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極樂之光 佛法的原理 ~ 生命現象的四個真理(四聖谛)▪P2

  ..續本文上一頁是內心感受的煩惱與痛苦。第五種現象是,生活器具有所損壞.缺失而引發的身受的痛苦。

  (這就是愛別離苦)

  

  怨憎苦

   怨憎苦:就是因爲自己某種因緣怨恨.嗔恨他人,或他人怨恨.嗔恨自己而帶來的煩惱與痛苦。

   怨憎苦的現相也有五種:

  一.與自己的冤家相會而生起的煩惱與痛苦。

  二.與自己的冤家相互治罰.攻擊而生起的煩惱與痛苦。

  叁.與自己的冤家相互毀謗.毀壞名譽而生起的煩惱與痛苦。

  四.在自己即將命終時,對自己冤家的怨恨.嗔恨念念不忘,或因冤家的治罰而使自己的壽命即將終結而引發的煩惱與痛苦。

  五.由于與自己的冤家相互怨恨與治罰,而遠離正法使之墜入惡趣之中而生起的熾然的煩惱與痛苦。

   (這就是怨憎苦)

  

  求不得苦

   求不得苦:就是對自己喜愛的人或事物所求.希望不能實現而生起的煩惱與痛苦。

   求不得苦的現象與愛別離苦的現相相同。愛別離苦是身受與心受兩大類,而求不得苦分爲:對未來與過去所求不果苦.對有情與物質享樂所求不果苦兩大類。

   對未來與過去所求不果苦:

   對未來所求不果苦:是希望所求自己喜愛的人或事物,在未來能夠實現而生起的煩惱與痛苦。

   對過去所求不果苦:是對自己曾經經曆的使自己快樂.愉悅的人或事物,希望所求在次實現或經曆而帶來的煩惱與痛苦。

   對有情與物質享樂所求不果苦:就是針對有情生命與物質享樂希望所求不果,而生起的煩惱與痛苦。

   (這就是求不得苦) 五蘊苦器

   我們知道了在世間,一切有情生命的色身都是由地.水.風.火四大物質假和而成的。

   而在世間行.走.坐.臥.思辨.度量.起心動念的,完美的有情生命體,卻是由色.受.想.行.識五蘊假和而成的。

   色:就是色法,就是四大物質。受.想.行.識:就是生命體的起心動念的精神現象,也就是心法。就是說,我們在世間的完美的生命體,是由四大物質與心法假和而成的。

   四大物質與心法假和而成我們完美的生命體,使我們在世間受種種的煩惱與痛苦的逼迫的原因,是因爲我們曆世所做的,種種數不清的.不善的業。由這些數不清的,不善的業力,牽引投生到世間來依業受苦報的。也就是說:我們世間五蘊假和的我,就是苦的果報,就是苦果,所以稱爲五蘊苦器。

   五蘊苦器也有五種現相:一.生苦器 二.依生苦器 叁.苦苦器 四.壞苦器 五.行苦器

  一.生苦器:

   就是我們在世間本來就是苦的果報了,如果在不掌握宇宙生命現象的科學知識,不依佛法修行,不自覺自動地依佛法來淨化自己的身心,不斷除一切惡業。那麼,我們今生的種種不善的業,就會生出種種的苦來;就會成爲下一生的苦因;就會生出下一生的苦果;就會生出下一生的苦器來。這樣生死往複,無休止地受苦的果報,永遠不得脫離苦海。

  二.依生苦器:

   我們今生所受的種種煩惱與痛苦的逼迫,都是依我們的五蘊苦器而生出的。

  叁.苦苦器:

   我們今生.現在.當下所受的種種煩惱與痛苦的逼迫,是在我們本來就是苦果,本來就是苦器的基礎上,而生起的苦中苦,是苦中加苦,所以稱爲苦苦器。

  四.壞苦器:

   而我們的這個五蘊苦器在世間是不常住.不永恒的,終歸是要破滅.敗壞掉的,執持這個五蘊苦器而生起的煩惱與痛苦,就叫壞苦器。

  五.行苦器:

   世間一切精神與物質的享樂都是不常住.不永恒,遷流不息的。世間一切快樂的背後都隱藏著煩惱與痛苦,在快樂過後盛下的只是惘然的追憶與煩惱。所以,在世間我們的五蘊苦器所感到的快樂與愉悅,只是片刻的偷歡,如同路途過客瞬間既逝,最終盛下的只是煩惱與痛苦。我們的一生,不過是在苦中行走一番而已,因此稱爲行苦器。

   苦谛的八大苦就講完啦,這八大苦貫穿著我們在世間的整個生命過程,現在我們在靜下來好好想一想:

   我們從一出生就開始哭嚎,死後自己的家人與親朋好友哭嚎。我們從出生到色身敗壞.死亡,兩頭都是哭,除去吃飯.睡覺的時間我們在世間還有快樂而言嗎?

   我也經常遇到或聽到有人說某人某事,由于某種因緣“高興地.激動地流出了幸福的.愉悅的眼淚”,爲什麼高興.激動.幸福還會流淚?這就預示著高興.幸福的背後都隱藏著苦,高興.幸福過後緊接著就是苦的到來。

   明白了苦谛,可以使我們知道自己的種種真實的感受與處境。可以使我們自動自覺地來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來尋求擺脫煩惱與痛苦的解脫方法,這樣可以激發我們努力精進的修行心。

   知苦是趣向解脫,步向涅槃的第一步。所以一個發心修行者必要正確認識苦谛。

   苦!也是宇宙萬法其一,苦也是不常住.不永恒的。苦是業的果報,當業的果報生出後,它會徹底地消失掉。苦的煩惱與痛苦的感受時間的長短,只是業報輕重不同而已,所以修行者必要知道世間的一切苦報也都是暫時的。

   所以,發心修行佛法者不應以身爲苦器,身在苦中而氣餒,而自暴自棄,而放棄修行的信心。失去在世間消除曆世苦果,淨化自己的身心,步向解脫的機會。應該以明知不能爲而爲之的,大無畏的精神,勇猛精進終得聖果。

  

  集谛

   集谛:就是導致煩惱與痛苦生起與持續增長的各種心意行爲的業。

   也就是說:我們今生的苦果,是因爲往昔所做的,能夠導致煩惱與痛苦生起與持續增長的,各種行爲的業造成的。集是苦的因,今生的苦是果。

   而我們今生的各種煩惱與痛苦的境遇與感受,都是因爲往昔的,不善的業所導致的。而今生所做的不善的業,又會成爲下一生的苦因,又會導致下一生苦果的生起。

   所以,我們受苦不能怨恨別人,我們的苦是由于自己對宇宙生命現象的無明,與對世間各種精神享受與物質享樂,而起的貪.嗔.癡念所造成的。

   而集又是怎麼産生的那?

   佛說:“若愛,若後有愛,若貪喜俱行愛,若彼彼喜樂愛,是名集谛”。

   我對佛的這句話的理解是:由于有情衆生對外部事物産生了種種的愛,而引發了取,而取本身就是貪.癡的行爲。由于取不到,希望不果,又會生出嗔恚心來。所以,由愛會引發.導致一系列的種種煩惱與痛苦的生起。

   愛!就是生出集的根本。

   明白了集谛,可以使我們知道,我們的苦果的緣起;可以使我們思量對治.清除苦因的辦法;可以增長我們止息一切煩惱與痛苦的信心。

  (這就是集谛)

  

  生命現象的四個真理(四聖谛二)

  滅谛

  什麼是滅?

   滅!就是滅除了一切煩惱與痛苦。

   煩惱與痛苦是由業而生,滅除了煩惱與痛苦,就是滅除了一切導致煩惱與痛苦生起的業;有業就有因果,有因果就有生死,滅除了業,就是滅除了生死;滅除了生死,就是不生不死,不生不死又叫涅槃;所以,滅!就是涅槃。

   滅,又叫真如.聖道.煩惱不生.勝義.甚深.圓滿.無爲.皈依.安穩.無漏.不動等等叫法。

   滅谛有四種相:一.滅相二.靜相 叁.妙相 四.離相

  一.滅相:

   就是一切導致我們煩惱與痛苦生起的因,不在糾纏.束縛我們。

  二.靜相:

   就是不在因爲執持世間一切虛妄不實的.不常住.不永恒的精神與物質的享樂,而生起煩惱與痛苦(行苦)。面對世間一切精神與物質的誘惑,內心寂靜無聲.湛然不動,不起貪.嗔.癡念。

  叁.妙相:

   就是因爲世間一切煩惱與痛苦的束縛與逼迫,都已經離我們究竟遠去。我們的自性徹底地顯現出來,使我們處在永恒的自然.安樂.寂淨的妙境之中。

  四.離相:

   就是世間一切煩惱與痛苦究竟滅除後,不在會生起,不在會反複。已經徹底地離去,不在會重新生起,得到了永恒的利益與安穩。

   滅除業!是要滅除一切能夠導致煩惱與痛苦生起的不善的業。而並非連帶著將我們自性原本至善的.行善的本能也滅除掉。

  (這就是滅谛)

  

  道谛

   道!就是除去一切煩惱與痛苦的束縛與逼迫,清淨身心,永處無漏.安穩的修行方法。具體地說,就是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的過程。

   道有五種:一.資糧道二.加行道 叁.見道 四.修道 五.究竟道

  一.資糧道:

   糧食可以使我們的色身成長壯大。佛用資糧比喻可以護持我們的六根不被染汙,清淨身心,增長智慧,滅除煩惱與痛苦的根源,趣向解脫的修行方法。

   資糧道可以使見道.修道.究竟道成長壯大。

   資糧道分爲:福德資糧道與智慧資糧道兩種。

   福德資糧道:

   就是以增長福德,投生天道或得人天福報爲主要目的的修行方法。

   福德資糧道的修行方法是以持戒護持六根清淨,使六根不被世間的物資欲望而誘惑,避免因追逐世間的物資享樂而做出種種的,不善的業,而墜入苦的果報之中。

   智慧資糧道:

   就是以尋求世間與出世間的究竟智慧,而引發清淨.離欲.無漏.出離生死的真實自我的修行方法。

   (這就是資糧道)

  二.加行道:

   …

《極樂之光 佛法的原理 ~ 生命現象的四個真理(四聖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