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修與道果的契入

  禅修與道果的契入

  ------淨明山人與無錫居士對話

  關于覺性的照知

  一、 問:打座時有時沒妄想就有光,有妄想光就暗,是不是覺和照?

  答:這個明明朗朗就是覺性的照,就是朗照,如朗照的力量不夠,不虛明,還有一些複蓋的,就是還沒有成片。一個方法是開悟以後在本性裏啓用的照,像“啪塔!”“呸!”這兩種方法沒有開悟,在無明、煩惱蓋著的時候,把它打開,那麼打開它就是明朗,明朗當中有念頭他就黑,就會動,會複蓋,嚴重的話全沒有了,那麼只要你保持它的照,妄念來了,就化掉它,這叫悟後的功夫。

  二、 問:過二叁天以後,我記得老師磁帶中講過把黑的東西去掉,化掉,這叫真忏悔,我後來不管是黑的或什麼變化?

  答:你這個照的體不動,不去管它,也不要有意,照它,有意照它,會落于細的分別念,就是會有作意在,不要管它,它會自然消融,這自然消融是道上的作用,不要有意去消融,久了以後變外道了,外道就是用作意的心去提升它的能量,然後開顯它的神通功能,它老是有個力量很大的感覺去照去用,這成了外道了。

  叁、 問:我沒有老師講的什麼都沒有的定?

  答:什麼都沒有的定,只是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有的人經過,有的人不經過,但是真正的定,是知而不知不知而知,不能說知也不能說不知,因爲知沒有一個知者,也沒有所知的對象,說不知,它又是明白的,不是不知道,這樣子就是覺性的一種照知。

  四、 問:打座時什麼都不管,只是看著它,人很清爽,眼睛什麼光也沒有,頭腦也很清爽,反映也很靈敏。

  答:這個清爽,無相的清爽是我們的體性,那個明朗是心光,發熱是脈的能量,氣脈的能量有輔助的作用,就是開通生命力的作用。

  關于方便作用

  一、 問:我看人生是一場遊戲,我是局外人。

  答:但是你在局外的清淨當中,又要顯示它,又要適當的方便作用,這個作用是無爲的,自然的。作用有兩點,一個是道上的作用,因爲你很清淨和你接觸的人都會獲得清淨,都會消業障,是自然而然的,這是道上的作用,第二是方便作用,如果你能做得到的,別人需要你幫助的,就隨緣幫助,能做得到的幫助,做不到的,不要動念頭,動念頭的作用都是一種障礙,都是有漏的。(插:而且會造成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擾,反而出連續思維)對,還要留下一些遺憾,因爲世上的事是沒有止境的,永遠做不完,做完的話,國家主席一下子就做完了,是不可能的。

  光與光的融合問題

  一、 問:我打座時想到老師曾說:把自己的光供養佛菩薩,這是真供養,心量擴大以後我的光慢慢散出去了。後來覺得散得比較遠了,我不知這樣對不對?

  答:這個真供養,不是散出去,就是說你的光融在佛光當中,不要有一個來去相,當力量不夠時,可能有一個來相,佛菩薩光照我,有一個來相,但我們的光沒有一個去相,沒有出去,他是當下的。

  二、問:念蓮花生大師咒時我覺得光增到我頭上,但是平時打坐,念觀音菩薩,沒有覺得來。

  答:這個已經融合了比來更進一步,當體了,你已經用心光供養佛了,供養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已經在你的裏面,一直要在相應當中,然後身體融化爲光明,都在一片當中

  你每一次打座就要顯現這樣光明,顯現不二的光明,在光明定當中入定。

  叁、問:這個定是不是什麼都不知道?

  答:知道的,那個不知道的是很短暫的一個階段,平時知道的,在覺性的光當中,也可以顯起菩薩,也可以融化,都可以用的,如果你融化了,沒有了,力量不夠顯起,顯起如果有作意了,再化掉,在這裏調整。

  你就定在覺當中,定在覺當中,身體世界就沒有了,就是一片明朗。(插:我上洗手間,洗手間暗時,我看見自己眼睛都是光)

  對,(插:那會不會浪費?)不會!這是內在覺性光,通過氣脈放出去,不是一直有有時有,有時沒有,這是心脈圓通水光,這是智慧光。(插:原來我想把世界分解)不用了,現在是融化,以這個光來融化,(插:我去融化不是作意了嗎?)不是作意,經常在光當中顯現,保持這個光就是融化,它已經在融化了,融化一部分就是現一部分光明。

  關于光照自身的問題}

  身體哪裏有障礙自己調整。或者稍用一點藥物,推拿一般不清淨。(插:你以前講把光照到業障部位化掉它)然後做輕微的運動,心在無分別空當中,氣脈會打通,但嚴重的障礙,還是有些困難的,比如說,傷比較久,時間長,氣脈已經很壞了,不是一下子能好的。

  關于覺性遍一切處

  問:宋老師:本性遍一切處,這個上班你沒有去,下班也沒有回是妙用,對嗎?

  答:就是說起這個上班下班的念,沒有落到實處來去之相,就是你的作用處都是覺性在作用,而這個覺性是不動的。

  覺性沒有來去,這叫覺性遍一切處,並不是有個想象力,我的覺性很大,去和來都在覺性當中,這樣的話又作意了,只是當下,當下沒大沒小,沒來沒去,(插:我老想覺性遍一切處很大)遍一切處是形容,它是沒有大小距離的。

  關于相應問題

  問:有人認爲空就是和佛菩薩相應,有人認爲莊嚴就是和佛菩薩相應,有人認爲光光相應是相應,請老師解答什麼是真正相應?

  答:1、空相應只是佛菩薩空性的一方面,不是完全的相應。

  2、那麼莊嚴是相上的相應,是第六意識的相應,是假相相應。

  3、光光相和的相應,是體性相應,是阿彌陀佛的覺性體和修行人覺性體相應。這是最殊勝的相應。最真實道上相應,還有和阿彌陀佛願力相應智慧相應,慈悲相應等等,這是德相應,這是功德相應。

  關于相應與成片問題

  關鍵問題不是打座問題,是在覺性當中,怎麼樣相應的問題,時時刻刻相應,24小時相應,就是真打座,他坐得好就好,不想坐可以放棄,躺著好,就躺著,如果躺著不好了,就起來,他是隨時變化,隨時可轉的,有落處有障礙就化掉它,化掉又回來,然後成片了。

  關于修中脈問題

  問:身體不好能不能修中脈?

  答:修中脈有兩方面:一方面就是說要師父引導很重要的,不然的話會有問題;第二方面就是說修加行,修到本性,有根基的人,才修得比較相應,不然會著相,會執著裏面的感覺,在西藏來講一般要五加行,修完了,引導中脈一些方法,隨便修會出問題。

  關于時空的作用問題

  在本性上是沒時空,但在作用處有不同的時間,它的物質、事物的變化都有差異的。

  這個如果明白本性超時空性,超對立性,超概念和事物具體存在的時空性,因緣性、概念性、差別性這兩種統一的話就是徹悟。

  能夠通達這一切,雖然本性無礙,圓融自在的,能無差別性,但又能夠體現差別的作用,給它智慧,這是徹悟的境界,不然的話,道人就沒有作用的道人有他的作用。

  關于心輪的功能

  問:我們的光明是否從心輪發出?

  答:對,是心輪,但對心輪的本體就是本性,心輪的知性覺性和心輪的底層是一個東西,是一體的。

  (插:假使覺得光不強,能否把心輪引出來?)

  心輪是一個覺性的功能,就是放光的光明輪,光明輪的一個關鍵的地方,一個作用處,是能量集中的地方,可以引發出來。

  問:一起心動念,一有煩惱,一照就沒有了,這個照不是用,不是有色的光,而是用智慧?

  答:其實光也融在裏面,只是不見光相,它是智慧,就是了然明白,一照就沒有了。

  關于作用處

  問:我覺得煩惱不用斷,煩惱也是作用處?

  答:是啊!

  問:我不去作用煩惱,不去作用,就可以了,馬上就沒有了,我體會是自尋煩惱,都是自我的。

  答:衆生就是這樣,(插:我覺得好像更簡單了。)是啊!我們如果一起煩惱,舍掉就是了,就沒有了。或者我們不進去,沒有,一落進去就有,這個就是煩惱,就是菩提,我覺得這樣生活就更簡單。

  關于講話怎樣把握度數

  問:我出去人家要跟我說話,本性提醒我,不要多說,但遇到人,人家問了,你不回答又不禮貌?

  答:這個說和不說之間,說多說少之間,怎麼說之間,這裏面有個度,你要自己掌握,這是智慧的方便,這個度是它的圓融無礙,它的度的把握的尺寸是道人很高的智慧,也是不容易的,因爲我們所面臨的環境,作用都是不同,然後這個度要把握得非常好,。因爲人類都是相對性的,是非人我,它的差異很大,這裏的度,是動態的度,不是有個固定的標准的,它是動態的,你要把握這個動態,使你自己不受損害,就是不落進去。(插:不落動態,實際上是隨緣。)

  就是隨緣,所以隨緣是最高的人生藝術,而這個藝術把握得好和不好是決定了你人生作用,人生的意義。

  道人就是在他的作用處,把握得恰到好處,這就很妙,很活,又使人覺得親切,不會說對這個好一點,對那個不好,人人都得利益,但是他不動,這個就是道之作用。

  問:聽到子女工作好,以前高興,現在好像沒什麼太大關系,聽到了好像沒什麼強烈感覺。

  答:但是又能回應他,這也不是有意去應付,知道他的心情,知道他需要什麼樣的話需要什麼樣的引導,還是很自然的,也是很積極地回應他,但是你不動,他充滿著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能感化他,感動他,。作用處要的時候,有,不要的時候,沒有,他心空空的,裝不住東西的,就是這樣子,我跟你講話,話會出來,但是裏面是空空的,用過了,不需要了,它就記不起來了。

  以後該怎麼修

  1、 第一方面你體悟到本性,而這個本性時時刻刻在的,這個本性上不需要起知見不要去發心,它自然會用,然後以這個本性安住當下,讓它活潑潑體現,這是根本,就是說在體性上,我不要再去認爲見性,我要去做什麼,它本來如此。(插:不要頭上安頭)對!

  2、 我們畢竟有作用,比如你在中脈起照,和聖人合一,在覺性的光當中起變化,或者說動念頭,或者說體究,…

《禅修與道果的契入》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禅宗十說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