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西;吃飯的時候就吃飯,吃完了上路就是上路;做工作就是做工作,每時每刻就在你的當下,當下裏面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沒有是非,沒有顧慮,沒有牽挂,沒有過後的比量,你是當下的現量。結果呢,你活得很自在,你不爲別人活著,也不負擔別人而活著,也不爲自己活著,你就是這麼活著,如是如是的活著,你自在地活著,活在第一時間裏,沒有第二時間。
這樣活著對別人有什麼好處呢?
別人和你在一起會特別清淨,特別快樂,覺得這個人好象不是人,這個人抓不住東西,但是和他在一起這個負擔執著沒有了。
想抓住的人抓不住,會不好受。不想抓住的人會很自在。
不是“人”的人,這樣對家人是不是很不公平,每天對老婆很慈悲喜舍,但是摸不到你的真感情,怎麼過下去?
因爲空靈的人他慈悲的流露是自然的,應衆生的緣來顯現的,那麼自然會和他相應。但是有的人會追尋,一定要他把自己的心掏出來,不掏出來不踏實,你對我好是不是真的,那麼菩薩在這個時候要引導他,把這個執著化掉,如果菩薩把他的心掏出來,也是假的,給他一個安慰,那麼會使這個衆生越陷越深。
有的人不會問,只要你對她好就行了,但是有的會問,這種會問的人比較聰明,懷疑心比較重,需要一個永遠的給她保證的東西。
所以我在人生當中沒有這個根,我對別人好是因爲他的發心,他的一種緣來了,所以自然會對他好。如果他沒有了,自然就消失了,只是這麼一個過程而已,如果要我們永遠的執著一個人,愛一個人,把她放在心上,其實是不可能的。
106、這樣度衆生太慢了?
其實不在于時間,在于你怎麼做,因爲每個衆生都有他的因緣,不是你能左右的,你只能順著他的因緣,做一點事,其它都是他自己的事。度衆生就是度自己,利益衆生也就是利益自己,不是向外尋求一個東西。是回歸到真實的本體,並不是爲了家裏人做什麼,也不是爲了工作做什麼,在這個過程裏面你的心,你的行得到了和諧,你自然會體現。然後你會很智慧很慈悲,你自然在你生活裏面依智慧來觀照,依慈悲來利益衆生,能力自然會出現。所以不在乎緣上怎麼樣,關鍵在你怎麼樣,你如果是一盞燈,一定會照亮周圍。
你的所有是無私的。自私的雖然(財富)很多,也會造業,有時爲了親人會造業更多,爲了親人會做很多事,結果你會變得自私,爲家庭所困,在外面拼命努力供他們,結果便是一個修行的人供他們太多,他們的福報承受不起,他們反而因爲你而墮落了。
因爲你而執著了,死了也不能轉世,要一直跟著你,思念你,不斷的苦。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不自私,不執著,你是空的,結果你以你的慈悲和願力融化他,感化他,使他福報增加。使他也不自私,使他也慈悲起來,結果你們兩個就融合了,變成一個法界,一個整體,一合相啦。
夫妻不再是男女的夫妻,是兩個光照在一起,同時放光,這是很難得,這個地方沒有自私,沒有欲望,沒有彼此的執著和埋怨。
107、本性的流露
一個人笑得非常爽,好象什麼都沒有,這是本性的流露,生命的本身是本性的妙用,人生所有的行爲本質上就是遊戲,生命的本質並不是遊戲,衆生來講呢,本質是他的業報。
妙用爲何有時不妙?
因爲有所著,陷在這個情感執著愚癡當中,所以不再是妙了。
如果菩薩他就利用這個生命來放光,象密宗裏面把身體修得清淨,氣脈明點放光,身體就成了報身,生命就成了妙用,所以生命有兩種,一個是虛妄的生命,一個是真如的妙用。
108、怎麼能一生當中具足叁身?
當你一念不生、一念不滅、靈知了了、無有分別的時候,在一切處叁際頓空覺照分明,這個時候證得法身。法身理體遍一切處,靈知了了,打成一片。當你在法身當中通過你的慈悲通過你的智慧觀察,使你的福德和智慧逐漸開現,開現在你的當下,在這個智慧和慈悲的顯現上具足光明,那麼就成就了報身。你的心整個都放光,是慈悲,是莊嚴,是願力,整個是一片光明,這個就成就了報身,然後你的身體通過你的用功轉變以後,所有的念頭都是活潑潑的,顯現語言都是一種說法的清淨的語言。你的身體所有的遊戲,所有的應用都是度衆生機緣而變化的,那麼你身口意叁業整個就成了化身。一生中就具足叁身了。但是化身在這個世界上,衆生的業重,你的光明身別人看不到,但不是沒有,不開現而已,而這個光明是在法界當中,有緣的人會顯現,天眼開的人會看得到,法眼開的人才能完全看到,現在見性的人,現在就開始有了,叁身都開始有了,但是只是一部分一部分而已,不圓滿。你的語言你的思想,你的身體如果這裏面都沒有執著,沒有染汙的話,你就是化身,如果你在這個當下具足福德,你的光,智慧的光,莊嚴的光,清淨的光,具足廣大願力的光,就是報身。如果在這一切顯現當中,一念不生,一念不滅,靈知了了,清淨無住,在當下任何時候都是一片透明,那麼就是法身光明。
百劫也不多,一念也不少,一念不能稱爲少,百劫也不能稱爲多,在那個地方超時空,不能落在時間相上。
109、什麼是大心?
廣大如法界,清淨如虛空,遍一切處而無所不在,空一切法而沒有了別,度盡一切衆生而無所度,不是很難。
在輪回中永遠度生算是廣大心嗎?
如果有這個在,不廣大,還有輪回,還有衆生,世相在,不廣大。
那您發的願中有這麼說?(即生生世世輪回此界以度衆生)
那是對衆生講的,不是對我自己講的,我的願是留給衆生的,不是留給我自己的。
那留給您自己的是什麼願?
無願之願啊。
就是本來無願啊,本來無願本來無行,但是我們用願來體現,用我們的行在衆生中行,起了感召的力量,因爲衆生來顯現的,你自已是一絲不挂的,但是他曆曆在目,時時現前,但是不是我,不是你。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是最大的嗎?
還不是最大的。
地藏菩薩,阿彌陀佛的願最大?
這些都不算最大的願。
最極的願是他遍一切處,在一切處顯現的時候,沒有願可得。
沒有衆生可度,但他實實在在的在一切緣起裏面處處度衆生。處處顯現這是最廣大的願。這裏面包容一切願,包容一切行,但是在他的當體沒有願。
佛不都是這個願嗎?
是啊!
110、在幻化的輪回中永度衆生就等于了道了吧?
永度衆生,卻無衆生可度。
生生世世度衆生,是究竟涅槃了嗎?
有衆生可度的時候,怎麼是涅槃呢?
度而無度,又沒有能度的心呢?
常住涅槃,呵呵。
《空谷的回音 空谷的回音》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