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4-2▪P3

  ..續本文上一頁房子在變,這個房子的本體就是報身,是故能應衆生心,叫“大慈悲是”。

  我們看到房子,以爲這個房子是自己出來的,實在是我們的妄念生起,是經過我們的意識加工以後産生的。當初來到我們心裏面的時候不是這個樣子的。但是我們心中有分別執著,所以我們看到的是房子。如果你修清淨了,睜開眼睛一看,這是琉璃世界。如果你眼睛閉著修,修到一定的時候到天堂去了,然後到了琉璃世界,再打開眼睛一看,念佛堂沒有了變成天堂了,或者變成菩薩的功德,也可以變成佛的國土。在這裏面可以看到他方世界所有的諸佛,衆生一切業力都不能顯現,只看到諸佛種種微妙莊嚴,都可以在當下看得到,那是在報身國土裏面看到的。

  諸佛菩薩化土在衆生心中,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房子桌子凳子,都是在化土裏面。化土叫無常無住體。無住故,是爲十方諸佛。我們看到的所有相,都叫化佛體。化佛體無知無覺,水裏的月亮而已,衆生什麼心就應什麼相。你們現在每個人都看到念佛堂,你看到的這個念佛堂是你心中應出來的,你們心中所有的念佛堂的體叫什麼呢?叫做無住體。衆生執著了,現這個相。所以佛能應衆生心現種種相,不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叁十二相,是諸佛之真體,真實的本體,報身土。對衆生叫化身土,實在沒有一個衆生可得。是故阿彌陀佛光中能化無量諸佛,每個衆生心中都有一個佛。就象每個衆生心中都有一個念佛堂,這個念佛堂就是諸佛之體,化佛體,是由化身裏面出來應衆生心出來的。所以在圓光中看到的是佛的體。如果悟到了明了了,你坐在那個地方,看到所有的衆生心、山河大地及虛空,都是化身佛。

  你觀察的種種莊嚴是報身。阿彌陀佛的身相,眉間放光,眼睛如四大海,那個叫做報身佛。法身不可說,是叫無相體。報身佛可以說,四大海、五須彌,眉間放光等等。這個報身是色聲香味觸法,他從哪裏出來?從地水火風空出來。地水火風空叫無相,無相就是法身。所以法身具足色聲香味觸法,用法來講就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所以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無量好,就是大光明藏。對衆生有利益故,叫好。所以你要這樣的感覺到阿彌陀佛是什麼樣的光。聽到以後心開意解,悟到了,佛陀就會給你授記。如果你聽懂了,歡喜了,忽然大悟,原來這個光是報身光,我們心裏面顯現出來的是化身,是應身,原來這個世界不可思議,頓時你自己空掉了,沒有了,就是說你已經得到十方諸佛現前叁昧,十方諸佛已經現前了!阿彌陀佛現前!報身、法身、化身現前!人家五百個愚癡的宮女忽然大悟,釋迦牟尼佛悉記得諸佛現前叁昧,皆當往生。一彈指間就往生了,一切都是阿彌陀佛故。

  在此世界,我們看到的是化佛,阿彌陀佛化現在我們面前。爲什麼呢?阿彌陀佛光明是阿彌陀佛化出來的嘛,十方諸佛皆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十方諸佛化無量佛,應衆生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緣慈大悲心。看到阿彌陀佛大悲心就是佛心。

  “作此觀者,舍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應當系心,谛觀無量壽佛。觀無量壽佛者,從一相好入。但觀眉間白毫,極令明了。見眉間白毫相者,八萬四千相好,自然當現。”不管你是舍身,或者到他方世界去,生在佛前,得無生忍。“是故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應當系心,谛觀無量壽佛”。觀的時候從一個相好裏入。首先要觀眉間之光遍覆叁千大千世界,極令明了。八萬四千相好,就是這樣的觀察,光明遍滿十方世界。有報身莊嚴,入一切衆生心,進入化土,化土示現無量諸佛。

  “見無量壽佛者,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得見無量諸佛故,諸佛現前授記。是爲遍觀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觀。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這是第九觀,這叫遍觀一切色身相,你把阿彌陀佛的色身相已經觀到了,見無量諸佛了。“作是觀者,名爲正觀。”就是說不要有我執,不要有幻想,如此實觀與實相相應故,叫正觀。不要有他觀,所謂他觀就是你自己的觀察,要把它轉爲實相,觀到沒有我,沒有幻景了,阿彌陀佛大光明藏現前。如果你這樣的觀察,立即就得到諸佛現前叁昧。當你觀察到非常清淨的時候就不需要念阿彌陀佛了,你已經在阿彌陀佛心中了。沒有我了,我見者都是佛,念佛衆生攝取不舍。你這樣就是念法身佛,阿彌陀佛放光故;報身佛,建立種種光明故;化身佛,建立衆生心故。每個衆生都在化身佛的體上面,衆生執著才建立種種相。諸佛用種種方便救濟于衆生,滿足他的願望,要男得男,要女得女,要出家得出家,要在家得在家,要建寺廟就建寺廟,要做善事就做善事。只是衆生迷惑執著,執著我要出家,我要在家,乃至于我要結婚,我要養兒子,不斷的違背佛智,把你自己獨立出來,把阿彌陀佛舍去不管,不知道這一切來自于佛的光明,佛光攝取無量衆生故。所以這樣的觀察,佛陀就會給你授記,你得到諸佛現前叁昧。《般舟叁昧經》裏講,行般舟叁昧,不斷的這樣行,你就可以進入般舟叁昧見十方諸佛。我們這裏也有十方諸佛現前叁昧。

  第八觀講得念佛叁昧。念佛叁昧是指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或者觀一相,叫一行叁昧。就是說,你觀佛像,然後不斷的定住,這叫觀相叁昧,就得定,凝固了自己的心。自己不亂了,水清淨了,什麼東西都清淨。但是你還沒有遍法界,不能入一切衆生心,不知道法報化故,只是得到一個禅定的功夫。而第九觀是得十方諸佛現前叁昧,見佛一切色身故,不以相來見的,因爲十方諸佛以無住心而得,就像《金剛經》裏講,不可以叁十二相觀如來。以叁十二相見如來的話,那等于你已經入邪見了。我們平時念阿彌陀佛,只能得念佛叁昧,不是十方諸佛現前叁昧。大家想得十方諸佛現前叁昧,回家一觀,然後照住,不斷的念,等你業清淨了佛就出來了,整個世界見佛無礙。業清淨了,即使見不到佛,你可以見到菩薩,見不到菩薩可以見阿羅漢,見不到阿羅漢可以見到天人,見不到天人你可以得五種神通,得不到五種通最起碼在此世界得無生法忍。第一個,心忍,心比較清淨,沒有我了。第二個,法忍,這個世界平等了。第叁個,無生法忍,佛陀的大悲心都在我心中,永不動搖。無生法忍是最起碼的。如果你這樣觀察,叁法忍輕而易舉就能得到。所以不斷的觀察阿彌陀佛很重要,觀到琉璃世界那個是滅罪的,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或者到他方世界去,但是弄不好到天上去了,因爲天上也有琉璃啊。直接觀阿彌陀佛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人的業障太重了就觀不到。所以前面講觀日觀地觀水,那是消業的,是爲了業清淨讓自己定下來。

  直接觀阿彌陀佛,是從信裏面去觀的。你對阿彌陀佛沒有信心,怎麼會去觀呢?!阿彌陀佛大悲心你不能感受到啊。前面都沒講阿彌陀佛遍法界心,沒講阿彌陀佛入一切衆生心想。爲什麼不講?衆生不了知佛陀大悲心故,不了知阿彌陀佛大願故,心不清淨不能夠信受阿彌陀佛故。觀到這個時候就直接告訴你阿彌陀佛的慈悲,你就會信了。所以講觀阿彌陀佛的時候才講到佛陀的慈悲,佛陀入一切衆生心想。前面講慈悲你心裏面沒有感受的,佛陀的慈悲跟我有什麼關系啊?現在講慈悲你就會感應上了。啊,原來我們就生活在佛陀的慈悲下!你就會有感覺!一般人,剛剛學佛的人,乃至于剛剛念佛的人,講佛陀的慈悲,他覺得跟自己沒有關系,聽到了一點味道都沒有。你心清淨了業清淨了,這時候講佛陀的慈悲,你馬上就會有感覺,“啊,佛陀太慈悲了!入一切衆生心想!”你觀無量壽佛,不但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而且現前見無量諸佛,得心歡喜,得真法意。也就是四十八願裏講:不得叁法忍,第一第二第叁法忍者,阿彌陀佛就不成佛。只要你觀一下佛相,我告訴你,比念佛要強得多啊,真的比念佛強得多啊!你全部活在佛心裏面!觀佛之前我們在佛面前拜叁拜,忏悔業障,過去不信佛現在開始徹底信了,然後你就入觀。觀察阿彌陀佛大慈悲,光明遍滿十方,然後入一切衆生心想中,入十方世界所有衆生心想中。你這樣的觀察,馬上就看到佛的法身、報身、化身,入你心想中,這個世界沒有了,我也沒有了,衆生都沒有了,然後一直在大光明藏中,行住坐臥一直在阿彌陀佛光明中。你不要想房子桌子凳子,都是光。因爲衆生是這個樣的,就現這樣的相。等你業障沒有了,這個凳子也變了,木頭凳子變成金凳子,木頭木魚變成黃金木魚,佛像變成金色的佛像,大地變成琉璃世界,變成報身的莊嚴,一切慢慢的就顯露出來了。如果沒有顯露出來也沒有關系,這是我們的業障太重了。你心裏明了了,明了即解脫,明了就不要管它了,一直觀一直觀,吃飯穿衣睡覺,都是佛的化身,我在佛陀的化身裏面吃飯、護法。佛在哪裏?在我當下!你找不到佛的化身了,這個才是真正的出家!這個才是真正的出離叁界!這個才是真正的找到佛道了!所以你這樣的觀察,不斷的觀察,從今天晚上開始就開始觀察,不要等到明天,從現在開始就觀察我在佛光裏面,觀照。就是我們在講法,這個聲音都是化佛在起作用。因爲你自己不是佛,所以見到常福就是這個怪樣子,有一天你清淨了,常福這個出家相也會變掉,變成非常的莊嚴。因爲你的心醜陋,所以你看到出家人也比較醜陋。慢慢的你心圓滿了,業障少了,你就看到常福非常好看。雖然外面是難看,你看到他的心很慈悲啊。大慈悲者,就是佛心。你慢慢的可以看到常福真實的一面。而我看到你不好也是一樣的。慢慢的,我看到你們的心純潔、善良、慈悲,你的眼睛透出來的是一種信心,你的聲音聽出來的是真誠,你身上發出來的是一種香氣,你口裏講話流露出了的是一種法味。雖然身體上有臭汗,但是我看到你虔誠的恭敬心。我看到的是這個,這個體就是叁十二相八十種好。雖然外面看不到,但是應在你的心上,應在你的身體上。如果你的心不斷的清淨了,就可以看到人人叁十二相八十…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4-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