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講解內容(15)

  光明照世間

  這個光明是智慧照耀。

  無量衆所尊,

  佛是以德服人的。弟子規講“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佛是一種德行感召。就像我們拜佛,我們到了寺院有沒有說不拜佛要懲罰你,都是自己主動的、自願的,給佛頂禮。佛就是以德行、以智慧感化我們,所以這裏講的無量衆所尊。

  爲說實相印。

  就是把真相告訴我們,學佛就是真相大白。

  舍利弗當知我本立誓願,欲令一切衆如我等無異。

  這是佛的本願。佛的本願是什麼,希望一切衆生跟佛(學),快快成佛。你看“欲令一切衆如我等無異”,但是我們爲什麼和佛差那麼遠,這是我們的障礙,所以要“煩惱無盡誓願斷”。

  如我昔所願今者已滿足,化一切衆生, 教化一切衆生

  皆令入佛道。

  我們才明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怎麼一回事情。

  若我遇衆生盡教以佛道

  如果說,佛一開始遇到衆生,就把成佛的道理直接講了,話是沒有錯。但是無智者錯亂

  就是說,沒有智慧的人,他接受不了。所以說,我們遇到一個陌生人,你跟他講西方極樂世界,他不一定能接受的。如果我們倒過來說,學佛是提升靈性、提升自己,他能懂。因爲現在世間法說,大家這麼努力去拼命的工作是爲了什麼,他是提升物質生活,或者是提升精神生活,這個他會接受。但是,我們告訴他,這個(學佛)提升靈性、提升來生,他也會接受,沒有人願意墮落。那麼這個提升到究竟處就是成佛,到極樂世界去成佛,你這樣說他會接受。所以這裏講的無智者錯亂,他會誹謗的,這個道理很深。我們世間的所謂的提升,他提升了一點點,我們講從一個平民,我們世間法說在古代,他提升到宰相,那個不得了,那是到頂了,但我們講還在人道,還沒有到天道。我們遇到佛法,從一個凡夫、從一個人道,直接橫超到佛道,這是很殊勝的。所以這裏講的“迷惑不受教《地藏菩薩本願經》第二品也講“或有利根聞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或有暗鈍久化方歸。或有業重不生敬仰”,迷惑不接受,這很多很多。

  我知此衆生未曾修善本

  一句話,業障障住了。所以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裏有一個很重要“忏悔業障”,我們要深信佛法,要去解,要去聽經聞法,這個要有福報的,福報不夠是不行的。這個叫做未曾修善本,要把業障忏悔掉。我們過去生造了很多不善業,所以給我們提升帶來障礙。你看這個,我們造惡就折我們的福,我們的心不清淨,就沒有辦法生智慧,所以要努力行善。這個提升我們的善根,因爲我們做佛,要靠善根做佛,善根很重要。所以佛法是怎麼講,“沒有善根種善根,有善根要增長善根,善根增長要成熟,成熟了就做佛”。所以這一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都是善根,跟過去生都有關系,絕對不是無緣無故的就能做佛,這跟生生世世有關系。那麼災難、業障也是這樣的,所以“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行善就很重要。我們聽大法也是這樣的,福報不夠,我們平常都會講福報不夠,(就是)未曾修善本。去西方極樂世界,理論上說,一切衆生都可以去,都可以今生去,都可以平等去。爲什麼不能去?問題出在我們這邊,未曾修善本。《阿彌陀經》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如果這一生(善根福德因緣)不夠,完全可以這一生把它補足,就看我們我們時間精力用在什麼地方。學了佛才知道,我們本來這一生的時間精力可以做佛,但是卻花在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上。經典上講“世人共爭不急之務”,人忙了一輩子忙的都是不重要的事情,不曉得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一口氣不來,沒辦法幫助我們提升。遇到佛,才知道把這個道理講透徹。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叁十七道品中七菩提,第一個是擇法(擇法覺支),我們要會選擇。

  堅著于五欲,

  也是講六道,五欲是:財、色、名、食、睡。人爲財死,現在這麼辛辛苦苦爲什麼,有人講爲了吃飯,話是沒有說錯,人活著就是爲了吃飯嘛,如果人活著只是爲了吃飯,跟畜生就沒有兩樣,但是人活著離不開吃飯,但是,不是爲了吃而活著。動物、畜生愚癡,他是爲了吃,所以“鳥爲食亡,人爲財死”。其實人可以不爲財死,這裏講的五欲,就是迷掉了。

  癡愛故生惱。

  我們講的感情用事等等,會生煩惱。

  以諸欲因緣這些都是欲望,這些不正確的欲望、不必要的欲望,墜墮叁惡道 ,所以輪回六趣中六道很苦,備受諸苦毒

  我們在人間、六道裏面很苦的,我們現在六道裏還不是最苦,最苦是叁惡道、是地獄,如果我們這一生遇到佛法不修行,大多數一口氣不來就是叁惡道,是真的,《地藏經》講的很清楚,所以備受諸苦毒。所以遇到佛法,要出火宅。

  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長。薄德少福人(德不夠、福不夠)。衆苦(很多苦)所逼迫入邪見稠林

  這個很重要,邪見。“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恒河沙”,就是說,接受了許許多多不正確的觀念,就是邪見、稠林,很多、密密麻麻。我們的煩惱主要來自于錯誤的知見,錯誤的知見讓我們才會判斷錯誤,才會造業才會受苦,我們學佛,就像《無量壽經》講的要“裂魔見網”。

  若有若無等。依止此諸見,具足六十二深著虛妄法堅受不可舍,

  這個六十二指的是六道輪回,六十二種外道。深著虛妄法這個不是真實的。堅受不可舍,就是堅固的執著,放不下。六道衆生執著很重的,很不容易放下。所以《阿彌陀經》慈悲到極處,那麼我們就執一個,執阿彌陀佛、執極樂世界,可以成就。執此名號,其它執都不可以。所以講,堅受不可舍爲什麼會堅受,堅固的,所以五蘊裏第一個是色蘊堅固,堅固是妄想來的,迷的時間太長,無始劫來,長時間受那個假相的蒙蔽,我們把假相看成真相,真相就迷掉了,但是我們知道,真永遠是真,假永遠是假,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學佛才知道,六道是上當受騙,人一輩子,就像古大德講的,人一生是什麼:“自欺、欺人、被人欺”,互相騙,你騙我,我騙你,六道輪回就是這樣的。除了佛法,只有佛給我們一條光明大道。

  我慢自矜高

  我慢就是貪嗔癡慢,就說覺得自己不錯、自己沒有錯誤、自己很聰明,自命不凡。

  谄曲心不實(心裏不踏實),《《妙法蓮華經》講解內容(15)》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