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極樂之光 佛法的原理 ~ 生命現象的四個真理(四聖谛)

  生命現象的四個真理(四聖谛)

  四聖谛

  

  四聖谛是有情生命在世間的真實現象,是有情生命在世間的四個真實的道理。也就是生命現象在世間的四個真理。這四個真理就是:苦.集.滅.道。

  苦谛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苦?

   苦就是一切束縛.逼迫的感受就是苦。

   有情生命在世間的種種際遇與感受都是苦的。也可以說,有情生命的在世間的種種境遇與感受都是苦的果報。

   有情生命的在世間的種種際遇與感受都是苦的,這怎麼可能那?(別急,聽我慢慢說說,您也用腦子好好思考一下,看我說的對不對。)

   有情生命在世間從哇哇落地出生,到色身敗壞,壽終正寢。這一整個的生命過程,可以用八大苦全部概括起來。這八大苦就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求不得.五蘊苦器。

  

  生苦:

   有情生命在世間母親的子宮中孕育成熟.誕生的分娩過程中,會受到母體的擠壓與逼迫,受到極大的痛楚才能誕生。

   因此,有情生命在世間從一出生就開始受到痛苦,而有情生命在世間的出生,又會使今後一生煩惱與痛苦隨著生起,所以說生是一種痛苦。

   而生苦,並非單指有情生命在世間色身.生命的,誕生的分娩過程中而帶來的痛苦。生命誕生的分娩過程的苦,只是生苦的一個方面。

   生苦,主要還是我們在世間的行.住.坐.臥的生産.生活中,而起的種種心念(念頭)。有情生命在世間的一切貪.嗔.癡念的生起,都會給我們帶來煩惱與痛苦,包括學佛修行也會生起煩惱與痛苦來。(比如:錢.權.子女的學業,一提到子女我多說幾句:)

   生苦主要有五種現相:一.衆苦所隨 二.苦的輕重所隨 叁.衆苦所依四.煩惱所依 五.不隨所欲離別

  一.衆苦所隨 :

   就是生苦的生起,會導致今後一生煩惱與痛苦的跟隨生起。

  二.苦的輕重所隨 :

   有情生命在世間的種種煩惱與痛苦的輕重感受,都是跟隨生苦的生起而生起的。沒有生苦的生起,就不會有今後一生煩惱與痛苦的輕重感受。

  叁.衆苦所依 :

   有情生命在世間的種種痛苦,都是依生苦的生起而生起的。

  四.煩惱所依 :

   比較輕的痛苦就是煩惱,煩惱增強了就是痛苦。有情生命在世間種種的煩惱,也都是依生苦的生起而生起的。

  五.不隨所欲離別:

   生苦的生起,都是因爲曆世的業力的牽引所製,不是您想離開生苦就可以的,是不隨自己的欲念而放棄的。要想真正徹底地擺脫生苦的束縛與逼迫,就必要掌握宇宙生命現象的原理,依佛的修行方法來淨化自己的身心,避免今後做出貪.嗔.癡的業,斷滅今後生苦的生起。

  (這就是生苦的五個現相)

  

  老苦:

   老苦就是我們的色身在世間,已經開始向敗壞.破散的轉變。

   老苦也有五種現相:一.盛色 二.氣力衰敗 叁.六根衰敗 四.受用境界衰敗五.壽量。

  一.盛色:

   盛:是極點.頂點的意思。

   盛色:就是我們在世間的色身的最佳的狀態,已經達到了極點,開始向色身的敗壞.破散發展。

  二.氣力衰:

   由于我們的色身已經開始向敗壞.破散發展,所以我們的色身不在象以前那樣精力充沛。氣力開始感到虛弱,四肢開始乏力,一切的世間活動都開始變得緩慢.費勁.吃力。

  叁.六根衰敗:

   因爲色身是由六根組成的,由于我們的色身已經開始向敗壞.破散方面發展。所以我們的六根對外界的了別認知的能力,也就跟著開始敗壞了。眼睛看東西開始模糊不輕;耳朵的聽力開始下降;對食物的味道與氣味的感覺降低;身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映開始遲鈍。

  四.受用境界衰敗:

   由于色身上述兩種衰敗現象,使得色身對世間的物資與精神的享樂開始衰敗,不在象色身盛色以前那樣盡情的享受。

  五.壽量:

   由于上述諸多因素的衰敗,使得色身在世間的壽命時間縮短,這也是一種苦的現象。世間雖然一切皆爲苦果,但是世間是最好的修行場所。世間的苦是最能激發慈悲心,是最能鍛煉心志,淨化身心解脫生死,消除曆世業種的因。

   因此,在世間壽量的縮短,也就意味著即將失去了脫生死.趣向解脫的最佳場所。失去消除曆世業種.苦種的機會。所以,在世間色身壽量的縮短,也是一種苦的現象,而不是快要脫離苦海了。

   一個正信佛法發心修行者,更應該珍惜生命,把握投生世間的機會,而不是逃世.厭世。逃世.厭世是一種很嚴重的“邪知.邪念”。最近幾年有很多所謂的“末法時期的護法大德.高僧”,大

   勢宣傳人身不淨.世間汙濁等逃世.厭世的邪知.邪念論調。

   修行者要明白:無論是出世間的清淨法,還是世間的染汙法,皆是我們清淨自性的流露。離開了世間的染汙法,您是絕對看不到出世間的清淨解脫法的。衆生切記!一定要珍惜生命.把握好人生的時間!

  

  病苦

   病有身病.心病和真病叁種。

  一.身病:就是我們色身的四大不調。

  二.心病:是五欲不遂,就是我們所希望.所求的世間事物,不能稱心滿意。

  叁.真病:就是由于我們自身的妄想分別,而生起的貪.嗔.癡念,障礙了我們的智慧,使得我們墜

   入生死輪回而迷失了自我。真病簡單點說,就是我們思想上的病。

   這裏我們主要講的是身病。

   我們的身體是由:地.水.風.火四大物質假和而成的。

   而宇宙諸法具有: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支持.相互滲入.彼此融攝.彼此窒礙.彼此製約的關系,當然四大物質也具有這種關系。組成我們色身的這四大物質,在我們的色身中,在這種關系下,保持著氣血調和,不勝不衰的平衡狀態。所以,我們才會感到自己色身的健康快樂。

   但色身的這四大物質任何一種如果變異,發生獨勝獨衰.獨盈獨虛的現象,就會使得我們色身的四大物質失去平衡,我們就會生病,我們就會感到不舒服。這就是我們中醫的“理論”。所以中醫不治病,中醫只是調和五髒六腑的機體的平衡。色身機體平衡了,我們也就健康長壽了

   所以,病就是由于色身四大物質的變異,使得色身機體失去了平衡,這就是身病。

   那病是怎樣造成的那?

   病,也是由于往昔的業,所導致的因緣果報。我們色身的病,除了先天的疾病外,並非都是前世帶來。我們色身的病,多數都是今生的“因”,今世的“果”。

   如:不注意身體休息.煙酒過度.不適當的飲食習慣.沒有一個對人生.對生活.對社會的好的心態,脾氣暴躁.多疑等等的業,都會所導致我們色身病的生起。

   所以,不要老是認爲我們今生的一切遭遇與病苦,都是前生帶來的。要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與健康愉悅的心態,必要對宇宙生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必要運用這些知識來淨化自己的身心,使自己生活的灑脫.愉悅.自在。

   病也有五種現相:一.色身變壞 二.病苦持續不腿 叁.對可意境不喜受用四.對不可意境強迫受用 五.能使生命迅速死亡。

  一.色身變壞:

   由于色身機體失去了平衡,而使我們得病,使得我們感到色身不適而煩惱與痛苦。

  二.病苦持續不腿:

   由于病長時間的持續不腿.不痊愈,而使得我們煩惱痛苦的時間持續增長.加劇而痛苦不堪。

  叁.對可意境不喜受用:

   由于病苦的煩惱與痛苦的纏縛,使得我們對曾經喜愛的事物在也不感興趣,而生起煩惱痛苦。

  四.對不可意境強迫受用:

   由于極力想擺脫病苦的煩惱與痛苦的纏縛,強迫自己去接受各種治療方法而帶來的苦惱。

  五.能使生命迅速死亡:

   由于病苦極易造成我們色身的迅速死亡,而給我們帶來極大的憂惱與痛苦。

  (這就是病苦的五種現象)

  

  死苦

   在世間,我們的心識要想受用世間的各種物欲的享樂,必要依靠色身才有可能。當色身敗壞後,迫使我們的心識脫離色身,這就是死亡。

   由于心識脫離色身後,不能在對世間的一切物欲進行受用享樂,而帶來的痛苦,就是死苦。

   死苦也具有五種現相:一.離別所愛 二.離別財産 叁.離別朋友.眷屬四.離別色身 五.死亡瞬間備受種種極重的痛苦。

  一.離別所愛:

   由于死亡後離開了自己世間一切的所愛,而帶來了憂惱與痛苦。

  二.離別財産:

   由于死亡後失去了自己在世間的一切財産,而帶來了憂惱與痛苦。

  叁.離別朋友.眷屬:

   由于死亡後失去了自己在世間的一切親朋眷屬,對他們只是枉然的追憶與思念,而給自己

   帶來了極大的憂惱與痛苦。

  四.離別色身:

   死亡後心識脫離了色身,使得心識受用境界有所局限,而帶來了憂惱與痛苦。

  五.死亡瞬間備受種種的極重的痛苦:

   在心識脫離色身死亡的瞬間,身心要受到極其的痛苦。

  (這就是死苦的五種現象)

  

  愛別離苦

   愛別離苦:就是與自己喜愛的人或事物分別.離開.失去,而生起的煩惱與痛楚。

   愛別離苦也分五種現相:

  一.不與自己喜愛的人相聚而生的因緣愁苦。

  二.不與自己喜愛的人相聚而引發的因緣怨歡煩惱與痛苦。

  叁.不與自己喜愛的人相聚而引發的因緣憂愁.煩惱苦。

  四.不與自己喜愛的人相聚而引發的思戀因緣苦。

  五.對自己喜愛的生活器具的損壞.破散.零落而生起的煩惱與痛苦。

   前四種愛別離苦的現象,…

《極樂之光 佛法的原理 ~ 生命現象的四個真理(四聖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