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因爲不覺故,與真如不能相應, 與真如不能相應是外道邪見之說。所以離此寶藏而另外有所得者,是錯誤的。陀,阿彌陀,陀就在這個地方。阿彌陀佛來此世界爲什麼沒有障礙?因爲根本就沒有距離,怎麼會有障礙呢?!所以佛陀跟我們實在是沒有障礙。不明了不解脫的人,當然就有障礙,我跟你兩個人是有障礙的。這叁個字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所以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應該知道,此處有無盡的大寶藏。
那麼你們到這個地方來幹什麼?就是來取無盡藏。你要取到寶藏,打開你的心,把寶藏裝進去。如果你的心閉塞,像鋼鐵一樣,堅固不化,此寶藏跟你無緣,你就失去寶藏。就是佛陀講的:聾盲喑啞,可憐憫者,無量億劫在地獄惡鬼畜生道不能出來。生到此世界,還是聾盲喑啞。有一點善根,搞個世智聰辨。有一點點修行,跑到非非想天去了。生生世世八難之中,叫叁途八難不能出離,就因爲不打開你的心,不能擁有寶藏故,所以說爲可憐憫者。《妙法蓮華經》裏面講得很清楚:寶藏就在懷中,取開即是。我們的寶藏就在我們懷裏面,解開衣服就可以拿出來了。可是我們不斷在上面裹得死死的,越裹越緊,不斷的在外面奔跑,在外面流浪,舍此取彼。不知道彼就是此,失去珍貴的寶藏。
所以“無量壽”叁個字總持一部經典。無量壽,經名是起什麼作用?攝持本經,這一部經就在經名上面,把名字搞懂了,其實經看不看都已經無所謂了。就像《地藏經》,如果你了解實體,知道貪就是地獄,還看什麼地藏經呢。知道嗔就是餓鬼,還看什麼《十善業道經》呢。這個叁惡道,知道癡就是畜生,你也不需要去看什麼經典了。就看貪嗔癡叁個字就解決問題了。離開貪,離開嗔,離開癡,地獄餓鬼畜生皆當遠離,念這個就可以了。我要遠離貪嗔癡,這一句話就解決一切問題,地獄惡鬼畜生永不再顯。過去日本人很聰明,南無《妙法蓮華經》,他就天天念這個名字。學《華嚴經》,念《華嚴經》的人,就天天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這個名字就把經典所有內容都包含裏面去了。南無無量壽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幾個字,這一句佛號,把《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全部包含在裏面。所以此經名攝一切義,所以經名非常的重要。只要把經名搞懂了,你智慧大開,後面講不講無所謂。但是對愚蠢的人怎麼辦?是故要講經。所以像我們這些愚蠢的人呢,必須講後面這一段。
過去我講了,阿字門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彌字門,修諸一切功德;陀字門,多持往生咒。什麼叫阿字?南無阿彌陀佛。什麼叫彌字?修諸功德。什麼叫陀字?就是多持往生咒。什麼叫阿字門?衆生之自性佛性,一切衆生在阿彌陀佛上面。什麼叫彌字門?一切衆生安住功德,沒有一個衆生不在功德裏面,十方衆生安住功德。什麼叫陀字門?大家多念往生咒,往生咒就是陀,咒子裏面是十方所有衆生的妙用,這個就是陀啊。鼻子爲什麼是豎的,眼睛爲什麼是橫著長的,爲什麼有男有女,男子女子,衆生的念頭,都不能離開這個“陀”。往生咒是陀,是代表一切密藏,衆生在受用的意思。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阿彌陀佛正在護持一切衆生。你看,“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衆,聞我名字,至于得佛,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覺。”你的眼耳鼻舌身意,你今天具備的一切都是阿彌陀佛的妙用,在他方世界的妙用,彼世界此世界的妙用,在極樂世界也是妙用,在此世界也是妙用。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在他方國土建立衆生安住,念佛衆生攝取不舍,只要你念佛。不光是念阿彌陀佛,還要有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心,你願意往生,多持往生咒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陀”字門。你修一切功德回向西方極樂世界,有人問:修功德能不能往生啊?不念阿彌陀佛修功德能不能往生?也照樣往生,不可能不能往生的,爲什麼?一切功德來自“彌”字門,哪個功德不在彌字門裏面呢?!念阿彌陀佛能不能往生?也可以往生,因爲阿彌陀佛在“阿”字門裏面。所以,阿彌陀,就是持咒也能夠往生,修功德也能往生,念佛也能往生。所以淨土法門廣攝群機,一切機皆當得度。但是,如果你不想往生,那就麻煩了。你不想往生,就變成此世界,或者做男做女,在家出家。
念阿彌陀佛不願意往生,功不唐捐。一切善根皆不失故。修一切功德,你不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叫功不唐捐。持往生咒不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將來有大神變,有種種變化神通,有種種自在變化,上身出火下身出水,上身出水下身出火,到處變化。如果你願意往生,那就不可思議。了知實相,知道阿彌陀就是衆生現前的善根,就是現前修諸功德,就是現前所有的妙用。我手舉起來,這叫神通。“神”通則舉,“神”不通怎麼舉呢?你的手殘廢了,你的手不通,你的意念達不到,就不通啊。什麼叫神通啊?意念能達到這個手上去,唰,就舉起來了。你看豬就舉不起來,它沒有神通嘛。我們有神通所以手可以舉起來,人可以站起來,還可以講話,這叫神通。每個人都有神通,只是神通有大和小而已。有的人神通大,可以在天上飛,我們飛不起來。你想修神通,也可以做得到,如果你不斷地修行,也可以達到神通。神不通就達不到。你要相信自己有神通,一定要相信自己有神通。如果你沒有神通,阿羅漢就沒有神通,阿羅漢沒有神通菩薩就沒有神通,菩薩沒有神通佛就沒有神通。爲什麼呢?你在地下走路不認爲有神通,阿羅漢也是這樣的,他說我很正常,我從牆上過去了。我們看他從牆上而過,對阿羅漢自己來講,觀一切衆生是空性的,他走過去是一種正常的情況。就像豬看人在走路一樣,人站著走路,豬就會說:“呀!人會站著走!有神通诶。”那豬現在問你有沒有神通啊,你就會告訴豬:“我沒有神通啊,這是自然的。”所以以後人家問你:“哎,你有沒有神通啊?”你就把手舉起來,告訴他:“你說有沒有?我有神通啊!”就這麼簡單!不需要去跟人家比量什麼,何等超越,何等有智慧!人家有錢你沒有錢,說:“唉呀,我好貧窮啊!”你就告訴別人:“你有錢以後什麼感覺?”“我有錢很快樂。”“我也很快樂!我覺得你那個快樂跟我這個快樂是一樣的,那你有錢我也就有錢。”只要我倆感覺是一樣的,證明你現前得到的我也得到了!你不就是個念頭嗎?如果不是你這個念頭,我問你,你沒有念還有你存在嗎?這個念一斷還有你存在嗎?有念無念就是個念,念沒有了“我”就沒有了。我們還不是靠念來維持生命嗎?所以這個世界這個念就是真我。所謂的真我就是假我,在實相上講是假我,在我們講笑話的時候那就是真我了。那個念就是真我,衆生以爲外面還有真我存在。其實那個假我像水裏的月亮一樣,它是緣起的。沒有緣起,就不能存在我們這個念,念由妄生。
我們要觀到無量壽佛不可思議的體。你持咒子、修功德,就是十八願、十九願、二十願。“阿”就是十八願名號願,“彌”是十九願功德願,“陀”就是二十願回向願。我們念念在佛陀的回向之中,我們念念在佛陀的功德之中,我們念念在阿彌陀佛名號之中,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是叁願具足。而這叁願就在我們生活之中,就是我們的佛性,就是我們的功德,就是我們的妙用。你行住坐臥,跳上跳下,你出家在家,一天到晚吵得要命,我告訴你都離不開陀。大家都是阿彌陀。所以人人無量壽,個個無量光,處處無量覺。不是這個地方無量覺,要念到處處無量覺。人人無量光,時時無量壽,每一秒鍾都叫無量壽。
南無阿彌陀佛 盡未來際的皈依
觀無量壽佛,佛是什麼呢?“阿”是衆生的佛性;“彌”是衆生的功德;“陀”是衆生的妙用;“佛”是我們現在的覺。所以“無量壽佛”這四個字,不離衆生。佛是覺的意思,無量壽是法的意思。法是阿彌陀佛的法,而我們遇到此法必有覺。覺是佛的覺,佛的覺就是我們自性的覺。“無”是我們自性的無,“量”是我們衆生界的量,“陀”是衆生界的陀,“佛”是衆生的覺,就是“無量壽佛”。所以即是“無量壽佛”,又是衆生的無量壽佛。所以南無阿彌陀佛實在是盡未來際之皈依,就是現在、過去、未來之皈依。南無阿彌陀佛,“南無”發起皈依的心,“皈”求解脫故,叫菩提心。我們今天坐在這個地方,無量劫來,無量壽在衆生心想之中。可是沒有皈依就沒有後面的佛,是故佛皆隱。因爲你沒有聞到無量壽佛,你沒有聞到佛說無量壽,爲什麼沒有聞到?因爲你無始以來造諸惡業,後面馬上就要講。
“佛說無量壽”,就是皈依無量壽。“佛說”就是開顯我們求解脫、依止于無量壽而究竟覺,叫做《佛說觀無量壽經》。“觀”是代表衆生的機。佛陀自觀,佛陀自己他那個觀是不可思議之妙觀,他的觀是當下之觀、法界之觀、妙用之觀,他那個觀是沒有“我”的觀。我們的觀是借“識”之觀,他那個觀是淨觀。我們的觀是惡業之觀,用意識用煩惱用自私自利用貪嗔癡,用這種心來觀。爲什麼後面講淨業呢?我們修淨土要先修淨業叁福,淨業障,除憂患。外有不淨之業,內有憂患之心,此人不能皈依。沒辦法去皈依叁寶,爲什麼呢
他用這種心來觀察無量壽佛很難觀進去,觀不進去,你心中有患,有很多的牽挂,這些東西在障礙了你,你本心的心源在生煩惱,所以叫你觀察清淨究竟之業很難觀察出,是故要你先修叁福。不修叁福的人、不修善的人、不淨業的人、不除憂患的人,那實在是對于無量壽佛難以生信心。所以《佛說觀無量壽經》最終的目的,有方便故,佛陀最終的目的要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觀無量壽經》最後一分裏面講得很清楚:“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爲其勝友。”這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我們被業障障礙了就很難觀到,所以我希望你們的善根在這裏面成熟。不斷地觀察到,把你的業障淨下來,把你的憂患停下來,把你的善根生起來。
“佛說觀無量壽”後面是“經”,經是契機契理,就是徹上徹下,契機契法。契機就是衆生,契理就是佛,契佛就是上,佛應到衆生。任何一部經典,跟衆生不相應者,釋迦牟尼佛不會說的。但是我們現在很多人把經典講到什麼程度呢?佛是佛,我是我,無量壽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不斷地念阿彌陀佛要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叫法不契機,講的這個法跟機不相應,不能解開我們的迷,不能開悟我們的心。不能契機契理,這是邪法是邪說。就像“阿”字跟念佛門,“彌”字跟功德門,“陀”字跟妙用門相印。阿字門跟佛性,彌字門跟一切功德,陀字門跟一切妙用,不相應者,是邪說是頭上安頭,跟第一谛不能相應故,大家一定要清楚這個!現在很多人把淨土法門,把最殊勝的這麼珍貴的法門,變成斷見,跟衆生斷絕了關系。不能契機,跟衆生不能相應故;不能契法,衆生不能了知;不能契于佛,因爲阿彌陀佛不離當下。那些人把阿彌陀佛說到虛幻體裏面、不真實的地方,變成上帝一樣,這就是神見。阿彌陀佛不是跟究竟第一谛相應,不是跟智慧相應,不能跟大乘第一谛相應。表面上好像是弘法,其實弘揚邪見之說。但是我們衆生無始以來心智未開,不能分別對方講的對和錯。所以一定要了知“經”是契機契理,契機就是衆生,契理就是佛。佛跟衆生含在無量壽中,能相應故,所以稱之爲“經”。如果不相應,不名爲經。後來的祖師所編輯的書都不敢說自己爲經,因爲佛經一定相契。雖然不敢說自己是經,但是你講話的時候,一定要把衆生這個契機契理的法說出來,讓衆生跟這個法相應。所以我們今天在聽法的時候心中要明了,心中要很清晰。不懂的地方,你可以繼續再問。
《佛說觀無量壽經》,剛才講“皈依”,要我們皈依無量壽,《佛說觀無量壽經》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皈依無量壽。最終的目的,要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佛說觀無量壽經。
佛陀他知道自己是佛,就是“無”的意思;他知道他一切德本,就是“量”的意思;他知道一切妙藏,他已經看到了寶藏,他看到這個世界的寶藏,就是“陀”的意思。是故他稱爲佛,所以“無量壽”後面叫“佛”,他叫“無量壽佛”。釋迦牟尼佛說《觀無量壽經》,他是已觀之人,我們是今觀之人,將來的衆生叫當觀之人。《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陀皈依,他叫“無量壽”是故叫佛,釋迦牟尼佛叫佛。如果你通達此意,後面這個“佛”字可能就落到你身上去了。釋迦牟尼佛說佛觀無量壽,後面接著“佛”。今天我們觀無量壽,後面這個字不是在釋迦牟尼佛身上,是到你身上了,那你可能叫做佛了。所以觀無量壽,就是佛!叫觀無量壽佛,
阿彌陀佛!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 1-1》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