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舍利品 8▪P3

  ..續本文上一頁督教。這時候我心裏頭想到什麼問題呢?我也是看見過,就是中國的讀書人,還是有學問的人,相信上帝、相信基督教、相信天主教,這時候我才明白這個道理,是孔夫子宣傳的,哎呀!是這樣子。可是我再一想,那和佛教是有距離了。我們佛教有的時候認爲孔孟之道很好,我們應該學學孔孟之道,但是從這地方看,和佛教是遠了。但是孔夫子也沒有明白說天究竟是怎麼回事?我讀書少不知道,你們讀書多知道,孔夫子也沒有詳細說天怎麼回事,也沒有詳細說。但是這句話我們簡單的去看呢,它就是和天主教、基督教相信上帝的人接近,思想接近。「天命之謂性」,你這個分別心是天老爺給你的。

  

  我那天說過,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這皇帝是天命,孟子是有這個思想,其實這個思想按現在來說不合道理。我們佛教裏面看,天上的人也不管你這件事的,你誰做皇帝,他管你這件事?他也不管。更沒有天命,說這個是天老爺給的,更沒有這個意思,佛教裏沒有這個想法,佛教的理論呢──你自己創造的,這樣意思。「行緣識」這句話,如果用「天命之謂性」這句話來對照起來,那這個「行緣識」,你自己創造的,就是這句話。行就是業力,業力是誰創造的?就是你的心創造的,佛教的理論就是這樣講。你自己創造業力,業力又給你一個果報,果報是什麼?主要是我們的心,心是果報主,是這樣的意思。

  

  所以這上說因緣所生法,我們說是「深心入法中」,就是你要觀察一切法是因緣有。我們觀察一切法是因緣有,誰是因緣?還是你的心。「無明緣行」,無明是什麼?也是我們的心,誰是無明?就是我們的心,心沒有智慧。

  

  我從這裏又有一個分別心,「即心是佛」,這個佛是糊塗佛,因爲你現在心就是無明啊!是那麼回事啊!若是說是心,我們讀《般若經》的時候,他說:「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名爲佛」,這句話我能接受;說「即心是佛」,我不接受。「即心是佛」,就是糊塗嘛!你現在沒有智慧啊,沒有智慧怎麼能是佛呢?

  

  所以從這裏說,我感覺到印順老法師偉大,我們佛法變成了儒家的哲學了,變成道家的哲學,變成神的哲學了,這是不對的,印順老法師說出這句話來。這不是平常人能說的,我們平常人說不到,我們平常人還感覺到很有智慧啊,我說出這樣的佛法,還感覺到有智慧,但是印順老法師說:你這樣子是改變了佛法的思想,變成非佛教徒了,但是你還是穿出家人衣服的。所以我對印順老法師的恭敬在這裏,他叫我們對于佛法有正見,這是印順老法師的貢獻,要尊重這一點。

  

  我們自己學習佛法的時候,我們可能想這是我的智慧,我能夠學習佛法,我現在我能講經,我還能寫佛法的文章,其實在今天的佛教來說,要感謝印順老法師,要感謝他。我們因爲讀他的書,我們得到正見。若是你沒有這些善知識的智慧,沒有他們的智慧,你自己學習佛法,你能得到這個智慧?也可能得到、也可能不得到,也可能你不容易得到,是不一定的。我說的太多了。「深心入法中」,現在是到點了。到點了我們就停下來。

  

  我再說幾句話,我們學習佛法,很多的因緣,因緣是很多的。譬如說是我去學《金剛經》、或者我是學習《大乘起信論》、我學習《成唯識論》、學習《瑜伽師地論》、學習《大智度論》,學習很多很多的佛法,也有很多的因緣來幫助我們,我們才能學習。譬如說我學習,我要靠我父母對我也有幫助,我的師長對我有幫助,很多很多人都對我有幫助,但是印順老法師這一方面對我們很重要的幫助,應該要認識到這裏。其他的事情那就是另有一句話,那是另外一件事。但是這件事要承認,要承認的,應該是這樣子。說我們完全是印順老法師,也不是,我父母對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我的身體是我的父母幫助我,是我的業力,但是有父母的幫助,所以要感謝父母的恩德。我能學習佛法,是因爲我小時候還讀過書,我小時候讀書是得到我祖父的幫助,我們那個郷村沒有學校的,我祖父去請一個老師來成立一個學校,那麼這個郷村裏面的小孩子大家都可以讀書,所以我還要感謝我的祖父、也感謝我的老師,感謝很多人,你不能說只是一個印順老法師,還要感謝很多人。好了,我就說到這裏。

  

  我剛才我也說過,我以前在私塾裏讀過這個《四書》。讀過《四書》,我還是不明白是怎麼回事,雖然那個老師講過,但是聽不懂。出家以後再學習,明白多少,會明白,哦!原來是這麼回事,會明白多少。但是這件事我們再深入地思惟的話,也有點問題,有什麼問題?我剛才和一個醫生談話也提到這件事,小時候讀書的時候,那個老師還寫個孔夫子的大聖先師,給孔夫子寫個牌位的,用個木板來寫個牌位,上學的時候就一鞠躬,下學的時候也是向孔夫子一鞠躬的,曾經這樣子訓練了多少年。訓練多少年,對孔夫子也就有點感情,有那麼一點感情的。所以我對孔夫子有一點感情,我對《四書》也有一點感情,再見面的時候,就像朋友見面,有點感情,歡喜再學習。但是我發覺這件事,我心裏頭想:哎呀!和佛教遠了一點,遠了一點。說是我們出家人有的法師提倡出家人應該學習四書,學習孔孟之道,我嘴是沒有說,我心裏想那裏有問題,那裏有問題。

  

  可是,剛才說過,我是很笨的人,我學習了佛法很多年了,我對于這一念心,我學這個《成唯識論》,學習唯識的這個思想的時候,它說:「阿賴耶識是果報主」,也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是果報主,這句話也不太明白,也不是太明白的。「無明緣識,行緣識」,這句話都能背下來,「無明緣行,行緣識」能背起來,但是那個義不是十分的分明,不是十分的分明。可是長時期的學習,逐漸逐漸地進步。但是這一天看見「天命之謂性」,使令我很有刺激,使令我對于佛法的認識又進了一步,又進一步的。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舍利品 8》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