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极乐之光 佛法的原理 ~ 生命现象的四个真理(四圣谛)▪P2

  ..续本文上一页发现行。

   所藏:我们众生的业报种子与生活经历,都是以他为储藏之“所”,在没有其他的地方可藏。这就是所藏的功能。(业报种子的唯一仓库)

   执藏:他能把我们的生活经验与业报的种子,牢牢地执着而不忘失。这就是执。

   这就是八识的三种蕴藏功能。

  出生识:

   因为他具有创造力,能现行生出各种法。

  和合识:

   因为他能把各种真伪.染净.善恶之法夹杂揉和在一起。

  薰变识:

   因为他能被六.七识所作的业薰习,而生起变化,又能互为因果地薰习六七识,使业报出现。

  本觉识:

   因为他隐藏着众生的觉性,如果能显现出来,众生就会得到真实的究竟智慧,从烦恼.虚妄中解脱出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真识:

   因为他与宇宙万法的本体真如相通,与最终极的真如,至真.至善的法同体。

  家识:

   因为一切法都是由它的活动而生起,一切心物都是从他体内流出,为一切心物而依,如同我们的家一样。

  本识:

   因为他是一切法的根本,除他以为诸法在没有其他可依。

  体识:

   因为他是一切法的本体(法性)。

  寂灭识:

   因为他有动而能够创造万物的能力,也有寂灭而不起相对的能力,能够处在清净无生无灭的状态之中。

  金刚智识:

   因为他储藏了一切无上的智慧,能由众生开拓使用。

  一切种智识:

   因为众生从他那里,就可以得到一切种种的究竟智慧。

   这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他只具有触.受.作意(寻找.取境).想和思(思量.比度)五个心所有法。他的本性是非善非恶.无覆(不隐瞒自己的行)的。他是七识所依的本体,他行相细微,不起我执,又不主动作业,所以他是一般的凡夫所不能觉知的。(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也就忽略了他的存在,众生只知道一个恒思量.执着我的第七识,动身发语的第六识),和做种种行为的前五识)。而真正主宰我们的却是这个阿赖耶识,他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在幕后主持着我们业报的引发与精神力的供应,主持着根身形象的维持。

   虽然阿赖耶识行藏甚深.细微,但他蕴藏了一切法的种子。他一但遇到适当的外缘,他就会立即以种种的形相.种种的时间与空间.种种的际遇,遍满宇宙现行。然后由前七识去经历.去感受.去承受业报的果实,直到所有的业,都得到果报为止。

   为什么果报非要前七识承受那?

   因为:一切的业皆由前七识所做所为,当然就由他们来承担业的果报。所以我们修行只能修我们自己,只有修行人本身才能享受到修行的果,他人是取代不了的。我经常遇到.听到一些人常说:“我儿子不好.或者家人有病苦,我要好好修行,替他修一点,替他消业”。那是不可能的,不修行的人也能享受到修行人的果报,那是不劳而获,那就让一个人替所有的众生修行得了!不修行的人也能享受到修行人的果报,这不就是颠倒黑白了吗?对修行人也是不公平的。

   因此,修行的果报只能由修行者本人来享受,其他人是不能占得丝毫利益的。

   八识在生命体还没有成立之前就已经存在,在我们的色身败坏后却是最后一个离去。而他把我们这一期生命所有业的果报种子.经验储藏起来。等待我们下一期生命时,遇到适当的外缘引发,使我们的业报现前。

   我们的一生看似出于被动与意外.身不由己,其实我们一生的所遭.所受,都是由我们以前所做的业,由业力牵引所制。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不是某个人.某个神.某个佛.某个上帝来主宰的.来主操纵的。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是我们自作自受,您不要抱怨,命运只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

   所以:我们学习佛法是要掌握宇宙生命的科学知识,以科学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自己不愚昧.不被他人愚昧。不要让他人的思想来束缚自己,任人宰割.任人欺诈。

   真正主宰我们的就是我们自己。因此要想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必要掌握佛法的真理。勇敢地面对自己曾经造下的业,而无怨无诲地去承担.去接受自己的业报。当下就断除一切有损自己.有损他人的念头与行为,免除未来自己承受恶报,为今后塑造自己一个美好的人生。

  

  八识与真如

   八识虽然是一切法的本体,看上去与真如相同。但是,八识与真如有很大的区别。

   八识与真如的区别在于:八识是真伪.染净.善恶相掺揉和合在一起的。而真如相对法界是常.住.我.净.真。八识是真如活动变异的结果。他与真如的本质是相同的,而宇宙(法界)中的一切诸法都是从真如的变异而来。

   宇宙中诸法是真如变异的结果,无论诸法怎么变异,他依然保持着真如本质不变。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植物,还是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有情的.无情的,都具有同样的本质,都具有同样的佛性。这就是众生平等.诸法平等.不一不异的道理。

   宇宙诸法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相互渗入.彼此融摄.彼此制约的。

   万法合成了宇宙,宇宙是万法合成的。以一法不可能成就万法,以一法不可能成就宇宙。任何一法不可能先其他法而生,也不可能后其他法而灭。

   因此,在修行佛法上也是这样的。任何一种修行方法.修行法门,都不可能独立支撑诸法,都不可能以一种修行方法.修行法门,来成就无上的正等正觉的佛果。

   要知道,一切修行方法.修行法门,都是释迦牟尼的方便说法,都是应机而说。都是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而设的善巧方便。真发心修行佛法的人,必要放弃修行方法与修行法门的偏见。各种的修行方法与修行法门,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扶植,不应偏执一边。

   上面的道理很重要!很多信佛人张嘴就说去极乐,闭嘴就说要往生。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万法之间有上述的这种关系。所以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不可能某个人最先进入极乐,不可能某个人最后才进入极乐!要进一起进,否则一个也进不去。去也是带业往生,有业就有烦恼,有烦恼就不能称为真正的极乐世界。总有一天还是要回来的。带业往生是让您去极乐世界学习佛法知识,提高自己的觉悟.提高自己的心境,好回来为众生解恶解困!不是让您去享福!修行虽是个人的行为,可修行的目的.目标是为无量的众生,是要靠众生共同的努力。

   所以这也是观世音菩萨倒架慈航的原因,这就是不度他人怎度自己的道理。我们要想不在有烦恼与苦难的束缚,永恒地生活在平等.愉悦之中,只有靠我们众生共同的努力。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以各种方式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永恒的.平等的.愉悦的生存环境(极乐世界),而勇猛精进的修行!建立一个真正的娑婆极乐.人间极乐。

   修习佛法一定要建立在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众生的基础上。所以修行佛法的目的应该是:以显现真实的我.以建立极乐为宗旨。

   我们上面讲了识是:一种能力,分辨了别内外事物的能力。识,是有情生命对内外事物所起的,一种错误的认知与见解。我们坠入生死轮回,受种种世间烦恼与苦难逼迫的根本,就是这八识!由于八识对内外事物的错误的了别认知与见解,才使我们坠入生死轮回的。

   释迦牟尼讲法四十九年的最终目的,是要纠正我们众生对内外事物错误的了别.认知与见解。

   怎样才能使我们错误的了别.认知与见解纠正过来那?就是要将我们的识,转化为智慧。

  

  

  转识成智

   转识成智:就是将心识彻底地净化。把心识从前对外境错误的认知与见解纠正过来,除去心识的染污与颠倒的活动。使心识今后的一切活动,皆依究竟的真如智慧而行事,使心识得到彻底的净化,在没有半点的染污与颠倒的活动。

   具体的转识成智,就是将八识转化为四智。把前五识转化为成所做智!将第六识转化为妙观察智!将第七识转化为平等性智!将第八识转化为大圆镜智!

   释迦牟尼以种种方便.种种形式讲法四十九年,全都是围绕怎样运用我们现有的智慧和方法,来转化这八识。使我们的智慧一步步地提高,直至智慧究竟解脱。

   为什么不用断而用转化那?

   因为有情生命只有具有八识,生命才具有真实的意义,断除了八识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生命的意义了。无论是错误的了别.认知与见解的识,还是我们究竟解脱的智慧,都是我们清净自性的流露,不过是自性的染与净.正与谬.分别与平等而已。染.谬.分别都是我们的自性,断除了染.谬.分别,也就没有了净.正与平等,也就没有了我们的自性。

   这就是在有为中看到无为,在世间法中看到出世间法。无为法与出世间法,不是脱离有为法与世间法之外的另一类。

   所以,不能断除使我们颠倒妄想的“识”,而是要将识进行净化。把他的染污,净化为清净,把他错误的见解与认知转化为正确.转化为究竟的智慧。

   因此,达到智慧究竟解脱的佛陀们,同样具有八识。生活在极乐世间的众生,同样也具有八识。只是他们的“识”已经得到了净化,已经把“识”转化为了“究竟的智慧”。他们在也不依惯性而机械地,颠倒妄想的生活,在也没有对外部事物错误的认知与见解。觉者们的识:是清净的识!是正确的识!是真理之识!是究竟的智慧!成所做智:

   成:是成为。

   所:是所使.驱使。

   做:是起种种的活动。

   就是将前五识进行净化,使其转化为依智慧驱使而做种种的活动,令其不在依经验而惯性.机械的活动。

   这就是转前五识为:成所做智 。

  妙观察智:

   第六识是前五识所依,由于六识具…

《极乐之光 佛法的原理 ~ 生命现象的四个真理(四圣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