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1-1▪P2

  ..續本文上一頁待,其實阿門是根本之音,是盡未來際,不是誰創造的,是阿彌陀佛根本音。釋迦牟尼佛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告訴我們,阿是我們的根本音,並不是上帝。阿字門能出現一切功德,能出現一切世界,能出現一切衆生心想,你任何動念都不能離開阿字門。阿就是一個字,大千世界從此而生,就像道教講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八卦一樣。阿字代表十方無量諸佛無量的莊嚴,佛無量的化身.佛從什麼地方化出來呢?就是從阿字門出來,沒有阿字,十方諸佛無所出,沒有一尊佛不是從阿字裏面飛出來。

  阿字門生十方諸佛,彌字門生十方菩薩。一切功德,山河大地及月亮,都叫功德,而這一切功德從哪裏出來呢?從彌字門出來,彌字是一切功德之根本,一切德本。佛陀在《無量壽經》不是講嗎:"修諸功德,具足德本";"修諸善法,具足德本"。一切善法,你現在得到人身,你這個人身,這叫善法。你這個肉體是過去持五戒而來,而這個五戒就是善法,此善法從哪裏來?具足德本而來。什麼叫德本?德就是量的意思,無量的量。阿彌陀佛,梵文中的“彌”翻譯爲中文就是“量”。大量、小量都叫有量。衆生分別叫有量,無分別叫無量。如果沒有分別,我們衆生都在無量之中。如果你有分別了,就叫有量。有量不離無量,無量不離有量,有量在無量之中,無量在有量之中。無量在哪裏呢?就在你有量中,比如人身、天報、乃至菩薩,所有的量,國土,都在無量體上。什麼叫有量呢?一切諸佛,一切菩薩,一切衆生,都叫有量,有量就是有分別。有十法界爲有量,沒有十法界叫無量。十法界就是無量一法界,無量法界就是十法界,就是有量。

  有量即無量,無量即有量。一切德,道德的德,一切所有的功德,叫量體。你怎麼離開無量壽呢?衆生生起分別,以爲你得我得,把阿彌陀佛觀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如果

  你不看《觀無量壽經》,你真的不知道。所以《觀無量壽經》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有人問我:講《觀無量壽經》大家能不能聽得懂呀?實在《觀無量壽經》是一個因體,是我們衆生的因啊。首先從頭開始,《觀無量壽經》,“觀”者是衆生之意,無量壽是衆生所觀察。衆生怎麼觀無量壽佛呢

  無量壽佛究竟義我們怎麼觀呢?佛陀有方便故,無量即有量,有量就是衆生的方便。而有量就是無量,就是他的真實願體。從有量裏面就可以觀察到無量壽,看到你就看到他了.觀此有即是無,觀此無即是有,無量即有量,有量即無量,自他不二。在密宗來講,生死即是涅槃,煩惱即是菩提,是一樣的。離開當下無有自性可得,就是這個意思。自續派說我們有個自性在後面,應成派的觀點說離此相即無彼相可得,我們此相破除了,還有自性可得無有是處。離開此有量還有無量可得無有是處,就像頭上安頭,這是究竟意。所以淨土法門的特別,無量壽佛出來,衆生一切度。衆生執持無量壽佛,沒有一個不開顯,沒有一個不解脫,沒有一個不開悟,不明了的道理,除非你沒有出離生死的心,對此不感興趣。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個量是不可思議,量是一切報身成就。“阿”是看不見的,言詞道斷,清淨本體,無相無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那是法身體,無始無終,他是個理。“彌”字門這個量呢,有量而無量,它可言可見,它是可以見到的。量是個事,而這個事呢,見相識體。我們在這個世界,看到一切功德,都應該生起量之心,這就沒有障礙了。不要分別衆生你學什麼教,你修什麼法門。此淨土法門沒有彼此的分別,沒有說現在是過去不是未來不是,現在不是過去是未來不是,現在是過去是未來不是,沒有這種分別。你坐禅,你誦經,你打坐,這一切都是我們衆生的心裏面搞出來的東西。如果你真正的把“無量壽”叁個字搞懂了,實在衆生無有差別。你是男你是女,你是出家你是在家,你是坐禅打坐,你是持咒學密,你是念佛往生,無量壽都在包含之中,跟這些分別心沒有關系,但是你不能離此無量壽。

  一切衆生不離阿字門。離“阿”就沒有衆生的自性,沒有衆生的自性,衆生無所來去,沒有來去那衆生就沒有了。而這是不現實的,衆生事實存在。十方諸佛從此出,爲什麼講佛從此出,不講衆生從此出?因爲衆生執著于相故,這是不可思議的。阿字門,所有衆生的善根都在那個地方,我們根本的善根,一闡提皆當做佛,一闡提皆有佛性,那個佛性就是阿字門,每個衆生都具足。沒有阿字門,衆生無所安住。爲什麼?你看,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十方世界皆是佛的土,什麼叫佛土呢?就是自性土,就是我們的自性土。自性皆爲一體,哪個衆生不在佛土裏面,哪個衆生不在自性裏面?所以這叫十方諸佛國土。從此過十萬億佛土,這個叫佛土。在那邊叫佛土,而在我們這邊不了知佛性,我們沒有看過佛性是什麼樣子的。菩薩戒裏講得很清楚,一切衆生皆有佛性,金剛光明寶戒,孝名爲戒。什麼叫孝?一切善法。一切善法皆是戒體,一切戒體就是佛性,一切衆生皆有佛性,這都是相通的。所以我們從這裏面悟入阿字門,衆生的自性佛性,念”阿”就是十方諸佛、十方菩薩、十方衆生,皆共成佛道。弘揚阿彌陀佛,弘揚釋迦牟尼佛,我願往生西方,我念阿彌陀佛,皆共成佛道。念阿彌陀佛幹什麼呢?我們念的阿彌陀佛是個事,它在理念上面告訴我們“皆共成佛道”,不是某一個人成佛,大家都成佛。南無阿彌陀佛,並不是說念阿彌陀佛回向給某一個人成佛,不是這樣的。你念阿彌陀佛的目的,就是皆共成佛道,因爲一切衆生皆在阿字門,阿字是代表十方所有的衆生之佛性。

  彌者,十方衆生之功德。功德大和小,那是另外一回事,是衆生的分別。爲什麼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十方世界,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世界諸天人民,乃至諸佛微妙莊嚴的國土,乃至十方菩薩安住衆生的德體,乃至于十方六道衆生所能安住的地方,都充滿了功德,而這些功德都叫無量德。而這無量德在佛那裏講叫無量,在我們這邊就不叫無量。爲什麼不叫無量呢?分別是。我們分別叫人道、地獄道、惡鬼道、畜生道。什麼阿羅漢、菩薩、聲聞、佛都是我們衆生分別而出。所以有人講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什麼佛啊、菩薩啊、什麼六道輪回的衆生啊,都是衆生的分別而立,其實就是無量壽啊。所以在《楞伽經》第七卷裏講:十方叁世佛,一切菩薩衆,一切國土中,及諸衆生衆,皆從無量壽中出。都是從無量壽裏面出來的,沒有一個衆生不是從無量壽裏出來的,都是無量壽。但是爲什麼有佛、菩薩、衆生呢?因爲佛以佛度之,菩薩以菩薩度之,我們六道輪回即以六道而度之。所以是什麼心就以什麼而度之。因爲衆生有分別,只好以有相來度,不以無相而度的。念無量壽佛,其實在有量之中,因爲無量在有量中;念阿彌陀佛,有量即無量,大家想一想:是不是一體的?所以無量壽佛,有量無量皆一體故,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一個大阿彌陀佛。那你念這一聲“阿彌陀佛”不是盡虛空遍法界嗎?你這一聲“阿彌陀佛”不是在十法界衆生心中嗎?你這一聲“阿彌陀佛”不是正在我們有量之中、山河大地及虛空裏面嗎?你這一句“阿彌陀佛”不就是在修諸功德、具足德本嗎?你念這一聲“阿彌陀佛”不就是孝順父母、尊重師長嗎?你念這一聲“阿彌陀佛”不就是山河大地嗎?就是在家裏打掃衛生,在家裏好好工作上班,這一切都在無量壽中,離開無量壽就沒有這個體。有量是我們衆生的心,如果無量離開了有量,那度誰呀?而無量壽佛到底是什麼呢?實在沒有一個對立的無量壽,因爲無字、量字、壽字,把它解開以後就是阿彌陀佛的大願。就像我告訴你,我建了個念佛堂,我做好了念佛堂,並且裏面還有很多衆生,你不要向外看,你當下就是。這就是我的願,已經在衆生心中了,我建立了。我成佛了,那個佛是什麼樣子的呢,非男非女,非在家非出家,他是無相的。佛有來有去嗎?有來有去那還叫佛嗎?所以佛陀無成即成,實在他的願成就以後,他在利益衆生,把他取名叫無量壽,我們要把它解開。比如常福已經成佛了,那個念佛堂,我們現在不講常福成佛的事情,我立名叫念佛堂,常福成佛以後叫念佛堂佛。念佛堂,哦,這個地方在念佛,堂是這樣的,一解開以後,啊,大家都在裏面!所以“我至成佛道,立名無量壽”。“無”字解開以後,哦,原來阿字門,所有的衆生都是在阿字門裏面,阿彌陀佛成的就是這樣的佛。“彌”字,一切功德都在“彌”字門裏面,哦,原來所有十方世界衆生的量都在無量之中啊,原來無量即有量,原來在我們生活之中!

  後面“壽”,“壽”字是什麼呢?壽是“陀”的意思。這個陀,陀羅尼門,陀就是他的藏性,他本來的藏性,就是妙用。衆生有什麼樣的福報就顯現出什麼樣的形狀,這叫做陀。陀攝持衆生的意故,這個意就是陀。十方世界所有衆生所有的得,意識得到的這個體,都是來自于無量體。因爲有無量,有阿彌,陀就是妙用。比如叁藏十二部,所有的經典都含有無上的密義。就像我們這個地方有無盡藏,但是我們看不到,其裏面有陀,所以我們在陀字裏面。陀是陀羅尼,咒的意思,咒子就是密義,密義就是妙用。就像這個念佛堂,有人可以在這裏面成佛,也有人可以在這裏面墮地獄,有人在這個地方升天堂,有人在這個地方可以作人,也可以墮畜生。就是說我們在這裏面可以成就無上的密義,這裏面有無量的德,不會用者就像無明把你遮住了,顯現不出來。但是會用者,佛陀在一世界能現無量世界,于一世界說無量法,他的音聲可以傳到無量的世界裏面去,並且沒有任何障礙。在這一個世界裏講法,十方世界諸佛聽而無障礙,但是我們聽就有障礙,這就是密義。這裏面有寶藏,可是我們衆生不識寶藏,要舍此入彼。就是說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把你真正的寶藏給舍掉。我們舍此取彼,有來有去,不是如來知見。有取有舍不是如來知見,是故不爲覺…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1-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