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永嘉禅修班講記之叁·呵斥五種欲望——诃五欲

  永嘉禅修班講記之叁·呵斥五種欲望——诃五欲

  達照法師

   諸位同學:

   上一講我們討論了禅修的外在條件,具備五種外緣。哪五種還能記得起來嗎?第一個是持戒清淨,大家觀想自己是不是持戒清淨?第二衣食具足,有沒有?不冷也不熱。第叁閑居靜處?在這樣的修學環境裏閑下了沒有?第四息諸緣務,外面的事務放下了沒有?沒有放下的,觀想自己今天不在地球上生活,外務與你全然無緣。第五近善知識。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就是五緣。

   凡夫往往很容易走偏差,初步學習的人,如果沒有一個好環境就很難相應,所以第一個就是要具備好的環境。當然具備了這五個條件以後?我們又發現,有人就執著于這五個條件,認爲外境不好就沒辦法修行,經常有這樣的人,在家裏沒辦法修行,一定要到廟裏,到了廟裏還有這個房間那個房間的執著。這樣學習佛法的人,他的心停留在對外物的追求上,盡管追求的是一種安靜的環境,有利于自己修行,但整個心用于對外在條件的追求,正好與禅修的宗旨相違背。所以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呵斥五種欲望》,就是禅修之前的准備工作。

   具五緣是外在的,呵五欲呢?就是要消除對外緣的追求。前面我們講修學要具足閑居靜處、持戒清淨、衣食具足等外在的條件。現在又告訴大家,如果太執著外在條件,根本就上不了禅定這條道路。所以在物質條件基本能滿足我們修學的前提下,接下來就要把這些外在條件從心態上呵斥掉。這樣,我們的心才會更加的明朗、空靈。

   呵五欲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禅定,它是從世間的定力慢慢引發出出世間的定力,並使生命獲得解脫不再受束縛。六根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前面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對外界的五塵叫色聲香味觸,互相勾結。凡夫的六根又叫六結,六種結使,結使是什麼呢?就是根和塵相互纏繞,化解不開,然後讓我們聽從它的使喚。從無始劫以來,我們的整個生命就是被這種煩惱所驅使。從小到大,眼睛要好看的,耳朵要好聽的,鼻子要好聞的,舌頭要好嘗的,身體要好感觸的,心情要舒服的,六根一直在追逐六塵。我們的心呢,隨著六根被外界的六塵所牽製,就象大象的鼻子,被鐵鈎鈎住,馴象的人拿兩個鐵鈎,這邊鈎鈎那邊鈎鈎,它只能隨著鐵鈎轉。我們這顆心就是被六塵這個鈎鈎住,叫根塵勾結。就象漢奸與敵人勾結一樣,把自己真實的生命跟外在的六塵六賊勾結起來,由此造下了無邊的罪業。所以,呵五欲就是要認識到外界的六塵對我們身心造成的傷害,假如心不被它勾結,放下它,即消滅了內在的漢奸。一顆自然的、無所求的清淨心就可以變六塵——天地萬物爲我所用,而不是爲我所有。

   我們對外在物質條件的追逐:希望擁有這個、擁有那個,事實上,我們擁有了財富、名聲、地位的同時,恰好被它們所牽製。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極爲自由、幸福的生命狀態,但被自己剝削了,因爲對外界的貪求,生命自由的力量受到限製、甚至消失。用一個簡單的數學公式來比喻:如果我們對外界的要求是百分之百,自身的力量就會削弱到百分之零。要求降低到百分之五十,生命自由的力量就增加百分之五十,降低到百分之零,生命將會呈現絕對的自由。在座的多數人已成家,如果丈夫對妻子要求是百分之百,恐怕天下沒有一個好妻子,人無完人嘛,妻子做到百分之九十九他還不滿意,這妻子還能做好?再比如,丈夫對妻子的要求:做的及格就好了,可她連及格都不夠,五十八分,丈夫就會不高興,六十二分呢,丈夫就會感恩,要求不一樣啊。我們對外界的要求與心的滿足是成反比的:丈夫出門只要求妻子看好家門,結果她不但看好家門還幫丈夫煮好飯了,沒讓煮飯居然煮了飯,丈夫很高興。大家現在可以觀想,我對外界——我的同事、同學、朋友、親屬沒有任何要求,這個時候是什麼心態?甯靜、滿足,它不可能有別的狀態,因爲你對外界的要求已降低到零。這並不消極,而是客觀、積極的處世態度。外界能給予多少,我們就接受多少,世界的一切無非如此。包括我們這個學習班,如果你對它的要求降低到零,那麼你來到這裏,每一個舉動每一句話,都是生命最完美的感受。如果你要求偏高,希望能在這裏開悟,結果將會使你很失望。

   所以呵斥五欲就是告訴我們,生命想獲得自由,必需要放棄對外界一切不符合實際的錯誤要求,放下一切的狀態,就是生命最穩定、最真實的狀態。所謂真實,就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攀緣、不隨流。佛法是積極的、真實的、沒有副作用的,世俗的東西都會有副作用的。

   從十二因緣來說,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六入,六入緣觸。六根對外界生感觸之後,我們的心就被外境抓跑了,沒有一刻安甯。修學禅定,如果心隨著外境轉,是不可能有受用的。上一講的內容我們講述了修學禅定對外境的要求,這是對初步學習的人而言。第二講,我們要在心中調節出一個不被外境牽著鼻子跑、相對獨立自主的心態, 這就是呵五欲的真正目的。

   五欲是哪五欲?有兩種,一種是嚴重的錯誤: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佛經裏有一句話:貪財、貪色、貪名、貪吃、貪睡表面上看還是人,但是根已經紮到地獄裏了。另外,六根中的前五根,與所對之境的外界五塵:色聲香味觸,也是地獄五條根。十法界的一切衆生,都具備六根對六塵的客觀條件,只是凡夫把六根與六塵運用得不恰當,本來不用去追求就可以好好利用它,可是一追求,每天都在痛苦中。比如美容,好端端的長的很自然,卻把鼻子加高一點,結果爛掉了“高鼻子,”要求一高成了反比,反而不自在。很多時候,我們六根對著六塵,是生命應當正常擁有的,調節的好,一切外在之物都是寶,不恰當的運用就會被它所牽製,所以對外在的六塵應該有一種呵斥的態度,不爲其束縛,生命才會自由。

   六塵就是六賊,它跟六根勾結在一起,這六賊就偷盜我們的功德寶藏。當我們沒有貪嗔癡煩惱痛苦的時候,感覺是非常清淨的,以這種清淨心去生活和工作,一切都會很清淨。如果我們的心爲外界所誘惑而有所求,就會感覺不到這種甯靜。因爲我們的功德寶藏被六根與六塵勾結起來的六賊偷走了,所以必需把這個六賊呵斥掉,內在的功德才會顯現出來。呵五欲到底怎麼呵法呢?教材大家都有,可以自己看!

   所言诃欲者,謂五欲也。凡欲坐禅修習止觀,必須诃責。五欲者,是世間色聲香味觸,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若能深知過罪,即不親近是名诃欲。

   知道五欲對我們産生的負面影響太多,然後開始呵責它,不受它的影響,在這個呵責過程中,顯現自心功德,這就是呵責五欲。

  一诃色欲者,所謂男女形貌端嚴,修目長眉朱唇素齒,及世間寶物青黃赤白紅紫缥綠,種種妙色能令愚人見則生愛作諸惡業。如頻婆娑羅王,以色欲故身入敵國,在淫女阿梵波羅房中,優填王以色染故截五百仙人手足,如此等種種過罪。

   這是佛經裏面講的幾個故事,告訴我們貪色之過。外界的男女之色,包括她的長相、氣質,只要是你生命以外的東西,産生了貪著,就是一種色欲。同時也包括世間好看的東西,這個色是針對眼根,我們的眼睛所能看到的一切,哪怕産生一個好的感覺,你去追求它,心就會被它所困。

   頻婆娑羅王在沒有當國王之前,認識了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後來這個女孩跑到另外一個國家當了妓女,他成了國王後,非常懷念她,微服私訪跑到敵人的國家去找這個女孩,差點送命。

   金剛經提到過一個故事:釋迦佛過去在歌利王時期是個忍辱仙人,坐在深山裏修忍辱。這天歌利王帶了一班宮娥彩女到深山去遊玩,玩累了睡著了,這班宮女一下子回到大自然很開心,到處采花看風景,結果看見了坐在山洞裏的苦行者。皇宮裏沒有修苦行的,怎麼回事?釋迦佛便爲圍在身旁的宮女們講述爲什麼修苦行。歌利王醒過來,身邊一個人都沒有,他氣惱得找到這班宮女,看見她們圍住一個修苦行的人,一國之主嫉妒心、貪欲心都很重,生氣了。他問苦行者修什麼?回答說修忍辱。那好,把你的左手砍下來,你在修什麼?回答說我在修忍辱。國王一生氣把苦行者的右手也砍下,回答還是修忍辱。最後砍掉了苦行者的兩個腿,還是修忍辱。國王就是不相信:把手腳都砍下了,能不生氣、不嗔恨嗎?苦行者對國王發了誓:如果我真的沒生氣,天人會感動,我的手腳會重新長出來。結果,長出的手腳和原來一樣。這個故事是說釋迦佛修忍辱的過程。同時也可以看出歌利王因爲貪色而砍掉了修行人的手足,這是何等可怕的業習!

   另外一個故事,優填王有一班宮女在那裏跳舞,服裝打扮非常妖豔美麗,有五百仙人從虛空飛過,看見下面這麼多漂亮女孩在跳舞,反正有神通下去看看吧,結果五百個人都下去。這麼漂亮的女孩讓他們起心動念了,貪念一生,就放不下了。國王是不允許這麼多人來看宮女跳舞的,結果一個個被抓起來,問是幹什麼的,回答是五通仙人。本來是可以飛的,一動貪念失去了神通,想飛也飛不起來,結果手足都被優填王砍掉,慘遭禍報。這是佛經裏面的故事,現實生活中貪圖女色造作的罪業就更不用說了。有一個偈頌: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裏催魂骨髓枯。這所謂漂亮的女人或男人,銷人魂魄,讓人的生命處于極不自由的狀態。尤其是那些失戀的人,對外境執著有多深,痛苦就有多深。曆史上有很多英雄難過美人關,這都是在色法上的貪著。

   從禅定的角度來說,貪不止于美色,包括金銀珠寶等等,一切可以看得見的東西只要産生貪心,就進不了禅定。實際上眼根對色塵,是呵叁個方面的欲:第一,貪心産生的時候,心已隨其所轉,一切看得見的東西心生喜歡,就要一刀兩斷,不要牽挂。尤其是坐禅時,要做到確確實實放下外緣,不管有多好看,不要隨其所轉。第…

《永嘉禅修班講記之叁·呵斥五種欲望——诃五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