設班感訓,使思想皆轉變,樂爲我用,活人尤多。迄平津危急,又令兼北平警備總部稽查處長,勉維平市治安,以利堅守。北平陷匪時,蒙派機飛青轉滬、妻隨子棄。甫請准還鄉,忽武漢撤退,又攜眷赴穗,調軍法局秘書,隨政府遷渝,始獲皈依叁寶。撤退途中,恭攜彌陀觀音聖像,常念觀音聖號,履愈險而心愈誠,惟求安全脫險,更無絲毫名利之念也。成都撤退時,機少人多,不能攜眷同行,被友邀赴西康發動夷民遊擊,頻逢艱險,仍獲安抵西昌,奉部電召攜眷飛臺,即奉調保密局工作。旋改組爲情報局,奉派主管特警特勤單位,維護 總統及國家安全,責大任重,絕非余之庸才所…

《觀音靈感錄續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