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何不同于因果同時?因果同時即是佛果嗎?
不住于相,這句話:不住于相跟應無所住他是相應的,一切法不住于相,這個所有的經典不管任何一法,不住于相這句話……相者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應無所住和不住于相基本是差不多的;不住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任何一個法都是通的,整個金剛經就是講這個,不住于相。所有的每一句話都是如是;只要你不住于相,經就會貫通,所有法界一切事情,只要你不住于相,就進入觀乃至成佛,一直到佛的究竟的境界,從因地一念信的一刹那,一直到你究竟成佛的一刹那,他都是貫通的;這個不住于相,就是上通于十方諸佛,中間他有十方菩薩,下會于十方衆生;對于衆生迷來講,這個相會有因果,因爲相是不住的,相本體是不住的,你不住于相是因爲你明了了,所以你跟明了相應,跟道相應,不住這個體呢?是個實相,生滅無住啊,生滅無住是故有因果,佛像打破了,他叫無住體,無住他佛像就會破,如果有住,他佛像永遠打不破的;前天講了,如果是男人變成女人,女人變成男人;因果上講:做善得善,做惡得惡,爲什麼有善惡呢?善惡無住,因爲無住它就有善惡的變化,有變化代表它無住才會變化;有住它就不變化了 ;就象鍾在轉一樣,一點二點叁點五點,事實上哪個地方講一點二點呢?鍾在動的時候,我們認爲他在動,動的本體是無住之體啊,無住之體也就是沒有一個相立,但是我們認爲一點二點叁點就是住了;如果你有一天你在哪個鍾上面,比如粉筆在我手上,大家在看在轉是不是,在你眼睛裏面是轉,我問你手跟粉筆來講話,我是在轉還是不在轉呢?粉筆永遠說我在他手上,又如我們坐在火車上,到底是火車輪子在動還是火車在動呢?火車輪子啪啪啪的在轉,火車在動,我們坐這個宇宙飛船就知道了,你跟他同時走的時候,我們在地球上,別的星球看來地球在轉,我們現在感覺到動嗎?沒感覺到動,也就是說你跟他同體的時候,他就不動了,就象水裏的波,我們感覺到水波在動,如果哪個水波你同時建立的時候,波的本體它是不動的,絕對的體是不動的,有生滅的體,它是無住體,但是呢我們衆生呢總是住在那個生滅上面,就是說,有波起有波滅,總認爲時間一點兩點叁點,有那個鍾在轉在住,有了住就有鍾相就顯現出來,就有妄見。一切本來是無住的,因爲有見一點兩點,你心裏面就有一點兩點。所以在外面看到人家有善有惡,你心裏面就會造善惡體,那你做善事就有善報,做惡事就有惡報,但是本來就沒有善報也沒有惡報,因爲因果本來就是空的。因爲因果是相對而言,在第一義谛裏面就是一個佛性,但是呢我們妄執了,有因果存在,其實因果是同時的。我們的因果是相對的,其實因跟果是同時的,同時的時候你就是佛果了。如果不同時,你就是世俗的妄見。有妄見建立出來了,那個因果都是相續的生死。
這個不住于相,下會于十方六道輪回的衆生,中間會同于菩薩,往上會同于諸佛,所以呢,十方諸佛、菩薩、乃至于十方衆生,都離不開無住。衆生是以無住而有住,菩薩是有住于生死、涅槃、有佛可成、有衆生可度,佛陀是究竟圓滿的,最後通達于無余涅槃而究竟滅度之。如果你把這句話搞懂了,明了了,整個金剛經都已經貫通了。
不住色等,應無所住,我們講應無所住,從不住心上面來講,是講法界的真實相,就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這個都是叁界,都是一個境。這個境都是因爲有住之心而建立的,但是無住呢它就沒有了,無住之心建立在哪個地方呢?我們不可能無緣無故的跑出一個無住之心出來啊。無住之心不離色,不離聲香味觸法,所以佛陀就列出一個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爲什麼講不住色,不講根呢,也不講識呢?因爲色聲香味觸法跟眼的本性,眼性啊和這個識性本來沒有體,不但我們現在找不到,盡現在過去未來都沒有,就是說,你現在找不到你的眼根在哪裏,你盡未來際都找不到,你不知道根在什麼地方,根性本空,根都是空性的,識也是性空,了不可得的。爲什麼呢?性空執著就是妄,是妄見。性空是什麼呢?眼睛的性空是屬于聞性,聞性建立見,知見。眼性是空性的,如果你不了解這是空性,就變成知見。識也是性空的,如果你不了解它是性空,就變成妄,妄識,變成虛妄的體,妄見,妄想。所以知見和妄見,都是因爲我們認爲它存在,但是事實上你靜下來找你找不到。你認爲這個眼睛叫眼根啊,其實這個地方不叫眼根,根不在這個地方,所謂的眼根我們看不到。什麼叫性,性迷了,比如木頭叫做性,誰能在凳子裏面找到木頭是什麼樣子的呢,木性,你把凳子打破找找木性,你怎麼找也找不到。所以我們說這個是眼,眼根,那把你的眼挖下來看看能不能找到根嘛,一個道理啊。眼根是性,它找不到的。如果你非要在這裏找木頭,到最後面化爲烏有了你還找不到,你把它燒了也找不出來。也就是說,它這裏沒有這個體,但是它有用。悟了的人呢,這叫空性,叫聞性。
聞性在哪裏呢?聞性是來自于我們礦裏面的金子啊。我們煩惱在哪裏來呢?我們煩惱就是知見。因爲你要找這個眼睛産生妄見啊,你不知道那是聞性啊,所以妄見出來了,妄見就生煩惱。你把你這個知見給除掉了,就是你耳朵聽,能聽的這個自性就找出來了,那個聞性是不生不滅的。但是呢,你耳朵聽的這個體,能聽的這個心,就産生了一個知見出來。所以呢我們的眼屬于是自己的知見,認爲它存在,事實上它不存在的。
《《金剛經》系列開示 46》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