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乘禅法的修证原理▪P6

  ..续本文上一页,“幻化空身即法身”呢,主要是从有相的思想上来谈。就刚才说从相见性,空身就是相。我们执著于这个身体是我身的时候,你这个身体就是我们的相,我相;执著外在这个世界、执著他人的时候就是人相;执著一切众生的时候就是众生相;执著时间就是寿者相;执著空间,就是人我众生相。所以《金刚经》讲的无四相,实际上就是打破我们的时空观念!把你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一下子破掉了。怎么破的呢?第一个方法就是《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刚才讲的;第二个方法呢就是“若见诸相非相,众生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你看看,从我是名我,即非我是名我,总是在你一切相上呢,离开一切相。那么这样子呀,诸位可以想象一下,你说我们有哪件事情不能做呢?哪件事情不是佛性呢?没有了。那么也就是祖师大德常说的,佛性在哪里呀,佛性就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放大光明!嗯,在六根门头。刚才我讲见性的时候,要照见五蕴皆空,对吧?五蕴呢实际上就是六根、六尘、六识。所以你从证体起用的过程你要把这个六根全部打破,叫什么,“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虚云老和尚走的就是这条路,证体起用的路。而慧能大师呢,也是走的证体起用的路。所以慧能大师他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开悟,然后在五祖那里得法之后,在猎人队里再呆了十五六年,这就是起用的过程,他走的是那条路。那么还有很多,像大梅法常祖师,他就是走的从相见性这条路,根基很利呀!人家见到马祖的时候,问马祖什么是佛?他说,即心即佛!哎你这个心就是佛!就是指我们这颗心哪,诸位呀!证体起用的时候需要把我们妄想心了断,从相见性的时候不要了断,而是在你无明妄想的这颗心当中,就是佛性的妙用啊!所以永嘉大师《证道歌》的第二句是“不除妄想不求真”,接下来就是讲从相见性,你看看非常严密呀。所以呢,大梅法常祖师他一听到马祖道一跟他讲的这句话之后,即心即佛,他马上跑到深山老林里面去,去干吗?去看他的六根门头放大光明!诸位有没有放光明啊?

   我们修行过程中,会有种种境界的不同,第一个境界,一般如果你觉得有受用是证得空的境界,证空了。比如说你打坐坐得好,一开始是腿空掉了,然后是胳膊脑袋空掉了,然后呢呼吸也空掉,最后身体也空掉,世界也空掉了。哎,剩下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是坐禅就会有感觉的。这个里面的空啊,容易误会的,因为你虽然空掉还有个空相。所以有些人会执著这里面的玩空,有些人就说,哎呀,没有因果了,佛性本体哪里有因果啊?所以你一说没有因果、不落因果那你就去做狐狸去,啊,野狐禅,他不懂得因果道理。所以呀,在这个过程当中呢,会出现种种境界,第一个就是空的境界。空的境界在历史上呢,害了很多人,他执著空了。有禅定的人执著禅定的空,没有禅定的人执著妄想里面的空。这两种你看都是要命的,那么当这些空都挡不住你的时候,你才能明白照见五蕴皆空那个空,才能明白证体起用那个体。

   那么,在这之前呢,还有两种,一种就是禅宗说的光影门头,这叫门头,就是还在门外。刚才说的空,在空里面容易出现问题的。这个永嘉大师《证道歌》里面针对这个执著空的问题反复强调,哦,太多了。学禅宗最怕空你知道吧,所以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能执空如芥子许。一下执著空、断灭空了,不悟因果,到时候下地狱你自己都不知道怎么下去的。这是第一种拦路虎。

   第二种,就是你不执著空以后再往前走,会见种种光明、会见日光灯那种光、太阳光的光,甚至六根呢,会有六道光柱,眼睛一看呢就有两道光冒出来了,耳朵有光出去、鼻子也有光出去的,有时候你这光能把人照透了,这人站在这里,你看到他背后的墙上的东西。就像X光透视一样,会透过去,山河大地没有阻隔。这种种光呢,如果光照得厉害的时候是什么?是整个天地一片光明,这个实际上啊是第二个路口,歧路、出入的地方,出现在这里执著的人太多了。所以过去在西藏他讲这个虹化,他不只是说内心见到这个光明,而且身体都可以变为光明飞走了,成个光明身飞走了,如果他我执没有破,根本还是宇宙间的一个游魂而已。我们说的神仙,哎,他只是一个神仙,我执没有破,那个色界天的光音天,它通体就是一个光明;大梵天,基督教说的上帝,他就看到这个世界就是他最伟大,最初就是由他来的,大梵天他看到这一点了,所以他觉得上帝创造万物,以为都是他生的,那都是我执非常严重的一个。所以在这里面哪,色界的禅定会出现的第二个误区。

   第三个就是影,这个比光还要麻烦。影实际上就是境界。光没有掉了,他境界非常多,比如说,他能够看到十万亿国土之外的世界,他能看到,有这个本事。看到这每个众生啊,轮回路上,八万四千大劫以内,你是怎么生、怎么成,过去世、未来世他都了如指掌。哦,这下知道,我这境界简直太好了。完了,我解脱了,我执没有破!所以只有光影门头再突过去之后,这个时候你才能跟佛性见面哪!你且见到佛性的妙用,所以,讲佛性在我们六根门头放大光明,诸位啊,不是放出来这个光明。

   当然了,这个光明出现了,它也不是坏事。我刚才说的这几种境界呀,是修行路上会出现的,但是呢,不意味着它就是坏。如果你执著它,以为它好,那你可能就上当了;如果你不执著它,它反而是好的境界。因为毕竟你出现这些境界之后,你对佛法会生起大的信心。你修行了半天,自己光明也没见到,空也没证到,你就不知道佛说的到底对不对呀,你就会怀疑了。所以呀,有这些境界以后,你就会产生信心。但是你一旦执著在这上面,那完蛋了。所以《楞严经》告诉我们,“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别无圣解,哎,不作圣解是好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如果你执著了,若作圣解,无论是空也好,是光也好,是影也好,都会着魔。当然这个着魔不是我们说的神经病一样疯疯癫癫的,他就是心里面以我执为根本,然后他住在这个上面来说法度众生。哦,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他会觉得你只要身心世界空得了,我空了,就是解脱了。像老子讲的,无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认为是一个无的境界,虚无嘛,老子的虚无。哎,这是在空里面出现的问题,邪师说法。在这里面他不懂得因缘果报,不懂得因果的道理,所以一个执著空的人他不讲因果。他的行为道德要是有缺陷,那两种情况,一种呢,他是证得了,但是习气太重,习气太重这个,他慢慢了断会了断的,自己会解决这个问题;那第二种就是,他走斜了,走歪了,不讲因果。光影门头也是这样,如果以这个光或者声音作为悟道的标准,那就大错特错了。比如说,诸位听说过这个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对吧?青海无上师的,她就是听这个声音,听声音的种种层次,就是以这个相作为修行的标准。还有那个*轮功,李洪志在这个肚脐上面转*轮转得什么样子啊?这种修行境界就是创造的妄想境界。虚妄的、有相的妄想境界作为修行的标准哪,这种种都是群邪的表现。这《楞严经》里面五十阴魔讲得很清楚。所以呢,佛性在六根门头放大光明,并不只是有这个光相的光,而是指无相的光明。无相哪,怎么样子在六根门头看到无相的光明呢?六根门头看到无相的光明,在佛法里面,光明代表是智慧,黑暗代表是烦恼。那么六根门头放大光明呢,就是你的六根清净,了了分明,没有任何的负作用,只要你六根所对而无相,就是即相而无相。六根所对就是有相,在这个相上看到无相的这个,六根相对而无相。那么,诸位你现在可以看一看,你眼睛所看的这一切,不知道了;诸位眼睛现在这样一看,啊我在这里讲话,很清楚。你却没有讲话的相,也没有我的相,也没有你的相,你只是知道这个。没有我、也没有人、也没有众生、也没有光明,你却很清楚。这东西就没有痛苦哪!它清净到没有清净相的样子啊。所以《心经》才告诉我们“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没有清净的样子。那么你眼睛现在看到的是我,看到的是佛像,还是看到的是厕所是大小便,一样!你只是知道这么一回事,你还会执著这个人真漂亮,那个人真难看,会吗?不会啊,因为你看到好看难看的都是佛性在妙用。而且呢,你还可以知道他是好看还是难看,你看微妙就微妙在这里了。

   所以呀,天台宗讲的,圆人修法日劫相倍,你大开圆解之后,从相上能够起修,从相上能够见到无相的,你的六根所对,随时随处都在修行。“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电风扇的声音就是给我们讲经说法的声音,拖拉机的声音、车水马龙的嘈杂声音,就是给我们说法的声音啊。诸位你如果想一想,我们不说别的,你只说眼根和耳根门头怎么放光明,你天天在大街上你看到人来人往,乱七八糟。你心里只是知道有乱七八糟这么一回事,哎,乱七八糟的念头也没有,心不著相,哦,一切乱七八糟到你这里就没有乱了,听到外面的嘈杂声音,特别是城市里面的嘈杂声音,你没有嘈杂相,超然自在。所以呢,就算你在十字路口也是好参禅哪!

   这样子你体会体会,在生活当中体会,在佛堂里面体会。你有一天如果体会到了,你就看到你眼睛所对的一切尘,了了分明,却不受任何影响。耳朵听到的也这样,鼻子闻到的也这样,舌头尝到的也这样。哎,吃也没关系,什么也可以吃,吃也没有吃相,终日吃饭没有吃到一粒米,所以你不会为你的好吃不好吃而着急了。那么如果诸位啊,你有一个特别的嗜好,比如说你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你就专挑你自己不爱吃的那个试试看,无相去吃,你肯定吃得很舒服了,那比你平时吃的再好的东西还要舒服。佛性的妙用就妙在这里,它能够把我们所谓的烂铁也铸成佛像。当我们这颗妄想烦恼痛苦的心,你在这里观察观察,你发现这就是佛性的妙用,哎你看这多好啊,你可以为家里人干点活,这大街上有垃圾你可以把它捡起来扔在垃圾桶里面,你不捡也没有关系,非常自在,所以一切心一切法一切事到这里都成为妙用。这个就是永嘉大师告诉我们的,“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那么后面这两个啊,我刚才说是四点哦,第三点是修行路上的障碍,第四点是修行路上的境界,这个其实对于一个真正要开始修行的人是很重要的。不过,我相信,我们在座的有不少人还没有上路,所以呢,不讲也可以。只要把第一点、第二点的宗旨抓住了,我们根据自己的根基、喜好,你可以从念佛入手,可以从参禅入手,也可以从其他法门入手。但是你选择这个法门的时候,最好找一个老师,甚至是找一个师兄,比我们懂的,有一些基本的佛学知识,像我们在座的有不少都是善知识了,都可以指导大家修行的,包括在家的老师,出家的师父,庙里面的懂得佛法的师父,你可以向他们请教,然后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你要知道什么是佛法呀,佛法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把我们生命内在这个宝库打开,我们大家都有这个宝库,都是绝对自在、绝对幸福的宝库,可是我们都把它浪费掉了。我们天天向外求,却不知道自己的宝库,打不开,所以佛法呢,就是要我们把这个宝库打开,永嘉大师《证道歌》实际上就是这把钥匙。从前门进来的钥匙呢,就是证体起用;从后门进来的钥匙,就是从相见性。其实是四通八达,什么门都可以进。所以我希望呢,诸位能够在六根门头放大光明!阿弥陀佛!到这里结束。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阿弥陀佛!

  (周春根据录音整理)

  

  

《大乘禅法的修证原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