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幻化空身即法身”呢,主要是從有相的思想上來談。就剛才說從相見性,空身就是相。我們執著于這個身體是我身的時候,你這個身體就是我們的相,我相;執著外在這個世界、執著他人的時候就是人相;執著一切衆生的時候就是衆生相;執著時間就是壽者相;執著空間,就是人我衆生相。所以《金剛經》講的無四相,實際上就是打破我們的時空觀念!把你的時間觀念和空間觀念一下子破掉了。怎麼破的呢?第一個方法就是《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剛才講的;第二個方法呢就是“若見諸相非相,衆生衆生者即非衆生,是名衆生”,你看看,從我是名我,即非我是名我,總是在你一切相上呢,離開一切相。那麼這樣子呀,諸位可以想象一下,你說我們有哪件事情不能做呢?哪件事情不是佛性呢?沒有了。那麼也就是祖師大德常說的,佛性在哪裏呀,佛性就在我們的六根門頭放大光明!嗯,在六根門頭。剛才我講見性的時候,要照見五蘊皆空,對吧?五蘊呢實際上就是六根、六塵、六識。所以你從證體起用的過程你要把這個六根全部打破,叫什麼,“虛空粉碎、大地平沈”,虛雲老和尚走的就是這條路,證體起用的路。而慧能大師呢,也是走的證體起用的路。所以慧能大師他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開悟,然後在五祖那裏得法之後,在獵人隊裏再呆了十五六年,這就是起用的過程,他走的是那條路。那麼還有很多,像大梅法常祖師,他就是走的從相見性這條路,根基很利呀!人家見到馬祖的時候,問馬祖什麼是佛?他說,即心即佛!哎你這個心就是佛!就是指我們這顆心哪,諸位呀!證體起用的時候需要把我們妄想心了斷,從相見性的時候不要了斷,而是在你無明妄想的這顆心當中,就是佛性的妙用啊!所以永嘉大師《證道歌》的第二句是“不除妄想不求真”,接下來就是講從相見性,你看看非常嚴密呀。所以呢,大梅法常祖師他一聽到馬祖道一跟他講的這句話之後,即心即佛,他馬上跑到深山老林裏面去,去幹嗎?去看他的六根門頭放大光明!諸位有沒有放光明啊?
我們修行過程中,會有種種境界的不同,第一個境界,一般如果你覺得有受用是證得空的境界,證空了。比如說你打坐坐得好,一開始是腿空掉了,然後是胳膊腦袋空掉了,然後呢呼吸也空掉,最後身體也空掉,世界也空掉了。哎,剩下什麼都沒有了,這個是坐禅就會有感覺的。這個裏面的空啊,容易誤會的,因爲你雖然空掉還有個空相。所以有些人會執著這裏面的玩空,有些人就說,哎呀,沒有因果了,佛性本體哪裏有因果啊?所以你一說沒有因果、不落因果那你就去做狐狸去,啊,野狐禅,他不懂得因果道理。所以呀,在這個過程當中呢,會出現種種境界,第一個就是空的境界。空的境界在曆史上呢,害了很多人,他執著空了。有禅定的人執著禅定的空,沒有禅定的人執著妄想裏面的空。這兩種你看都是要命的,那麼當這些空都擋不住你的時候,你才能明白照見五蘊皆空那個空,才能明白證體起用那個體。
那麼,在這之前呢,還有兩種,一種就是禅宗說的光影門頭,這叫門頭,就是還在門外。剛才說的空,在空裏面容易出現問題的。這個永嘉大師《證道歌》裏面針對這個執著空的問題反複強調,哦,太多了。學禅宗最怕空你知道吧,所以甯可執有如須彌山,不能執空如芥子許。一下執著空、斷滅空了,不悟因果,到時候下地獄你自己都不知道怎麼下去的。這是第一種攔路虎。
第二種,就是你不執著空以後再往前走,會見種種光明、會見日光燈那種光、太陽光的光,甚至六根呢,會有六道光柱,眼睛一看呢就有兩道光冒出來了,耳朵有光出去、鼻子也有光出去的,有時候你這光能把人照透了,這人站在這裏,你看到他背後的牆上的東西。就像X光透視一樣,會透過去,山河大地沒有阻隔。這種種光呢,如果光照得厲害的時候是什麼?是整個天地一片光明,這個實際上啊是第二個路口,歧路、出入的地方,出現在這裏執著的人太多了。所以過去在西藏他講這個虹化,他不只是說內心見到這個光明,而且身體都可以變爲光明飛走了,成個光明身飛走了,如果他我執沒有破,根本還是宇宙間的一個遊魂而已。我們說的神仙,哎,他只是一個神仙,我執沒有破,那個色界天的光音天,它通體就是一個光明;大梵天,基督教說的上帝,他就看到這個世界就是他最偉大,最初就是由他來的,大梵天他看到這一點了,所以他覺得上帝創造萬物,以爲都是他生的,那都是我執非常嚴重的一個。所以在這裏面哪,色界的禅定會出現的第二個誤區。
第叁個就是影,這個比光還要麻煩。影實際上就是境界。光沒有掉了,他境界非常多,比如說,他能夠看到十萬億國土之外的世界,他能看到,有這個本事。看到這每個衆生啊,輪回路上,八萬四千大劫以內,你是怎麼生、怎麼成,過去世、未來世他都了如指掌。哦,這下知道,我這境界簡直太好了。完了,我解脫了,我執沒有破!所以只有光影門頭再突過去之後,這個時候你才能跟佛性見面哪!你且見到佛性的妙用,所以,講佛性在我們六根門頭放大光明,諸位啊,不是放出來這個光明。
當然了,這個光明出現了,它也不是壞事。我剛才說的這幾種境界呀,是修行路上會出現的,但是呢,不意味著它就是壞。如果你執著它,以爲它好,那你可能就上當了;如果你不執著它,它反而是好的境界。因爲畢竟你出現這些境界之後,你對佛法會生起大的信心。你修行了半天,自己光明也沒見到,空也沒證到,你就不知道佛說的到底對不對呀,你就會懷疑了。所以呀,有這些境界以後,你就會産生信心。但是你一旦執著在這上面,那完蛋了。所以《楞嚴經》告訴我們,“但盡凡情,別無聖解”,別無聖解,哎,不作聖解是好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如果你執著了,若作聖解,無論是空也好,是光也好,是影也好,都會著魔。當然這個著魔不是我們說的神經病一樣瘋瘋癫癫的,他就是心裏面以我執爲根本,然後他住在這個上面來說法度衆生。哦,邪師說法如恒河沙,就是這個意思。就是他會覺得你只要身心世界空得了,我空了,就是解脫了。像老子講的,無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叁、叁生萬物,他認爲是一個無的境界,虛無嘛,老子的虛無。哎,這是在空裏面出現的問題,邪師說法。在這裏面他不懂得因緣果報,不懂得因果的道理,所以一個執著空的人他不講因果。他的行爲道德要是有缺陷,那兩種情況,一種呢,他是證得了,但是習氣太重,習氣太重這個,他慢慢了斷會了斷的,自己會解決這個問題;那第二種就是,他走斜了,走歪了,不講因果。光影門頭也是這樣,如果以這個光或者聲音作爲悟道的標准,那就大錯特錯了。比如說,諸位聽說過這個觀音菩薩修行法門對吧?青海無上師的,她就是聽這個聲音,聽聲音的種種層次,就是以這個相作爲修行的標准。還有那個*輪功,李洪志在這個肚臍上面轉*輪轉得什麼樣子啊?這種修行境界就是創造的妄想境界。虛妄的、有相的妄想境界作爲修行的標准哪,這種種都是群邪的表現。這《楞嚴經》裏面五十陰魔講得很清楚。所以呢,佛性在六根門頭放大光明,並不只是有這個光相的光,而是指無相的光明。無相哪,怎麼樣子在六根門頭看到無相的光明呢?六根門頭看到無相的光明,在佛法裏面,光明代表是智慧,黑暗代表是煩惱。那麼六根門頭放大光明呢,就是你的六根清淨,了了分明,沒有任何的負作用,只要你六根所對而無相,就是即相而無相。六根所對就是有相,在這個相上看到無相的這個,六根相對而無相。那麼,諸位你現在可以看一看,你眼睛所看的這一切,不知道了;諸位眼睛現在這樣一看,啊我在這裏講話,很清楚。你卻沒有講話的相,也沒有我的相,也沒有你的相,你只是知道這個。沒有我、也沒有人、也沒有衆生、也沒有光明,你卻很清楚。這東西就沒有痛苦哪!它清淨到沒有清淨相的樣子啊。所以《心經》才告訴我們“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沒有清淨的樣子。那麼你眼睛現在看到的是我,看到的是佛像,還是看到的是廁所是大小便,一樣!你只是知道這麼一回事,你還會執著這個人真漂亮,那個人真難看,會嗎?不會啊,因爲你看到好看難看的都是佛性在妙用。而且呢,你還可以知道他是好看還是難看,你看微妙就微妙在這裏了。
所以呀,天臺宗講的,圓人修法日劫相倍,你大開圓解之後,從相上能夠起修,從相上能夠見到無相的,你的六根所對,隨時隨處都在修行。“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電風扇的聲音就是給我們講經說法的聲音,拖拉機的聲音、車水馬龍的嘈雜聲音,就是給我們說法的聲音啊。諸位你如果想一想,我們不說別的,你只說眼根和耳根門頭怎麼放光明,你天天在大街上你看到人來人往,亂七八糟。你心裏只是知道有亂七八糟這麼一回事,哎,亂七八糟的念頭也沒有,心不著相,哦,一切亂七八糟到你這裏就沒有亂了,聽到外面的嘈雜聲音,特別是城市裏面的嘈雜聲音,你沒有嘈雜相,超然自在。所以呢,就算你在十字路口也是好參禅哪!
這樣子你體會體會,在生活當中體會,在佛堂裏面體會。你有一天如果體會到了,你就看到你眼睛所對的一切塵,了了分明,卻不受任何影響。耳朵聽到的也這樣,鼻子聞到的也這樣,舌頭嘗到的也這樣。哎,吃也沒關系,什麼也可以吃,吃也沒有吃相,終日吃飯沒有吃到一粒米,所以你不會爲你的好吃不好吃而著急了。那麼如果諸位啊,你有一個特別的嗜好,比如說你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你就專挑你自己不愛吃的那個試試看,無相去吃,你肯定吃得很舒服了,那比你平時吃的再好的東西還要舒服。佛性的妙用就妙在這裏,它能夠把我們所謂的爛鐵也鑄成佛像。當我們這顆妄想煩惱痛苦的心,你在這裏觀察觀察,你發現這就是佛性的妙用,哎你看這多好啊,你可以爲家裏人幹點活,這大街上有垃圾你可以把它撿起來扔在垃圾桶裏面,你不撿也沒有關系,非常自在,所以一切心一切法一切事到這裏都成爲妙用。這個就是永嘉大師告訴我們的,“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那麼後面這兩個啊,我剛才說是四點哦,第叁點是修行路上的障礙,第四點是修行路上的境界,這個其實對于一個真正要開始修行的人是很重要的。不過,我相信,我們在座的有不少人還沒有上路,所以呢,不講也可以。只要把第一點、第二點的宗旨抓住了,我們根據自己的根基、喜好,你可以從念佛入手,可以從參禅入手,也可以從其他法門入手。但是你選擇這個法門的時候,最好找一個老師,甚至是找一個師兄,比我們懂的,有一些基本的佛學知識,像我們在座的有不少都是善知識了,都可以指導大家修行的,包括在家的老師,出家的師父,廟裏面的懂得佛法的師父,你可以向他們請教,然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你要知道什麼是佛法呀,佛法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把我們生命內在這個寶庫打開,我們大家都有這個寶庫,都是絕對自在、絕對幸福的寶庫,可是我們都把它浪費掉了。我們天天向外求,卻不知道自己的寶庫,打不開,所以佛法呢,就是要我們把這個寶庫打開,永嘉大師《證道歌》實際上就是這把鑰匙。從前門進來的鑰匙呢,就是證體起用;從後門進來的鑰匙,就是從相見性。其實是四通八達,什麼門都可以進。所以我希望呢,諸位能夠在六根門頭放大光明!阿彌陀佛!到這裏結束。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阿彌陀佛!
(周春根據錄音整理)
《大乘禅法的修證原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