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關于唯識資料的調查報告

  關于唯識資料的調查報告  

  “唯識學”的研究非常困難,是因爲它已經系統化,是曆史上最後發達的最精密理論體系的緣故。唯識典藉浩如煙海,有人以爲把唯識宗理論搞通之後,再治其它佛教宗派,便會有“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之感。我有幸能學習唯識,甚感自豪卻也有無限的擔憂,對于唯識的典籍,我雖知其多,但究竟有多少,我卻是茫茫然。

  導師濟群法師,爲讓後學能對唯識典籍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初便讓我利用空余時間,把閩南佛學院圖書館的有關唯識幾部重要的典籍的資料作一個調查報告。于是後學便謹遵師命,把唯識宗的幾部重要典籍的資料整理如下:

  一;<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16卷  玄奘譯

  <解深密經注。弘法大師雜著八種>。  金剛空海著

  <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講錄>。  <太虛大師全集>第六編

  <解深密經語體釋> 演培法師 <谛觀全集經釋六>

  <解深密經疏>四十卷。  圓測著

  <解深密經>要義說。  濟群法師。見閩南佛學院學報  1992.1-2

  <論勝義谛> 智德法師。見閩南佛學院學報 1992年第2期

  <無自性相品>述義。  慈珍。 見閩南佛學院學報  1992.1-2

  試析<解深密經>六度十八分大意。 見閩南佛學院學報  1992.1-2

  從<解深密經>論勝義谛。 見閩南佛學院學報1993.1-2.1994.1-2。

  <解深密經>概要。 圓真。 見臺州佛教合刊 1993.1-2

  <止觀之研究----以<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爲主

  釋惠敏著。  <中觀與瑜伽>東初出版社

  二;<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100卷。  彌勒菩薩造。 玄奘譯。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0卷  

  <瑜伽師地論釋>1卷。  最勝子等造  玄奘譯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0卷 

  <瑜伽師地論略纂>16卷。 唐窺基撰。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0卷  

  <瑜伽師地論分門論>16卷。 唐法成撰。 智慧記。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85卷 

  <瑜伽師地論解題>  見<谛觀集>

  <瑜伽師地論>  王海林釋譯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  江偏

  <瑜伽師地論科判>  韓清淨著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真實義品親聞記>  <太虛大師全集>第六編

  <瑜伽師地論敘>  歐陽竟無先生著

  <瑜伽師地論導讀> 釋惠敏著。  <中觀與瑜伽>東初出版社

  <瑜伽師地論科判與大正藏,金陵版頁數對照表>  釋惠敏著。  <中觀與瑜伽>東初出版社

  叁;<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10卷。  護法等菩薩造。 玄奘譯。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1卷  

  <成唯識論述記>20卷。 唐窺基著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43卷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4卷。 唐窺基著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43卷  

  <成唯識論了義燈>13卷。 唐惠沼著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43卷  

  <成唯識論演秘>14卷。  唐智周著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43卷  

  <成唯識論述記序釋>1卷。 日本。 善珠造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65卷  

  <成唯識論本文抄>45卷。  日本。 善珠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65卷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論>45卷。 日本。 湛然撰。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67卷  

  <成唯識論略疏>6卷。  日本。 普寂撰。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68卷  

  <成唯識論講論>  見<谛觀集>-

  <成唯識論釋義>  單培根  

  見閩南佛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總第14期

  <成唯識論文釋並記(上下冊)> 清/吳樹虛集說  王文治選並記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  紹覺大師等

  <成唯識論>釋義。 單培根。 見閩南佛學院學報1995.1-2。 1996.1-2

  <成唯識論學記> 青丘沙門太賢集

  <成唯識論>中護法中道思想的研究>  陳 元 見199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 佛光文選

  四;<攝大乘論>

  <攝大乘論>2卷。  阿僧伽作。 後魏佛陀扇多譯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1卷  

  〈攝大乘論〉3卷。 無著菩薩造。 陳真谛譯。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1卷  

  〈攝大乘論本〉3卷。 無著菩薩造。 玄奘譯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1卷  

  〈攝大乘論釋〉15卷。 無著菩薩造。 陳真谛譯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1卷  

  〈攝大乘論釋論〉10卷。 世親造。 隋笈多共行矩等譯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1卷  

  〈攝大乘論釋〉10卷。  世親造。 玄奘譯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1卷  

  〈攝大乘論釋〉10卷。  無性造。 玄奘譯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1卷

  〈攝大乘論略疏〉5卷。 日本。 普寂寥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68卷  

  〈攝大乘講疏卷第五,第七〉2卷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85卷  

  〈攝大乘論抄〉1卷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85卷  

  〈攝大乘論章卷第一〉1卷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85卷  

  〈攝論章卷第一〉1卷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85卷  

  〈攝大乘論章卷第四〉1卷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85卷 

  <攝大乘論解題>  見<谛觀集>

  <攝大乘論講記>  見<妙雲集>

  <攝大乘論疏>  王恩洋居士著

  <攝大乘論>  見世界佛學名著譯叢之<唯識典籍研究>

  <攝大乘論初分講記>。  <太虛大師全集>第六編

  <《攝大乘論》探析>。 智德法師 2003年第1期

  <攝大乘論>所知依分簡析。智德法師 見閩南佛學院學報1993.1-2 1994.1-2

  <攝大乘論>發微。  濟群 見閩南佛學院學報。1989.1-2。 1990.1-2

  <攝論>界頌之研究  楊白衣。 見1980年佛學研究論文集。

  佛光文選

  五;〈大乘百法明門論〉

  〈大乘百法明門論〉1卷。  天親造  玄奘譯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1卷  

  〈大乘百法明門論解〉2卷。 唐窺基注解,明普秦增修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44卷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2卷。 唐大乘光撰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44卷  

  〈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記〉1卷。 唐昙曠撰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85卷 

  〈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記序釋〉1卷。 唐昙曠撰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85卷 

  〈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決〉1卷。 唐昙曠撰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85卷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廣超法師主講

  <百法明門論的講記>  見世界佛學名著譯叢之<唯識典籍研究>

  <百法明門論的宇宙觀>  <太虛大師全集>第六編

  <大乘百法明門論義記> 沙門昙曠複撰 玄奘大師譯<大乘百法明門論研究> 世親菩薩造

  <大乘百法明門論宗旨>  單培根。閩南佛學院學報1991.1-2

  六;〈唯識叁十頌〉

  〈唯識叁十頌〉1卷。 世親菩薩造, 玄奘譯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1卷 

  〈注叁十頌〉1卷。  日本。 貞慶撰。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68卷  

  〈唯識叁十論要釋〉1卷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85卷 

  <唯識叁十論序說 >  作者:井上玄真,白湖無言譯

  見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唯識諸經論組織系統。唯識叁十論頌出典考>

  保坂玉泉著

  見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唯識叁十論講論>  

  見 <谛觀集>

  <唯識叁十頌講記> 于淩波釋譯

  <唯識叁十頌>  見世界佛學名著譯叢之<唯識典籍研究>

  <唯識叁十頌講錄>。  <太虛大師全集>第六編

  <唯識叁十頌講要>。  <太虛大師全集>第六編

  <唯識叁十論題前談話> <太虛大師全集>第六編

  <叁十頌詳解>  欽繞威色著  四川民族出版社

  <叁十唯識釋>原典譯注(第二分) 霍韬晦。 1979年佛學研究論文集。 佛光文選。

  <唯識叁十頌之研究---的宗師,教育的人師。歐陽竟無大師的學養與教育> 張廷榮。 見1976年佛學研究論文集。 佛光文選。

  七;<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1卷。  世親菩薩造。 玄奘譯著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1卷

  <唯識二十論述記>2卷。  唐窺基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1卷

  <唯識二十頌講記>。  見<谛觀集>

  <唯識二十論>  見世界佛學名著譯叢之<唯識典籍研究>

  <唯識二十頌講要>  <太虛大師全集>第六編

  <唯識二十頌> 慈航講 見<唯識科學>法光著

  八; <辨中邊論>  <辨中邊論> 世親菩薩造。  玄奘譯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1卷

  <辨中邊論頌>  彌勒說。  玄奘譯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31卷

  <辨中邊論述記> 3卷。  唐窺基撰

  見大正新修大藏經44卷

  <真理與謬論>即<辨中邊論>探微。  濟群法師著

  <辨中邊論>  魏德東釋譯

  <辨中邊論頌釋> 見世界佛學名著譯叢之<唯識典籍研究>

  <辨中邊論頌釋>。  <太虛大師全集>第六編

  《辨中邊論》和《辨法與法性論》  彌勒佛原著 ?絨丹·西夏根仁注釋  四川民族出版社

  有關唯識思想上的資料如下:

  一。 關于叁性的思想

  <中邊分別論>真實品的叁性思想之探導。 曹志成

  見圓光佛學院學報第叁期

  <從叁性叁無性看唯識宗的中道義>  果清

  見閩南佛學院學報合刊。1992.1-2

  <略談對叁性思想的認識>  心悟  

  見閩南佛學院學報一九九九年第1期總第21期真

  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出版

  <真谛的叁性思想>  見電腦中國佛教電子圖書館

  <叁無性論> 陳真谛  見大正藏卷31

  真谛的“叁性”思想--以《轉識論》爲中心

  陳一標  頁次:10~45

  東方宗教研究(STUDIES IN ORIENTAL RELIGIONS)

  東方宗教討論會論集 新 4 期 1994.10

  國立…

《關于唯識資料的調查報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