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明何者是實相,何者是妄識,妄見何以爲假?爲什麼我們一直都以此假爲真?常福也有無量化身嗎?我們一直以來習慣于安住,不住此即住彼,無時不住,如此頑住能夠自滅嗎?一切善法都因無住而生嗎?
我們不是聽過就算了,先要聞到這個法,然後要起觀照,觀照什麼呢?你能夠觀照到實相上面來;你不能夠我這樣子聽下去算了,出去以後還是那個樣子,這種聞法沒有任何意義,就變成思量了,你用狹小的心態,用妄識的思維,出門就全都忘掉了。你要從這個地方馬上看到離我相的這個體,妄起即生我相,只要你在這個生滅裏面,這個我相是怎麼來的,你不要以爲我相真的有,非要除我相的這個體。比如大家都看到這個房子,我們大家都看到這個房子,房子只有一個只有一個體,它是無生之體,但是每個人心中都建立一個相,這個相就是“識”,我們見境生心即識;就是我建立了;我出來了而我得我失我生我滅我喜我惡都叫我,咦,看到了,又都消失掉了;有生有滅都是個我執,你看到外面有黃色的、紅色的、青色的、白色的,都是叫我的,怎麼去找那個我呢?這個我並不是在外面,也不是在裏面,就是那個妄識;比如說你不能說那個我在牆壁裏面,也不能這個我呢在我自性裏面,你不能說生滅裏面有個我吧,外面有昨天今天明天,昨天裏面有沒有我?今天裏面有沒有我?明天裏面有沒有我?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沒有我;走了以後有沒有我?當下沒有一個我過去了,也沒有一個我從哪個地方來,那個我到底安在哪裏呢?我看哪個西在生啊滅啊,生啊滅啊,你看到生滅裏面沒有我;我們這個生滅裏面全是妄見;但是我們進入到衆生心中去就不一樣了。同樣一個東西,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東西只有一個,但在我們心中都能建立一個像;這個像就是我,這個我跟對面沒有關系,跟我們的自性也沒有關系,跟那個房子也沒有關系,那我是什麼呢?你能找得到嗎?就是妄識!!(法師用手彈一下指發出啪的一聲說)就像這個聲音一樣,這個聲音有嗎?所以說我們現在這個我,是一個妄識裏面顯現出來的這個體。就是我現在看到你,大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常福,但我問你,你心中的那個常福是什麼?是一個是二個?如果常福只有一個,爲什麼你們心中都有常福呢?你心中都有常福,那常福不有無量的化身嗎?我很清楚不是我化出來的,因你心中有妄識見境生心而已啊,見境後你生出一個我,這個我與你那個我是同時的,你心中的那個常福到底是誰呢?就是我見就叫我。你那個就叫妄的體,妄識是妄生;其實你是將你所看到在心中的常福與真的常福當成一個人了,其實你現在完全是妄,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你中間心裏面看到的那個常福一定是假的,是不真實的,但你現在看到的那個常福,你認爲是千真萬確的,就是我見,常福坐在對面,完全是你的我見。我見到大家,我心裏面有個大家的識叫我見;好的壞的善的惡的都叫做我相。菩薩是無我相,了知你現在這個識是無住之體,絕對住不下來的,無住你就不住他,你現在看到我,你不要住在個識上面去了,所以你現在看到我,全部是用識來住,你一切都不住的時候,他自滅,因爲他無住之體。你走到哪個地方都安住在無住的體裏面,如果你有住你就有生死存在,就有我相存在,就有生滅,有了生滅就有青黃赤白,有高低長短,有現在過去未來。你心中明了非常清晰了,剩下的就是名言和習氣。我們有個習氣在就是現在過去未來如何如何?現在明了了,知道只是個名言而已;你還有習氣,知道自己在做一件過失的事情;發菩提心的人要住在無住的體裏面,自然對我執很清晰的放下來。對不發菩提心的人來說,他喜歡妄不喜歡真,如果你舍真取妄的話,就還是在迷裏面。所以我們修行修什麼呢?就修這個。修到把這個無住的體已經住到你心上面去了,一切都無住,包括自己也是無住體;你一天到晚在外面走路,根本看不到自己走路,因爲無住體。你自己都是無住體,一切法界都是無住的體,就你一個人了,無住即無生,無生即佛心,菩薩是無住的,做一切善法他都不會住的,無住就是善法,一旦你無住了,你的善法就生起來了。
什麼叫人相?人相存在的根源是什麼?住于境會如何?無住之體在境還是在心?如何安于心上呢?
什麼叫人相呢?有了我的生和滅,就來分別他人的生滅善惡好壞,有分別有舍有取叫人相。衆生都在人相上面下功夫,我喜歡這個不喜歡那個,我喜歡那個不喜歡這個,有舍取之體都叫人相;你嘴巴上面講我已經沒有人相了,但你的行爲還在人相上。所以我們要從心地上面有個觀照,也就是說要住于心,不可住于境;住于境就變成妄見。如果我們自己對立了,然後說外面無人相無我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那是你自己的一個大框子,是畫了一幅圖紙然後告訴別人說,我已經無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其實這只是一個畫圖紙而已;其實你是住境了,把你住境的這個體當作是無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了,無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要住心,無我是我的心,無住之體是我心的話,你想一下,一切無住那不一切都是我的心嗎?一切無心才能住于心,如果住于境認爲境是變化的,境是無住的,你心裏面有獨立一個我出來了,我的妄見裏面說境是無住的,那不是自欺欺人嗎?但是我就怕你們有這個錯覺出來,總認爲境是無住的,認爲無境就是佛心,好像外面都是佛,其實是你心裏面的妄見認爲:這個都是佛,遍法界都是佛;那個是不對的知道吧?真正所有的無住之體已經進入到你的心了,一切真正的無住了,你心無住,所謂“以無住爲心,以有生滅爲身”,此心此身一切變化是我心的變化,一切心本來清淨,一切身本來具足變化,這才是無住。所以何其自性本來具足,何其自性本來自在,何其自性本來清淨,本來清淨就是無住的,本來自在就是自由的,本來具足就是諸法的變化,如果你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安在心上面去了;這個心跟法相應的才對。所以般若是開我們心的,開我們心中的智慧;並不是開境上的智慧,知道嗎?那個所知障是很難破的。你說不懂吧,他講出來的全是佛法全是般若,但是這個心不落到心裏面去,就變成文字般若了;對此我們一定要清晰明白,否則落入一種邊見、邪見,這是非常可怕的;你本身就認爲有個般若可得,四相具足。
《《金剛經》系列開示 41》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