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德」,他成就了這樣的功德。當然這件事,如果我們常常地正憶念,思惟一切法都是空的,自然這個境界會出現,不感覺有恐怖這回事,不感覺,也不感覺有大地震這件事,也不會的,一切法都是不可得。我們讀《金剛經》的時候,「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和這個道理是一樣的,是一樣的。你這樣子做呢,能調伏煩惱,究竟來說,能斷惑證真,能斷除一切煩惱,不論什麼境界,心裏面是安住不動,湛然常寂,就是這樣子。
若是我們不用功修行的話,我們心裏常害怕,怕這個沒有了,被人搶去了。很多很多的這些煩惱事情都出現了,人與人就不容易合,不容易合,乃至嫉妒障礙這些都出現了。你若常學習般若波羅蜜,沒有這些事情,什麼事也沒有。出家人和出家人有恭敬心,因爲你不離薩婆若心,你就是聖人,我看見你,我很恭敬,我也是這樣;你看見我,也很恭敬,大家都是和合無诤,自然是這樣子。看見居士,居士也是學習…是善男子善女人,包括在家人也是,也是受持、讀誦、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在家居士也是受恭敬的,出家的法師也受恭敬,這個時候所有的佛教徒,大家都能和合無诤。我們不學習這般若波羅蜜,什麼都是有所得的,你比我強,那怎麼可以呢?就是…所以煩惱,常常地生煩惱,常常地不合;我看見你也瞧不起,你看見我也瞧不起,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若學習般若波羅蜜呢,沒有這回事;我們有可能得無生法忍,能成爲聖人,佛法也容易興盛。但是你若不學習,不行,這個正念不容易建立。沒有辦法建立,你沒有般若波羅蜜怎麼能建立正念呢?這正念建不起來呀!所以我們應該很容易明白呀,佛法要怎麼樣才能興盛,我們很容易明白。也很容易明白佛法不興盛,是爲什麼不興盛?我們也很容易明白的,不是難懂這件事。
打引磬了哦!打引磬了,不要緊,我們就講到這裏。明天很快地就講完了。但是,我想我們還有半小時,我講一個故事。
佛在世的時候,和現在一樣,就是有很多的人做生意,像我們在這地方做生意,或者遠遠的地方去做生意。當然,那個時候和現在有點不同,現在的人坐飛機,那時候沒有飛機,所以就是,或者是坐車,就這樣到老遠的地方去。可是走到一個地方,路途遠嘛,就是,這些人就休息了不走了,在那兒休息。等到休息好了以後起來了,發覺一件事,發覺什麼事呢?現在我們帶便當,他們走的時候也是帶了一些飲食,發覺他還帶了一條狗,我們現在的人也歡喜狗,那個時候的人也歡喜狗,帶著狗。但是這個狗做了一件事,就是把他們帶來的這個肉吃掉了,這些人就火了,就把這個狗的腿打斷了,就棄到曠野不管了,這些商人就走了。這個腿斷了就不能走了,就在那裏挨餓了,餓得也沒有辦法去找東西吃,不能動,不能動。這個…哎呀,這得聖道的人才能度衆生呀!舍利弗尊者,就是晝夜六時,晝叁時、夜叁時常常入定觀察,在入定以後他這個天眼,入定這個天眼通才能夠現出來才發生作用,就看什麼地方有可度化的衆生啊!在禅定裏面,一下子就看到,哎呀!這個狗很苦啊!那麼舍利弗尊者就從禅定裏出來了,就去化緣,化了一缽飯,屈伸臂傾就到了狗這裏來了,給這個狗吃飯。狗一看餓得不得了啊!哎呀!現在有一個出家的比丘給它一缽飯吃,心裏很歡喜!吃完飯了,然後舍利弗尊者爲他說法。說完法以後,舍利弗尊者就走了,那麼這個狗也沒有多久也就死掉了,死掉了。
舍利弗尊者又入定呢,這個狗到什麼地方去了呢?一看,喔!是到了什麼地方,是到一個大長者家投胎了。過了多久以後,原來是狗,現在到大長者家去投胎,就變成個男孩,已經降生了、出胎了。然後這個舍利弗尊者這一天,不帶徒弟,就單獨一個人托缽乞食,就到這個大長者家乞食。乞食,這個長者說:長老,阿阇黎!你都這麼大年歲,怎麼也沒有收個徒弟呢?說:是啊!我現在沒有徒弟,沒有沙彌啊!你有沒有兒送給我做沙彌?說我這兒還小,剛剛出生,等他長大了一點,可以送給你做沙彌!說:好!好!那麼舍利弗尊者就走了。
舍利弗尊者是大阿羅漢啊!他心裏是不忘的呀!也可以說得陀羅尼了。到了七年的時候,這小孩子七歲的時候,舍利弗尊者又來了,也沒帶徒弟,到那裏來了以後舍利弗尊者說:你多少年以前和我說,你的男兒大了,可以給我做徒弟,你兒子現在不小了吧!這個長者還好,守信用,好!我的兒今年七歲了,可以送給你做沙彌,就送給他。
舍利弗尊者就帶領他,帶到大衆僧,就給他剃度了。剃度了以後,這個小孩還非常聰明喔,舍利弗尊者就爲他說四念處,沒有多久就得阿羅漢,這個沙彌叫做均提,均提沙彌,就得阿羅漢了。當然佛在世的時候,不只舍利弗尊者是阿羅漢,還有很多很多阿羅漢,都是有神通的呀!也就會有人入定看一看,這小孩是怎麼回事?他一看,他前生是個狗啊!這狗怎麼回事呢?喔!就知道了。
知道了,他在迦葉佛時代,是一個在大衆僧裏面,他不但不是狗,是人,還是個比丘,這個比丘有發生什麼事情呢?就是有一個年老的比丘,年紀很大了,這個聲音鈍濁,這個話,就是這個聲音不是怎麼好聽,但是這個老比丘還願意唱一唱。你聲音不好聽,你不要出聲嘛!他偏要出聲,還要唱一唱,唱一唱,當然是不好聽嘛,這年輕的就說:你唱得還不如狗好聽。這樣子罵他、毀辱他,然後這個老比丘說:你不要認爲我是個假名比丘,我是阿羅漢啊!哎呀!這比丘害怕了,這個年輕比丘害怕了,向這個老比丘忏悔。忏悔這件事,雖然是忏悔了,五百世做狗,這年輕比丘死了以後是做狗了,是這樣子。但是這最後一世做狗,得到舍利弗尊者的救護,所以就是轉世轉爲人了。他自己得了阿羅漢,他也可以入定,可以看,哎呀!我前生是狗啊!舍利弗尊者的慈悲,我才棄舍了狗身,才做人啊!所以發願,我不受比丘戒,我一直地做沙彌來侍奉我的師父。
所以,我們佛教徒能夠讀經,知道因果的問題,不要罵人。我就說完了,說到這裏。
《摩诃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尊導品 6》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