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经》系列开示 46▪P3

  ..续本文上一页我持戒,比如我出家,我不执著于出家,但是我出家了,这个出家叫相,但是我不执著于出家,你说我出家了吗?我说不是的,我没有出家;但是我现的是出家相;我不离开出家,但是我无执故;如是我出家的功德就不可思议,因为我无住故,无相故,那我出家功德将来是不可思议的,大家想一想就是这么简单,当下,一般人认为出家干什么?出家是有目的的,我出家是为了成佛,哪就麻烦了,就有住了,我出家是为了度众生,还是有住了,出家就是出家,我出家本体就是无住的,我无心,无住,无念,那就广大了,这个果报是什么样的呢?这个果报无住之心是佛心,无住之相是报身相,无住之用是妙用,你无住了,将来果报也是不可思议的,广大之妙德;你无住这个相也不可思议,那是报身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究竟相你可以遍满十方,你可以刹那时间到十方世界去,无住之心是清净的法身;大家想一想,我出家我没有出家,我没有出家但是我出家了,一般人说出家在家都一样,所以我不出家我就在家,这种观点就是错误的。

  文殊菩萨说:来即是不来,不来即是来,所以我来了。为什么“所以我来了”不是“我不来”?

  我不执著就象哪个文殊菩萨给维摩诘居士说:我来了就是不来,不来就是来,所以我来了;他不是说我不来;他说不来他住在法里面,住在涅槃的体里面了,就没有说我来与不来的这句话了,他住在法性里面就不会再出来了;他说我来了,是众生相,众生相他是圆满相,文殊菩萨的智慧遍满十方,他是圆满的;是故他此一相与法界都是相应的,你说文殊菩萨的智慧多么广大啊,所以他讲我来了这个体和不来的哪个体是同一的,但是我不来也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我来了也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所以我来了这么一大堆东西,就是这么一件事情,他是遍满十方的;可是智慧就是这么广大。所以我出家就是没有出家,没有出家就是出家了;所以我出家的这个体就是没有出家的哪个究竟的无住体,所以无住即出家,出家即无住;叫“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在这个体里面建立无住之体,色就是真实的,这个色将来的果报就不可思议了。

  现实中为何多数还是有求念佛?其功德打了多少折扣?如何无求念佛?

  所以念佛不要求,为什么呢?念南摩阿弥陀佛就是无住,无住之相,念佛体是什么呢?就是无住之相,无住是佛心,念阿弥陀佛是有相,有相即无相,无相即有相,所以念南摩阿弥陀佛干什么呢?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能否往生全凭佛愿吗?“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吗?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就是无住之心吗,念南摩阿弥陀佛,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发菩提心故,十念就是究竟的觉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能不能往生是佛的事情,不要你管,十念是你的体,往生是佛的事;十念具足了就是当下的一个心啊,你当下念了,你不断的念哪个无住之体,以这个无住心来建立这个当下的体,你不要说我念南摩阿弥陀佛,我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天天在哪里求啊求啊,不要你求!!!你有这个念就可以往生,我要的是这个觉念,你能不能成佛还不是靠这个无住体吗?你求生不是有住了吗?有住不就去中品下品了吗?你跟金刚经不相应吗?你跟佛心不相应啊,可以看出一念当下的心很重要;

  无求做佛事的功德

  你在做佛事,你想想,做佛事就做佛事,不要有所求,这个福就很广大,不但度你的父母还度天下的一切众生;如果你有住“度父母啊度父母啊”,哪就完蛋了;你就以微弱之功德度你父母吧;最多一点点人天福报而已;如果你以无相来做的话,那就不可思议了;做佛事就是要这样做,什么都不要想,一切由佛来办,你无住了,你当下了,这个佛事的功德就非常的大;你上早晚殿也好,过堂也好,做一切事都是当下的心,当下无住就是当下的心,不要有所求,有求就有住,有求就有烦恼,有求就有执著,有求就有相,就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有了这些见哪不就是三界之中吗?即是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边地疑城啊;在我们人道就讲人天福报,在西方极乐世界就讲边地疑城;在密宗里讲就是他方国土,这个教法方便都不一样;这个上面我们要开智慧,都是要开智慧,一旦你智慧开来了,在你无住的当下就对了,我出家就是出家,没有为什么,出家无住,无住就遍法界,知道我这一念的功德就不可思议了;这个时候你做功德就不可思议了;只要你无住的话,每一件功德都是周遍十方,我不是常常讲吗?一根草的功德只要你无住,都是周遍十方的;哪你在路上找一根草的功德都是充满法喜啊,如果你有住的话,你怎么做也是生灭啊,有住就有生死,有住就有相啊,有相就有妄啊,有妄就有生死啊,你有这个住就麻烦了;往往我们出家在家修佛学佛都是有目的的,都是有欲望的,都是有所求的,有所求就变成生死,变成妄见,就是修了一辈子也没有用;为什么呢?你在妄见里面打圈圈啊,有几个人从这里面出来呢?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没有几个人真正的能够看清。当下一念觉悟,其实你觉悟不在年纪大小啊,看你的一念真心能否会于佛心会于无住妙德啊;一旦会到的时候,……我们众生呢本来你已经开悟了就可以了,安住当下一念,我知道了,澳,原来行六度波罗蜜无非是当下一念而已,当下这个体就遍法界心,当下体就是圆满的心,当下体就是广大的心,只要你无住就是广大,只要你无住就遍法界。

  为什么无住就遍法界呢?本来无住,本来遍法界啊;不是另外一个无住可得,本来的体就是遍法界的,相信我的身体遍法界故,是故你身就广大,啊,这一个体就如此广大;哪我无量的体不就无量的广大吗?你这个时候在这个佛心里面多么开心啊,多么广大啊,你在一切处都是广大的心,难道我们对佛没有信心吗?这种信心超越你的心量了,你就扒着你苦吧,你看你无量的大悲心显现出来了,佛陀无量的广大之心刹刹尘尘的广大之心,你的心想找佛,到处都能找得到,你想供养佛,无量无边的佛都让你供养了,刹那刹那的无边无际,刹那刹那的都是无住啊;这些无住体啊在你的心中啊,你来得及吗?你来得及去找你的烦恼吗?你想找佛哪个地方找不到啊?你想找广大之心哪个地方找不到啊?你吃饭穿衣睡觉到处都是广大的体,到处都是无住的体,你走在地上,飞在天上,四周东南西北都是无住之体,我问你,你这个心被佛心给你包容了,重重无碍的心,就象菩萨戒里面讲的,重重无碍,持戒就是一切持戒,布施就是一切布施,忍辱就是一切忍辱;你一念忍辱跟遍法界所有的忍辱都相应,你一念布施跟所有法界的布施都相应,你一念无住心,人家就是你,你就是人家,那是不二的,你这个时候,对佛陀升起这样的信心,……

  闻到金刚经,若被人轻贱,为人欺负,讲你说你,你不要怕,你本堕地狱之罪,亦会消灭;你闻到金刚经这么大的智慧体,还有人轻贱?说你不好,没关系,人家说我不好,是因为你本要堕地狱的,但你闻此金刚经此罪皆当消灭;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这一生中被别人骂,被别人说,就证明你的罪业很重,而且是下地狱的罪业很重;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个意思,懂得这个布施,懂得布施的这个用,令入无余涅槃很重要,令入无余涅槃与广大无住之心都是相应的,无余涅槃就是无住心,无住心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

  利他心和广大之心,为何和如何发起利他心?

  如果你要没有发起利他的心,无余涅槃就不可能得,为什么呢?没有利他心,就没有广大之心啊;没有广大之心就没有功德心啊;没有功德心,那你一切功德不能显现;没有利他对他人不感兴趣;不知道他人的功德广大故;无住是自利利他的功德,你看到别人都没有一个广大无住之体啊,你怎么会……你出家也只是利益你自己啊,无住之体利他,常福今天烦恼,那么说我有生死,那我现在出家了,我有我执,那我无住体就可以了,我有求,我有欲望,有烦恼,我就是众生;我要把这个众生进入到无余涅槃怎么办?我应该无住;只要我无住了,我出家当体烦恼就断了;你对你无住体出家相的功德,生起信心,我这种信心生出来了,就是佛心生出来了,我就度了,一切众生就度了;所以我们度众生应该以利他为根本。利他就是自利,不能利他就不能自利,因为十方世界……利他以后就是自利,二个人也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如果你有一个不利他,你就完了;你想一想这个佛法是不可思议的,你有一个不想利他的心,这个时候就完了,所以我们要恒常的生出利他的心,在任何地方都有一个利他:欲令众生入无余涅槃的心,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为什么呢?众生色根一体啊,所谓色来讲是菩萨来讲的,你现在看到的这个色你认为这里没有众生吗?这里面有无量的大菩萨你看得到吗?你不知道而已啊;

  色根如何一体?

  你现在看到色,你就在这里面,你在色里面呢?还是在这个肉体里面呢?肉体有我吗?色里有我吗?你都找不到。哪我们现在的妄识搁哪里生出来呢?是色里面出来,还是根里面出来呢?我们把这个无情跟有情分别得很清楚,我们要度众生是度有情的众生,长着眼睛会讲话的叫有情,不会讲话的不叫有情,哪你就不知道为什么讲色声香味触法呢?不讲眼耳鼻舌身意呢?眼耳鼻舌身意与色声香味触法二者是一不是二,有情无情都是众生,不管有情无情,都要令他进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所以你涅槃时,色也就涅槃了;外面的色他也就涅槃了;外面的色很多菩萨住,菩萨跟色……他不用妄了用真了,这个都是佛体啊;令入无余涅槃正好与佛心相应啊,是不是?所以你看到这个色你有分别心,你看到众生有分别心,情跟无情的东西,我们都要令他进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所以遍一切有情无情,我们都要会上,不能偏执;

  不住于相在金刚经中的位置,不住于相是不是应无所住?因果相对如…

《《金刚经》系列开示 46》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