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4▪P4

  ..续本文上一页有信心,他一定要有希望。这样说就是,喔!佛法是这样讲:转凡成圣、能得到诸法如、能得大自在、远离一切苦恼,你若相信了,你就会有希望,我也要具足诸法如,这就表示你有点信心。如果说是:这个诸法如、得自在,我心里没有兴趣,那就表示你没有信心。譬如说做生意能赚钱,我若相信,喔!那我也去做生意,就表示你有信心。所以这个地方也有这个意思;你若有兴趣了的时候,就表示你有信心,这是具足了信根;就是没有疑问,别人怎么样说这件事是迷信,你心里面不疑惑、不动摇,这就表示你有信心,有信。

  

  有进,精进。这个精进什么意思呢?虽然他还没得到诸法如,但是他能努力地修行,不休不息地去修行去,这就是精进力很强。若是说是:我也相信、有希望心,但是不肯开始用功,就是没有精进力。

  

  信、进、念;这个「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从书本上面得到了这个法门,或者是由师长的教导,你得到了「学一切法如」的这个法门,能在心里面分明的显现出来,就叫做念。就像我想我的母亲,我母亲的面貌一下子就现出来了,现在心里,这叫做念力;如果你没有念力,想老半天也想不出来,我想我一个朋友,怎么想也想不起来,就是没有念力。这个念在这里,念这个字,在佛法里面倒非常重要,你念大悲咒也是靠念,不然的话就忘了,念经、念咒乃至念佛,一切一切都是念。现在这里说这个信、进、念,就是学习这个法门,你能够在心里面现出来,现出来,然后才努力地去修,所以这个念,这是一个念的意思。其次,这个念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呢,也就是有个智慧的意思;就像守门的人,这个善人容许他进来,恶人就是不可以进来。说是我们用功修行的时候,这个恶念就不可以进来,善法就可以进来,这个念也有这样的作用。

  

  信、进、念。定,你这个人,你能够摄心不乱修学禅定,具足了定的功德。信、进、念、定。慧,就是观诸法实相的智慧。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功得你都具足了,那就叫做「众生根」,众生的善根。

  

  这位菩萨、具足诸法如得自在的这个人,他能知道这个众生他有信根、有念根、有精进根乃至定根、慧根都具足;有的人具足一样、两样、三样,缺几样,不具足。所以「善知一切众生根」。

  

  「善知一切众生根已,知一切众生根具足」,说这个众生,这五种功德都具足了。具足这五种根这个人,他能够得圣道;不具足是不能得圣道的。信、进、念、定、慧,就是能得圣道。

  

  「亦知一切众生业因缘」,这个知道一切众生根具足,就是具足了诸法如以后,能得自在,而又能知道众生具足、不具足善根,又能知道一切众生的「业因缘」,这是什么呢?说这个众生是具足善根,但是他造了很多罪,他不能得圣道。这个「业」就是指……当然有可能做福业、也可能做罪业。有严重的罪业,虽然具足了信、进、念、定、慧的善根,但是不能得圣道,也有这种事情。说是「亦知一切众生业因缘」,这个「业因缘」呢,就是过去世做了很多的罪,也知道一切众生未来的果报。因为这个人呢,当然有宿命通、也有天眼通;有天眼通能知道未来的事情,有宿命通能知道过去的事情,那么这个圣人他就为一切众生说这件事,说这件事呢,众生一听到;哎呀!过去有罪业、未来要得恶报,心里面会恐怖,一恐怖呢,这个心就柔软一点,就容易接受教化,有这个事情。

  

  「知一切众生业因缘已,得愿智具足」,「愿智具足」这个愿智,什么叫愿智?「愿智三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无论有什么问题,他一入这个愿智三昧的时候,就知道这个问题怎么解答;能知道过去的业因缘、知道未来世的业因缘,或者是罪业、或者是福业、或者是不动业,是有障碍、无障碍,这些事情都明白,「知一切众生业因缘已,得愿智具足」。

  

  「得愿智具足已,净三世慧」,你这个愿智三昧具足了,你能清净你三世的智慧;通达过去世无障碍、通达未来世的无障碍、通达现在世无障碍,通达现在世有善根,过去世或者是有罪业,未来有什么果报,这些事情都明白。「净三世慧已」,这三种智慧都清净了,这样的人呢,他就能饶益一切众生,能利益一切众生了,他说法的时候能够教化众生,能令众生信受奉行。

  

  我讲到这里,但是前面还有个问题,我解释一下。什么问题呢?菩萨,色受想行识,也是以如故得说;一切法都是如,才有一切法,说菩萨是如佛。那么这个畜生,三恶道的畜生,当然也都是色受想行识,那么也是「以如故」说色受想行识,那么畜生也应该说如佛吧?也可以这么说吗?不能,畜生不能说如佛。

  

  什么原因呢?畜生也是有如,地狱、饿鬼、畜生也在一切法之内,也都是如,但是不能说是如佛,因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如还没有善根的因缘显现出来;这个畜生的世界他也是如,但是他没有因缘把这个如现出来,没有现出来,他就不能够像菩萨那样去广度众生,所以不能说是「如佛」。这样用这个道理来说,人也可以说如佛吗?人也是不能,因为我们这个「如」也没现出来!我们这个「如」还没现出来,所以我们也不能说如佛;但是理性是有,一切法都是如,说我们人也有如,这样说是对的。今天就讲到这里!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4》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