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常下福法师金刚经系列开示
时间与意识有关吗?如何破时间相?破内外四相?(时间相与内外四相有关吗?)离内外四相有无次第? 信,信什么呢?我们的信就是时间,无量寿;实际上无量寿是超越我们的思维,寿命我们怎么思维啊,空间我们可以思维;我可以知道他是男女、长短、高矮,但是时间是个什么呢?因为只有时间才察看你的意识,没有时间就没有意识,因为有了意识才产生空间,时间没有了报身就没有了;没有空间哪来的意识呢?所以我跟你之间产生了以后,为什么会产生,没有时间没有寿命会有我存在吗?所以我们的时间并不是我们的意识里面产生的,是在自性里面产生的,但是我们不了解啊,产生了这个体后迷了,就是说分别了,产生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粗相具生;有了粗相,又有了细惑烦恼。有俱生烦恼就是内在的四相,境界里面的四相,外面的四相:我,就是我现在的身体,人,我两对立;众生:就是法界所有的人,寿者:就是我们现在过去未来的相续,这个叫做境上的四相;境上四相与俱生四相是一体的,你内心俱生四相断,缘境上四相自断,境上四相断,俱生四相不一定断;先断境上四相,外相的习气很重,如果不讲境上四相的断,我们内心的俱生四相要断是不可能的,也不能信啊;所以呢我们是由浅入深,就是先在浅水里摸鱼,然后慢慢地进入深水里面去,可以摸到大鱼;前面只能摸点小鱼;所以释迦牟尼佛先叫我们在浅水里摸,然后在深水里面摸。其实讲到现在是进一步往深水里面去,如果我们首先讲很深的法性真如实相无相,大家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所以要由浅而入,这个无我法没有我执妄的心来通达,通是通于性,达是达于彼岸;就是说跟实相相应了;或跟本来的体----自性相应了;跟般若相应了;你闻到这部经典没有思维,经典不通,彼岸无期。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是离言说相,后面“真是菩萨”是离名说相,“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是跟无为相应的,所有法界都是跟无为相应的,因为无我人众生寿者就是无为,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就是不取不舍,如果只讲前面不讲后面可不可以,绝对是不可以的,我们有无为,无为有很多无为:如来实相里面的无为是跟如来究竟相应的,当体就是;小乘阿罗汉的无为,是住在人我法空里面的,住在三十三天里面;那他也是通达无为的,但他有涅槃可住,所以他必须要进入到甚深禅定里面去,达到四禅八定;这里面呢“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如来,就是不取不舍,也就是在法上面十法界所有的法界,这个体不取不舍;就是离名说相的体,如果你要是通达无我法者,在不离法界相才真是菩萨,离开此相就不是真是菩萨;所以我们现在闻到金刚经,这个体啊,在法界相中生起无住无念真如的信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肉眼,为什么会有肉眼呢?是由于外面的境,我们的根,我们有境有根才产生识,根叫唯信,识就是法界,我们的心本来是无生,我无生现法界,法界是无相,心是无生,无生与法界本来是一体的,但是我们把它割开来了,产生识,心生分别,本来无生,你有生故,你有住……你有生就生识,识不了智,不能通达佛智,或者是慧或者是法没有法眼,没有慧眼就没有根本智和后得智,没有根本智与后得智就不能进入方便,反而堕落到六道轮回当中,就象我们没有慧眼,到外面度众生,反而把自己给度了。
我们到外面去,你看这个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连阿那含在外面都会被别人迷惑,为什么?就是没有慧眼吗?没有法眼,你不能够照破众生,没有法眼你就没有解脱体,我们肉眼这个障碍是我们过去根跟尘强烈相续的这个识里面的执著而来,这个执著越重,障碍越重,象蚂蚁蚊子它也有肉眼;但是只能看丁点远。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几百米,我们是为贪嗔痴慢疑所障碍,我们有一分贪心、嗔心、痴心;轻慢别人,怀疑别人,就障碍我们一份知见;所以眼代表智慧,你有贪嗔痴慢疑就障碍了你的智慧不能打开,只能够形成肉眼。肉眼是烦恼而障,天眼是因定力而生。
人修行到一定程度时候,熄灭了自己的贪嗔痴,内心生起清净,而清净生起的时候,就变成天眼,天眼用定心看;但是还有识未断;因识未断,识在寻找通,闭着眼睛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只要你修禅定是可以得到的;要定力非常强,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天报,一种是现在报;你现在就可以看到,你达到一定的禅定功夫,你就可以看到天人的境界,可以看到他方国土的情形,寂静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果你有愿力的话,你不断的念不断念,你可以看到自己的父母在哪里;心诚到极致的时候,一定会有通的显现。如光目女,念了三天,念到极致,跟她的愿力走了,到了地狱,鬼王说有三种人才可来:一种是业报,一种佛陀加持,一种定力所生;光目女有急迫的心有至诚的心,并且一心在念,心诚故达到一心,第三求于佛帮助她;并且至诚供养,下救(其母)上供加佛陀的加持,所以她一念就去了;你相信不相信?
相上用功与心上用功,何重何轻?
如果你心诚到极致的时候,你一定能去的,现在我们众生心不诚啊,学佛知见太重;烦恼很重,所以对佛法不能生信,如果你真正诚到极致的时候就可以通达一切神通自在。我们过去讲阿弥陀佛,你念到一定时候,心达到极致的时候,一定能见到。见有二种,一种是心,一般非常的纯洁,我过去在东林寺修行时,见到种种不可思议的境界,都是在禅定的时候出现的;但是我坐禅时并没有想求到某个境界,求也是少数的求;平时打坐啊念佛啊,就是个单纯的念佛,因为没有妄心杂念吗,哪个时候很小哪有什么妄心杂念呢?即是妄心杂念也是周围的,想不到外面去啊;现在想到天津、北京、上海,很远很远,以前在东林寺想不到那么远的,因为没出去过啊,七八年时间我几乎没有离开过东林寺的大门,大不了跑一次(九江),还是为法去的;不会无缘无故的跑了外面去,很单纯的,心非常的单纯,单纯的心可以感招,也没有什么就是一心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刹的一下,整个世界、整个山河大地都在念阿弥陀佛,那个阿弥陀佛不是从口里面念出来的,是从空间里面直接出来的,音声就是你,你就是音声,那个境界不是你求来的,绝对不是你求来的,是在禅定中得到的,那个是靠定力,也不是在求佛菩萨,我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什么佛菩萨加持,人家拜我就跟着拜,那个求的心非常的少,但是晓得哪样做,禅定啊,念佛啊,在相上面下功夫功德非常的殊胜,千万不要坐在哪儿“哼啊哼啊”的在心里面搞,心里搞很麻烦的,一定要在相上面达到纯一的心;相上面通达是大乘教法,从相趋入是大乘的教法;
因为相在一切处,相在法身之中,他虽然是变化的,但永远是一体的;就是说昨天今天明天好象是三个,其实是一个,不管怎么样变都如是;吃饭穿衣睡觉其实是一个,吃饭上面下功夫就是睡觉上面下功夫,睡觉上面下功夫就是在搬柴运水上面下功夫,这个都是一个体,你不要怕说我这是杂念吗,你不要这样想,你认为是一,就不是杂念,因为法上是一不是二,我们有心念的时候就变成对立,叫杂念了;这个世界如果真正会到菩萨道没有杂念的,哪有杂念呢?世界是个大同,在任何地方修行都是可以的。任何法上面只要你有发心,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修行,在任何一件事上面都可以修行;就怕你不愿意修行,第二个千万不要认为这个事情是对的,哪个事情是不对的,千万不要这样想都是分别心而已;这个事情只要你用功,马上可以去,在上面用功马上可以去;任何事情上面都可以使你下功夫,只要你功夫上来了,什么地方都可以用功,如果你功夫没有上来就选择,有选择你就有分别心,所以人心越单纯越好,越是单纯的心越跟般若相应,而且相应的快,我前天就讲了,小时出家一定比老时出家强的多;因为哪个时候比较单纯,容易趋入法性,其实一念就是百念千念万念,只要一门通门门通;
你说我要把世间的事情搞清楚,把所有的事情都尝试一下,过去有人讲如果你不结婚,你会永远想着结婚;我也没有感觉这个事情啊,如果你不去尝试它怎么会去想它呢?你就想一下罢了,肯定我也有想的,但是也不会象你们在家人哪么强烈啊;因为你们想着儿子孙子啊家里的,你在哪种生活中住过,你不可能有我这样的单纯啊,但是我不可能说没有想,但是这种想,不过是想一下就算了,一下子就丢掉了,不会说老是挂在心里边;老是挂在心里的人呢,是因为“吃过白粉”故老想吃白粉;没有吃过白粉的人会想吃白粉吗?这是一个道理吗;出家一定是一块白布为好;没有说非要成家才好,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成家?经典上讲得非常清楚,释迦牟尼佛示现有家有妻子,是告诉大家佛陀是正常人,否则我们会怀疑佛陀是不是不能娶妻子,没有男人的这种体啊,没有儿子是不是没有生育的能力啊,为防众生生此恶念,所以菩萨就有这样的发心,罗睺罗发誓“我生生世世做佛之子”,耶输陀罗发誓“我生生世世做佛之妻”;示现来的目的是怕众人诽谤,那你要搞这个东西干什么呢?你还怕诽谤吗?
天眼也是因业力而来,所以不管是肉眼还是天眼,都是由业力而来,你修福报可以升到天上去,有人讲天人看到我们此世界象垃圾堆一样,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天人如果能够看到我们这个世界那不是凡夫吗?就象我们现在看到鬼,你就跟鬼相应了,为何?一你阴气盛故,你很快会堕到彼处去;二你有神通故,你有神通不应生出这样的想法啊,也就是说如果你…
《《金刚经》系列开示 87》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