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舍利品 8

  到這裏來了,他也是到這個大殿上去,到那裏也合合掌,可能還是沒有低頭,只是合掌這樣子。然後就在旁邊,他們什麼的地方就坐下來。坐下來,這件事呢,他們法會裏面的主持人,當然就出來接待、招呼這位法師,當然也就對他說了,說是:你們在你們自己的廟上,你們是供佛的,也向佛頂禮。我們供的老君就是佛,你也應該頂禮,你不應該對我們沒有禮貌。哎呀!那麼這位法師說:你說的對,我來了,到了你們這個廟上,我應該對老君有禮貌。我也有心頂禮的,但是我又顧慮到他受不了。哎呀!我是有心頂禮,並不是我不頂禮,不是,我有心頂禮,但是他恐怕受不了,所以沒有頂禮。當然,那個主持人想:那有什麼受不了?我們老君就是佛嘛,就和你們釋迦佛是平等的,有什麼受不了呢?你也頂禮!他說:好!好!他就又來到這個大殿上,他就頂禮。一磕一個頭的時候,這個老君的像就搖動;等到磕第二個頭的時候,就搖動的更厲害;第叁個頭的時候,這個像就倒下去了,有這個事情。有這事情呢,那麼這個時候,那個廟的主持人當然立刻又把老君的像又扶起來了,又供好了,說:請你再頂禮,我們看一看。這樣子,說:好!他就再頂禮。又頂禮,這個像又倒了。那麼這個主持人沒有話好說。因爲當時頂禮不只是那一個主持人,還有很多的他們的道教徒,立刻的這個信心動搖了,就很多人不相信道教,相信佛教了,有這個事情。

  

  現在這上說:「書是般若波羅蜜經卷,受持、讀誦、爲他演說」,可見對于這部經,你能受持、讀誦,從這一位見禅師的這件事看出來,不可思議。當然,我現在我的記憶力不好,我現在想起來了。那個主持人又同這個見禅師就又繼續談話,說是:你到佛教裏邊來,你有什麼修行?說說我聽聽。我沒有什麼修行,我就是讀誦《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他能背,能夠誦,不是照文,他能夠把摩诃般若波羅蜜這部經給背下來,我就是這樣修行,就是這樣境界。但是《高僧傳》上稱他爲禅師,見禅師,那可能他還是坐禅的,就是有這種境界。

  

  這個「受持讀誦、爲他演說」,我在《高僧傳》上又看見一個消息,就是有一個講經的法師,這個講經的法師是怎麼樣情形?是飲酒的,是喝酒的。但是他來講經,講經,就是另外有鬼神來聽經。有鬼神來聽經呢,這個鬼是他人間的親人,這鬼對他人間的親人說:應該到這個法師那裏去聽經,勸他親人來聽經。說是你來不來?我也來。就說出名字來,那個法師講經,你應該去聽經。聽經,人間的人,大家都是人間的人,我也能看見你,你也能看見我。這鬼呢,鬼有問題,鬼就是寫個牌位,也是這麼個辦法,寫他的名字。我們姑且說是木板吧,或者是一張紙也可以,寫個名字。寫個名字的時候,也來聽經,就是在這一個地方的一角那裏,把這個牌位貼在那個角那裏,但是把表面上用一張紙糊起來。只是看見有一張紙在那裏,看不見裏面還有個牌位,是這樣子。但是也有人注意這件事,說:這是什麼?他就說,那個人只好坦白出來說:這是我的一個親人,他死掉了,他現在是鬼神。鬼神呢,指出名字來,說是現在某某法師在這講經,應該去聽經。所以他勸我來,我也勸他來,但是他來,就是要寫個牌位在那裏,來聽經。說:也可以現形嘛,現出你的身形,大家都坐在這聽經嘛。他說:不可以。這是因爲什麼呢?他說我自己都不高興我的身體,怎麼可以給別人看見呢?這鬼神啊!所以剛才說是叁惡道,在人間做了惡事,受了惡報的時候,這個果報不好看,醜陋。

  

  那麼這些人就和這鬼說話了,說是:你告訴你人間的親人來聽經,你看見什麼境界?我們這裏就是大家在這裏聽經,是什麼境界呢?他說:在我們人的頭上以上,都是鬼神在這聽經。鬼神以上,是諸天,諸天都來聽經的,都來學習佛法,都來聽經。但是,有問題!說:有什麼問題啊?諸天,那個頭都背著這個法師。說:爲什麼要這樣呢?說是這位法師喝酒。他一喝酒,一說話的時候,大概就有這個酒的氣噴出來,這諸天不高興,但是還願意聽經。結果那個態度,不是面向法師,是背著法師聽。說出這件事,這也是《高僧傳》說這件事。

  

  現在這上面說:「書是般若波羅蜜經卷,受持、讀誦、爲他演說」,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受持、讀誦、爲他演說」,這裏面還有意思:我們若學習佛法的時候,當然要依據經、律、論。經、律、論,經和律完全都是佛說的;論呢,也可能是佛教徒,佛的弟子,或者是菩薩、阿羅漢,所造的論,那也都是佛法。我們學習佛法,要根據這個來學習佛法。因爲什麼根據這個?這是佛、佛的弟子,都是聖人說的話,我們要根據這個來學習佛法。這裏面還有個意思呢,你要爲人演說的時候,也還是要從這裏,根據這個來演說,你不可以離開了經論,你另外去講解什麼。另外講解,那是另一回事了。我自己會覺悟,我自己會發明一個道理去講,我不根據佛菩薩說話,那是另一回事的。所以受持、讀誦佛所說的經卷,根據這個要爲他演說,應該這樣做,應該這樣子說。

  

  「是處十方世界中,諸天、龍、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皆來禮拜般若波羅蜜,供養已去」:「是處」,也就是受持、讀誦的處所,或者是爲他演說的地方。這個地方呢,十方世界的諸天,就剛才我們說的那個,那個是《高僧傳》上鬼說出來的話,不然我們也不知道這個事。但是經上現在是,這是佛說的了。「諸天、龍」:這個「天」,

  

  天上的人,用我們人間的人的情形來比對著說呢,應該是相信佛法的天,裏面也有不相信佛法的天。在經論上說到一件事,這色界天上的天,想要來人間見佛聞法,其他的色界天上的天勸他不要來,勸他不要到人間來聽聞佛法,還有這個事情。可以知道有相信佛法的,也有不相信的。「龍」,也是一樣,也有相信佛法的,也有不相信佛法的。而龍裏面也有神通的,也有沒有神通的,也是有差別。

  

  這個「夜叉」,是鬼神,這個暴惡的鬼神。「幹闼婆」,翻個香陰,他的身體發出來香氣,或者以香爲食,所以叫幹闼婆。他是幹什麼的呢?是爲釋提桓因做音樂的,音樂神,就是這樣子。「阿修羅」,像剛才前面說那個阿修羅,阿修羅也是各式各樣的。像人間的人,也有大福德的人,也有貧苦的人;這阿修羅呢,也有大福德的阿修羅,和諸天平等,有這種境界,也有福德沒有那麼大的。「迦樓羅」,迦樓羅翻到中國話,翻個金翅鳥,或者翻個妙翅鳥,它的那個翅膀很妙、很美,妙翅鳥。但是這種鳥,是身量非常大。經上說:從一個須彌山,飛到另一個須彌山去,能有這種能力。這個金翅鳥是以龍爲食的,它是以龍爲它的飲食,真是厲害!它那個翅膀一搧啊,這海水就分開了,海水裏面的龍它都看見了,它就吃龍,有這種事情。「緊那羅」,翻個疑神。他頭上有個角,有一個角,我們人看見了他,這個人是人呢?是鬼神呢?所以稱之爲疑神。這個人,也是釋提桓因做音樂的神。「摩睺羅伽」,就是大蟒神,像蛇似的這一類的衆生。但是這都是有神通的。

  

  「皆來禮拜般若波羅蜜」,這些人都到這個般若波羅蜜的地方來禮拜、來供養,已去。但是他來到我們人間的時候,他不是用他本身原來的身相來到我們這裏,他都是變化一個端正人。我們人間的肉眼,我們看的是個端正人,不知道他原來是個夜叉鬼,他是個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我們不知道。「皆來禮拜般若波羅蜜」,都到人間來禮拜般若波羅蜜。「供養已去」,就走了。

  

  「何以故?」因爲什麼諸天神要這樣子呢?「是般若波羅蜜中生諸佛」,因爲般若波羅蜜這大智慧,能令人得聖道,能令人得阿耨多羅叁貌叁菩提。「及生一切衆生樂具故」,學習般若波羅蜜開大智慧了,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做一些利益衆生有益的事情。我們做了這樣的功德,我們就會得果報的時候,就能得到很多幫助我們安樂的這些因緣。譬如說能夠使令我們身體健康,我們學習般若波羅蜜,我們有慈悲心,我們身體就會健康一點;常常的發脾氣,要殺別人啊,身體多病痛。你有惡心,也對身體也不健康的。所以「及生一切衆生樂具故」,因此而會得到安樂。這樣的因緣,也是因爲學習般若波羅蜜出現的。

  

  「諸佛舍利,亦是一切種智住處因緣」,佛的舍利呢,也是這一切種智住處因緣。就是佛的舍利,也是佛的身體。佛的身體裏面,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那麼這個叁菩提,這個無上正等正覺,在什麼地方呢?也就在這個身體,在這裏住。所以佛的舍利,舍利是佛的智慧的住處。譬如說我們的身體是我們的心的住處,我們的受想行識就在我們的身體裏住。我們這個身體也可以稱之爲舍利,不過沒有人恭敬就是了。佛的這個舍利呢,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無上菩提的住處,所以我們表示尊重,是這個意思。

  

  「以是故,世尊!二分中,我取般若波羅蜜」:「以是故」,因爲這樣的原因,所以般若波羅蜜非常的重要,所以我就取般若波羅蜜,我就請般若波羅蜜的經卷,我來學習,所以它是特別重要。我們學習了《摩诃般若波羅蜜經》,在這一品裏面,我們得到這樣的消息。但是我們今天的佛教徒是不是這樣的?我們今天的佛教徒,我感覺我們出家人還是願意請舍利,而不去請般若波羅蜜。我們出家人也還是願意修福,而不願意學習般若波羅蜜的佛法,我們不高興這樣做。若是讀了這一品經的話呢,我們應該覺悟一點,我們應該請佛舍利,恭敬、供養也是好,但是不應該不請般若波羅蜜。我們可以睜開眼睛你看一看,你看一看,我們佛教徒究竟是請般若波羅蜜學習佛法?佛法全部都是般若波羅蜜,但是我們佛教徒肯學習般若波羅蜜的不多,不是很多,很少;而請舍利的,就是修福的佛教徒比較多。修福也是好,但是佛教徒,現在智慧不夠。我們現在的佛教徒…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舍利品 8》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