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談靜坐▪P10

  ..續本文上一頁等到如果心力強的話,也很容易會生起興趣,那個時候把腿盤一盤。

  

  有的人內心的功夫進步了,然後這個腿子才進步,也能盤腿。有的人心裏沒有什麼好境界,但是腿純熟了,能盤腿,能坐下來。這不一樣的。

  

  問:師父,爲什麼要盤腿?有的人說,只要你姿勢覺得很舒服、你的心能夠靜下來,任何姿勢應該都可以,爲什麼一定要盤著腿?還是因爲釋迦牟尼佛開始是這樣坐,所以我們大家現在學也要這樣子?

  

  答:我們叫做四威儀——行住坐臥。這四個威儀,初開始學靜坐的人,以坐的威儀最好;因爲它安,坐下來心安,心安就容易靜下來,並且時間多少能長一點。如果你是站在這裏,也可以能靜一會兒,但是你想時間多就不容易。你若走路,我們也可以有個方法叫它攝心不亂的,但是也不是那麼容易。身若動,心也容易亂。我們平常人不是法身(佛教說有肉身、有法身的不同),肉身的人,尤其我們是欲界的人,心力要由生理上的幫助,心才能有作用,所以心受到生理上的影響的部分很大。所以身體若在動的時候,心就不容易安;短時間是可以。如果你臥在那裏,用靜坐的方法,也可以令心明靜不動,但是很容易就睡著了。所以,行、住(立在那裏)、坐、臥這四威儀,坐比較好,所以,佛叫我們初開始學禅的人要坐,是這樣意思。所以要盤腿。可是有的人盤腿有困難,就先練心。心有多少意味了,自己會勉強自己,也就可以了。

  

  問:聽說有臥禅?

  

  答:睡禅。若是你的禅定功夫成就了,那沒有問題,你願意走路也可以,臥在那裏也可以。沒有成功的人就有分別。

  

  問:師父,如果打坐完了以後,多久之內最好是不要喝水、也不要吃東西,有沒有這個顧忌?

  

  答:沒有這個忌諱。你打坐完了就可以喝點水。

  

  問:師父,比方說你在打坐的時候,有一些小小的境界,就像剛剛師父講的要守密;假如以前不曉得,講出去了,現在是不是還要再靜坐,把它慢慢再坐回來呢?

  

  答:是的,你再繼續靜坐,功夫還會回來的。回來的時候就保密,不要說了。

  

  問:專心的方法有好多種,有沒有優劣?有沒有說那一種比另外一種好,或者是自己選擇合適的就好?

  

  答:由自己選擇合適的好,倒不是說那一個方法特別好,不是的。就是你感覺合適的,就是用那個方法。

  

  問:能不能打坐的時候,就觀想觀世音菩薩?

  

  答:也可以。你取觀世音菩薩像,在心裏面有觀世音菩薩像,靜坐的時候,心就注意這個像,其他的念都要停下來,也很好。阿彌陀佛像也可以。不過,用這個方法,你要讀一讀《金剛經》,要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道理。你剛才說,觀阿彌陀佛像、觀觀世音菩薩像,這是很殊勝的境界,是不錯的。殊勝的境界,它就會出現一些事情,你要知道怎麼樣處理。你若讀《金剛經》,有佛法的金剛般若的力量,就會展轉地會殊勝。

  

  問:我問一個問題,我不是開玩笑的。假使鬼在臺灣或是在大陸,他能不能到美國來?這不是開玩笑,我是想知道。

  

  答:那他想來,很容易的。鬼若想到那兒去,是容易的。

  

  問:真的有鬼?

  

  答:是的。從臺灣到美國來、從美國到臺灣去,鬼他是能來。

  

  問:需要不需要時間,需要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美國?

  

  答:也是需要時間。需要時間,就是他心想不想來的問題。他若想來是很快的,比我們人快。我們人要坐飛機,他可能要比飛機快。

  

  問:鬼可以過海嗎?

  

  答:這個鬼是那樣,看這個鬼本身的情況怎麼樣。鬼有特別苦惱的鬼,那不一定。如果他是受罪的鬼,他也沒有自由。有的有多少自由的鬼,那他想來是能來。

  

  問:師父,請問剛剛您說靜坐久了,可以增加時間。譬如說,如果以後可以增加到五、六個鍾頭。如果說我靜坐時間到那個時間,是不是睡眠時間可以減少?

  

  答:是的。你靜坐的時間多了,睡眠時間自然會減少。

  

  問:還有白骨觀、不淨觀,是不是靜坐?

  

  答:是的,那個是靜坐的時候,是的。剛才說觀觀世音菩薩像、觀阿彌陀佛像;修白骨觀也是一樣,你坐在這裏,心裏面想這個白骨。

  

  問:想自己是白骨?

  

  答:是的,想自己是白骨。你想成功了,都是一樣了,別人也一樣都是白骨。

  

  問:平常看的人忽然變成大的白骨,都變成這樣子?

  

  答:是啊!那些人都是白骨嘛,沒有不同啊。不想、他也是白骨啊!不因爲我想、你是白骨,你本來就是白骨啊!是不是?真是這樣子。沒有不同、沒有例外的。

  

  問:師父,像您有經驗的話,是不是每一次靜坐都用同樣的方法?

  

  答:是的,都是用同樣的方法。

  

  問:師父,您是用止觀是嗎?對不起,我是隨口這樣講。因爲您常提到天臺宗的智者大師,那我想是不是天臺的止觀?

  

  答:是的,天臺智者大師有止觀的書。中國佛教裏面,對于止觀的說明,天臺宗是最好的了。從印度翻譯過來的《瑜伽師地論》、《辯中邊論》,止觀也說得好。可是,智者大師的書也還要讀,還是要讀。

  

  問:師父,您剛剛提到叁昧樂,是什麼意思?

  

  答:叁昧樂,我寫出來喔。叁昧就是定,翻到中國話就是定。這個定成功了,它就有快樂。這個快樂是比欲樂強得多。但是,若是我們人間的人修禅定成功了,你若坐下來,或者不管坐不坐,你若攝心不亂,叁昧就出現了。叁昧出現,這快樂就來了,全身都是快樂的。不管你入定多久,這個快樂一直地存在。你若是入定七天,那個時候隨你自己意,多數是入定七天,不超過七天。七天,你出定了,這個快樂還繼續在身體裏面,但是,慢慢慢慢它就失掉了,樂就沒有了。等到你再需要入定的時候,攝心不亂,這樂馬上又來了。

  

  問:請問這個入定是自動的、還是被動的?

  

  答:你本身一攝心不亂就入定了,要成就了以後。是你自己主動的,你若不主動,它也沒有。你成就了,但是你若不主動地入定,也是沒有定。你出定以後就沒有定了。

  

  問:出定是自己要出定?

  

  答:你自己要出定,是的。入定也是你自己要入定。你得了定,你若不入定,也就沒有定。得定的人要常常入定;如果你常不入定,定也會失掉的。

  

  問:靜坐和定有什麼分別?怎麼樣是在定的境界?

  

  答:好,你這個問題問得好!我應該講還沒講,你問我就說。

  

  靜坐的人,長期的靜坐,內心的明靜逐漸地會有力量。什麼叫做有力量?就是明靜的時間延長了。譬如說,你最初坐下來一小時內心裏面明靜不動,你超過一小時,心就要有妄想了,就是你的定力就是這麼長的時間。你逐漸地用功、逐漸地練習,能達到兩個小時,過了兩小時又不行了,它就是逐漸地增長。

  

  譬如說,在一個寂靜的地方你這樣練習,你的功夫能達到兩小時內一心不亂、明靜不動,在這個時間內,有其他的雜亂的境界來幹擾你的話,你心裏面也不亂;這足見你的力量強了一點。有的人的功夫,外邊沒有雜亂的聲音幹擾你,你才能一心不亂;有幹擾的時候心就亂了,他的定的力量這個分際就在這裏。

  

  到時候若是得了禅定的時候,就是聽不見聲音。一入定的時候,聽不見聲音。這些雜亂的什麼聲音,大的聲音、小的聲音,它不入到你心裏面去,你心裏面老是明靜不動,就是得定了。

  

  不過,《成實論》上說,(我上一次講,欲界定、未到地定、到初禅),初禅的人入定了,他還是能聽見聲音,到二禅以上才聽不見聲音,《成實論》上是這麼說。有的文上說得很明白,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前五識不動了,這就是入定了。如果你前五識還動,那就是沒有入定。譬如說我們靜坐的時候,雖然說是靜坐,周圍有點聲音,心裏還是會聽到,會聽到聲音,就是耳識還動,耳識還發生作用;心裏面隨時會有雜念,這就是沒得定。得了定的人,心裏一直都是明靜不動。

  

  問:師父,如果入定以後,有緊急的事情,能不能去叫他?

  

  答:如果是入了初禅,有了緊急的事情也可以叫他。譬如入初禅的話,你打引磬,不要隨便動他的身體;打引磬他就出定了。他耳識能聽到,初禅還能聽到聲音。二禅以上的境界,那就完全聽不到,要他自己要出定才可以,你不能去幹擾他。

  

  問:這樣對生命有什麼影響?

  

  答:沒有影響,他這個定能保護他,沒有影響。

  

  問:剛才有人問,打瞌睡是怎麼樣的感覺?還有剛剛我坐,覺得有一股氣往上沖,耳朵有很大的聲音,這是打瞌睡嗎?

  

  答:不是打瞌睡,是你有問題。有東西向上沖,就是有氣向上沖,這是不對的,不應該有氣向上沖。打瞌睡就是靜坐的時候睡覺了,本來是靜坐,但是忽然間睡著覺了,就是打瞌睡了。打瞌睡也很平常,也沒什麼要緊,沒有關系,不過太重了就不行。不過,有氣向上沖這是不對的,不應該。

  

  問:那要怎麼樣解決?

  

  答:你用什麼方法?這個向上沖不是自然的,就是你靜坐的時候你用一種方法,使令它向上沖的,不然它不會向上沖的。你是用功的方法有點事情。

  

  問:這是沒有,可是就自己向上來。我剛才是覺得說,如果不要趕快醒來的話,大概就要倒下去了。

  

  答:打瞌睡重了就會倒下去。至于有氣向上沖,如果不是有病;你若有病,當然有的時候也有逆氣,中醫上有個話叫逆氣,是向上沖,那麼你是裏面的腸胃有事情。若不是腸胃有問題,那就是另外一個原因。如果你靜坐的方法裏面有些地方使令你的氣向上沖,你趕快把那個方法停下來,就好了,沒事了。

  

  問:入定的時候,你自己知不知道自己入定?

  

  答:當然知道。

  

  問:剛剛那個先生說氣往上,我聽人家說,有時候靜坐會流汗,那跟氣有沒有關系?

  

  答:那沒有關系。靜坐流汗也還很正常,手也會出汗的。

  

  問:那是因爲你集中,還是怎麼樣?

  

  答:你靜坐坐得好了。流汗沒有關系,這是很正常的,沒有什麼問題。

  

  問:所以,是比較有程度以後,才會有那種現象?

  

  答:也要有一點程度。

  

  不過,你溫度也要調得好,因爲若是你開始坐的時候,溫度是平衡的,但是,等到坐坐的,溫度高了,你可能就有感覺,那是另一回事。

  

  問:師父,有人跟我講,假如在冬天打坐,因爲腳冷,很不容易打,就先泡一泡,泡暖和一點,然後穿上襪子,有益打坐。有沒有這個說法?

  

  答:如果人的腳有一點問題,這樣做是可以。如果正常,就不需要這樣。

  

  問:腳暖是不是可以幫助容易安靜下來?

  

  答:也好,腳暖也是合適的。但是,多數靜坐下來、包上毯子,腳原來是涼的,它會熱。腳本來是涼,也不需要用熱水去沐浴它,你就這麼盤腿坐下來,用毯子包起來,它就會熱,它就會暖。

  

  問:還有一個問題,像普通的話,電話響不害怕,但是靜坐的話忽然電話響,整個人跳起來的感覺,怕。

  

  答:這個是那樣,如果人的神經強壯,沒有關系。神經強壯,你坐在那裏,它有點聲音聽見,就是有聲音,他心裏不跳、身也不跳、不動。就是因爲神經多少弱一點,忽然間有聲音他就是這樣子,跳一跳。

  

  問:那該怎麼辦呢?

  

  答:你把電話停下來,把電話拔下來,那麼就沒有聲音了。另外,你在靜坐的時候訓練自己,你心裏面就想,電話聲音響了,沒有事。你常常這樣想,這個毛病就會好、會減輕。另外,把電話的聲音不要太大,就是低一點,它也就好。

  

  我們上一次講過靜坐,他們現在有幾位今天也來,今天又第二次又講,你們各位居士有靜坐的興趣,肯拿出時間來學習,我心裏也很歡喜。我祝願你們靜坐成功,我希望我也能有進步。

  

  

《談靜坐》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