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死亡的藝術 (慧律法師講述)▪P9

  ..續本文上一頁

  飛機發生空難,墜機時多數罹難,有人卻能免于一死。我請問:“有些人一生坐飛機都沒有遇上空難,有人只坐一次,就遭此不幸。”假如,不用因果共業、別業的關系來說明,又有什麼理由可以解釋呢?所以說,佛教是圓融的宗教,佛法能給我們很圓滿的解釋。

  我以前曾參加過聖經班,也認真研究過道家的思想,老子的道德經也都探討過了;黑格爾的哲學、尼采的哲學、羅素的哲學;柏拉圖、亞裏斯多德的哲學幾乎都研究過的,始終感覺要找到一種究竟法真的不容易。我深深的體會到“真理是超越人情的”;所以,像王曉民是不能給予安樂死的,這本來就是她的業力。有人說:“師父,你有所不知,聽說王曉民的父親,以前開車曾經壓死人,又逃開了。所以,王曉民後來發生了車禍,就變成這個樣子。”王曉民的父親是否真的如其所言我們姑且不論;各位,你們是否同意這種看法?俗雲:“黑狗偷吃腥,白狗就要擔。”她父親造業,卻令女兒來承擔,對嗎?我想,這種因果是不成立的。假如,我們說“共業”的這個部分就可以解釋:王曉民倒了,她母親必須拖磨,這或許是前世王曉民與其母共同造的業力,所以,兩個人都必須同時受苦難。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以前師範大學有一次舉辦武陵農場的旅遊,遊覽車翻入山谷死了十六人,有的人卻沒有死;同輛遊覽車,有人連受傷都沒有,這要如何來解釋?如果不用前世來推論,什麼才能說明這一世的現在這個點上,所發生的事情呢?如果這些死的人是因爲上帝討厭他們,那麼,上帝就沒有博愛或慈悲之心了;若說死去的人沒信上帝,那麼,所有墜機罹難的人難道都沒有基督徒嗎?所以,人假如不用前世的因果來推論是沒有辦法說清楚的。

  因此,我要奉勸各位,好好的去相信因果,要具足信心去追求真理。如果,還有什麼迷惑的話,暫時忍耐一下,我們必須先相信聖人的話。就像我一樣,萬一發生什麼叁長兩短的事,仍然會毫無怨言地去接受事實。又好比開參老和尚,未死以前就把後事交代清楚了,死的時候會被車子壓死。高僧被砂石車壓死,要如何解釋呢?這也是他的業嗎?有人會問,爲什麼會這樣呢?

  現在來談談玄奘大師,他往生近一個月前,也是跌了一跤就此生病的,甚至病勢沈重,狀似昏迷。大約一個星期醒來之後,一日在夢中,才知道自己一生所做(尤其是翻譯經論),應該是功不唐捐的。直到臨終前,更有身高一丈多的兩人共捧白蓮花,來到大師床前恭謹地告訴他:“師從無始以來,所有損惱有情的惡業,因爲今天小病的因緣,得以消除滅盡,你應該高興才是。”

  再說玄奘大師西行求法時的師父,戒賢論師活了一百多歲。玄奘大師未去時,戒賢論師多年的風濕病痛,病發時手足抽筋,四肢關節如火燒刀刺一般,痛苦異常。在玄奘大師抵達那爛陀寺的叁年以前病發的一次,痛苦尤甚,非人能忍,于是論師決心絕食取滅。想不到他在夜裏就作夢,菩薩現身對他說:“你不能自殺,在東土震旦(即中國)有一位出家人,要來印度求法,你要等他叁年。”玄奘大師從中國走到那爛陀寺就剛好叁年。玄奘大師與戒賢大師都做了那麼多功德,臨終前還要遭此病緣苦報,要如何解釋呢?所以在座各位,學佛並不是念佛就各種事情都會很順利,就不會被倒會。

  (十八)

  再來談“往生被”。(南無阿彌陀佛向上面)

  這種往生被已加持了一段時間,這種被子不能燒。若是土葬,就一直蓋在死者身體上。若此病人臨危時吐血,或身體潰爛或肝癌,往生被(很多人買錯了,蓮花被與往生被不同)沾了血或膿,非常臭了,真的不得已才念佛號火化;如果還可以,放在頭邊或腳後就可以了。(因爲往生被均爲咒語與佛號,威力很大,若火化有罪過。)若要火葬,往生被在蓋棺前覆蓋在身上,蓋棺時就覆蓋在棺木上,要火化時把被子掀起;火化完之後,等骨灰冷了之後再用往生被將骨灰包起來或折疊起來放在骨灰上,若甕太小就把被子放在甕上即可。因爲往生被經過加持會放光,凡放光所及之處皆可獲得利益。

  往生被以前是不流通的,以前的往生被是在皇宮中的大臣對國家有貢獻時,國王才賜一件往生被。以後的人爲了要利益衆生,求佛法的平等而大量流通到民間來。

  今天,師父發大悲心,一定要利益衆生,同樣求佛法的平等而大量流通。要製作往生被很麻煩,從買布、染色、印刷咒輪、加持......手續相當煩雜。民國六十六年時,我買一件往生被就六百元了,而外面流通的大多未加持;我按照以前的價錢五百元,但你若出一千或兩千,那是你的功德。這是利益衆生,作爲你的福報,這種發心是正確的。

  若你沒錢而需要往生被,我就送給你。若有錢,你又要拿,因果自己負責。

  有人認爲“往生被”是死人用的,若拿回家不吉祥。這種觀念就不對了,往生被上面都印有咒語,請一件往生被回去,如同請回大藏經一樣,供養起來,就光明無量了。左右鄰舍若需要往生被,我們也可以隨時救濟別人,功德無量。往生被請回去,必須放在佛桌上,早晚課請出來,念廿一次的往生咒來加持。

  往生被在人未斷氣前,蓋到胸前,斷氣以後整個蓋上去。

  (十九)

  今天談人死後是什麼力量,讓我們向前去六道輪回?有人常說:“人生太苦了,我後世不來了。”這不是說你不來就可以的,這是沒有辦法控製的。要出世爲佛,或人、或畜生,這必須是有修持、解脫的人,才有能力決定的。

  我們今天根本就沒有辦法主宰自己。晚上睡覺時,誰有辦法控製自己?如果,我們能控製夢;或者是說在迷糊意識當中,還能夠存在一種主宰,那就能夠得到解脫。必須修到二地菩薩以上方能沒有夢。夢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心理學家說是潛意識;事實上,心理學家只是就一種個案的調查,然後,將種種個案歸納出來的記錄而已,並不是像佛陀證悟講出來的話一般。

  科學家很可能一開始就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依一個“我相”在研究,嚴重的錯誤就是有個“我”字。我們人就是生活在嚴重的錯誤當中,突不破一個“我”字;既然,認爲一個“我”——本身就是錯誤,你用什麼東西來演繹或歸納呢?我們研究任何東西,都認爲有個“我相”的存在,那就錯誤了,出發點錯了,就“差之毫厘,失之千裏”了。

  所以,人死以後是依什麼力量而去呢?從叁種力量去;一般人面對這叁種力量根本就沒有辦法控製,第一:隨念而去——隨著起心動念而去;第二:隨習氣而去——從物理學上講是一種慣性作用;第叁:隨業力而去——我們造什麼業,就隨業力而轉。大部分的人這叁種東西沒有辦法控製;念頭無法控製,習氣無法控製,業力無法控製。,不是說要出世爲人就爲人,升天就升天,這無法控製的。

  我們說念頭分爲兩種。一種就叫粗淺意識,比如說:我看到一個茶杯,想喝茶就可以打開杯蓋來喝,這是可以控製的,可以直接感受的,這就叫粗淺意識。一種叫作微細意識,無法控製,比如作夢是無法控製的;還有,人沒作夢,睡了一夜之後又能醒過來——這就是微細意識中的第七意識與第八意識,它沒有脫離身體。一般所說的靈魂,就是最微細的第八意識。而第七意識可通前六識,故第七意識就像橋梁一樣,對內則執著第八意識。所以,我們執著自己的靈魂,什麼叫作“靈魂”呢?靈魂就是本性著迷。

  本性就是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清清淨淨,若一念不覺被迷了就叫作意識。粗淺意識分爲粗中粗和粗中細。微細意識中也分爲細中粗、細中細——微細意識中有第七意識與最微細的第八意識。總之,粗與細分成四種,粗的底下分粗、細;細的底下也分粗、細,這是“大乘起信論”中所講的。因此,我們身體當中有第七意識、第八意識,這是根本無法感覺到的。

  連感覺都沒有辦法覺察到的,我們執著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每一秒鍾都在執著,晚上睡覺時,蚊蟲咬右腳,絕對不會去打左腳,全身每個地方都充滿著意識,也就是神經的執著。換一個生理學的角度,意識叫作神經系統;其實,意識是一種無形的東西,而神經系統是生理上一種很敏感的東西。唯一的辦法(勉強)可以用這樣來解釋,讓我們大致上有一種觀念而已。我們今天就這樣稍微地對“意識”作了一點分別。

  所以,會不會修持相差很多,“善于用心一日如千劫,不善于用心千劫不如一日。”也就是說會用功修行的人,正確修行,功夫就很深,就是從微細的意識去下手。一般人拜佛都是湊熱鬧似的,拿著包袱跟著別人走;人家灌頂跟著人家灌頂,也不知道自己修些什麼?都沒有安靜下來想一想。所以,我們的修行都是錯誤的,都用“淺”意識;心理學上說“深入”意識,修行必須從第七意識下手,從根直接斬下去才會斷,不從第七意識下手不可能斷無明。

  今晚師父向你們交代四件事情,第七意識有四項最難修持的,這四項就是根本煩惱,第一:我見。第二:我愛。第叁:我慢。第四:我癡。以上是第七意識中,四個頑強的自我。

  我見:就是對自己的見解特別地肯定,什麼人講他,他全部不接受。對自己所看到的産生強烈的主觀,包容不下別人的客觀意見。舉凡一切事情都持強烈的對立法;人家是善意的建議,他也認爲別人是惡意的批評。有“我見”就是“特別肯定自己看到的”。全世界的人,“我見”都非常強烈。

  比如說,有個大企業家,有人勸他拜佛或念佛,他會說:“我不會那麼傻,這麼年輕不會享受,還去理光頭拜佛。狀元囝仔還未生,喝得茫茫來享受人生。社會上每個人都像出家人,就不會進步了。”他認爲自己的見解,非常正確,這就是“我見”。

  幾乎所有的人都存有“我見”,夫妻兩個人爲什麼吵架?爲了我見(兩人看法不同)。今天,我們若會做人,太太發脾氣時,當先生的該自問:“她跟我的意見不同,真的是她錯嗎?”如此一來,想到夫妻的爭吵也許是因爲自己的問題,不是對方…

《死亡的藝術 (慧律法師講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