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極樂之光 佛法的原理 ~ 生命現象的四個真理(四聖谛)▪P3

  ..續本文上一頁有五十一個心所有法,所以他在八識中對外部事物的觀察力是最強的,但也是錯誤的認知與見解最多的。

   通過對六識的淨化,使其錯誤的見解與認知,轉化爲依智慧而起對內外部事物的,微妙的種種比較.測度.推論,得出無有謬誤的觀察結論,而不在生起妄想分別之心。

   這就是轉第六識爲:妙觀察智。

  平等性智:

   七識具有相對外部事物而恒起我執,整日裏執著在虛妄不實的,你我分別的境遇裏。而他能夠自覺.主動.著意的做種種的心理活動。他才是我們色身真正的主宰者,前六識的種種活動皆依他而起。

   將末那識以往恒起我執,分別你我的錯誤認知與見解進行淨化,徹透宇宙諸法都具有相同的真如法性,原本就是平等無二的宇宙實相。令其舍棄我執,平等對待一切衆生。並且不記任何回報,無私地去爲衆生解脫苦難的束縛,給衆生帶來最大的快樂,而行使種種的功德。

   這就是轉第七識爲:平等性智。 大圓鏡智:

   第八識染淨具收!第八識蘊藏著衆生以往所有善業.惡業的種子。通過佛法的修行,通過前七識的淨化,不在有新的惡業種子的産生。並且無怨無悔地去承受以往諸業的果報,並且除掉了我.法二執,使得阿賴耶識純淨無染。由于他的清淨染汙相攙雜.糅合的特性,得到了徹底的淨化,所以達到了至善的智慧究竟圓滿。

   這就是轉第八識爲:大圓鏡智。

   八識轉識成智的過程,就是使修行者逐漸地從依經驗而慣性.機械的生活中解脫出來,恒以智慧而行事,趣向解脫的過程。

   恒以智慧而行事,就會使我們六道衆生,不在對宇宙生命有錯誤的見解與認知。就不會使我們窮力地去追逐世間虛妄不實的物資欲望,而帶來種種的煩惱與痛苦的逼迫。

   對宇宙生命沒有錯誤的見解與認知,就會使我們避免做一些不善的業。沒有不善的業,就不會使我們受業力的牽引而墜入生死輪回。沒有生死輪回,我們就不會受種種的煩惱與痛苦的逼迫。我們也就會生活在永恒.常住的大涅槃的愉悅之中。

   要想轉識成智必要知道心.意.識叁者的關系。

  

  

  心意識的關系與功能

   要想使自己轉識成智,解脫生死輪回的束縛,成爲智慧與智力究竟的覺者(佛),必要知道心.意.識叁者的關系與功能。

   心:就是蘊藏著真如本性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與萬法具有相同的真如法性,他與萬法之間沒有相對的你我分別。“意與識”所起的種種業種都儲藏在阿賴耶識之中,所以他可以受到“意與識”的熏習。

   由于阿賴耶識可受“意與識”的熏習。所以,阿賴耶識攙雜著“清淨與染汙”的一切法。但是,阿賴耶識從不起主動的業,所以常常不爲一般的凡夫所察覺。只有在因緣適當的時候,他才能作出相應的世間活動。

   無論衆生在業力的牽引下,輪轉生死的過程中。“意與識”有什麼樣的變異,“心”的真如法性的本質都是恒古不變的。

   衆生如果能夠依法修行,清除阿賴耶識蘊藏的染汙不淨的法。就可以使自己達到智慧究竟,使自己的真如法性(佛性)圓滿的顯現出來。成爲一位常住永恒愉悅的,了脫生死煩惱的佛陀。(這就是心)

   意:就是恒起思量.執我的“末那識”。末那識可以驅使前六識動身發語,做種種的行爲(業),他是色身真正的主宰者。

   末那識不但可以驅使前六識動身發語,做種種的業。而且可以調動“心”,也就是阿賴耶識蘊藏的無窮的.不可思議的力量。來創造自己的命運,來創造一切。

   只可惜的是,一般的凡夫未能善用“意”的這種力量。不但沒有善用,反而“意力”薄弱者,反會被慣性與機械力強大的前六識而主導,失去自主的能力。(煙瘾.酒瘾.打麻將上瘾等等的隱君子)

   識:就是八識中的第六識,他依“意”而起。所以,他受到末那識“意”的驅使。

   六識,具有驅使有情生命前五識對外部事物的了別.認知的能力。有情生命有了這六個精神力,才能在世間做有效的色身活動,做種種善的與不善的業。

   前六識對外部事物的了別.認知的結果,往往是錯誤的。因爲,“識”在世間所起的種種活動,都是依曆世生死輪回的經驗,而主觀所起的慣性的.機械的活動。

   這個主觀所起的慣性的.機械的活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本能”。這個“本能”,他對外部事物不佳思辯,全憑自己的一己經驗就做出判斷。它的種種活動,皆是妄想分別。

   所以,識對外部事物的了別.認知的結果,往往是錯誤的,是不正確的。

   (我可以舉五戒的例子:

   如一提到“殺戒”人們就會本能地做出;剝奪他人生命權利的結論。

   ........“盜戒”....................;竊取他人財務的結論。

  ............“淫戒”....................;不正當的男女關系的結論。

   實際上沒有那麼簡單,佛所說的五戒具有很深的含義,而做出上述判斷結果的原因是:我們全憑自己的一己經驗.主觀的.慣性的.機械的.不正確的了別認知的結果。)

   總結

   現在我們總結一下“心.意.識”叁者的關系與功能。

   心:就是八識中的第八識阿賴耶識,是前七識所依。她的本質與諸法不起相對,沒有你我的分別,她是真如的一部分。她是一切有情生命智慧與力量的源泉,無論是一般的凡夫.菩薩還是佛陀的“心”,都是彼此相通.彼此相融,都是平等無二的。她的活動可以起無窮的力量與神變,她可以創造一切。

   她的功能是:她可以把“意與識”所做的一切業種儲藏起來,等待以後因緣成熟後,使“意與識

  ”依業受報。

   由于她可以儲藏“意與識”種種業的種子,她又具有真如的清淨法性。所以,她可以被“意與識”熏習,她是清淨.染汙相攙雜的。無論“意與識”做多少業,起什麼樣的變異,她的真如本性,都是恒古不變的。這就是“心”。

   意:就是八識的第七識末那識,是前六識所依。他可以驅使前六識動身發語,起種種的行爲(業),他是色身真正的主宰者,他可以調動“心識”蘊藏的無窮的.不可思議的力量。

   他有主觀的自覺.主動.著意地,恒起思量.執我的特性。所以,他認爲前六識所起的一切行爲,都是他所做。而前六識對外部事物錯誤的了別.認知,又熏習著他。使他對外部事物的思量出現謬誤,而迷失自我。

   前六識對外界事物錯誤的了別與認知,又是依他錯誤的思量與執我所起。

   當他的“意力”微弱時,又會被前六識強大的慣性與機械力而左右,失去對色身的主宰。這就是“意”。

   識:就是八識中的第六識,他依末那識而起。他具有依經驗而對外部事物主動地.不佳思辯地,起種種錯誤的了別認知與妄想分別的能力。他的這種能力,都是來源于曆世的生死輪回中的經驗,而起的慣性與機械的反應。當“意力”微弱時,他可以剝奪“意”對色身的主宰權,使色身全憑他的慣性而機械的活動。這就是“識”。

   識依意而起,意依心而生。識熏習意,意熏習心。

   因此,修行解脫,最終得無上的正等正覺,處于永恒愉悅與解脫的聖果,最重要的是將意與識的,智慧轉化。

   也就是將識,妄想分別的第六識,轉化爲妙觀察智。這樣,就可以使前五識與第七識同樣得到智的熏習。因爲,妄想分別的第六識是依第七識而生,又可以熏習第七識,而第六識可以驅使前五識做種種的業。因此,妄想分別的第六識的,智的轉化,直接可以使七識與前五識同轉。

   同樣的道理,恒起我執的第七識的平等性智的轉化,直接可以使第八識與前六識的,智的轉化。因爲,恒起我執的第七識意,是依第八識而生,又可以調動第八識,心的無窮智慧與力量。而前六識又是依恒起我執的第七識意,而起的。因此,恒起我執的第七識的,平等性智的轉化,直接可以使第八識與前六識同轉。當七識與六識徹底地轉化爲妙觀察智與平等性智的同時,第八識也就同樣轉化爲大圓鏡智了,也就得到了最終的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

   所以,修行解脫得到最終的佛果,最重要的是將妄想分別心(六識)與我執(七識),智的轉化。七識與六識轉,其他識同轉,一轉衆轉,一迷衆迷。宇宙諸法就是這樣相互融攝.相互輔助.相互製約.彼此影響.彼此共存的關系。

   因此,任何一法不可能先其它法生而生,後其它法滅而滅。實際上宇宙諸法本無生無滅的,諸法之間是不一不異.平等無二的。所謂宇宙諸法的生滅現象,只是在相對的時間與空間裏的,假和與破散的現象,他們的本質是不生不滅的。

   就上述宇宙諸法之間的關系。修行方法也是這樣,光靠一種方法修行是不可能得到無上解脫之果的。所以,修行解脫一門深入的方法,是在其它的修行方法的輔助的基礎上,依個人的秉性乘性而選擇一種方法而修,不是抱住一種修行法不放。發心修行的衆生切記這點,以免誤己誤他。(這就是心意識的關系與功能)。

   順便說一下,當意力薄弱者直接轉六識.七識成智是有一定的困難的,就需要持戒來規範自己的前五識的種種行爲。以持外在的戒,先轉前五識爲成所做智,然後在轉六識.七識逐步地循序漸修。

   持戒要避免持邪戒!要知道什麼才是有益修行解脫的戒。戒與戒律是不同的,要知道戒的意義與戒律産生的過程與緣起,這樣才能避免持邪戒與戒魔的生起。我後面在講關于戒與戒律。

  用什麼方法來轉識成智?

  

  一.是依佛的修行方法。二.是可以依佛法的原理,乘性自主開發。

   修行方法不要局限在釋迦牟尼所說的修行法中,釋迦牟尼說法四十九年,只是依衆生的不同根性而略說的。您認爲釋迦牟尼所說的修行法不適合您,您可以依釋迦牟尼說的宇宙生命的原理,自主開發自己的轉識成智,趣向解脫的方法。

   也可以用釋迦牟尼所說的宇宙生命的原理,來指導外道的修行方法。

   您也可以在信仰其它宗教的基礎上,在其它宗教修行方式的基礎上,運用佛說的宇宙生命的原理,來指導自己的修行方法。

   只要您修行的態度與目的純正,只要您以利己利他.度己度他的態度,與最終令自己.令他人.令衆生都離苦得樂,趣向解脫爲目的。無論您有什麼樣的宗教信仰,以什麼樣的種種形式,都可以運用佛法的原理,沒有什麼“盜法”不“盜法”的。

   佛法是宇宙的科學真理,是宇宙生命的真谛。是全體衆生所共有的,不是某一人.某一集團或某一宗教的。

   只要您端正修行的態度與目的,無論您有什麼樣的宗教信仰與思想學說,無論您是什麼樣的種族,無論您是處在什麼樣的社會階級,十方諸佛.菩薩都會欣喜地,主動自覺地來幫助您。在佛.菩薩的心中,沒有什麼宗教信仰與種族的區分,衆生都是平等無二的。

   釋迦牟尼說法四十九年,都是說的轉識成智的方法,在這裏我就不說啦,把它放在修行篇裏在講。

  

  

《極樂之光 佛法的原理 ~ 生命現象的四個真理(四聖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