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金剛經》系列開示 47

  上常下福法師金剛經系列開示

  識是什麼?識境色的關系?

  這個識是什麼呢?你比如凳子的形狀是真的假的呢?那你現在也看到這個凳子,我也看到這個凳子,到底哪個凳子是真的呢?到底是一個是兩個呢?就是說,每個人都看到這個凳子,這個凳子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到底是一個兩個呢?如果是一個,爲什麼大家每個人心裏面都有一個凳子呢?如果要是很多的話,爲什麼我看只有一個凳子呢?所以這個凳子到底是幾個呢?這個叫做識。這個凳子的本體,這個境,你能單獨的把凳子拿出來嗎?你能把凳子拿過去嗎?你每個人來把你自己心中看到的凳子拿過去,看看能拿得到吧?一定要每個人把你看到的凳子拿過去,看看誰能拿得到。不是這麼多人都看到了嗎?你們過來都拿啊,你能把這個凳子拿去嗎?只有一個人拿得走,別人都拿不走。證明說你現在看到的這個凳子,肯定是妄的。如果你要是看到的是真的,每個人都可以把它拿走,證明它是一個妄體,所以你心中那個凳子一定是妄體,這個叫做幻境。就像我手劃了一個圓圈,大家看到一個圓圈,事實上這個圓圈是假的,它有一個東西在忖托著。沒有那個性,就沒有這個相,性相一體,性跟相它的根,這個凳子的本身它是妄的,而這個木頭它也是妄的。它的性是空的,木頭也是空的,但是你執有了你就會生煩惱,現在我們唯獨的看到得就是境,就是色,就是色境。

  這個境,每個人的果報不一樣,産生的境界不一樣。你現在看到這個桌子這種形狀,那個人看到這個桌子又是那種形狀,叁界的每個人看到這個桌子不一樣,有人看到是黃色的,有人看到黑色的,有人看到白色的,有人看到是琉璃,有看到是火坑,有看到是鬥爭之具,有看到是貪心,有看到是吃的東西,每個人看到這個凳子都是不一樣的分別。爲什麼?境界不一樣,所以看到這個桌子也不一樣。你可以說它是哲學,可以說它是文化,可以說它是藝術,可以說它是唯心,也可以說它是天文地理,這個桌子在每個人心中都會産生分別的境。眼睛見色,耳朵聽音,你要是瞎子就聽見聲音,你要是睜開眼睛就看到顔色,每個人分別的顔色都不一樣。而這個色是能看得見,但是這個識是抓不到的。以色,就是這個形狀,動你的根,動你的識,就是說,你的根也動了,你的識也動了。識叫妄識,根都是空性,裏面會顯現出來這個體。識可以轉爲智,如果把這個識轉過來變成智慧。

  不住色成就無盡的莊嚴,十八界以境爲征,一念如何成就十八界?如何一念超越十八界?轉識如何成智?

  如果這個聞了解了,可以進入佛心,就變成無住。也就是說,轉爲智慧的時候,它是一個智慧體。但是呢,你不用這個智慧,或者沒有聞到無住體,它就就是這個凳子,就會産生很大的障礙。所以我們這個不住色很重要,它能成就無盡的莊嚴。如果你不住這個色,色包括色聲香味觸法,不住色而行布施,不住聲音而行布施,就是利他,我要利益衆生不應該住色來利益衆生,不是你好看不好看來利益衆生,那你就變成莊嚴之相,色相就不可思議的功德。

  如果你不住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個體而行布施的話,那你不住眼耳鼻舌身意也就得到了,你眼耳鼻舌身意不會成就知見,你這個眼耳鼻舌身意的這個識也就轉掉了,妄見轉爲正確的知見。過去的色是有分別相,你有分別有我執,眼睛裏就會産生眼根的這個知見,有了知見你就會分別,知見不對啊,跟這個無住心不能相應啊,跟這個識相應啊。所以識就出來了,識就分別啊,分別這個是好的壞的善的惡的,有這個善惡之分別,就産生了六道輪回的果報。這叁個東西叫做十八界,十八界以境爲根本。全境,色也在這裏面,識也在這裏面,根也在這裏面。所以,一解脫一切解脫。一旦你自己無住了,那你在色上面也得到解脫,你在根上面也得到解脫,識上也得到解脫,也就是說,轉識成智,轉根遍法界故。西方極樂世界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圓滿相,因爲它圓滿故,它來自于不住,來自于無住心。不住色故,眼根圓滿,識就變成智了,轉爲智慧,這是不可思議的。所以我們要這樣的觀照。

  證明說我們不住色這個很重要,只要我們不住色圓滿,我們的眼就會圓滿,我們這個識就可以轉爲智,我們不要另外說轉識成智,只要你不住色而行布施,你的根你的塵你的識都會轉掉。所以呢,色聲香味觸法證明是很重要的,因爲它跟我們有相連的。因爲十八界是一念而成就的,一念具足十八界。過去人修行達到一定的境界的時候呢,眼耳鼻舌身意可以互用,就是說,眼可以住耳,耳可以住鼻,鼻可以住舌,舌可以住身,身可以住意,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可以互用。我們爲什麼不能互用呢?因爲你功德不能相通故,有偏執故,有妄見故,所以呢就生到那個分別的體上面去了,就變成這種執著,都是因爲妄見而建立的。

  不住色而行布施,這個色是眼界,也就是不住眼布施,因爲這個眼睛就是色裏面,我們的識裏面就轉爲智了。爲什麼呢?眼耳鼻舌身意叫成所作智啊,第六識智也就轉掉了,就轉識成智,自然會轉掉。因爲識是本來是不存在的。只要你不住色,你眼就圓滿,眼色是不二的,因爲你有住故才産生識,沒有住識就不生。

  識不住即空,識相續是因輪回是果,因果同時。識不住時念阿彌陀佛的情形。識不住即出輪回。

  識,意識,這個識是我看到你中間産生的,當我無住的時候識就不住,識不住就空,當體即空。所以呢,你不要一天到晚追隨,那看到那個東西還不斷的想那個東西,那你那個識在相續,相續這個識就産生果報。我們一念這個無住體,識就斷,識一斷就不會相續。我們在六道輪回裏面,老是在追隨著昨天和明天,這都是識。所以真正的一個修行人呢,不住色的時候就安住在當下,當下定下來這個識不生,過去的不攀。就像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阿彌陀佛就是境,這就叫色,我們念阿彌陀佛前面不住、後面不攀,單獨的這聲南無阿彌陀佛,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心中一點執著都沒有,但是念,因爲阿彌陀佛是你本身啊,無住體啊,但是呢念的這個體是叫法,而無住的體呢是叫心,無住就是沒有一個我在念,是全部的一個阿彌陀佛。過去的阿彌陀佛不要去執著,沒有來的阿彌陀佛不要牽挂,當下的阿彌陀佛又無住,所以你念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安住在這個體上面,這個體是什麼呢,因爲不住色故,你這個根就圓滿,根圓滿識就不住,就不會有六道輪回,六道輪回就斷了。

  攀緣的根子在于識的相續,識有住則相續,無緣即無住。觀照的本質是觀得見識的相續,照得空識的相續。識空自然無住,以色爲色根,以色爲色識,根塵識同則世界同法界大同,四相消融自然周遍法界,此生彼滅有何分別?生生滅滅又如何?破生滅自然無執,無執著自然無住。

  所以六道輪回完全靠這個識相續,你要是攀前面攀後面,完全是個識在起作用。這個識,你攀一就會攀二,一妄全部妄掉了。就是說,一旦你落到識上面,有前面的攀後面的牽挂,這個中間這個識在起作用。所以人家打你罵你,你馬上就不開心,然後很久以後還記在心裏面,這都是識在不斷的想不斷的想,這個一妄全部是妄。一旦你落到這個體上面去,對于一個發菩提心,發廣大心的人,他就應該很重視到這個問題。爲什麼?一住識就住妄,一住妄就叁界現前,一叁界現前就到六道輪回裏面去了。所以我們要刹那刹那的要記住這個體,叫觀照。如果你不觀照,那你就會失去很大的利益。所以對于發廣大菩提心的人,應該在一切色上面要注意到這一點,聲香味觸法裏面都應該注意到這一點。色聲香味觸法就是我們的境,我們離開此境就沒有我。爲什麼呢?此境就是此根,此境就是此識,沒有此境識不生,眼耳鼻舌身意這個識不生,眼耳鼻舌身意這個識不生是因爲根不生,根不生,識就不存在(01:21)所以呢,我們有色聲香味觸法就有眼耳鼻舌身意,就有六識,叁界由此而生。所以呢,我們要認同色就是根的時候,你不住色就不住根。我們認爲這個肉體是根,現在我們掉過來,色就是根的時候,你不就融到法界裏面去了嗎?很簡單的。你在法界,色聲香味觸法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的識就沒有了,那你就遍法界了。爲什麼講無住就是我心呢?法界就是我身呢?生滅是我身,無住是我心,無住生心,無住而生心,就是上成佛道,下化衆生。上成佛道無佛可成,下化衆生不見衆生可度,就是這麼個體。

  如何度自己的色根?如何度自己的色識?如何度色?

  你一定要認識到你度色就是度根,色這個境界你不住了,你根就度了。因爲我們執身爲根,我們六道輪回的生死就是因爲這個身體,我們身體的六根把我們障礙了,所以有了這個身體的我見出現了,有根就有法,因爲與色對立了,所以産生了一個妄見,識顯現出來了。它本來不是對立的,你非要把它對立起來,中間識嘛。本來是一個東西,色就是我,我就是色,你也是它,你也是它,大家都是它的時候,原來大家都是這個色,而不是它是你。這個房子是你,就變成妄識。如果你是這個房子,那就好辦了。大家都是這個房子,大家不就都是一體的嗎?如果大家這個房子都是你的心,那你的心不就妄了嗎?那大家什麼時候才能達到一體呢?妄見怎麼會一體呢?你們心裏面是妄識怎麼會一體呢?如果我們都是這個房子,那大家不都是一體嗎?這一體大家往房子裏走,都是一體。大家都跳到大海裏去可以,如果每個人心中有一個大海,那就完了,變成好像佛有多體一樣。其實佛陀只有一個人體,大家都跳到大海裏,變成一體了。

  消融自我之理,如何現量上消融四相?自我消融後的狀態

  我們一定要消融自我,把我見給除掉,我相就沒有了,就整個世界是你一個身。所以我色在一切處,我音在一切處。所以我色即你色,你色即我色。所以呢,外面的色是我的眼色,也是你的色,所以色是一體故。以色而見我識,這個…

《《金剛經》系列開示 47》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