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或者將計數的念看得比較重;其理就不圓;出聲是表,其理是裏;表裏如一方爲真實]釋迦牟尼佛在講阿彌陀佛的時候,是表裏如一的,代表阿彌陀佛表裏如一的,所以阿難尊者講:我今天看到釋迦牟尼佛表裏如一,表就是法界的意思,理就是他的心的意思,表裏如一,阿難尊者就問釋迦牟尼佛,你今天是佛佛相念嗎?是念現在佛,是念過去佛,是念未來佛?釋迦牟尼佛告訴他,我在思維阿彌陀佛,所以表裏如一,那我們今天在思維念阿彌陀佛的時候是不是表裏如一呢?如果你思維念阿彌陀佛不是表裏如一,那麼跟釋迦牟尼佛當時講法不相應,所以嘴巴上念阿彌陀佛,一聲二聲叁聲乃至于百萬聲,事實上呢,一切法都是阿彌陀佛,如果你對外面一切法棄舍,你說外面這一切東西跟阿彌陀佛沒有關系,你表不相應,跟外面的法界都不相應,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念下去,那麼說你外面法不是阿彌陀佛,你的心裏面只是六個字南摩阿彌陀佛,那麼這裏面不能表裏如一,有個強烈的分別心,而這種分別心跟大乘教義是不能相應的,不管是 金剛經,華嚴經,法華經都是不能相應的,難道淨土法門不是大乘教義嗎?難道淨土法門不是至頓至圓的教法嗎?如果說阿彌陀佛名號才是至頓至圓的教法,那不需要講名號,我說這個桌子也是至頓至圓的教法,可不可以?理上講哪個東西不是至頓至圓呢,你說大乘圓教裏面哪個東西不是至頓至圓的教法呢,只講名號是至頓至圓,這句話等于空話,毫無意義的話,至頓至圓是親身感受,頓是當下之意,當下這一念獲得阿彌陀佛的圓滿之相,表裏如一,這叫作是至頓至圓的教法,頓圓是跟我們心裏面相應的那一念叫頓圓教法,而並不是說這個文字名相上的東西,都是頓圓教法,一根草也是頓圓教法,你要是在圓教裏講,一根草也是盡虛空遍法界啊,一根草裏邊含著十方諸佛,在華嚴境界裏,華嚴所有的菩薩都在一根草裏面,那麼說這一念本身就是頓圓的教法,如果你把這個名號當成是頓圓之教法,剩下的都不是頓圓之教法,那就麻煩了,所以頓圓他有頓圓的受用,並不是空講,並不是畫餅,是一個真真實實的頓圓教法,也就是說你這現前的山河大地, 虛空,他都是圓滿的,圓滿在阿彌陀佛的這一念功德,表裏如一的這一念,才真實。如果舍去這一念的話,對外面一切善法有強烈排斥心,你內心中的阿彌陀佛你總有一天會退心的,爲什麼呢?外面障礙太多啊,你本身的知見就有了障礙,然後你再到法界裏去,又是障礙嗎,我們修行最起碼外面沒有很多障礙,雖然我們有很多習氣,法界根本你沒有認識到,你心中的法界事根本上沒有和阿彌陀佛心相應,沒有對阿彌陀佛慈悲方便力生起信心,雖然你在生活中常常想著阿彌陀佛,當你從跟本上又把阿彌陀佛功德舍了,你沒有聽聞到阿彌陀佛的真實功德,你這個根本上面你就否定了,所有的一錯百錯,,但是呢你聽聞相信阿彌陀佛的光明之十方之事,他這個一念信心功德立即恢複清淨,爲什麼呢,因爲你已經知道了,如果你徹底的不知道或者否定,懷疑不信,那在你就失去當下的根本信心,當業障現前時人家打你罵你,就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用一種回避手斷來念阿彌陀佛,這一種回避的方法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現在有很多人都認爲只要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不要聞說阿彌陀佛名號功德,就是稱名南無阿彌陀佛算了,什麼法都不要管了,就稱名口念南無阿彌陀佛,這種說法跟智慧是不相應的,跟佛陀的大悲心也是不能相應的,爲什麼呢?你只念阿彌陀佛,佛陀的悲心沒有法體會到,那來的至心信樂呢?,是你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得的一點清淨?[不要爲這點表面的清淨所騙,不要止于這一點清淨]如果不念阿彌陀佛還有清淨嗎?那麼阿彌陀佛慈悲到底在哪裏呢,那不是虛說嗎?所以說我們這樣衡量一下,老是說佛陀慈悲慈悲,我怎麼沒有感受到呢?我打坐啊,我感恩。我父母把我養大,所以我想起父母的慈悲,但是阿彌陀佛裏面真正的是沒有感知的,除非阿彌陀佛那裏有張相片,我們天天拜他,天天拜他,終有一天我們好象安心了,才會說阿彌陀佛太慈悲了,但是阿彌陀佛只是個相片而已,那我仔細想一想,是不是我的心理作用呢,你可以換著這樣想,你覺得你站在地上本身就在受著阿彌陀佛慈悲之恩的話,你感到阿彌陀佛慈悲是活生生的,不是死的,這時候阿彌陀佛已經活起來了[ 讓阿彌陀佛在自己的心裏活起來非常的重要,先活起來,才有可能之後達到自他不二的境界 請先反省一下,阿彌陀佛在您自己的心裏是不是活生生的呢?]。
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他說我要進入涅磐了,當有一尊阿彌陀佛是無量壽,無量壽是一尊不入涅磐的佛,其實釋迦也是不入涅磐的佛陀,他常住在我們衆生心中,只是一期的示現,我們現在的安住還有他方諸佛的恩德,那我們到今天才信阿彌陀佛,爲什麼到今天才信呢?若人無戒者,不能聞此法,心裏有戒者,方能聞此法,也就是說假設你過去沒有遇到佛,沒有遇到菩薩來加持你,沒有遇到十方諸佛,善知識的開導,沒有多少善法給你的言辭,那能有今天聞信到南摩阿彌陀佛!所以你今天到人道,有不可思議的恩德,在這裏有釋迦牟尼佛的恩德,有觀音菩薩的恩德,有文殊菩薩的恩德,有十方諸佛的恩德,還有那些善知識,還有父母的恩德,衆生的恩德,惠施著你一步一步的到現在,才聞信南摩阿彌陀佛。我們在勸請啊,從出家那一天開始一直都有人在勸請我們學佛,一直勸導我們去行善法,在阿彌陀佛的經典裏面講得很清楚,在無量壽經的四十八願中的二十二願裏講,極樂世界菩薩披弘誓铠,到他方世界成就衆生,就是說有無量大菩薩從極樂世界到此世界來呀,披弘誓铠,而自莊嚴,安立衆生真實之教,建立衆生將來成佛之法,,只要衆生修諸善法,就具足德本,就是阿彌陀佛攝受之機,也就是說只要衆生住在善法裏面就能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一個明了阿彌陀佛的人,能了知現前一念善法的體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正因,證明我們現在善已具足,同時你又感覺到一切衆生的善已具足,因爲他們都在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但是他只是沒有信阿彌陀佛,證明他還差那麼一點點,他這個聞信名號因緣沒有,還差那麼一點點,讓他信的話還要有那麼一段因緣!
有的人大善也不會信阿彌陀佛,還有菩薩不聞到阿彌陀佛名,有人小善他就能信阿彌陀佛,有特定的因緣,有的人什麼都不是,但是他就相信阿彌陀佛,他相信這個世界就是佛的功德,這種人是不可思議,在無量壽經五種本子裏面都講了這麼一句話,說信阿彌陀佛者,是因地有大智慧故,信阿彌陀佛之人,此人爲善道中來,不可思議的人,你想一下,就是只要你是信阿彌陀佛的人,此人就已經不可思議了,現在很多人把淨土法門當成什麼呢,是惡人修的,他認爲啊,淨土法門是惡人爲機,我們不能修行證悟和修其它的法門,我們只有去信阿彌陀佛求救了,求阿彌陀佛來救度我們,把淨土法門當成一個自力和他力的分別,我們不能成佛,我們就借助阿彌陀佛的這種神力,靠他力,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淨土法門最終還是要我們進入大乘圓教裏面,是華嚴的總歸啊,華嚴菩薩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他不是一般人去的,十法界的衆生都要到西方極樂世界,爲什麼呢?圓成佛道,不到西方極樂世界,很難圓成佛道的,爲什麼呢?因爲華嚴境界裏面只有毗盧遮那佛是佛,剩下的都不是佛,都是信位之佛,住位之佛,行位之佛,所謂的回向即佛,地位上的佛,但是真正的佛就是毗盧遮那佛,我們每個人都住在那個地方,在因地是沒有成佛,就是度衆生的,但是呢到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就容易了,在西方極樂世界是成佛的,在華嚴境界裏面是不成佛的,所以呢,只有到西方極樂世界才是成佛,所以呢,十方諸佛皆是從阿彌陀佛那個地方出的,因爲華嚴境界裏面沒有佛,華嚴境界都是菩薩,他屬于權教,就是權教中的圓教法,就是說十地也好,都屬于權教的,都是法身妙莊嚴,都是利他的,五十二位法身大士都在利他,就是毗盧遮那佛是佛,剩下的沒有佛,爲什麼呢,所有的菩薩功德都是佛那個地方化出來的,所以權教還屬別教,利益衆生,在阿彌陀佛那裏全是佛願功德海藏,光中化佛無數億,大願報身莊嚴光明裏化十方諸佛,到他方世界示現等覺菩薩,示現妙覺菩薩,就像觀音菩薩,示現等覺菩薩,像觀自在菩薩,觀自在菩薩就是佛,觀世音就是菩薩,他是因果同時,示現衆生因就是菩薩,示現果德就是佛,有時示現果,有時示現因,因位上就是五十二位,示現果地上就是佛地,示現佛地就是阿彌陀佛智慧的顯現,示現菩薩是阿彌陀佛功德的顯現,同是大悲跟十方衆生相應,就是上供養十方諸佛,就是毗盧遮那佛,下化于十方衆生,也就是圓滿報身,就是度十方衆生,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上化諸佛,下化衆生,上化諸佛就是上供諸佛,就是供毗盧遮那佛,阿彌陀佛也有毗盧遮那佛,他的毗盧遮那佛跟華嚴的毗盧遮那佛是一個,不是兩個,從這裏可以看出,我們信阿彌陀佛,理上跟事上的差別,我們一定要尋找到阿彌陀佛的這個理!
事上每天念多少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是難行道,不是易行道,那麼說理上阿彌陀佛才是真正的易行道。事上的阿彌陀佛是對因地來講的,事上的阿彌陀佛一定是法界,理上的阿彌陀佛是一心,也是一念,一心十法界,一念百億國,所以叫理事圓融,理和事是圓融的,你心中的理阿彌陀佛跟外面的事諸功德海是圓融一體的,你念的阿彌陀佛就是法界,就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念是法界,無念而念是我們的心,你念就是覺的心,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所以你念阿彌陀佛這一念就從法界裏面生,無念而在念,法界就是我的心,念而本無念,就是你這個念,南摩阿彌陀佛南摩阿彌陀佛南摩阿彌陀佛,無念是法界,念…
《爲四位五臺山比丘尼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