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叁昧,得此叁昧已,遍遊一切諸佛國土,供養諸佛,生諸天上,顯揚叁寶,示現佛身,爲諸聲聞菩薩大衆說外道境界皆唯是心,悉令遠離有、無等執。
譯文
其時,大慧菩薩又對佛說:世尊,請爲我等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無自性相,我及諸菩薩悟得此相,離有、無分別,速得無上正等正覺。
佛說:你等好好聽著,我當爲你等演說。大慧,空者,即是妄計性法體(虛妄分別諸法,實無自性、自體),爲執著於妄計性者說空、無生、無二、無自性。大慧,空性略說有七種。即相空、自性空、無行空、行空、一切法不可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
何謂相空
謂一切法因緣和合,展轉而生,求其自相、共相均不可得,分析推求,無自體故,此即名一切自相空。
何謂自性空
謂一切法均無自性,名自性空。
何謂無行空
謂一切法本性常寂滅,無有諸行,是名無行空。
何謂行空
謂五蘊諸法,從衆緣而起,離我、我所,是名行空。
何謂一切法不可說空
謂一切法從妄想所起,無自性、離言說,是名不可說空。
何謂第一義聖智大空
謂諸佛得自覺聖智第一義時,一切妄想惡見習氣悉皆遠離,是名第一義聖智大空。
何謂彼彼空
謂於此無彼,於彼無此,故名彼彼空。譬如鹿子(人名,其母即毗舍佉優婆夷,信仰叁寶,造立精舍供比丘安住,于中不養象馬牛羊等)母堂,無有象馬牛羊等,我說其堂空,不是說其堂無比丘衆。大慧,非指堂無堂自性,非謂比丘無比丘自性,非謂其它處無象馬牛羊。大慧,一切法自相、共相,於此於彼求不可得,是故說名彼彼空。以上所說即是七種空。此七種空中,彼彼空最粗,你等應當遠離。
此外,大慧,所謂無生者,自體不生,非無因緣等生,住八地如幻叁昧以上,稱此爲無生。大慧,無自性者,以自體不生故說無自性。大慧,一切法無自性,念念不住,因緣而起,故名無自性。何謂無二相
大慧,如光影,如長短,如黑白,皆相對待而得成立,無待而不能成立,無自體自性故。大慧,非於生死之外而有涅槃,一切法也是這樣,此即是無二相。大慧,空、無生、無二、無自性相,此法你等當勤修學。
其時,世尊重說頌說:
我常說一切諸法自性本空,遠離斷滅與真常;
生與死如夢亦如幻,都是愚癡者造業之結果。
生死之與涅槃,本來無二亦無別;
愚夫愚婦虛妄分別,一切諸佛離於有無。
其時,世尊又對大慧菩薩說:大慧,此空、無生、無自性、無二相,悉入一切諸佛所說經典之中,佛經中都有此義。大慧,佛經隨順一切衆生心而說,但其真實義不在於文字言句之中。譬如春時陽焰,誘惑諸獸生水想,而實無水。衆經所說也是這樣,隨諸衆生之根機智慧,而有種種說法,爲令各類衆生皆得歡喜,方便趣入,並非佛經中所說的每句話,都是顯示佛教真實義。大慧,你應當依義莫依於語言文字。
其時,大慧菩薩對佛說:世尊,有些經中說言,如來藏本性清淨,一切衆生貪瞋癡中均有如來身,常無染垢,德相具足,如無價寶在垢衣中;外道說有恒常不變的神我,能造作衆生五蘊等,遍諸趣中無有生滅,現在世尊所說如來藏義,豈不與外道所說相同
佛說:大慧,如來藏不同於外道所說之神我。大慧,如來以性空、實際、涅槃、不生、無相、無願等義說如來藏,爲令愚夫離無我之怖畏,於無所有境界說如來藏門。未來、現在諸大菩薩不應於此執爲有我,如陶匠於泥水中,以輪繩、水杖、人功作種種器,如來也是這樣,於法無我中,以隨機攝化,方便說法,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種種名稱各各不同。大慧,我說如來藏,爲攝化執著於我之諸外道,使其離於妄見,入叁解脫,速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諸佛所說之如來藏,不同于外道所說之神我,若欲離於外道見者,應知無我、如來藏義。
其時,世尊重說頌曰:
外道計由神我故諸蘊相續不斷,又計與生法爲緣;
或計一切悉是勝妙自在天所作,此都是心量妄想。
原典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請佛言:原爲我說一切法空、無生、無二、無自性相,我及諸菩薩悟此相故,離有、無分別,疾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佛言:谛聽,當爲汝說。大慧,空者即是妄計性句義。大意,爲執著妄計自性故,說空、無生、無二、無自性。大慧,略說空性有七種。謂相空、自性空、無行空、行空、一切法不可說空、第一義聖智大空、彼彼空。
雲何相空
謂一切法自相、共相空,展轉積聚互相待故。分析推求無所有故,自他及共皆不生故。自、共相無生亦無住,是故名一切法自相空。
雲何自性空
謂一切法自性不生,是名自性空。
雲何無行空
所謂諸蘊本來涅槃,無有諸行,是名無行空。
雲何行空
所謂諸蘊由業及因和合而起,離我、我所,是名行空。
雲何一切法不可說空
謂一切法妄計自性無可言說,是名不可說空。
雲何第一義聖智大空
謂得自證智時,一切諸見過習悉離,是名第一義聖智大空。
雲何彼彼空
謂於此無彼,是名彼彼空,譬如鹿子母堂,無象馬牛羊等。我說彼堂空非無比丘衆。大意,非謂堂無堂自性,非謂比丘無比丘自性,非謂余處無象馬牛羊。大慧,一切諸法自、共相,彼彼求不可得,是故說名彼彼空。是名七種空。大慧,此彼彼空,空中最粗,汝應遠離。
複次,大慧,無生者,自體不生而非不生,除住叁昧,是名無生。大慧,無自性者以無生故密意而說。大慧,一切法無自性,以刹那不住故,見後變異故,是名無自性。雲何無二相
大慧,如光影、如長短、如黑白,皆相待立,獨則不成。大慧,非於生死外有涅槃,非於涅槃有生死,生死涅槃無相違相,如生死涅槃,一切法亦如是,是名無二相。大慧,空、無生、無二、無自性相,汝當勤修學。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
我常說空法,遠離於斷常;
生死如幻夢,而業亦不壞。
虛空及涅槃,滅度亦如是;
愚夫妄分別,諸聖離有無。
爾時,世尊複告大慧菩薩摩诃薩言:大慧,此空、無生、無自性、無二相,悉入一切諸佛所說修多羅中,佛所說經皆有是義。大慧,諸修多羅隨順一切衆生心說,而非真實在於言中,譬如陽焰诳惑諸獸,令生水想,而實無水,衆經所說亦複如是,隨諸愚夫自所分別,令生歡喜,非皆顯示聖智證處真實之法。大慧,應隨順義,莫著言說。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白佛言:世尊,修多羅中說如來藏本性清淨,常恒不斷,無有變易,具叁十二相,在於一切人生身中,爲蘊界處垢衣所纏,貪恚癡等妄分別垢之所汙染,如無價寶在垢衣中,外道說我是常作者,離於求耶自在無滅。世尊所說如來藏義,豈不同於外道說我耶
佛言: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如來應正等覺,以性空、實際、涅槃、不生、無相、無願等諸句義,說如來藏,爲令愚夫離無我怖,說無分別、無影像處如來藏門,未來、現在諸菩薩摩诃薩,不應於此執著於我。大慧,譬如陶師於泥聚中,以人功、水杖、輪繩方便作種種器,如來亦爾,於遠離一切分別相無我法中,以種種智慧方便善巧,或說如來藏,或說爲無我,種種名字各各差別。大慧,我說如來藏,爲攝著我諸外道衆,令離妄見入叁解脫,速得證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故諸佛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若欲離於外道見者,應知無我如來藏義。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士夫相續蘊,衆緣及微塵:
勝自在作者,此但心分別。
譯文
其時,大慧菩薩普觀未來一切衆生,又對佛說:請佛爲我等說諸大菩薩修行法。
佛說:大慧,大菩薩有四種修行方法。那四種呢
一者善於觀察自心所現諸法,二者遠離生、住、異、滅等見,叁者善知外法均無自性,四者專求自證聖智境界。若菩薩成就此四種法,則名爲大修行者。大慧,如何觀察自心所現
亦即觀叁界唯是自心,離我、我所,無動作,無去來,種種色行名言、根身器界,唯是無始過習所薰,明了一切法皆從自心起,皆從妄念起,大菩薩應如是觀察自心所現。
大慧,如何得離生、住、異、滅見
亦即觀一切法如夢、如幻,自相、他相、共相悉皆不生;觀諸法悉是自心量之所現,所見外物本無自性,諸識悉皆不生;觀衆因緣本無積聚,叁界諸法因緣而有。如是觀時,內外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悉不可得。知諸法無自體、自性,遠離生見,證如幻性,得不生不滅智,住第八地,遠離心、慧、意識、五法體相,得二無我境,獲如意身。
大慧問道:世尊,如何名意生身
佛說: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有迅疾、無礙、遍到叁義一樣,意生身者,即菩薩得如幻叁昧,能現形十方以化衆生。大慧,譬如心意於無量遙遠之國土之外,憶念先前所見物事,念念相續,即可到達彼等物事,不是身體及山河石壁等所能障礙,意生身者也是這樣。菩薩得如幻叁昧,力通自在,諸相莊嚴,可隨意現形十方,以化衆生,如此是名菩薩得遠離於生、住、滅見。大慧,如何觀察外法無性
謂觀察一切法,如陽焰、如夢境、如毛輪,爲無始惡習之所薰,種種戲論之所執著,如是觀察一切法時,即是專求自證聖智境界。大慧,菩薩具以上所說四種修行法,即成大修行者,你等應當勤加修學。
其時,大慧菩薩又對佛說:請爲我等說一切法因緣相,令我及諸大菩薩了達其義,離有無見,不虛妄執著諸法漸生頓生。
佛說:大慧,一切法因緣生有二種:內因緣生和外因緣生。外因緣生者,如以泥團、水杖、輪繩、人功等緣和合而成瓶等,縷疊、草席、種芽、酪酥等也是這樣,此等名外緣前後轉生。內因緣生者,謂無明愛業等蘊界處諸法。此但是愚夫之虛妄分別。
大慧,因有六種,謂當有因、相屬因、相因、能作因、顯了因和觀待因。大慧,當有因者,謂內外法一並爲因,而生果;相屬因者,謂內外法一並爲緣,而生果;相因者,謂互爲果相,相續不斷;能作因者,一切法均能作爲成就自身之增上緣,如因轉輪王,國人而得安樂;顯了因者,謂能所因果互相發明,如燈照物;觀待因者,長短高下互爲因,因果關系亦然,因滅果起,相續不斷,不見虛妄生法。
大慧,此是愚夫虛妄分別,非漸次生,亦非頓生,爲什麼呢
大慧,若頓生者,則作與所作無有差別,求其因相不可得也;若漸生,求其體相亦不可得,如未生子時,如何名父
諸計度人所言以因、緣、所緣緣、無間緣等四緣(詳見原典之注釋)所生法相,系屬次第生者,皆不可得,皆是心量妄想執著相。大慧,漸次與頓皆悉不生,只是心現諸根身器界爾。一切外法自相、共相悉皆無性,只是虛妄識生,自心分別見爾。大慧,因此之故,應離因緣和合相中漸生、頓生之見。
原典
爾時,大慧菩薩觀未來一切衆生,複請佛言:願爲我說具修行法,如諸菩薩摩诃薩成大修行。
佛言:大慧,菩薩摩诃薩具四種法成大修行。何者爲四
謂觀察自心所現故,遠離生住滅見故,善知外法無性故,專求自證聖智故。若諸菩薩成此四法,則得名爲大修行者。大慧,雲何觀察自心所現
謂觀叁界唯是自心,離我、我所,無動作,無來去,無始執著過習所薰,叁界種種色行名言系縛,身資所住分別隨入之所顯現,菩薩摩诃薩如是觀察自心所現。
大慧,雲何得離生住滅見
所謂觀一切法如幻夢生,自他及俱皆不生故,隨自心量之所現故,見外物無有故,見諸識不起故,及衆緣無積故,分別因緣起叁界故,如是觀時,若內若外一切諸法皆不可得,知無體實遠離生見,證如幻性即時逮得無生法忍,住第八地,了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境,轉所依止,擭意生身①。
大慧言:世尊,以何因緣名意生身
佛言: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慧去速疾無礙,名意生身。大慧,譬如心意於無量百千由旬之外,憶先所見種種諸物,念念相續疾諧於彼,非是其身及山河石壁所能爲礙,意生身者亦複如是,如幻叁昧力通自在諸相莊嚴,憶本成就衆生願故,猶如意去於一切諸聖衆中,是名菩薩摩诃薩得遠離於生住滅見。大慧,雲何觀察外法無性
謂觀察一切法如陽焰、如夢境、如毛輪,無始戲論種種執著,虛妄惡習爲其因故,如是觀察一切法時,即是專求自證聖智。大慧,是名菩薩具四種法成大修行。汝應如是勤加修學。
爾時,大慧菩薩摩诃薩複請佛言:願說一切法因緣相,令我及諸菩薩摩诃薩了達其義,離有無見不妄執諸法漸生頓生。
佛言:大慧,一切法因緣生二種,謂內及外。外者謂以泥團、水杖、輪繩、人功等緣和合成瓶,如泥瓶、縷疊、草席、種芽、酪酥,悉亦如是,名外緣前後轉生。內者謂無明愛業等生蘊界處法,是爲內緣起,此但愚夫之所分別。
大慧,因有六種,謂當有因、相屬因、相因、能作因、顯了因、觀待因。大慧,當有因者,謂內外法作因生果;相屬因者,謂內外法從緣生果,蘊種子等;相因者,作無間相生相續果;能作因者,謂作增上而生於果,如轉輪王;顯了因者,謂分別生能顯境相,如燈照物;觀待因者,謂滅時相續斷無妄想生。
大慧,此是愚夫自所分別,非漸次生,亦非頓生。何以故
大慧,若頓生者,則作與所作無有差別,求因相不可得故;若漸生者求其體相亦不可得,如未生子,雲何名父
諸計度人言以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②等,能生所生互相系屬,次第生者理不得成,皆是妄情執著相故。大慧,漸次與頓皆悉不生,但有心現身資等故,外自、共相皆無性故,惟除識起自分別見。大慧,是故應離因緣所作和合相中漸、頓生見。
注釋
①意生身:指初地以上菩薩之受生,無礙自在,隨意而生,名意生身。
②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統稱爲四緣,指一切有爲法藉以生起的四類條件,其中「因緣」指生起事物、造成業報之原因和條件,如六根爲因,六塵爲緣;「無間緣」指諸法相續而生,次第無間;「所緣緣」指諸法爲心識之認識對象,爲心之所緣慮;「增上緣」指六根能照境發識,有增上之力用。
《楞伽經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