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极乐之光 佛法的原理 ~ 生命现象的四个真理(四圣谛)

  生命现象的四个真理(四圣谛)

  四圣谛

  

  四圣谛是有情生命在世间的真实现象,是有情生命在世间的四个真实的道理。也就是生命现象在世间的四个真理。这四个真理就是:苦.集.灭.道。

  苦谛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苦?

   苦就是一切束缚.逼迫的感受就是苦。

   有情生命在世间的种种际遇与感受都是苦的。也可以说,有情生命的在世间的种种境遇与感受都是苦的果报。

   有情生命的在世间的种种际遇与感受都是苦的,这怎么可能那?(别急,听我慢慢说说,您也用脑子好好思考一下,看我说的对不对。)

   有情生命在世间从哇哇落地出生,到色身败坏,寿终正寝。这一整个的生命过程,可以用八大苦全部概括起来。这八大苦就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求不得.五蕴苦器。

  

  生苦:

   有情生命在世间母亲的子宫中孕育成熟.诞生的分娩过程中,会受到母体的挤压与逼迫,受到极大的痛楚才能诞生。

   因此,有情生命在世间从一出生就开始受到痛苦,而有情生命在世间的出生,又会使今后一生烦恼与痛苦随着生起,所以说生是一种痛苦。

   而生苦,并非单指有情生命在世间色身.生命的,诞生的分娩过程中而带来的痛苦。生命诞生的分娩过程的苦,只是生苦的一个方面。

   生苦,主要还是我们在世间的行.住.坐.卧的生产.生活中,而起的种种心念(念头)。有情生命在世间的一切贪.嗔.痴念的生起,都会给我们带来烦恼与痛苦,包括学佛修行也会生起烦恼与痛苦来。(比如:钱.权.子女的学业,一提到子女我多说几句:)

   生苦主要有五种现相:一.众苦所随 二.苦的轻重所随 三.众苦所依四.烦恼所依 五.不随所欲离别

  一.众苦所随 :

   就是生苦的生起,会导致今后一生烦恼与痛苦的跟随生起。

  二.苦的轻重所随 :

   有情生命在世间的种种烦恼与痛苦的轻重感受,都是跟随生苦的生起而生起的。没有生苦的生起,就不会有今后一生烦恼与痛苦的轻重感受。

  三.众苦所依 :

   有情生命在世间的种种痛苦,都是依生苦的生起而生起的。

  四.烦恼所依 :

   比较轻的痛苦就是烦恼,烦恼增强了就是痛苦。有情生命在世间种种的烦恼,也都是依生苦的生起而生起的。

  五.不随所欲离别:

   生苦的生起,都是因为历世的业力的牵引所制,不是您想离开生苦就可以的,是不随自己的欲念而放弃的。要想真正彻底地摆脱生苦的束缚与逼迫,就必要掌握宇宙生命现象的原理,依佛的修行方法来净化自己的身心,避免今后做出贪.嗔.痴的业,断灭今后生苦的生起。

  (这就是生苦的五个现相)

  

  老苦:

   老苦就是我们的色身在世间,已经开始向败坏.破散的转变。

   老苦也有五种现相:一.盛色 二.气力衰败 三.六根衰败 四.受用境界衰败五.寿量。

  一.盛色:

   盛:是极点.顶点的意思。

   盛色:就是我们在世间的色身的最佳的状态,已经达到了极点,开始向色身的败坏.破散发展。

  二.气力衰:

   由于我们的色身已经开始向败坏.破散发展,所以我们的色身不在象以前那样精力充沛。气力开始感到虚弱,四肢开始乏力,一切的世间活动都开始变得缓慢.费劲.吃力。

  三.六根衰败:

   因为色身是由六根组成的,由于我们的色身已经开始向败坏.破散方面发展。所以我们的六根对外界的了别认知的能力,也就跟着开始败坏了。眼睛看东西开始模糊不轻;耳朵的听力开始下降;对食物的味道与气味的感觉降低;身体对外界刺激的反映开始迟钝。

  四.受用境界衰败:

   由于色身上述两种衰败现象,使得色身对世间的物资与精神的享乐开始衰败,不在象色身盛色以前那样尽情的享受。

  五.寿量:

   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衰败,使得色身在世间的寿命时间缩短,这也是一种苦的现象。世间虽然一切皆为苦果,但是世间是最好的修行场所。世间的苦是最能激发慈悲心,是最能锻炼心志,净化身心解脱生死,消除历世业种的因。

   因此,在世间寿量的缩短,也就意味着即将失去了脱生死.趣向解脱的最佳场所。失去消除历世业种.苦种的机会。所以,在世间色身寿量的缩短,也是一种苦的现象,而不是快要脱离苦海了。

   一个正信佛法发心修行者,更应该珍惜生命,把握投生世间的机会,而不是逃世.厌世。逃世.厌世是一种很严重的“邪知.邪念”。最近几年有很多所谓的“末法时期的护法大德.高僧”,大

   势宣传人身不净.世间污浊等逃世.厌世的邪知.邪念论调。

   修行者要明白:无论是出世间的清净法,还是世间的染污法,皆是我们清净自性的流露。离开了世间的染污法,您是绝对看不到出世间的清净解脱法的。众生切记!一定要珍惜生命.把握好人生的时间!

  

  病苦

   病有身病.心病和真病三种。

  一.身病:就是我们色身的四大不调。

  二.心病:是五欲不遂,就是我们所希望.所求的世间事物,不能称心满意。

  三.真病:就是由于我们自身的妄想分别,而生起的贪.嗔.痴念,障碍了我们的智慧,使得我们坠

   入生死轮回而迷失了自我。真病简单点说,就是我们思想上的病。

   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身病。

   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风.火四大物质假和而成的。

   而宇宙诸法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相互渗入.彼此融摄.彼此窒碍.彼此制约的关系,当然四大物质也具有这种关系。组成我们色身的这四大物质,在我们的色身中,在这种关系下,保持着气血调和,不胜不衰的平衡状态。所以,我们才会感到自己色身的健康快乐。

   但色身的这四大物质任何一种如果变异,发生独胜独衰.独盈独虚的现象,就会使得我们色身的四大物质失去平衡,我们就会生病,我们就会感到不舒服。这就是我们中医的“理论”。所以中医不治病,中医只是调和五脏六腑的机体的平衡。色身机体平衡了,我们也就健康长寿了

   所以,病就是由于色身四大物质的变异,使得色身机体失去了平衡,这就是身病。

   那病是怎样造成的那?

   病,也是由于往昔的业,所导致的因缘果报。我们色身的病,除了先天的疾病外,并非都是前世带来。我们色身的病,多数都是今生的“因”,今世的“果”。

   如:不注意身体休息.烟酒过度.不适当的饮食习惯.没有一个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的好的心态,脾气暴躁.多疑等等的业,都会所导致我们色身病的生起。

   所以,不要老是认为我们今生的一切遭遇与病苦,都是前生带来的。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与健康愉悦的心态,必要对宇宙生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必要运用这些知识来净化自己的身心,使自己生活的洒脱.愉悦.自在。

   病也有五种现相:一.色身变坏 二.病苦持续不腿 三.对可意境不喜受用四.对不可意境强迫受用 五.能使生命迅速死亡。

  一.色身变坏:

   由于色身机体失去了平衡,而使我们得病,使得我们感到色身不适而烦恼与痛苦。

  二.病苦持续不腿:

   由于病长时间的持续不腿.不痊愈,而使得我们烦恼痛苦的时间持续增长.加剧而痛苦不堪。

  三.对可意境不喜受用:

   由于病苦的烦恼与痛苦的缠缚,使得我们对曾经喜爱的事物在也不感兴趣,而生起烦恼痛苦。

  四.对不可意境强迫受用:

   由于极力想摆脱病苦的烦恼与痛苦的缠缚,强迫自己去接受各种治疗方法而带来的苦恼。

  五.能使生命迅速死亡:

   由于病苦极易造成我们色身的迅速死亡,而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忧恼与痛苦。

  (这就是病苦的五种现象)

  

  死苦

   在世间,我们的心识要想受用世间的各种物欲的享乐,必要依靠色身才有可能。当色身败坏后,迫使我们的心识脱离色身,这就是死亡。

   由于心识脱离色身后,不能在对世间的一切物欲进行受用享乐,而带来的痛苦,就是死苦。

   死苦也具有五种现相:一.离别所爱 二.离别财产 三.离别朋友.眷属四.离别色身 五.死亡瞬间备受种种极重的痛苦。

  一.离别所爱:

   由于死亡后离开了自己世间一切的所爱,而带来了忧恼与痛苦。

  二.离别财产:

   由于死亡后失去了自己在世间的一切财产,而带来了忧恼与痛苦。

  三.离别朋友.眷属:

   由于死亡后失去了自己在世间的一切亲朋眷属,对他们只是枉然的追忆与思念,而给自己

   带来了极大的忧恼与痛苦。

  四.离别色身:

   死亡后心识脱离了色身,使得心识受用境界有所局限,而带来了忧恼与痛苦。

  五.死亡瞬间备受种种的极重的痛苦:

   在心识脱离色身死亡的瞬间,身心要受到极其的痛苦。

  (这就是死苦的五种现象)

  

  爱别离苦

   爱别离苦:就是与自己喜爱的人或事物分别.离开.失去,而生起的烦恼与痛楚。

   爱别离苦也分五种现相:

  一.不与自己喜爱的人相聚而生的因缘愁苦。

  二.不与自己喜爱的人相聚而引发的因缘怨欢烦恼与痛苦。

  三.不与自己喜爱的人相聚而引发的因缘忧愁.烦恼苦。

  四.不与自己喜爱的人相聚而引发的思恋因缘苦。

  五.对自己喜爱的生活器具的损坏.破散.零落而生起的烦恼与痛苦。

   前四种爱别离苦的现象,…

《极乐之光 佛法的原理 ~ 生命现象的四个真理(四圣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