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眷屬,得出叁塗之苦”。
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注意,我們昨天一個老居士他在那兒哭。爲什麼哭呢?我們走過來,他爲什麼忽然就哭起來了?跪下來在那兒哭。爲什麼?
我記得昨天跟大家講過:寫了這麼多牌位,我們大家好象不太覺得,那反正在背後看不見。如果我們換一言說,現在不是坐在這個房間裏,是坐在墳地裏,這裏每一個都是墓碑,坐在這裏你感受怎麼樣
如果你說,墓碑我還是看不到什麼,我是無神論者,那只是墓碑而已呀。如果換掉墓碑,一個一個鬼站在你邊上,你感覺怎麼樣?---就不一樣。每一個鬼業報不同,如果你邊上,圍了那麼多鬼在那兒,你感覺就不一樣。
你雖然沒有看到,我們昨天問:到底有沒有?我們大家都有回答。不錯,很有覺悟,認爲還是有的。所以昨天,這個老居士他就證明了這一點。當我們轉過來的時候,他看到他爸爸了!他爸爸穿著以前的老布的、手工做的老布的衣服。然後不單單他爸爸喊他名字,“喏,這個是你媽媽”,拉著媽媽給他見。
原來這個老居士,叁歲就死了媽媽,媽媽在他印象裏是沒有的。沒有辦法來想象一個他媽媽的形象。但是昨天他爸爸,居然把他叁歲時候就去世的媽媽,拉來給他看:“這個就是你媽媽”!
他看到他媽媽,穿一個大襟,這樣斜扣起來的大襟。幾十年前,人都是這個裝飾,他一下子看到了,淚水奪眶而出!就跪下來,看著媽媽。
我們這個法會上,雖然只有一個居士這樣看到,他也證明給我們知道,這個寫的牌位,不是空寫在這裏的,確實是有的。爸爸、媽媽,曆代宗親都來了,你看得到嗎!你看不到,因爲你還沒有證聖果,這個居士看到了,是佛菩薩加持他,讓他看到了之後給我們帶一個口信,我們在這個法會,要認認真真地念經、認認真真地聽法,以聽法的這個功德回向他們。
就像我每次來到這牌位面前,我都要仔細地、去一排一排排位看。因爲在我眼裏看來,這一排一排排位,就是一排一排墓碑;這一排一排排位,就是一對一對的這些孤魂野鬼,這個佛教在世,我們不救他誰救他?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佛有這個能力呢!
作爲佛子的任務,就是傳播佛陀的大慈悲,令衆生離苦。就像現在七月---地藏月,我們很多都在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菩薩恒現聲聞形。現聲聞形就現出家人的形象,令正法久住,把諸佛菩薩的教法,遍布在這世間。
所以佛要入涅槃之前,升忉利天爲母說法,地藏大士雲集過來,佛跟文殊菩薩說:你看,盡你天眼所見,一切諸佛都是往劫以來,地藏菩薩所教化成就的,過去、現在、未來。佛對地藏菩薩說,我滅度之後,到彌勒菩薩出世之前,你憐憫一切衆生的緣故,縱有一事之善,也不要讓他墮落到地獄當中去。地藏菩薩再再地承諾,讓世尊放心、放心、放心。地藏菩薩恒現聲聞形,偶爾也現其他的形,地藏菩薩現種種的形。但是現其他的形,都是勸進,最後還是導入叁寶門中。我們這個社會上,不管打什麼招牌,他能把你引進叁寶門,把你真正地引進到善知識面前,這都是你的善知識;反過來說,那假如是社會上那些本事很大的氣功師,教你這個、教你那個,然後把你引入外道、入邪門,這都是你的冤家債主,都不能跟他去。要知道這個道理。叁寶是衆生解脫處,令衆生得福處。所以在這裏面我們就知道,在我們供這樣子的自恣僧的同時,現世的父母、六親眷屬都能出叁塗的苦,“應時解脫”。這個“應時”,就是在相應你做這些的同時,就會馬上解脫。不單單解脫,而且吃的、用的,都自然而具足。
所以“衣食自然”。自然就現前,自然得到。本來身上那個破爛的衣服,在你供佛及僧的時候,在你自恣日供自恣僧的時候,當下父母,馬上超出叁塗之苦。而且馬上,身上破爛衣服不見了,好衣服穿在身上了。不像我們,要把破衣服解下來仍到邊上,找一件好衣服來穿,不需要的,像變魔術一樣。就像那個魔術師,一點,“忽”變了,就那樣。
我們在供佛及僧的時候,自恣日供的時候,馬上就能得到,自然而具足的。還有說如果這些父母的話,現在還在世上的話,就令他們增加福、增加祿。
“福祿百年”。這百年是什麼?就是一生當中,都能有福有祿。若七世父母的話,馬上能得到生天,在天上自在化生,入到這個天光當中,天華的光明當中。
當時這個時候,佛講到這裏之後,“時佛”,就是當時佛講到這個的時候,“敕十方衆僧,皆先爲施主家咒願”。這個時候,佛陀不單單跟目犍連講這些道理,也對廣大的僧衆,包括我們出家人,比丘、比丘尼;包括我們整個的沙彌、沙彌尼四衆弟子,要在別人供盂蘭盆的時候,先爲施主家咒願。什麼願呢?“願七世父母”,都能夠得到解脫。願施主家的七世父母,也願我們自己的、出家人的七世父母,都能得到解脫。然後我們每位出家人,要“行禅定意” 。
行禅定意,也就是把平時念佛堂的功夫、禅堂的功夫,你拜經的、持戒的、持咒的、念佛的,種種的這些功夫拿出來,你自己內心裏知道,嗯!我什麼時候最清淨,就是安定。這個禅定,就是安住在最清淨的狀態。咒願之後要入定。在清靜的狀態裏,才來受用、受食。包括吃、受取施主的這些東西。因爲這裏面講,不單單有吃的,其實還有用的。床坐、臥具、燈、燭、燈具……這些種種的都可以。燈具的話,我們可以供養。比如說你們居士,最好是有組織的。把這個錢,都集中在一塊,然後比如說給常住的每一位出家師父,買一個臺燈也可以,這個也是供僧的一種。比如說我買個蠟燭給師父,現在這個時代不要蠟燭,點燈就可以;佛前也可以;燈常久地供在這邊,都是可以的。就是說除了吃的之外,還有這些物品,也是可以的。
“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在這個受食第一個階段,先要把這個食品放在佛前,“塔寺中佛前”。這個先安在佛前什麼意思?因爲有的不在塔寺當中的,有的礦野的。特別那個印度人,他有時候哪一棵樹下面,就供一尊佛;這尊佛我們有時候也是可以去供的;還有的一種是塔寺中佛前,這就特指寺廟,比較大型的寺廟當中的佛前。
“衆僧咒願竟”。這樣由衆僧來持咒,來爲施主發願。這個之後,“便自受食”。自己來受食。這個具體方法講得很清楚,不單單在塔寺佛前,在礦野的佛前,在你自己家的佛前也都可以。但是有一個就是說,需要衆僧來咒願。所以那一天最好還是到寺廟,因爲只有寺廟裏才有出家人住。而且那一天,也不可能把寺廟的出家人請到你家裏去,那一天十五那天僧人還不能出門,雖然解夏了,自恣日了,但是僧人還不能走。按照規定,一般性十五日還是在廟裏,十六日才算真正的結束,十六日才可以走。所以十五日這一天,不太可能請到你家裏去,所以一般性還是在寺廟當中的佛前。我們出家人咒願、入定,然後受食,這個時候,“時目連比丘”,“比丘”,也是印度話,我們中國的意思叫“怖魔”,很多種意思。
大目犍連尊者,及“大菩薩衆皆大歡喜”。爲什麼這裏單講目連比丘,和大菩衆皆大歡喜呢?因爲目連比丘爲當機者,他正要救自己的媽媽,所以請他聽了這話開心的!爲什麼下面這些大菩薩衆,也皆大歡喜呢?因爲菩薩是發了菩提心的。他是把一切衆生,都當自己的父母。所以他聽到佛講這個方法之後,特別的開心哦!我們這裏寫的牌位,如果你是受過菩薩戒的,你發菩提心的,你就覺得,不是說:哦!李氏門宗才是李氏門宗,不單單是這樣。李氏門宗曆代父母,就是我家裏的曆代父母,對不對呀!發了菩薩心的,是完全平等的,一切衆生皆爲我父母;這所有的牌位,都是我的無量生世來的父母,所以看到你們願意來寫牌位,願意來度,我都謝謝你們 ,謝謝你們爲我的父母在寫;那反過來說,我的父母是不是你們的父母啊?也是啊!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大目犍連尊者,他爲了救母親的緣故,他發起了這個作爲這個法的當機衆,但是作爲一個菩薩來說,啊!聽了這樣馬上能夠救度父母的方法,高興哦!
“及大菩薩衆”,這裏面有沒有包括地藏菩薩?也有。有沒有包括我們發菩提心者?有沒有包括進去?也包括進去了!所以我們看到這個經,高興啊,激動呢!謝謝目犍連尊者,謝謝佛陀,講出這樣極速方便的方法,這樣馬上就能利益我們現在的父母,和過去的曆生的父母,所以“皆大歡喜”。
“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這個時候,佛陀講出了正確的方法之後,目犍連的這個悲哀的心情,乃至哭泣的聲音,都“釋然”,這個釋然就是說馬上就消失掉了。除滅,叫“釋然除滅”,釋然是形容“除滅”的這個狀態,單講這個釋然也可以。比如說目連悲啼泣聲釋然也可以,也就是說消失掉了。
釋然除滅,所以就更加突出這個“時目連母,即于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你看,佛陀剛跟目連尊者講了這個方法,這個方法是不是目連一個人得效用?不是吧,諸大菩薩都得到了這個方法。我們救度現世父母、曆劫父母,都有方法的。這個功勞,歸于目連尊者救母的這個悲心,他的這種大孝心。所以這個功德的緣故,他的媽媽當天就從這個餓鬼的苦裏面得到超度出來。這個時候目連複白佛言:
“弟子所生母 ,得蒙叁寶功德之力,衆僧威神之力故”。這個目犍連說,得叁寶的力量,得衆僧威神力量。這個裏面叁寶,這已經包括僧的力量了嘛,那爲什麼還要這樣子來重複呢?再要把作“衆僧威神之力故”,就是強調在叁寶裏面。僧寶,他是在行化在人間主持正法者,所以叁寶中,佛,是抽象的;法,是方法;僧,他是實踐這種方法的,帶領我們開悟見佛的,他能令我們花開而見佛的;這僧呢,他既是叁寶之一,同時他是住持叁寶的,他是令佛法的威德,能夠展現在世間的。所以這裏面特別強調,衆僧威神之力故。
“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這裏面聽好了:我們…
《《佛說盂蘭盆釋經》淺釋(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