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道樹品 4▪P4

  ..續本文上一頁有信心,他一定要有希望。這樣說就是,喔!佛法是這樣講:轉凡成聖、能得到諸法如、能得大自在、遠離一切苦惱,你若相信了,你就會有希望,我也要具足諸法如,這就表示你有點信心。如果說是:這個諸法如、得自在,我心裏沒有興趣,那就表示你沒有信心。譬如說做生意能賺錢,我若相信,喔!那我也去做生意,就表示你有信心。所以這個地方也有這個意思;你若有興趣了的時候,就表示你有信心,這是具足了信根;就是沒有疑問,別人怎麼樣說這件事是迷信,你心裏面不疑惑、不動搖,這就表示你有信心,有信。

  

  有進,精進。這個精進什麼意思呢?雖然他還沒得到諸法如,但是他能努力地修行,不休不息地去修行去,這就是精進力很強。若是說是:我也相信、有希望心,但是不肯開始用功,就是沒有精進力。

  

  信、進、念;這個「念」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從書本上面得到了這個法門,或者是由師長的教導,你得到了「學一切法如」的這個法門,能在心裏面分明的顯現出來,就叫做念。就像我想我的母親,我母親的面貌一下子就現出來了,現在心裏,這叫做念力;如果你沒有念力,想老半天也想不出來,我想我一個朋友,怎麼想也想不起來,就是沒有念力。這個念在這裏,念這個字,在佛法裏面倒非常重要,你念大悲咒也是靠念,不然的話就忘了,念經、念咒乃至念佛,一切一切都是念。現在這裏說這個信、進、念,就是學習這個法門,你能夠在心裏面現出來,現出來,然後才努力地去修,所以這個念,這是一個念的意思。其次,這個念還有一個重要的地方呢,也就是有個智慧的意思;就像守門的人,這個善人容許他進來,惡人就是不可以進來。說是我們用功修行的時候,這個惡念就不可以進來,善法就可以進來,這個念也有這樣的作用。

  

  信、進、念。定,你這個人,你能夠攝心不亂修學禅定,具足了定的功德。信、進、念、定。慧,就是觀諸法實相的智慧。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功得你都具足了,那就叫做「衆生根」,衆生的善根。

  

  這位菩薩、具足諸法如得自在的這個人,他能知道這個衆生他有信根、有念根、有精進根乃至定根、慧根都具足;有的人具足一樣、兩樣、叁樣,缺幾樣,不具足。所以「善知一切衆生根」。

  

  「善知一切衆生根已,知一切衆生根具足」,說這個衆生,這五種功德都具足了。具足這五種根這個人,他能夠得聖道;不具足是不能得聖道的。信、進、念、定、慧,就是能得聖道。

  

  「亦知一切衆生業因緣」,這個知道一切衆生根具足,就是具足了諸法如以後,能得自在,而又能知道衆生具足、不具足善根,又能知道一切衆生的「業因緣」,這是什麼呢?說這個衆生是具足善根,但是他造了很多罪,他不能得聖道。這個「業」就是指……當然有可能做福業、也可能做罪業。有嚴重的罪業,雖然具足了信、進、念、定、慧的善根,但是不能得聖道,也有這種事情。說是「亦知一切衆生業因緣」,這個「業因緣」呢,就是過去世做了很多的罪,也知道一切衆生未來的果報。因爲這個人呢,當然有宿命通、也有天眼通;有天眼通能知道未來的事情,有宿命通能知道過去的事情,那麼這個聖人他就爲一切衆生說這件事,說這件事呢,衆生一聽到;哎呀!過去有罪業、未來要得惡報,心裏面會恐怖,一恐怖呢,這個心就柔軟一點,就容易接受教化,有這個事情。

  

  「知一切衆生業因緣已,得願智具足」,「願智具足」這個願智,什麼叫願智?「願智叁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無論有什麼問題,他一入這個願智叁昧的時候,就知道這個問題怎麼解答;能知道過去的業因緣、知道未來世的業因緣,或者是罪業、或者是福業、或者是不動業,是有障礙、無障礙,這些事情都明白,「知一切衆生業因緣已,得願智具足」。

  

  「得願智具足已,淨叁世慧」,你這個願智叁昧具足了,你能清淨你叁世的智慧;通達過去世無障礙、通達未來世的無障礙、通達現在世無障礙,通達現在世有善根,過去世或者是有罪業,未來有什麼果報,這些事情都明白。「淨叁世慧已」,這叁種智慧都清淨了,這樣的人呢,他就能饒益一切衆生,能利益一切衆生了,他說法的時候能夠教化衆生,能令衆生信受奉行。

  

  我講到這裏,但是前面還有個問題,我解釋一下。什麼問題呢?菩薩,色受想行識,也是以如故得說;一切法都是如,才有一切法,說菩薩是如佛。那麼這個畜生,叁惡道的畜生,當然也都是色受想行識,那麼也是「以如故」說色受想行識,那麼畜生也應該說如佛吧?也可以這麼說嗎?不能,畜生不能說如佛。

  

  什麼原因呢?畜生也是有如,地獄、餓鬼、畜生也在一切法之內,也都是如,但是不能說是如佛,因爲什麼呢?因爲他的如還沒有善根的因緣顯現出來;這個畜生的世界他也是如,但是他沒有因緣把這個如現出來,沒有現出來,他就不能夠像菩薩那樣去廣度衆生,所以不能說是「如佛」。這樣用這個道理來說,人也可以說如佛嗎?人也是不能,因爲我們這個「如」也沒現出來!我們這個「如」還沒現出來,所以我們也不能說如佛;但是理性是有,一切法都是如,說我們人也有如,這樣說是對的。今天就講到這裏!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道樹品 4》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