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臨終備覽(慧律法師講述·編撰)▪P6

  ..續本文上一頁往來十方國土。就病而言:此土衆生每爲病苦,呻吟哀號,色身時有不適;彼土衆生則具大神通、大威力,而不聞痛癢之名。就死而言:此土衆生必有一死,其生前造業,死後則隨業受生;彼土衆生托生蓮胎,即成金剛不壞之體,相好光明,壽命無量。此土衆生難免愛別離、怨憎會之苦;彼土衆生互爲法中眷屬、菩薩勝友,自無此苦。此土衆生皆爲衣食奔波,終生勞碌;彼土衆生則念衣衣來,想食食至,宮殿園林俱爲七寶所成,各各受用自然。此土衆生每有形骸醜陋,諸根殘缺者;彼土衆生則形貌莊嚴。此土之地理環境,或丘陵坑洞,或荊棘成林;彼土則寶樹參天,黃金爲地,無塵沙垢穢。故知二土之正報、依報實有天壤之別。

  爲離苦得樂,勘破迷情,了悟宇宙人生真理,進而自覺覺他,了生脫死,故當以佛爲師,如法修行。佛法雖有多門,以末法衆生而言,淨土法門最爲簡捷穩當,緣彌陀宏願,其國衆生,無有衆苦,但受諸樂,且國無滄桑之變,身則窮劫不盡。常聞妙法,心唯正見正思惟,自他平等,俱得無生,以智慧爲命,故壽命無量。或謂:“求生淨土乃避世之消極心態。”實則往生彼土,得以見佛聞法,圓成佛道,其終極目的乃在回入娑婆,廣度有情,令衆生速證無上菩提。此系上成佛道,下化衆生之積極作爲。避世之說,誠屬大謬。

  日僧源信所著《往生要集》,曾述及臨終時,衆人一心念佛,令病者瞻視彌陀像以求往生淨土之事。當時,以源信爲首,結社念佛。有專志念佛者,臨終果蒙彌陀放光接引。

  日本籍之T·J先生自述:“西元一九四叁年一月二十四日,我下班後搭火車回家,或因途中飲酒所致而渾身發熱,遂至車廂間之踏板上欲吹風散熱,不慎因摔跤跌落車外,火車雖緊急停駛,身體仍被火車拖曳一小段。隨即被送至鐵路醫院接受手術,頭部縫合十七針,下颚及眼珠亦挂采,腿部肌肉被挖一大塊,整條脊椎亦嚴重受傷,其狀可謂慘不忍睹。持續叁日之疼痛令我無法入眠,眼前乍現一粒粒黑白相間之光點,猶如電視播畢之畫面,然後一片黑暗。複出現無數黑點,且閃閃發光,變爲一顆顆光球,以弧線射向四方,其中一道強光逐漸變粗,將至眼前時,驟然化爲一尊法相莊嚴之佛祖,對我微笑。我想:(此人必是來迎接我至另一世界者。)遂雙手合十,道:“佛祖,請保祐我。”話甫說完,佛祖突然消失,我亦悄然入睡。翌日,劇痛不再,十日左右即出院。據雲似此嚴重傷勢能痊愈者,數千人中難得其一,衆人鹹認此爲奇迹。”事發前,T·J先生並無宗教信仰,亦不信有所謂來世或極樂世界。至此,方肯定此非神話,乃確實存在者。

  西元一九七五年,N·R老先生因感冒引發肺炎,導致呼吸困難而喪失意識,經醫師補充氧氣後方清醒,以下是其經曆:“本來我極度不適,突然間頓感輕松,始覺自己置身于一明亮寬闊處,遍地奇花異卉,對面有一酷似觀世音菩薩之莊嚴仙女望著我,我欲朝彼走去,中途出現一面牆擋住去路,不論怎樣努力,仍無法爬過那面牆。此時,忽聞有人呼喚,乃折回原路,俟意識一回複,不適之感又油然而生。”

  日人中谷先生于西元一九叁八年任橫須賀海軍炮術學校助教時,曾因某項事故造成頭蓋骨骨折,而陷入意識昏迷狀態達一周之久。當親友將奠儀備妥時,彼複清醒,而述及昏迷時之經曆:“我與一群人穿著白衣,穿越一幹涸之河床,至對岸時,見閻王坐于紅椅上。彼蓄有胡須,頭戴造形奇特帽子,手拄拐杖。每人皆被詢及欲往何處,衆鹹回答:“欲至極樂世界。”然閻王知衆等生前所做所爲,縱不坦白招供,亦瞞他不過。我本信有死後世界,亦曾閱讀多位法師著作,故閻王判定我可往生極樂。我至極樂世界,見一望無際之大草原,上有蓮花、紫丁香及蒲公英,複有一莊嚴華麗之寺院及出家法師。其中一位法師對我說道:“你來得太早,應回去將該做之事完成。”待我清醒,始知自己在醫院裏。”中谷先生自幼即深信淨土與閻王之存在,經此體驗,更堅定其求生淨土之信念。

  以上所舉,乃日籍人士于瀕死體驗中,得見佛、菩薩者,其中亦有並無宗教信仰者,是以得知佛、菩薩乃真實存在而非虛構,據學者所言:“瀕死體驗之內容,與佛教經典、地獄畫冊內容相符。”既知有死後世界,吾人更當勤修十善,深信淨土,一心念佛。

  第四章 正確臨終處理

  臨終處理之重要

  臨終之際,色身四大分散,功能全失,彷若生龜脫殼、螃蟹落湯,衆苦交煎,痛不可言。心念則因貪戀娑婆、恐懼死亡,或諸般因由,致無法安詳辭世。色身雖死,心識則隨業緣相牽,轉世投胎。死亡時之心境、念頭,影響來世至劇,故臨終處理是否允當,實關聯亡者神識之升沈。輪回六道抑或往生蓮邦,端視此舉而定。目睹病者于生死中掙紮,身旁眷屬無不思傾盡全力,減輕其苦,然以平素無正確觀念及經驗,遂令亡者益增其苦。故有志于淨業者,當灌輸家屬正確之臨終處理方式,方免事到臨頭,手足無措。印光大師亦曾開示:“臨終一關,最爲要緊。...凡修淨業者,當成全人之正念,及預爲眷屬,示其利害。俾各知所重在神識得所,不在世情場面好看,庶可無虞矣!”死亡既爲人所必經,臨終處理實乃人生必修之學分。

  勸慰病者,放下執著

  家屬應注重病者心靈所需,令其放下執著,導向甯靜平和。病者神智尚清醒時,隨侍在側者須先以言語安慰,此舉甚爲重要。依人生諸現象而論,彼于世間奔波忙碌,臨終之際,難免挂礙,或執著子孫、金錢,乃至心懷嗔恨(如與媳婦不和、子孫不肖),或有心願未了,縱彌陀欲來接引,但彼諸般執著,往生極樂遂成畫餅。故安慰臨終者,應趁其尚能言語,探問有何遺願,或未了之心事,極力應承,滿其所願,務使其心無牽挂,了無憾恨。

  有一青年才俊,因罹患肝癌即將往生,彌留之際,有諸多俗事挂礙,經善友開導,心電圖混亂之景象轉趨平靜。足見臨終適當安慰,厥功甚偉。

  一般或知助念重要,卻未識值此關頭,首要之舉乃在安慰臨終者,助其達成未了心願,及助其處理未解決之事。病者交代完後事,即毋須重複再問,以免擾其念佛。此時應勸其放下萬緣,至誠念佛,往生極樂,永脫輪回。若在場有正信佛教徒,應爲其開示無常理趣,令其達觀開解,棄此穢軀,生清淨心,歸向叁寶,啓發淨土信願。彼人心地善良,即謂之曰:“汝一生行善,必可往生極樂世界。”並爲其解說,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之殊勝功德。若病者平生作惡多端,則謂之曰:“此時唯獨阿彌陀佛可救汝、度汝,因其發四十八大願,可救度作惡衆生,汝但誠心忏悔,一念回光返照,專志念佛,必可蒙佛接引。”

  臨終之際,應全盤放下,莫因錢財、子孫...耽誤大事。筆者曾值如下實例:一病者念佛至極樂世界現前,阿彌陀佛前來接引,忽憶及雇工割稻,每日須發叁百元工資,一念放不下,遂無法安詳往生,拖延經月,臨終時恰無人助念,至爲遺憾。

  或問:“人臨終四大分散,身心承受劇烈痛苦,焉能聽聞旁人安慰?”此時耳根尚可作用。隨侍在側者所言,悉皆清晰可聞。有不孝子孫,尊長猶未斷氣,子孫即爲家産阋牆。據報載:老父尚停屍堂上,兄弟已爲分配財産而持刀砍殺。爲免身後無法作主,應于生前預立遺囑,對家産之分配、財物之贈予,悉皆條列清楚。若有年屆七十者,應有隨時接受死神造訪之心理准備,事先寫下臨終注意事項,交付子孫。如:“死後二十四小時內,莫爲我更衣或搬動遺體。衆人輪班助念,切勿拜腳尾飯。所遺財物,供養叁寶,或做功德(如拜梁皇、做水陸),布施孤兒院、養老院。喪葬事宜,一切從簡。七七四十九日內,應戒葷茹素,多爲我念佛。”不識字者,可以錄音方式,預留遺言,俾令子孫于處理後事有所依循。

  自殺身亡者,安慰無效

  佛製戒律中非但禁止自殺,且罪極重。此色身雖爲一臭皮囊,然法身、報身及應化身皆具足其中。簡言之,見性者即心即佛,色身雖爲臭皮囊,其心性當下仍是佛。自殺非獨違背佛陀戒律,且系嚴重錯誤之了結生命方式。以唯識學角度而言,自殺多爲恐懼、無奈、報複之心態下促成。由于正、依二報隨念而轉,自殺者之心態,多感應至痛苦不堪之地獄。今生自殺,八識田中即具足自殺之種子,生生世世皆有可能再自殺。

  一位日本人自十二樓跳下,死後,其住處屢屢鬧鬼,延擅通靈之法師超度時,以相機拍攝,光線零散而細長,何故?死者自殺時,神識極度恐慌,近乎潰散而致此。

  自殺者死相難看,若墮鬼道,則執著于死亡時痛苦而醜陋之形象。筆者曾至某大學授課,校外一學生宿舍鬧鬼。據聞,此女鬼系臥軌殉情,故現身時,滿臉血迹,不忍卒睹。鬼道相貌完全相同于其死時相貌,且生生世世常在惡道,難以超脫。奉勸諸位,無論境遇如何不堪,亦切莫自裁以圖了結。實則,現象界即爲心之影現,若能不計較、不比較、認命、無诤,時時刻刻觀照無常,堅持念佛,至死不退,方不致空到人間走一回。

  切勿急救

  明知此人已回天乏術,急救亦無從延長其生命時,應當機立斷,免受無謂痛苦。與其讓病危者插滿管子,忍受煎熬,何如助其安詳辭世。

  臨終者雖處昏迷狀態,其意識依然清晰,以維生系統、複蘇器或可暫延生命,但因肉體疼痛而生嗔恨、執著,致無法安詳往生,二者權衡,實得不償失。

  應盡其所能,令臨終者心境安甯、祥和。若能于熟悉處所斷氣,可促使亡者安詳辭世。就常人而言,自家住處較令病者感覺安適,若能于家中死亡最爲理想。即或不能,亦應要求院方撤除監測器、摒棄一切檢驗,務使不受醫療幹擾。

  一信徒之父病危,其弟堅持急救,因輸送氧氣、壓縮心髒,致口吐鮮血。事後,信徒辄夢其父滿面是血,前來訴苦。就此情狀判斷,恐已墮入鬼道,痛苦非常。

  某次,筆者爲一醫師之母助念,甫至,讵料病者業已身亡。該醫師趕到,堅持急救,幾經折…

《臨終備覽(慧律法師講述·編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