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相,一切法的实相,诸法实相是什么?诸法实相就是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那么这个十如是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三个,第一个是相,第二个是性,第三个是体,相性体这三者;明白相性体这三者的关系了,那么就是整个佛法的诸法实相,就是我们要认识事物,从十个角度去认识,十个角度要是太多了,我们最起码要从这三个角度去认识。刚才说的把一切相空下来之后证到这个体,这是解脱的;从这个体再回来,这个回来是菩萨的。所以菩萨道的核心,是发菩提心,而见佛性。
那么第二从相见性这条路啊,诸位看到这个相了,这是第一步,先要看到相。然后,相的后面是什么呢?体是有没有相呢?体是没有相的。刚才我们不是证体起用吗?体是没有相的,你在相上再看到一个没有相的东西,体相不二的时候,这时候你见到的就是佛性。这是从相见性,道理是这样的,一讲啊,可能诸位有点绕。你可以简单地做一个实验试试看,慧能大师一听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明白了。那么我们去体会这个“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句话体会一下,见到一切相,你却看不到一个相。你看到这个指头的时候,是不是想到指头呢?是不是认为这就是指头呢?如果你看到指头,虽然很清楚这是指头,但是你脑子里并没有这个指头的痕迹,指头的形象都没有,只是知道这个,这比较难。
所以我们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这条路在中国只有在禅宗,禅宗还是在宋朝之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这条路才显发出来的。而且呢,永嘉大师他在这里深得受用。所以永嘉大师一宿觉,诸位学过肯定知道了,他一跑过去见到慧能大师怎么样了?饶三匝,锡杖一杖,不开口,这住这个相。这个相就是佛性的妙用,你老人家有没有看到这是佛性呢?慧能大师当然看到了。但是慧能大师虽然看到了,还要考考你,你这是装模做样的还是真的明白了。所以要“大德自何方来,生大我慢?”一切对话言语动作,所有的一切行为都是相,即便是当时慧能大师要是跑下法座给他两耳光,这也是相。对于一个大手笔宗师来说,他完全没有痕迹。所以在这个上面呢,诸位如果能够从相上看到一个无相的东西,你可以这样子去体会,你切菜的时候,有一天你突然明白,其实切菜没有菜相,你说话没有说话相,心里面没有说话的痕迹,走路的时候没有走路的痕迹,念佛修行的时候也没有念佛修行的痕迹,修行一路走过来,种种境界在你这里没有境界,所以你才能在一切相上自由自在、放大光明!
我们读大乘佛经读过很多,大乘佛经里面经常会讲到的一句话叫什么?六种震动,有没有?佛一说法都要六种震动啊,东涌西没,西涌东没;南涌北没,北涌南没;中间涌四边没,四边涌中间没,六种震动。这就是从相见性的佛性妙用啊。怎么样个从相见性法呢?你现在所感受的这个世界,不是不去感受,不是不知,不是不见,了了知见,不落知见,所以不是不知道。那么诸位,你现在把脑袋往右边看,大家都往右边看的时候,右边的境界你看到了。当你看到右边的境界的时候,左边的境界没有掉了,对吧?你想不到左边的。那你看到左边的时候呢?左边的又涌现了,右边的又看不到了。所以佛性是怎么用的?吃喝拉撒行住坐卧无非都是佛性。只是你吃喝拉撒行住坐卧的时候没有吃喝拉撒行住坐卧的相。终日吃饭没有吃到一粒米,他不是不吃饭,他也天天吃。所以在禅宗的公案里面,诸位要是再细细地从头到尾看下来,也就是这两条路,第一条路呢,你说,师父呀,什么是佛啊?这里没有佛!师父啊,我要求你给我安心哪,没有心可安!一切否定的形式回答的,就是要否定刚才说要证体起用的那条路。这个整个走的,就是证体起用的那一条。先否定,然后你马上看到你,你就看到本体了。看到本体之后,你自然证体就会起用。然后还有一种呢,是肯定的。肯定的是什么?师父,什么是佛性啊?庭前柏子树!什么是佛性啊?电风扇在吹!什么是佛性啊?我刚刚吃过饭了!都非常肯定的。但是你不要搞错了,你以为这个电风扇在这里就是佛性啊?不是。是告诉你这个事实的真相。告诉你一切相的当下,你要离开相。所以呢,证体起用那条路简单地说,就是离相而无相,你先要离开相,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然后你没有相,然后起无边妙用。从相见性呢,是即相而无相。即相而无相,就在相上离开相。这个如果对于根基利的人哪,修行起来那是一日千里。前面那条修行的路虽然有次第、有台阶、有方法,你一步步可以走,但是呢,确实比较慢。如果你根基很利的,能够即相而无相的,一切滋身产业,就是你做生意啊,办工厂啊,还是工人打工啊,完全没有关系,任何形式都可以是最好的修行。因为任何形式都是一种相,你就是在庙里敲着木鱼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也是一种相,在这个相上没有相。那你拿着汽车的方向盘在那里开,这个是一个相,在这个相上你要无相。所以,一切世间滋身产业就是佛法的妙用,这一步非常难得的,从相见性。
那么,即相而无相呢?就是永嘉大师这一句话,“无明实性即佛性”,当然我们讲无明啊,就是包括我们现在的当下,现在我们并不明白佛性,无明。无明就是傻乎乎的不懂,简单地说,不明白真理,它表现出来的行为是愚痴的,也就是说,你听也听不懂,你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反正就那么一回事了,哎,这是无明。但是你要知道,这个无明上面,你不著这个无明相,你管他听懂听不懂啊,你管他是说的比唱的好听,还是唱的比说的好听,我一天只要听到这个声音我就知道这个声音是无相的。啊,我说任何话你都知道这个话是无相的,你心里面就不受任何话影响了。所以我在这里可以破口大骂骂你们,你们不会觉得有什么关系;我在这里赞叹,你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关系,因为你已经在一切相上呢,离开一切相了。这就是佛性的妙用。所以呀,无明实性,在见思惑没有破的时候,我们是受深重的无明影响。在你贪、嗔、痴生起来的时候,是深刻的无明表现。在你见思惑破完了之后,自己觉得解脱了,这是中等的无明,就是沉沙惑。在你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佛性道理的时候,还有个佛性在的时候,这是细微的无明,还是个无明。
从凡夫到成佛,整个过程当中,被无明笼罩的这个过程,你的当下离开这一切相,那就是佛性,也就是无明实性即佛性,这不容易呀。这个在天台宗称为是大开圆解,什么意思呢?就算你听完这堂课后,你没有证到佛性也没有见到佛性,但是你明白这个道理了,明白你的生活当中不管起什么念头,你哪怕看到一个人讨厌他,你就毫无道理地去骂他,你是个坏蛋,你不但坏蛋,你还起这个坏念头,这个念头的当下,你能够离开这个相的时候呢,它就是佛性在起用。这里面有个非常重要的分别是什么呢?如果你真的大开圆解了,你起了这个坏念头之后啊,它不会有负面作用,也就是说这个坏念头不会表现在你的行为当中,不会去害人。比如说你想打人了,手痒了只想打人,这是坏的,但是你看到这个相是假的,是空的,你心里呀,就不受这种打人的束缚了。但是你的习气很重啊,所以还是去打了人了。这是怎么打呢?这很可能就是对他有帮助了,让一个人训练他的意志。比如说,父母亲打孩子一样的,这孩子不听话,你一下子来我想揍他一顿。但是呢,如果我们平时的人你不明白道理,你打了之后心里还着急还痛苦,所以呀,所有的父母亲他打孩子他心里难过,这个实际上是不对的。你应该看清楚,这个孩子你应该打他一下,把他教好了,所以你很开心,然后你就打他一下。但是你不能表现出来,你表现出来就是很凶,很难受的样子,所以装给他看的。这个就是佛性的妙用了。如果说你没有见到佛性,你只是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叫做大开圆解。所以呀你的一切行为,只对自己、只对旁人、包括你身边的人,有好处没坏处。你不能说我是父亲我爱打你就打你,然后孩子给你打完之后就没出息了,以后见到谁都怕,这样子啊你就不好了,因为你啊没有大开圆解。所以大开圆解的人那叫做活杀活捉。什么叫活杀活捉?大手笔的宗师,他一出来就非同小可,该什么方法救度众生,他就用什么方法。所以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哪,以前有一个徒弟问师父说,师父,什么是无明哪?我们有没有知道什么是无明哪?然后他师父就瞪着大眼睛说,你有什么资格问哪?当然他说得比我凶多了,我凶不起来。这徒弟一听这句话,脸马上“唰”一下就红了。然后他师父就告诉他,这就是无明。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脸就红了,突然就冒火了,无明火。所以这个无明火的本身,你正在发的时候,你如果马上能够离开相,无明实性即佛性,这是从心理的、精神的、内在世界的受用来看到,无论你是愚痴的还是有智慧的,无论你听懂还是听不懂,无论你有多少烦恼,在这一切相的当下呢,你如果心里面能说,哎呀,这些相原来是假的,一下子呢在相上就不执著这个相了,那么这个时候你身心一下突然就解放了。这种解放、这种自在、这种妙用,就是佛性的妙用,就是一种心灵证得真实的体现。当然了,你随着自己用功的进步呢,这种表现是越来越明显,你内心的这种束缚呢,也越来越清晰,所以呀,可以分开说,一开始是大开圆解,自己的见思烦恼都有,然后第二步呢,见思烦恼没有掉了,心里面不会再动摇了,不会再为这个世间所动摇了。第三步呢,不但不为世间所动摇,而且还要来救度众生,菩萨的同体大悲。然后最后一步呢,什么大悲不大悲,什么救度众生不救度众生,什么有相无相,通通跟他没关系,通通了如指掌。这是第四步,所以“无明实性即佛性”啊,有这样几个,凡夫、断见思惑的、断沉沙惑的、断无明惑的,分开这四种人,这四种人的修行过程,他的当下就是佛性,所以叫“无明实性即佛性”。
那么…
《大乘禅法的修证原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