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講解內容(25)▪P3

  ..續本文上一頁n>廣度于一切。于昔無量劫空過無有佛世尊未出時(如果沒有佛出現),

  十方常暗冥,叁惡道增長沒有智慧,沒人教,造惡的多。

  阿修羅亦盛諸天衆轉減死多墮惡道。

  爲什麼原因,就是造惡因,爲什麼我們聞到佛法忏悔,怎麼忏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不曉得這個原因,我們把貪嗔癡當成寶,好朋友。講世間最髒的,古今中外來講,都是廁所,佛經不是這麼說的,最髒的是“貪、嗔、癡”,因爲貪嗔癡會讓我們墮叁惡道,但是我們呢,把貪嗔癡當好朋友,所以爲什麼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就像過春節了,大家把房子搞的很幹淨、衣服洗的很幹淨,身體沐浴很幹淨,我們的心幹不幹淨?這個很重要,一口氣不來,心幹淨的往上走,心肮髒的往下墮落,佛法就是修這個心,心淨則佛土淨。那麼我們怎麼使自己心清淨,聽佛經典上講經說法,讓我們心清淨。我們把身體搞幹淨、屋子搞幹淨,大家都會做,但是心呢不曉得,忙來忙去忙的都是不重要的。不展開經典,我們不知道自己沒有智慧,覺得我們好像還不錯,展開經典才知道我們錯在什麼地方。

  不從佛聞法常行不善事色力及智慧斯等皆減少,罪業因緣故失樂及樂想住于邪見法

  《楞嚴經》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恒河沙”,邪是什麼,內容不好、鼓勵我們貪嗔癡的,有一些像電視的內容、報紙的內容、網絡的內容,都是邪見。這個邪見不是罵人,是知見錯了,錯了一塌糊塗。

  不識善儀則,不蒙佛所化常墮于惡道

  如果我們對佛法有認識,我們就知道,我們要非學佛不可!爲什麼,不覺悟的話,那個無量劫的痛苦、煩惱,而且煩惱還找不到原因,佛法把因找出來,所以叫“離苦得樂”。

  佛爲世久遠時乃出,哀愍諸衆生故現于世間超出成正覺至少超出叁界,這個正覺是無上正覺。

  我等甚欣慶,及余一切衆喜歎未曾有我等諸宮殿蒙光故嚴飾,今以奉世尊惟垂哀納受願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與衆生皆共成佛道。很多時候念的這個回向偈,就是從《法華經》摘錄過來的。

  爾時五百萬億諸梵天王、偈贊佛已,各白佛言:“惟願世尊轉于*輪,這個轉于*輪,就是把宇宙人生真相這樣告訴我們。

  多所安隱,多所度脫。”時諸梵天王而說偈言:世尊轉*輪擊甘露法鼓度苦惱衆生開示涅槃道。

  在佛沒有出世以前,我們永遠迷在生生滅滅裏,不曉得有一個不生不滅的。

  惟願受我請以大微妙音哀愍而敷演無量劫集法。

  爾時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請,即時叁轉十二行*輪,若沙門、婆羅門,若天、魔、梵、及余世間所不能轉,謂是苦,是苦集,是苦滅,是苦滅道。及廣說十二因緣法,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十二因緣,我們可以簡單的說幾個。我們的苦有什麼,有愛,有取,有有。愛是一種執著;取,不可取去取,就有煩惱;我們要把這個愛擴充,愛一切衆生。我們皈依的時候說,“衆生無邊誓願度”,度就是幫助、就是愛,我們一般是愛什麼,愛一個人、兩個人,愛一個家庭,所以很多煩惱,哪個家庭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這個指的是煩惱,愛的是煩惱,愛的範圍很小,去取,然後有無量無邊的六道輪回。

  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

  佛于天人大衆之中、說是法時,六百萬億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諸漏、心得解脫,皆得深妙禅定,叁明、六通,具八解脫。第二第叁第四說法時,千萬億恒河沙那由他等衆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諸漏、心得解脫。

  就是不受法的束縛,得法自在。

  從是已後,諸聲聞衆、無量無邊不可稱數。爾時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爲沙彌,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養百千萬億諸佛,淨修梵行,求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俱白佛言:“世尊,是諸無量千萬億大德聲聞,皆已成就,世尊,亦當爲我等說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我等聞已,皆共修學。世尊,我等志願如來知見,深心所念,佛自證知。”

  衆生會接受佛法的時候,佛就開始說法。

  

《《妙法蓮華經》講解內容(25)》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