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麼樣的?大慈悲,以無緣慈攝無量衆生。你就看到阿彌陀佛沒有放棄任何一個衆生,叫無緣慈。攝取這個不攝取那個,叫有緣慈、有緣悲,不叫真慈悲。真慈悲叫無緣慈,就是不管你是善者是惡者,任何一個衆生,都不會也沒辦法離開阿彌陀佛大光明藏。你坐在這個地方不斷的觀察阿彌陀佛大光明的時候,慢慢的就趣入實相,真正的阿彌陀佛實在是無相的。
爲什麼前面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呢?如果你與阿彌陀佛相對了,就不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有人講:念阿彌陀佛你就是佛,念佛成佛。如果你靠相對而言的念阿彌陀佛,那不叫“念佛成佛”。念佛就絕對成佛,但是真正的念佛才是成佛,如果口上的念佛是相對而言,沒有觀察到阿彌陀佛的身相,你的念佛成佛是假的,絕對是假的,與實相不能相應故。一定要觀察到阿彌陀佛大悲心入一切衆生心想中。前面講了:“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衆生心想中。”衆生是什麼樣的心想,阿彌陀佛就現什麼樣的相。你有這樣的心想,就有這樣的相。所以你首先坐在那裏觀察阿彌陀佛大光明藏,透過一層層的紙,透過了十方諸佛、十方的菩薩、十方的衆生,進入到十方世界諸佛菩薩衆生的心裏面去,這叫無邊光。如果我們有障礙,那阿彌陀佛的無邊光就不真實,沒辦法觀察到他的圓滿,就見不到實相,跟他相對而言,變成是“我”的觀察。“我”的觀察與如是觀察不同。什麼叫邪觀呢?我觀,跟他對立故,就叫邪觀,不正觀。正觀是跟正知見相應的,不是說,聽怎麼說就怎麼觀叫正觀,是你在正見上面跟佛心相應,那叫做正知見,叫正觀。如果跟我相應,執著的,對立的,這不叫正觀,叫邪觀,就是以衆生心爲觀。以佛心來觀,叫正觀,這個要分別清楚。不小心就變成字解,就麻煩了,字裏面有意解。用字解字,叁世諸佛之大冤也。聞到這個字要解意。
什麼叫正,什麼叫邪?“正”是佛的知見,“邪”是衆生的知見。不可以用我見、或者你自己認爲說這是幻想,或者說是我在觀照。佛陀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諸佛法界身入一切衆生心想中,與一切衆生心想相應,這叫做正知見,正觀,這要搞清楚。阿彌陀佛無量光、清淨光、無邊光、無礙光、炎王光、智慧光、歡喜光、解脫光、不斷光、難思光、無稱光、超日月光,這十二種光明應在每個衆生心中,每個衆生心中有無邊光,已經含在裏面了。什麼叫無邊光?十方諸佛所有成就的大願在這光裏,見一光能見十方。《觀經》裏講在大勢至菩薩光的裏面,一毫光中能見十方諸佛微妙莊嚴刹土。一光具足十方故。而無量光不是分開的,比如燈光,不是照在這邊亮一點那邊暗一點。阿彌陀佛的光,就好比這個燈光一樣,不管多少人在這個地方,大家享受的是一樣的,我們住在這裏,代表十法界,不管多少衆生到這個地方來,我們享受的光是一模一樣的,都是這麼亮,不會少一點點。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體裏面,佛光在你心裏面,和在十方世界沒有差別,這叫量,他的能量。無量不是相對而言,是他的能量在十方世界沒有障礙。爲什麼念阿彌陀佛的功德大?因爲同十方諸佛別願相比,阿彌陀佛的光明超越十方,每個衆生看到的都是超越十方,是故他光明殊勝。《無量壽經》裏講:有佛光明照一國兩國,有佛光明照百國,唯有阿彌陀佛光明照十方世界。所以你要觀察到,阿彌陀佛光明是照十方世界,入一切衆生心想中,這叫八萬四千相好。八萬四千相不是以眼耳鼻舌身意的這種固體來看的,是講他的色聲香味觸法。阿彌陀佛的眼在哪裏?在色裏面。阿彌陀佛的耳朵在聲音裏面,所以他的眼叫無相眼,耳叫無相耳,鼻叫無相鼻。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其實就是法身,是無相的。不像我們有肉眼,肉眼從哪裏出來呢?從識中生。我們識裏面執著了,就産生眼耳鼻舌身意,如果不執著了,你這個眼耳鼻舌身意就沒有了,到哪個地方去了呢?進入法身境界,變成法身了。 比方說阿彌陀佛眼睛在色裏面耳朵在聲音裏面,此色是相,這個相就是他的眼裏放光、面門放光、耳門放光,而這個光裏面攝取無量衆生。你看到阿彌陀佛的眼睛,就象看到四大海一樣,就象到海裏面洗澡,其實是阿彌陀佛眼睛把你攝著。他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攝諸衆生,都能說無量妙法,放不可思議光明。所以不能用這個肉眼來看佛眼,實在呢,他的眼睛是無相的。
怎麼看佛眼呢?我們只有在光明中用心來體悟。悟到佛陀的眼就在色裏面,色多大他的光就有多大,他的眼睛就有多大。眼睛遍法界故,是故色遍法界。耳遍法界故,是故他的聲音也遍法界。鼻子遍法界故,是故他的香也遍法界。嘴巴遍法界故,是故他的味遍法界。身體遍法界故,所以春夏秋冬也遍法界。意遍法界故,所以法遍法界,這都是相應的。他的身有多大,光就有多大。光無量故,他的法就無量,每個衆生都含在這裏面。你坐在這個地方,可以觀察到阿彌陀佛的眼耳鼻舌身意,八萬四千相好。啊,原來阿彌陀佛的八萬四千相就是無量相,十方諸佛一切都在我們當下,這叫無量光、無邊光。看到每個衆生心中都透著阿彌陀佛的光明,你就可以看到阿彌陀佛神力無比、遍法界。無量光叫觀世音,觀世音能令衆生得無盡寶藏故。無邊光就是大勢至,大勢至能把無盡的寶藏送給每個衆生,所以叫無邊光。觀音菩薩叫無量光,無量、大慈悲故;大勢至菩薩叫無邊光,無邊、無有障礙故。這是無量光、無邊光。從無量光、無邊光的體上面,你就可以觀察到,原來阿彌陀佛無量光透在每個衆生心中,每個衆生心中都有相現出來,並且生起了無上的信心。無礙光,沒有障礙,我們就應該悟到,它透過我們的心是沒有障礙的。無對光,就是沒有相對而言。相對的是我們的識,把佛陀跟我們隔開來了。我們的意識在光明中,你發現自己內外透明。外面的色透過眼睛進入你心裏面,眼睛看到一個房子,心裏也有一個房子,你發現嗎?裏外透明的,你發現你眼睛沒有了。耳朵聽到聲音,進入我們意識的聲音和外面的聲音是通的,發現耳朵沒有了。鼻子聞到的香味,外面的香味和我們心裏面的香味是一體的,鼻子沒有了。再觀察一下,根本不需要鼻子,通過這個鼻子是我們的識而已。嘴巴吃到的味,我們心裏面吃到的味就是外面的味,外面的味就是裏面的味,沒有障礙了,嘴沒有了。身體感受的冷暖,外面的冷暖就是我們身上執著的冷暖,我們的身體沒有了。我們意裏面想著功德箱,這個功德箱就是我心中的功德箱,心中的功德箱就是外面的功德箱,意沒有了。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就不存在了。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就是我們心裏面的色聲香味觸法,你自己不就空掉了嗎?你自己空掉了,一片大光明藏!我現出家相,你現在家相,種種相,有相卻無體,所以你看到一片大光明藏,都是諸佛啊,這個時候你就看不到衆生了,看到的全是佛,看到無量諸佛!大家看到沒有?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體悟到。如果你體悟到了,不可思議,與實相相應!就像你現在看到這個房子,每個人心中有房子吧?你心中的房子不就是外面這個房子嗎?你說這個房子在外面還是在裏面呢?如果在外面,那我爲什麼看得到呢?你說在裏面,爲什麼又是在外面呢?裏面就是外面,外面就是裏面,只是一個念頭。所以這個房子跟外面是不二的,裏外不二的。所以你心裏面的這個房子,就是外面這個房子。除了外面這個房子,心裏面沒有房子。是我們執著了,以爲心裏的房子是真實獨立存在的。我們的眼睛,是一個過程而已,但是我們以爲自己看到一個房子,你心裏面的房子跟外面的房子是對立的,認爲它住在我們的心裏面了,執著了。其實外面的房子跟裏面的房子是一個,不是兩個。這個房子透到我們心裏面去了,它是一體的。如果沒有外面這個房子,如果不透過我們的眼睛,我們心裏面不會有房子。所以眼耳鼻舌身意裏面,透進去的東西和外面的東西是一體的,不二的,裏外不二,透到每個衆生心中沒有障礙。阿彌陀佛就是這樣的透到每個衆生心中,每個衆生都有眼可看、耳可聽、鼻子可聞、嘴巴可吃、身體可接觸、心裏面想可以引起諸法的顯現。外面有法,心裏面才有法;外面沒有法,心裏面就沒有法了。所以這樣的遍覆叁千大千世界沒有任何障礙。我們心的執著,所以有妄體,虛妄的,不真實的,我們以妄爲真。你的分別心生出來了,以爲有個“我”獨立存在。你這樣觀察阿彌陀佛的光明,無礙光、無量光、無邊光,觀察到阿彌陀佛的光明就是真實的,可以除去種種罪。
觀察到阿彌陀佛光明遍覆叁千大千世界,入一切衆生心想中,裏面示現十方諸佛。大圓光照,示現在衆生心中,是出家是在家。佛陀在你心中變化出來,叫化佛。佛實在是無體的,十方諸佛也不是叁十二相八十種好。十方世界的光明進入到每個衆生的心中去,那個叫做化佛。阿彌陀佛本體,在沒有進入到我們心裏之前,那叫報身佛。阿彌陀佛的眼睛叫法身佛。法界的本體,在沒有經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作用,在沒有産生六識的分別之前,叫法身。還沒有到我們心中之前,叫報身。通過我們的意識加工變成心裏的房子了,叫做化身。報身佛是絕對而言,報身佛無知無覺,能知能覺的是我們的妄心。我們感覺到這個房子好還是不好,那是我們的妄心動了以後,變成這個房子。如果我們沒有妄心的時候,這個房子就變掉了。一分清淨一分功德,一分清淨一分天堂,一分解脫、一分功德都在這當下的一念。你意識全斷的時候,這個房子的報身佛就出來了。但是我們見到房子以後産生分別,落到我們心裏面就變成化身。我們執著是什麼它就變成什麼。就因爲無始以來的執著,所以有的變豬變狗,也就到地獄餓鬼畜生道去了。我們現在到了人道,所以看到這個房子;如果到天道,就變成琉璃;如果到菩薩道就變成功德;到他方世界變成佛的國土。所以這個房子有無量的變化。是因爲我們的心在變,所以…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4-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