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楞伽經 無常品第叁之一▪P5

  ..續本文上一頁不生此是第六世論。」他又問道:「一切是一呢,還是異

  一切俱呢,還是不俱

  一切皆由種種因緣而受生嗎

  」我回答道:「此是第十一世論。」他又問道:「一切有記呢,還是無記

  有我呢,還是無我

  有此世呢,還是無此世

  有解脫呢,還是無解脫

  一切法是刹那生、刹那滅呢,還是非刹那生、刹那滅

  虛空、涅槃及非擇滅,是所作呢,還是非所作

  有中陰呢,還是無中陰

  」

  我當時回答道:「婆羅門,這些都是世論,非我所說,婆羅門,我說由於無始戲論、諸惡習氣而生於叁界,不能了達萬法唯心而取著外法,而實無外法可得。」外道說我及根、境叁和合生,我不這樣說。我不說因,不說無因,唯依妄念而起能、所分別,假施緣起,本無實體,這些非你等取著於我者之所能知。大慧,虛空、涅槃及非擇滅此叁無爲法,但有叁名稱,本無體性,如何談說作與非作昵

  大慧,其時婆羅門又問道:「無明、愛、業爲因緣故有叁界流轉呢,還是本無因緣

  」我回答道:「此二種說法也是世論。」他又問道:「一切諸法皆入自相、共相嗎

  」我回答道:「此亦是世論,婆羅門,只要稍有心識流動,分別外境,都是世論。」

  大慧,其時那婆羅門又問我道:「一切外道所有詞論,種種文句,因喻莊嚴,莫不皆從我法中出,此外,還有非世論法嗎

  」我回答道:「有的。但此種法與你之世論法不同,但爲世人所接受。並不是說除世論法外,就沒有種種文句。這種法也不是不依義說,但非如世論建立法。」他又問道:「豈有爲世所接受之詞論文句而非世論

  」我答言道:「這種法也許是你及一切外道所不能理解的。爲什麼呢

  因爲你及諸外道法,都於外法而起妄想,虛妄執著,若能了達有、無等法,一切皆是自心之所變現,不生分別,不取外境,能於自住處,不起有、無妄念分別,此是如釆法,非你之世論法。婆羅門,略而言之,不論何時何處,若有心識流動,於生死而有所追求愛戀,有受、有觸、有見、有住,取種種相,於愛於因等而生計著,此皆是世論,非是我法。」

  大慧,世論婆羅門這樣問,我這樣答,他並不問我宗如實之法,便默默地走開了,心中在想:沙門瞿昙,也不怎麼樣,說一切法無生、無相、無因、無緣,唯是自心分別所見,若能了達萬法唯心,一切虛妄分別則不得生。大慧,你今也問我這樣的問題,何故親近諸世論者

  此唯得財利,不得法利。

  大慧問道:世尊聽說的財利,其義如何

  佛說:善哉!你能爲未來衆生思維此義,好好聽著,我當爲你解說。大慧,所謂財利者,亦即那些可觸、可受、可取、可嗅等有形有相之物,使人起外境想,墮於有、無二邊,增長貪愛憂悲、生老病死種種苦惱,我及諸佛稱這些爲財利,乃親近世論之所擭得。何謂法利

  法利者,了達萬法唯心所現,見二無我,不取著於相,無有妄想分別,善知諸地,離心、意、識,具足修行十無盡願,一切諸佛爲其灌頂,於一切法悉得自在,此是名法利,獲此法利,不墮一切惡見戲論分別妄想,亦不墮常斷、有無二邊。大慧,外道世論使諸癡人墮於常、斷等二邊,以無因論,則起常見;以因壞滅,則起斷見,我說不見生住異滅者名得法利。這就是財、法二利之區別,你及諸大菩薩對此應當勤加觀察思維。

  其時大慧菩薩又對佛說:世尊,佛說涅槃,何等法是涅槃

  而諸外道爲何作種種分別

  佛說:大慧,外道所說之種種涅槃,皆不隨順涅槃之相,好好聽著,我當爲你解說。大慧,或有外道說,見法無常,不貪著境界,蘊界處滅,心、心所法等均不現前,不念過去、現在、未來種種境界,如燈盡,如種敗,如火滅,諸取不起,分別不生,由此而起涅槃想。

  大慧,非以見滅壞分段生死爲涅槃:或者以爲人從「方」生,滅後還歸入「方」,名爲涅槃(方論者);或者以爲離境界想猶如風止名爲涅槃(風仙論者);或者以爲不見能覺、所覺名爲涅槃(如圍陀論師);或者以爲不起常、無常分別見名爲涅槃(伊賒那論師);或者以爲因不知諸法自心所現,故分別諸相而苦生,因此若能於相而起怖畏,以求無相,深生愛樂無相之想,此即爲涅槃(如裸形論師);或者以爲覺知內外諸法自相、共相,過去、現在、未來有性不壞(如虛空、四大性),名爲涅槃(毗世論師)。

  或者以爲我、人、衆生及壽者一切法無有壞滅名爲涅槃(常見論師);更有外道,無有智慧,以爲有自性及種種功能轉變名爲涅槃(女人眷屬論師);或有外道以罪福俱盡爲涅槃(苦行外道);或有外道以不由智慧,諸煩惱盡爲涅槃(淨眼論師):或有外道以大自在天真實能作衆生生死者爲涅槃(摩陀羅論師);或者以爲衆生展轉相生,此即是因,此外更無他因,不知無明愛業才是根本,認爲一切物滅後,複歸於彼,名爲涅槃(尼犍子論師)。

  或者以爲二十五谛從冥而生,自然四德,證於真實道谛,是爲涅槃(僧佉論師);或者以爲摩醯首羅天爲萬物生因,墮四句見,執爲涅槃(摩醯首羅論師);或者以爲萬物從自然生,則以自然爲涅槃(自然論師);或者以明了二十五谛爲涅槃(迦毗羅論師);或者以爲,若能受六德令萬民安樂,安樂之性即是涅槃;或者以爲萬物由時而生,時即是涅槃(時論師);或者以有性爲涅槃;或者以無性爲涅槃:或者以有、無二法爲涅槃;或者以萬物與涅槃無別爲涅槃。

  大慧,又有不同以上諸外道所說的,以能了達萬法唯是自心所現,不取外境,遠離四句,住如實見,不墮二邊,離能、所二取,住於聖智自證境界,悟二無我,離二煩惱,淨二種障,於諸地勤加修行,後入於佛地,得如幻叁昧,永超心、意、識,名爲涅槃(此即如來真實涅槃〕。

  大慧,以上所言諸外道之種種虛妄計度,皆墮二邊,作涅槃想,此既違正理,爲智者所不齒;彼種種說,皆依自宗,而生妄想分別,違背正理,終不能有所成就,唯有使衆生心意馳騁散亂,終無一個真實得涅槃者,你及諸大菩薩應當盡速遠離。

  原典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如來一時說盧迦耶陀①咒術詞論,但能攝取世間財利,不得法利,不應親近承事供養。世尊何故作如是說

  佛言:大慧,盧迦耶陀所有詞論,但飾文句,诳惑凡愚,隨順世間虛妄言說,不如於義,不稱於理,不能贊入真實境界,不能覺了一切諸法,恒墮二邊,自失正道;亦令他失輪回諸趣,永不出離。何以故

  不了諸法唯心所見,執著外境增分別故。是故我說世論文句因喻莊嚴但诳愚夫,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等患。

  大慧,釋提桓因②廣解衆論,自造諸論,彼世論者,有一弟子,現作龍身詣釋天宮,而立論宗作是要言,憍屍迦,我共汝論,汝若不如,我當破汝千輻之輪,我若不如,斷一一頭,以謝所屈。說是語已,即以論法摧伏帝釋,壞千輻之輪,還來人間。大慧,世間言論因喻莊嚴,乃至能現龍形,以妙文詞迷惑諸天及阿修羅③,令其執著生、滅等見,而況於人

  是故,大慧,不應親近承事供養,以彼能作生苦因故。

  大慧,世論唯說身覺境界,大慧,彼世論有百千字句,後末世中惡見乖離,邪衆崩散,分成多部,各執自因。大慧,非余外道能立教法,唯盧迦耶以百千句,廣說無量差別因相,非如實理,亦不自知足惑世法。

  爾時,大慧白言:世尊,若盧迦耶所造之論,種種文字因喻莊嚴,執苦自宗非如實法,名外道者;世尊亦說世間之事,謂以種種文句言詞廣說十方一切國上、天人等衆,而來集會,非是自智所證之法,世尊亦同外道說耶

  佛言:大慧,我非世間亦無來去,我說諸法不來不去。大慧,來者集生,去者壞滅,不來不去,此則名爲不生不滅。大慧,我之所說,不同外道墮分別中,何以故

  外法有、無,無所著故,了唯自心不見二取,不行相境,不生分別,入空、無相、無願之門而得解脫故。

  大慧,我憶有時於一虛住,有世論婆羅門來至我所,遽問我言:「瞿昙④,一切是所作耶

  」我時報言:「婆羅門一切所作,是初世論。」又問我言:「一切非所作耶

  」我時報言:「一切非所作,是第二世論。」彼複問言:「一切常耶

  一切無常耶

  一切生耶

  一切不生耶

  」我時報言:「是第六世論。」彼複問言:「一切一耶

  一切異耶

  一切俱耶

  一切不俱耶

  一切皆由種種因緣而受生耶

  」我時報言:「是第十一世論。」彼複問言:「一切有記耶

  一切無記耶

  有我耶

  無我耶

  有此世耶

  無此世耶

  有他世耶

  無他世耶

  有解脫耶

  無解脫耶

  是刹那耶

  非刹那耶

  虛空、涅槃及非擇滅⑤是所作耶

  非所作耶

  有中有耶

  無中有耶

  」

  我時報言:「婆羅門,如是皆是汝之世論,非我所說。婆羅門,我說因於無始戲論諸惡習氣而生叁有,不了唯是自心所見,而取外法,實無可得,如外道說,我及根、境叁合生,我不如是。我不說因,不說無因,唯依妄心,似能、所取,而說緣起,非汝及取著我者之所能測,大慧,虛空、涅槃及非擇滅,但有叁數本無體性,何況而說作與非作

  」大慧,爾時,世論婆羅門複問我言:「無明愛業爲因緣,故有叁有耶

  爲無因耶

  我言此二亦是世論。」又問我言:「一切諸法皆入自相、共相耶

  」我時報言:「此亦世論,婆羅門,乃至少有心識流動分別外境,皆是世論。」

  大慧,爾時彼婆羅門複問我言:「頗有非是世論者不

  一切外道所有論詞,種種文句因喻莊嚴,莫不皆是從我法中出

  」我報言:「有,非汝所許,非世不許,非不說種種文句義理相應、非不相應。」彼複問言:「豈有世許非世論耶

  」我答言:「有,但非於汝及以一切外道能知,何以故

  以於外法虛妄分別生執著故,若能了達有、無等法,一切皆是自心所見,不生分別,不取外境,於自處住,自處住者是不起義,不起於何,不起於分別。此是我法,非汝有也。」婆羅門,略而言之:隨何處中心識往來死生求戀

  若受、若見、若觸、若住,取種種相,和合相續,於愛、於因而生計著,皆汝世論非是我法。

  大慧,世論婆羅門作如是問,我如是答,不問於我自宗實法,默然而去,作是念言:沙門瞿昙,無可尊重,說一切法無生、無相、無因、無緣,唯是自心分別所見,若能了此分別不生。大慧,汝今亦複問我是義,何故親近諸世論者,唯得財利,不得法利

  大慧白言:所言財法,是何等義

  佛言:善戰!汝乃能爲未來衆生思惟是義,谛聽谛聽,當爲汝說。大慧,所言財者,可觸、可受、可取、可味,令著外境,墮在二邊,增長貪愛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我及諸佛說名財利,親近世論之所獲得。雲何法利

  謂了法是心,見法無我,不取於相,無有分別,善知諸地,離心、意、識,一切諸佛,所共灌頂,具足受行,十無盡願,於一切法悉得自在,是名法利。以是不墮一切諸見、戲論、分別、常斷二邊。大慧,外道世論令諸癡人墮在二邊,謂常及斷,受無因論,則起常見,以因壞滅,則生斷見,我說不見生住滅者,名得法利。是名財,法二差別相,汝及諸菩薩摩诃薩應勤觀察。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白佛言:世尊,佛說涅槃,說何等法以爲涅槃,而諸外道種種分別

  佛言:大慧,如諸外道分別涅槃,皆不隨順涅槃之相,谛聽谛聽,當爲汝說。大慧,或有外道言,見法無常,不貪境界,蘊界處滅,心、心所法不現在前,不念過、現、未來境界,如燈盡,如種敗,如火滅。諸取不起,分別不生,起涅槃想。

  大慧,非以見壞名爲涅槃;或謂至方名得涅槃,境界想離猶如風止;或謂不見能覺、所覺名爲涅槃;或謂不起分別常、無常見名得涅槃。或有說言分別諸相發生於苦,而不能知自心所現,以不知故怖畏於相,以求無相,深生愛樂執爲涅槃;或謂覺知內外諸法自相共相、去來現在有性不壞,作涅槃想。

  或計我、人、衆生,壽命及一切法無有壞滅,作涅槃想;複有外道,無有智慧,計有自性及以士夫求那轉變作一切物以爲涅槃;或有外道計福非福盡,或計不由智慧諸煩惱盡,或計自在是實作者以爲涅槃;或謂衆生展轉相生,以此爲因,更無異因,彼無智故不能覺了,以不了故執爲涅槃;或計證於谛道虛妄分別以爲涅槃;或計求那與求那者而共和合一性異性,俱及不俱執爲涅槃;或計諸物從自然生,孔雀文彩棘針铦利,生寶之處出種種寶,如此等事是誰能作,即執自然以爲涅槃。

  或謂能解二十五谛即得涅槃;或有說言能受六分,守護衆生斯得涅槃;或有說言時生世間,時即涅槃;或執有物以爲涅槃:或計無物以爲涅槃;或有計著有物、無物爲涅槃者;或計諸物與涅槃無別作涅槃想。

  大慧,複有異彼外道所說,以一切智大師子吼說,能了達唯心所現,不取外境,遠離四句,住如實見,不墮二邊,離能、所取,不入諸量,不著真實,住於聖智所現證法,悟二無我,離二煩惱,淨二種障。轉修諸地入於佛地,得如幻等諸大叁昧,永超心、意及以意識,名得涅槃。

  大慧,彼諸外道虛妄計度,不如於理,智者所棄,皆墮二邊,作涅槃想,於此無有,若住若出。大慧,彼諸外道皆依自宗而生妄覺,違背於理,無所成就,唯令心意馳散往來,一切無有得涅槃者,汝及諸菩薩宜應遠離。

  注釋

  ①盧迦耶陀:又作「路迦耶底迦」、「路迦耶」等,譯爲「順世」,外道之一種,又稱「世論」。

  ②釋提桓因:又作「釋迦提婆因提」、「釋迦因陀羅」等,帝釋之異名,是位於須彌山頂之忉利天之主。爲人時好布施,對乞於路旁之沙門、婆羅門常施予飲食、錢財等。

  ③阿修羅:又作「阿須羅」、「阿素羅」、「阿蘇羅」等,意譯爲「非天」、亦即其果報似天而非天,是「天龍八部衆」之一。

  ④瞿昙:喬達摩之舊稱,亦稱釋迦、甘蔗、日種、舍夷,佛之姓也。

  ⑤非擇滅:又稱「非數滅」,佛教叁無爲法之一,意爲非由智慧的揀擇顯示的寂滅。

  

  

《楞伽經 無常品第叁之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