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系列開示 87▪P2

  ..續本文上一頁認爲哪個地方汙垢啊,煩惱啊,這樣的觀點,哪還叫天人呢?天人就在我們這個意念上邊啊,人也在這個地方,地獄也在這個地方,餓鬼十法界都在這個一念之中,我們一念大一念小都在這個一念之中,所以我們看此一念好象是大,但是菩薩此一念很大很大,還是在這一念之中,但是究竟之大----我們都在佛的懷抱之中,只是我們心裏有住好象小,認爲佛陀是另外一個世界。

  講東南西北分,哪都是外道之見。有人講佛陀爲什麼講西方極樂世界,過去印度外道有拜太陽神的,是應此機而顯。太陽落山在西方,借外道之法來會于佛的心,也沒有錯嗎?佛法裏面是沒有法的,外道之法,將心轉過來後全是佛法;佛法裏面沒有外道,但是離開佛法全是外道;佛法全是般若,離開般若,你想一想,全是外道。現在我們出家,離開般若,你也是個外道,有了般若你才是正法;般若裏面沒有出家跟在家的體,爲什麼呢?你有出家相的執著不是我執嗎?有我執不就四相俱生嗎?出家只是一個表法的,表什麼?一棵樹,叫比丘;剃頭發只是說剃煩惱絲而已,沒有說剃了和尚頭就是出家啊,觀音菩薩沒有剃頭發是不是不叫僧呢?但是你又不離開出家的體,是名出家;就是說不離出家體但是不能執著;這叫做般若相應,有出家的執著,你跟般若不相應,跟般若不相應,就失去了佛法,失去佛法全是外道。大家想一想,現在的外道多不多,沒有般若全是外道,可以這樣說,但是通達般若全是佛法;一切法皆是佛法,你看看,所以般若的體是不可思議的,我們一輩子修佛就是爲了修這個,我們下去一定要好好的思考這個金剛經,金剛經哪真正是我的法身,是我一切法所安立處。

  天眼是由定力是由意生,肉眼由境生,肉眼執著于境粗惑的體,天眼超越于此是由意裏面執著而出來的,是由意----禅定産生了這個天眼,由心意識所打造;沒有所謂的眼睛來看這一說了;有人說眼睛看著還發著光,不是這樣的,知道吧;那是外道之見;天眼完全是禅定之中心光所見,用心意念可以知道外面的東西;將來可以達到神通,慧眼進入根本智了,是出世間了,法眼能遍一切處,我們用微細的顯微鏡來看這個世界,全是一道光啊,它的意思通達了一些法義,知道吧。達到極致的時候,你可以顯示一點法眼出來。爲什麼顯微鏡達到一定時候,這個世界根本沒有人,哪有人呢?就是一道光而已;虛空跟大地就是一道光,什麼都沒有,都是非常柔和的光,前面四眼都爲用,佛眼爲體,不管是肉眼,天眼等,那你爲什麼聞性本來是無住,因爲有貪嗔癡慢疑把它障了,變成有住,因爲有住就有身體的障礙,境上的障礙,由意識的執著,由內俱生煩惱有四相生起,天眼還同樣也是被障礙著,雖然天眼由福而來,由福報和定力而來,它沒有慧,所以慧眼是出世間智,前面的都是世間。

  現量上如何顯現佛眼?識住心住內住外住的關系?住的真相?

  大家想一想,如果把我們的貪嗔癡去掉,然後把我們的意去掉,那你的佛眼就出來了;所以我們這個眼能見的這個見,既然是識裏面出來的,識只是一個住而已,住是你的心住啊,並不是外面有住啊,外面的境他是無住的,但是你的心有住,所以感覺到境有住,比如你在這個地方無住和我無住,那我二個境界一定是不一樣的,證明這個世界的境界因我們住和不住在變,所以呢:這個變和不變,都跟你有住無住有關系,只要你心無住,這個世界自然圓滿,有住這個世界就有障礙,天眼也好,肉眼也好,都在一個體裏面;我要是天人看這個世界是琉璃,但大家共業在一塊,因爲我們是肉眼你也是肉眼,我看到你,你看到我,我看到這些房子,你也看到這些房子,那爲什麼看到的都一樣呢?是因爲我們都是肉眼,事實上呢,我看的跟你看的絕對不是一樣的,還有我們心裏面的境界也是不一樣的,還有實實在在我們心裏面的體是不一樣的,所以呢天人看這個世間是琉璃世界,我們看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房子,餓鬼看這個世界是大火坑,阿修羅看這個世界是殺人的工具,畜生看這個世界是無明,爲什麼同樣一個世界有這麼多的變化?都是我們心在變,我們心有住,相就要住,我們同時可以想象出來,地獄餓鬼畜生在哪裏?肯定在我們這個世界,天人也在這個世界,同時我們可以看到菩薩的境界,也在這個世界,從眼上講,我們講法眼也好,慧眼也好,佛眼也好,講法眼天眼肉眼慧眼,其實是一個眼,什麼眼呢?就是佛眼,佛眼用真心看,我們用業障看;用這個肉眼看,天人用意看,阿羅漢用慧眼看,菩薩用法眼看,佛陀呢?用心眼看,爲什麼佛陀有天眼、法眼慧眼?因爲所有的眼都是佛眼,因爲佛陀究竟處,沒有哪一個眼離開了真佛,你肉眼也不離開佛陀的心眼,你天眼也不能離開佛眼,你這個慧眼也不能離開佛眼,你法眼也不能離開佛眼,佛陀眼叫做心眼。佛陀心眼會一切眼。

  金剛經由開眼根入手?觀音由耳根入手,淨土由意根入手

  後面會講到佛陀爲什麼能入一切衆生心呢?因爲你的人眼也是佛陀的眼,那你在看別人的時候,不正是佛陀在看別人嗎?但是衆生執著于這個肉眼,不知是佛的心眼;也就是說你這個眼看別人有生生起來的時候,在你看來聞性是不二的,因爲你這個聞性的自性是不來不去,不生不滅的;因爲有這個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一不異的這個體,才有你現在住生生滅執著,有生滅的執著,是由于你有住,因爲有住故才有肉眼的出現;你有意的執著就有天眼的顯現,你有智慧的執著有慧眼的顯現,你有法上的執著有法眼的顯現;所以佛陀無有執著,過去講九法界就是十法界,十法界就是九法界,十法界裏面沒有九法界,但是九法界不離十法界。天眼肉眼代表凡,六凡;慧眼法眼代表聖,聖凡所有的眼都是離不開佛眼;那你睜開眼睛看看,眼睛是最利的,在金剛經裏面是開眼的,知道嗎?不象觀音菩薩修行法門,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從意從觀下手的,金剛法門是從慧下手的,慧是指眼;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從耳根入手,淨土法門從意根入手;金剛是從眼睛下手,眼門是第一的。哪你眼睛看到的,其實你修這個觀,眼跟觀相應嗎,你的觀的體裏面,你看一切衆生眼,天眼法眼,都是佛陀心眼,那麼說我們跟佛心有什麼區別呢?所以你會于佛心就是一真法界。沒有十法界,你會于佛眼就沒有四眼了,還有四眼,四眼都是衆生之見呢?又不離四眼,不離四眼會于佛心,也就是說般若大悲心在一切處,佛陀功德在一切處,佛陀報身莊嚴在一切處,法身就是說佛眼,法眼就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個本體----絕對體,我們相對産生識,認爲是白色的、紅色的、是我們的識在起作用,其實白色的紅色的皆是一色,遍法界一色這個叫做法眼,法眼是菩薩在用,菩薩是在法眼裏面,所以呢遍法界是菩薩,慧眼是我們在用,人眼天眼都是我們衆生在用;不管在用不在用,都因我們衆生執著故。

  徹底會于金剛經後用哪只眼呢?眼眼之間是何關系呢?

  我們徹底的會于金剛經以後呢?也不以人眼看,因爲人眼看是非啊,是對立的,也不是天眼看,天眼重意識啊,不可以用慧眼,慧眼還有這個智執著啊,有真如所顯啊,法眼也不要,法眼還是菩薩啊,還有衆生可度,有佛可成啊,佛眼:無衆生可度,無佛可成;一切衆生在四眼裏都是一個佛眼,所以呢又不離開四眼,又不離開佛眼,佛眼就是四眼,四眼就是佛眼,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十法界;九品就是阿彌陀佛一心,爲什麼?九品蓮花是阿彌陀佛一心所顯,九品是衆生的心,大家都知道,九品一定是衆生的心,分出四相出來,極樂世界沒有差別想怎麼會分出九品呢?因爲衆生有九品心。是由佛來顯的;九品蓮花是佛陀的方便呢,九品是佛陀一心,一心九品,九品一心;一心法界,法界一心;四眼就是佛眼,佛眼就是四眼;一真法界就是十方法界,十方法界就是一真法界,這些都是通的,所以我們了解第一義谛以後呢?就叫真實無二。勝義谛與俗義谛是不二的,不離俗義谛進入勝義谛,在勝義谛安住又不離俗義谛。勝俗不二,這叫做法身;報身跟化身。勝義法身莊嚴,俗義就是報身莊嚴,俗義谛就是利他,就是後得智;勝義谛就是自利,就是根本智,如果你了解金剛經,他就這樣的顯現出來。南摩阿彌陀佛。

  

  

《《金剛經》系列開示 87》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